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除了佛罗伦萨,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就是锡耶纳。
这座以浓郁的民族风情著称的城市,以其在锡耶纳派艺术中的领导地位而闻名,至今仍然保持着中世纪的面貌。走在其中,穿行于各个时代的建筑古迹之间,就仿佛走进了时间隧道,有关历史的各种记忆扑面而来,让人心醉神迷,不知身处何处。
锡耶纳赛马节
锡耶纳是座迷人的意大利小城,它宁静、优雅,却具有包容一切的气度和博大内涵,到处洋溢着地中海那独有的浪漫情怀。每年的7月2日和8月16日,锡耶纳都要举行盛大的“帕利奥”赛马节活动。那是一种激烈的短程赛马比赛,充满了浪漫的民族风情和激动人心的竞技精神。
“帕利奥”赛马节源自中世纪,是托斯卡纳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意大利最大、最著名的传统赛马盛会。每到赛马节举办的日子,锡耶纳就会人潮涌动,激情四溢,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锡耶纳城过去共有59个街区,如今已经合并为17个,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区旗。为了取得“帕利奥”奖杯,来自这17个街区的竞技勇士每年都要汇集到贝壳形的卡姆坡广场上,迎接挑战。他们骑在没有马鞍的马背上激烈角逐,场面非常壮观。中世纪不同势力之间的激烈斗争,通过这种异乎寻常的方式得以再现。古老的卡姆坡广场也因此而闻名。
在锡耶纳,某人若是出生在某个街区,则终生属于该街区,即使离开锡耶纳城也是如此。赛马那天,几乎全城的居民都身着华丽的传统盛装,聚集到卡姆坡广场上。他们挥舞区旗,列队游行。卡姆坡广场顿时热情洋溢,激情四射。
锡耶纳赛马节的赛马规则其实很简单,参赛的选手和马匹只要沿着卡姆坡广场的环形跑道跑三圈,最先到达终点者即为获胜者。但是每次比赛都进行得并不顺利。有的赛马怎么也不肯走到起跑区,有的赛马则由于过度亢奋,经常抢跑。比赛从一开始就小插曲不断,人们的情绪也随之一阵阵紧张。
当赛马终于被聚拢到起跑区后,随着发令枪清脆的响声,比赛终于开始了。在雷动的鼓乐声和如潮的呐喊声中,英勇的骑手们跨在没有马鞍的骏马背上,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这是速度和勇气的较量,也是信心与技巧的比拼。而呈现在观众眼中的,则是力与美的再现。当头马冲线后,狂热的观众就会纷纷涌进跑道,欢呼着将获胜的骑士举到人海之上。获胜的街区将会赢得一面绘有圣母像的丝制锦旗,对于锡耶纳人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比赛结束后,节日的狂欢将一直延续到夜晚。获胜的街区要举行露天晚餐进行庆祝,而为争得“锦旗”立下大功的赛马也要与人们共进晚餐。欢乐的气氛继续在卡姆坡广场上蔓延,人们彻夜难眠。
几个世纪以来,锡耶纳的“帕利奥”赛马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欢乐的热潮,一代又一代的人乐此不疲。锡耶纳也以“帕利奥之城”而闻名遐迩。
锡耶纳大教堂
锡耶纳是意大利众多中世纪精华遗迹之一。窄窄的街道,年代久远的房屋,在这里交汇成一种沉厚的意味。
锡耶纳的古老建筑大多是13世纪开始兴建的,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之后,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完整性。在一片红砖房中间,一座白色的大理石建筑脱颖而出,这就是有名的锡耶纳大教堂。
锡耶纳大教堂位于城市的最高点,建于12—14世纪。教堂正面的下半部分是罗马式的结构,而在14世纪完工的上半部分,则属于哥特式风格。教堂正面白色和粉红色的大理石雕塑、柱子和复杂精致的装饰细节,主要是乔凡尼·皮萨诺和他学生的作品,而镶嵌画则是19世纪的作品。从外表上看,锡耶纳大教堂的正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奥维埃托大教堂,尤其是它那受到翁布里亚大教堂的启发而建造的上半部分。
教堂里有一个中殿和两个耳堂,两边是绘有黑白条纹的柱子。柱子有一种明暗对比的效果,并能减弱建筑物垂直的线条所产生的突兀感。教堂东端半圆室的圆形彩色玻璃窗,绘有锡耶纳画派始祖杜乔·迪·博宁塞纳的画作,它被认为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宗教题材彩绘玻璃画。哥特式平面艺术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教堂的彩色玻璃,它不但具有抽象意义的装饰作用,而且它所散发出的缤纷光线会使教堂显得更加壮丽与神秘。
[知识雨滴]锡耶纳画派:意大利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流派。当时的锡耶纳银行业较为发达,在政治、经济上都是佛罗伦萨的主要竞争对手。艺术上也形成了可与佛罗伦萨画派分庭抗礼的锡耶纳画派。其创始人为杜乔·迪·博宁塞纳,此后名家辈出,影响及于法国和西欧各地,代表大师有希莫尼·马尔蒂尼、洛伦泽蒂兄弟等。到15世纪时随着锡耶纳城的衰落而一蹶不振。
杜乔的作品用色精细,秀丽多姿,着重抒情,奠定了锡耶纳画派的特色,只是在写实方面略逊于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乔托。杜乔的作品源自拜占庭风格,但也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画面因此而显得更加气势磅礴。杜乔将意大利艺术中的哥特式传统发展到了最高峰,他的杰作是为锡耶纳大教堂祭坛而作的《圣母子荣登宝座图》。这幅画里的圣母柔和可亲,具有永不衰残的生动感。
