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意大利旅游,想尝试一下意大利的传统美食,你会选择什么呢?如果让向导做主,他准会带你走进路边的一家餐厅,叫上一盘意大利面条。
在意大利,面条就像中国的饺子一样,历史悠久,口味众多,已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也许有人不知道米开朗琪罗、提香是什么人,但一定知道意大利面条。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大利面条已经成为意大利美食文化的一个标志。
传统美食
走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面馆随处可见。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的面条更是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取舍。长的、圆的、扁的、螺旋形的……用鸡蛋染成黄色的、用菠菜染成绿色的、用墨鱼染成深红色的……添加奶酪的、添加橄榄油的、添加西红柿的、添加金枪鱼或是碎牛肉的……总之,意大利的厨师就像魔术师一样,在他们手中,普通的小麦面粉能变幻出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令人垂涎欲滴。
据统计,早在19世纪,意大利面条就已经有200多种形状。而那五颜六色的色彩比起闻名世界的意大利时装,在色彩上亦毫不逊色。这充分展示了意大利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艺术气质。
意大利面条对原料的要求很高,必须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硬质小麦。正宗的意大利面条是用铜制的模子压制而成的,较为粗厚,表面凹凸不平,容易沾上调味酱料。这样的面条口感筋道,细细咀嚼,满嘴都是一种特有的甜香。
此外,意大利面条的吃法也很讲究。上等的意大利面条必须趁热入口才最有味道,等凉了再吃就失去了那种烫烫的美妙。而且,意大利人不会将面条切断再吃,如果用叉子卷起面条时面条断掉,则表示煮得太烂。
据研究表明,意大利面条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高营养、低热量的食物。人食用后,既不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又能积聚足够的能量,还可以有效减少体内的胆固醇堆积,改善冠状动脉情况,因此特别受到运动员的青睐。
几个世纪以来,独具特色的意大利面条已经成为意大利烹饪艺术的象征,成为意大利美食的代表。它的烹饪方法简单而又多样,既可以用做清淡的家常菜,深入民间,又能出现在高级餐厅的特色菜谱中,登上大雅之堂。据意大利面条工业联合会统计,意大利面条的踪迹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的意大利面条年产量已经达到1000万吨。在意大利,人均每年要吃掉28公斤面条,其受青睐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面条是意大利人的传统美食,在意大利的历史中到处可以发现它的踪迹。通心粉是意大利面条的一种。
1279年,一名热那亚士兵曾在自己的遗嘱中提到“一个装通心粉面条的小木桶”。在一出16世纪的喜剧中,有一句那不勒斯人的台词是:“吃你的通心粉去吧!”还有,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加里波第为了庆祝战役的胜利,曾经用加了橄榄油的金枪鱼面条犒赏著名的红衫军。就连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曾经用意大利面条来鼓舞军队的士气。据说,西方人餐具中常用的叉子,也是为了便于吃意大利面条而发明的。
那么,意大利面条是怎样产生的呢?对此,人们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意大利面条是由著名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从中国引入意大利的。
伟大的旅行家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人,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和叔父玛窦都是很优秀的商人,他们常年在外经商,难得回家一次。
威尼斯是一座古老的商业城市,威尼斯商人很早就依靠坚固的海船和精明的头脑往来于欧洲各地之间,进行商业贸易。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他们甚至不畏艰险,远涉东方。在中世纪时,东方的生产技术要比欧洲先进,欧洲人非常喜爱来自中国、印度和西亚的丝绸、珠宝、首饰等物品,而东方人又很喜欢西欧的一些手工艺品。于是,威尼斯的商人把西欧的特产长途贩运到东方,然后再运回东方的特产在西欧销售,获利甚丰。尼古拉和玛窦就曾到过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西北部港口城市伊斯坦布尔),并由此经黑海到克里米亚半岛进行贸易。后来又东行到达蒙古,见到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
尼古拉和玛窦回到威尼斯的家乡后,经常讲述自己的经商和旅行经历,特别是在东方时的见闻。当时的马可·波罗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父亲和叔叔的传奇经历在他充满青春梦想的脑海里编织出一幅奇妙的图画,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像父亲和叔父那样,做一名商人漫游东方,探索外面的精彩世界。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1271年的时候,马可·波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尼古拉和玛窦两兄弟再度动身前往东方。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他们,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20多年的东方游历生涯。
自威尼斯起程后,他们途经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亚细亚,翻越帕米尔,一路东行,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终于在1275年抵达上都(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并在此见到了忽必烈。此后,马可·波罗一直在忽必烈的宫廷中任职,在中国一呆就是17年。
马可·波罗聪明好学,很快就熟悉了中国的文化礼仪和风俗习惯,并且熟谙汉语和蒙古语,深得忽必烈的喜爱和信任。他曾作为忽必烈的特使出使各地,还担任过扬州刺史。
在元朝为官的17年里,马可·波罗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他到过今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到过缅甸,沿途获得了大量见闻。
