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12375600000024

第24章 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第24章 致富路上的领路人——记民乐县丰乐乡新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天

〔组织点评〕

近年来,在王天同志的带领下,新庄村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在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他自己带头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工作中能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为全乡党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民乐县丰乐乡党委

〔个人感言〕

当好一个让村民满意的支部书记,一要讲民主,让群众当家做主;二要谋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三要树榜样,要注重言传身教,以此得到村民认可和信任。

1996年10月经村民们推荐,王天当选为新庄村支部书记。从此他肩负起了新庄村人民的重托,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提起他,村民夸赞他有经济头脑,有发展意识,有敢为人先、不怕吃苦的精神。如今走进丰乐乡新庄村,看到的是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柏油马路和宽敞明亮的小康住宅。深入村组农户,一股祥和、殷实、文明的气氛扑面而来,全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每当提起新庄村的发展变化,群众总是感叹地说“这都是王书记的功劳啊!”

立足村情找出路

上任伊始,面对全村落后的经济面貌和群众贫困的生活状况,他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提高班子威信、打开工作局面的出发点来抓。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新型产业,走好一条便捷路子的号召。立足实际,扩大了优质啤酒大麦、中药材、制种等适合本村气候、土壤条件的农产品。把农民的种植观念由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转变,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制种等产业,为增强制种种植积极性,他多次组织召开村干部会和群众大会,对制种种植进行大力宣传,用算账对比的宣传形式开拓群众的思路,坚定了群众马铃薯种植的信心和决心。2010年,全村种植大西洋马铃薯500亩,为全乡带了好头,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本村青壮年劳力多的实际情况,他组织劳务输出队伍,在非农业上寻求出路,积极寻求劳务基地。全村每年输出劳力320人次,年劳务输出收入达160万元,为新庄村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改善面貌强基础

为了彻底改变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他带领全村群众不等不靠先干起来,修道路、架水管、改电路,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人畜饮水一直得不到改善,人们憧憬着能吃上干净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给新庄人民带来了希望。作为支部书记,他紧紧抓住机遇不放,组织全村人民筹措资金1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使全村人民吃上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为建设新农村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带领群众大搞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农田改造配套设施。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2005年他积极向上争取,投资43万元修建了建筑面积56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楼,更新了办公设施,配备了电化教育设备和电教片。制作了内容丰富、主题突出、设计新颖的党建工作图板,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了制度上墙、资料齐全、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不断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

近年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充分整合小康住宅、沼气能源、道路、水电、通讯和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资金1650多万元,连续3年整村推进,新建了高标准的小康住宅210户,新建村委会办公楼1幢,硬化庭院16800平方米,完成农户门前渠道盖板700米,架设围栏1500米,栽植樟子松、白蜡等各类风景树5000多株,制作文化墙1350平方米,村内4条3.5公里巷道全部硬化,架设红外线电子报警器65台,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均达到100%;整修支、斗、毛渠5条12公里;投资68万元修建占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个;投资20万元,完成村中心环行路及人工湖建设;投资6万元完成120户卫生改厕;投资6万元完成40户沼气池建设;投资5万元,完成全村文化墙制作;投资15万元,配套完成1公里渠道改建,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六进”家庭活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抓好小康示范点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广大党员转变观念,增强素质,尽快成为种植、养殖能手,率先致富,带头致富,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模式,切实增强了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和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通过几年的发展,全村人居条件、环境卫生进一步得到了净化、美化,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感叹地说“王书记功不可灭!”

特色产业铺富路

2010年以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发展节水、绿色、无公害农业和畜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壮大产业基地规模,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他和支部一班人多方征求意见,把草畜产业、红提葡萄、马铃薯、啤酒大麦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研究确定“人均一亩口粮田、人均一亩制种田、户均一座葡萄棚、户均一座养殖棚”的四个一致富工程,力争通过3年努力达到人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在养殖业发展上,按照“小区引种育肥产羔子、农户分散饲养吊架子、合作社品牌销售挣票子”的运行模式,年育肥肉牛200头、肉羊1000只以上,全村养殖规模达到11000头(只)以上,养殖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在葡萄产业上,采取“基地抓管理、农户细经营、协会促销售、合力创品牌”的运行模式,按照“一年规划建设、二年配套完善、三年起步发展”的思路,在2010年86座的基础上继续修建红提葡萄大棚100座,争取达到户均1座。

在王天的带领下,新庄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新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全村100%的农户架设了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80%,70%的农户还购买了摩托车。新庄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共同富裕的道路。

王天同志获奖情况

2007年,被中共张掖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8年,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0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