锡耶纳大教堂里最著名的艺术品是尼古拉·皮萨诺建造的布道坛及坛上有关耶稣生平的浮雕。他的独生子乔凡尼,以及阿诺弗·迪·卡姆比奥也参与了这一创作。卡姆比奥后来成了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设计者。这座布道坛,被认为是意大利哥特式雕刻的经典之一。布道坛前方的左墙上有蒂诺·达卡马尼于1426年建造的“红衣主教彼得罗尼之墓”,它成为后来许多丧葬纪念物的模型。
[知识雨滴]尼古拉·皮萨诺(Nicola Pisano,1220或1225—1278或1287):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以其融合古典主义和法国哥特式的风格而闻名。他的宗教题材作品吸取了希腊、罗马的雕塑形式,具有世俗的气息,因此被称为意大利雕塑复兴者之一。作品有比萨洗礼堂的六角形布道坛和锡耶纳大教堂的布道坛浮雕等。他的儿子乔凡尼·皮萨诺也是有名的雕塑家和建筑师,设计了那不勒斯的方济各教堂。
紧挨着大教堂的左耳堂,是一间长方形大厅,绘满了翁不里亚艺术家平图里奇奥的壁画,还有他创作的《施洗者圣约翰》雕塑。这些画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
此外,教堂里还有个叫“皮科洛米尼藏书楼”的房间,它建于15世纪末,用来保存埃内阿·西尔维奥·德·皮科洛米尼的收藏品。里面还有平图里奇奥创作的关于皮科洛米尼生平的壁画。
皮科洛米尼就是罗马教皇庇护二世(Pius II),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支持者。皮科洛米尼1405年出生在锡耶纳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庭。他原来的名字为埃内阿·西尔维奥,但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都署名埃涅阿斯·西尔维斯。这个名字来源于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中的人物埃涅阿斯。埃涅阿斯是特洛伊英雄安喀塞斯和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蒂的儿子,他逃脱了特洛伊的劫掠并流浪了7年,后在意大利定居。皮科洛米尼的教皇名号“庇护”也来自于维吉尔最喜欢用在英雄身上的形容词“Pius”,意为“虔诚崇敬”,忠于自己的父母和祖国。
[知识雨滴]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前19年):古罗马伟大的拉丁语诗人。生于曼图亚附近安第斯的一个富裕农家,在罗马学习修辞学和哲学,后成为受捐赠的宫廷诗人之一。作《牧歌集》,描写田园生活,颂扬奥古斯都的统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后作《农事诗集》4卷。代表作为史诗《埃涅阿斯记》,讲述了埃涅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后的流浪经历。歌颂罗马历史,赞扬帝国制度。他的作品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影响较大。
皮科洛米尼年轻时是个浪子,但是他热爱文学,是当时最好的拉丁文作家。他还喜欢搜奇访古,曾详细研究意大利各地的古迹,搜集了大量书籍和艺术品。在任教皇的最后几年里,他不顾痛风症的折磨,依然兴致勃勃地坐着轿舆翻山越岭,到各地去游历。
到了14世纪中叶,很多富裕的锡耶纳人成为闻名欧洲的商人和银行家,为了彰显锡耶纳的实力,他们决定扩建锡耶纳大教堂,建造一座新的中央主建筑,原有的教堂建筑将成为新教堂的一翼或耳堂。可是,由于1348年的黑死病以及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扩建工程最后被迫停工。因此,现在人们只能欣赏到教堂那过于铺排的正面,而后面却空空如也。这是一个未酬的雄心的纪念碑。不过还好,意大利最精致的中世纪广场卡姆坡广场及时完工,附近同期完工的还有优雅的市政厅以及有象征意义的塔楼,它们在此后的岁月里成为锡耶纳不朽的象征。
时间的遗迹
在锡耶纳,时间的遗迹随处可见。来自数百年前的棕红色砖石老房、粗笨的高塔和城墙、窄窄的街道、开阔的广场,时刻都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卡姆坡广场位于市中心,也是锡耶纳城市生活的中心。它位于三座丘陵的交汇处,形成了一个贝壳形的凹面,地面是精心铺设的琉璃砖。站在广场上,仿佛还能看见中世纪的骑士们在呜呜的号角声中驰骋而来。
卡姆坡广场是14世纪意大利中小城市民用建筑的典范。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初,意大利的城市执政官大多来自富裕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的趣味与贵族阶层的艺术趣味不同,这在城市的建筑布局方面也有一定的反映,尤其是在一些商业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建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这些城市里,商人和手工业者战胜贵族保守势力,建立起自治的共和国,因此市政厅、商场以及豪商府邸等类似建筑往往最早出现,此外还有供平民们使用的广场。卡姆坡广场建成后,在其周围迅速建起了一些商场和商人宅邸。