可是,虽然在元朝很受优待,马可·波罗始终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威尼斯。
17年匆匆而过,随着时光的流逝,马可·波罗已经由一个血气方刚、求知欲旺盛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年近40的中年人。他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也与日俱增。此时恰逢伊儿汗国的阿鲁浑汗死了妃子,派使臣到元朝请求忽必烈赐婚。忽必烈于是命阔阔真公主下嫁阿鲁浑汗。对于马可·波罗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他争取到了护送阔阔真公主出嫁的使命。
1292年初,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公主离开中国。他们趁冬季信风从泉州起航,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可是此时阿鲁浑汗已经故去,马可·波罗只好将阔阔真公主交给了阿鲁浑汗的儿子合赞汗,然后起程返回威尼斯的家乡。
[知识雨滴]伊儿汗国: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之孙旭烈兀的封地。1258年建国,定都大不里士(伊朗城市)。疆域以波斯为中心,东至阿姆河,西濒地中海,北起高加索,南临阿拉伯海。其统治者称“伊儿汗”,意为“从属的汗”,此国也因此而得名。后因发生内讧,战乱不断,渐渐衰落。1353年灭亡。合赞汗在位时(1295—1304年),立伊斯兰教为国教,发展经济,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奖励学术,国势最盛。
1295年末,马可·波罗在离开故乡24年后,带着满满一船东方物品回到威尼斯,这在当地立即引起了极大轰动。他讲述的东方见闻是那样神奇,以至于很多人不相信他的话。
马可·波罗在家中呆了4年,正逢威尼斯同热那亚作战。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于是志愿参加了战争。1298年,马可·波罗在战争中被俘,随后被关进了热那亚的一座监狱。第二年,马可·波罗被释放,返回威尼斯的家乡。1324年,年近70岁的马可·波罗离开了人世。
在身陷热那亚监狱的那段时间里,马可·波罗虽然沦为囚犯,但是经常有人慕名前来找他讲述有关东方的见闻,从中获得神游的快乐和满足。后来,同狱的比萨人鲁斯梯谦将他的口述笔录成书,这就是《东方见闻录》,即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据考证,《马可·波罗游记》是世界上第一本由西方人撰写的东方大陆游记,为西方人观察神秘的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户。这本书一经出版,很快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书,广为流传,许多西方人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的向往都是从此开始的。据记载,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出发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之前,就对《马可·波罗游记》爱不释手,并在边缘空白处记录了很多文字。这本《马可·波罗游记》至今仍保存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哥伦布踏上航海探险之旅,地理大发现的序幕也由此揭开。
意大利面条的起源
马可·波罗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的海陆兼程的旅行家和商人,也是历史上公认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先驱。传说,如今闻名世界的意大利面条就是由他从中国引入意大利的。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这种独具特色的意大利传统美食。
不过,也有人认为把面条引入意大利的并不是马可·波罗,而是他的水手斯帕格帝(Spaghetti)。著名的意大利饮食历史学家马斯莫·阿尔伯瑞尼研究认为,是斯帕格帝从中国带回了面条的做法,所以当时的人们以斯帕格帝(Spaghetti)的名字为这种食品命名。而今天的意大利面条,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已经无法考证。其实,关于意大利面条的起源问题,历史学家们也一直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意大利人吃面食的传统由来已久。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早在公元前7000年或公元前8000年的时候,意大利人就已经开始吃面食了。曾经有人在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的一个小湖里发现了意大利汤团的化石。据此推测,意大利人当时吃的应该是汤团,而不是面条。
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北方的埃特鲁斯坎人就已经开始食用面条了。在托斯卡纳地区的埃特鲁斯坎遗址中,人们发现了用来和面的大张木桌以及煮面条的厨房用具。从这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的埃特鲁斯坎人已经能够制作各种形状的面条了。
还有人认为,意大利面条是屋大维在位时期的一项发明。据说,当屋大维成为古罗马的皇帝后,由于当时人口众多,如何解决百姓们的粮食供应问题让古罗马政府非常头痛,于是有人想出了一种保存面粉的新方法。这就是先把面粉用水和成面团,然后用刀子切成薄薄的条状,在太阳下晒干后保存,吃的时候放到沸水里煮一下就行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很快就流行开来。不过,当时只有平民百姓才吃干面条,贵族和富人家里还是吃现做的面条。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意大利面条有着悠久的历史。17世纪初时有人记载了食用面团最初出现时的制作方法,即将面粉和成团压成薄纸状,然后覆盖在食物上,烹煮食用。其后,人们将面团切成小块状或条棒状的细长面条。而阿拉伯人则想到了将面条风干储存的办法。
在公元1000年左右,西西里岛上就有了意大利面条的专用菜谱。在1150年时,西西里岛的巴勒莫港每周都有上百艘满载意大利面条的船只驶向其他国家。到费迪南二世(1467—1496)执政那不勒斯王国期间,他曾下令用机器代替人来和面,这大大提高了意大利面条的生产效率。1740年,威尼斯建成了第一家意大利面条厂。
随着西红柿的出现及其品种的不断改良,1800年,那不勒斯人开始使用西红柿作酱汁搭配面条,结果大受欢迎,连皇室贵族也被这种美味吸引住了。
总之,正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善,才有了今天花样繁多、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面条。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意大利面条将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