建于13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民众宫也位于卡姆坡广场上,它如今是锡耶纳市政厅,里面还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和民间艺术收藏品。
和平厅内的壁画《好政府和坏政府》是安布罗焦·洛伦泽蒂为锡耶纳市政厅所作。从国王、廷臣到工匠、农夫,它描绘了整个中世纪社会,刻画了和平安宁为好政府带来的繁荣和幸福。这幅壁画以完满的视觉效果表现了但丁的比喻手法,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是安布罗焦·洛伦泽蒂创作的最能代表中世纪锡耶纳社会面貌的作品,也是14世纪风格写真的代表作。
在世界地图厅内,有中世纪锡耶纳画派名家马尔蒂尼的两幅大型壁画。左壁上的名为《庄严圣母》,作于1315年,笔法柔和,而右壁上的福格利阿诺将军骑马像则线条刚劲有力,很难让人想象这两幅画竟然出自同一位画家之手。
在民众宫的左角上,耸立着一座高达88米的塔楼。它可以说是中世纪同类建筑中的完美之作。登上它414级的台阶,整个锡耶纳城和郊野的风光尽收眼底。
在锡耶纳城以北15公里处,蒙特里吉奥尼要塞的城墙让人回想起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争。那是佛罗伦萨反对锡耶纳的战争,以阻止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意大利中部形成。在圭尔夫斯和吉贝林斯之间,各大阵营泾渭分明:教皇和皇帝的支持者,欧洲纺织品和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佛罗伦萨人和锡耶纳人,他们长期相互争斗,彼此互有胜负。
蒙特里吉奥尼要塞的城堡和高塔之宏伟曾给但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要塞,精确地划定了历史边界的走向,并保卫着托斯卡纳的整个中部地区。
如今,这些记载着过去的建筑遗迹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时光的打磨和世事的风雨赋予了它们沧桑而凝重的气质,这使它们在众多的建筑物中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深深咀嚼。
边界古城
在佛罗伦萨西南48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边界古城,这就是圣吉米格纳诺。圣吉米格纳诺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500米,相对于今天的繁华大都市而言,它只是一座袖珍小城,但是,它却以完整的中世纪布局而闻名于世。
圣吉米格纳诺是中世纪小城的样板。它建于334米高的山岗上,可以说是一座山城。整个城市被石块包围着,南、北、东各有一座石头城门,城内有广场、教堂、城寨工事、市政大楼等建筑。15座建于12世纪的50米高的花岗石塔楼,点缀着托斯卡纳丘陵地区起伏的脉络。自13世纪以来,这座古城的外貌几乎没有改变,至今仍然保留着中古世纪的生活形态,因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城中最主要的街道是一条400米长的石板路,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它的两旁。在数座塔楼和石块楼房的包围之中是一座小小的广场,广场中央的一口古井凿于1237年,它的花岗石阶见证了这座小城70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这个小广场也因此被命名为“古井广场”。离古井广场不远是罗诺萨双子塔,而全城最高的市政塔与主教堂之间,是迷你型的主教堂广场。圣吉米格纳诺大教堂建于12世纪,属于罗马风格的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又对它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才有了如今的宏伟壮丽。
在中世纪时,高高的塔楼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是城市荣誉的标志。圣吉米格纳诺当时共有72座这样的塔楼,而现在只剩下了15座。13至14世纪时,城内的教皇派与保皇派之间曾在这些塔楼间展开血战,如今的残垣断壁都见证了当时那残酷的一幕。而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是奉天主教皇之命,以圣徒之名命名的。
在圣吉米格纳诺的塔楼墙上,有巴纳·达·锡耶纳和巴托洛·迪·弗莱迪创作的讲述《新约》和《旧约》全书故事的两幅环形壁画,为当地一景,是14世纪中叶的遗存。
在佛罗伦萨和锡耶纳的长期争斗中,圣吉米格纳诺最终于14世纪中叶并入了佛罗伦萨的势力范围。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它虽然受到佛罗伦萨的政治影响,但它仍然把自己的传统扎根于锡耶纳,扎根于锡耶纳那传奇般的黄金时期。即使在今天,圣吉米格纳诺的名字仍能唤起人们对锡耶纳往日辉煌和多彩生活的追忆。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个缩影,锡耶纳尤能勾起人们的感触。走在窄窄的中世纪大街上,观望着那些古老的城墙、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及漫山遍野的葡萄园,一种历史的沉厚悠远的兴味就会在人的心骨里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