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书记
12375600000016

第16章 社区工作的“领头雁”

第16章 社区工作的“领头雁”——记敦煌市沙州镇桥北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艳玲

〔组织点评〕

“把心放在工作上,把群众放在心上”正是创先争优活动对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所要求的,何艳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党建工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敦煌市沙洲镇党委

〔个人感言〕

社区工作关系千家万户,能为社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也希望广大居民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今年37岁的何艳玲任敦煌市沙州镇桥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已8年了。自任现职以来,一心为民,团结同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社区一班人,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千方百计为社区居民服务,连续三年被评为敦煌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为了使楼院党支部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何艳玲同志积极做一名推进组织建设的开拓者。她创新工作方法,提出“三联三帮”工作法,联系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党员中建立“1 1”帮扶对象,做到日常生活、工作困难互助、幸福共享,并在每年春节和“七一”组织党员慰问帮扶对象。联系业委会,帮助小区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每年春季各楼院党支部组织党员、居民对楼院小区进行绿化,每年组织不少于5次的大型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为辖区居民创造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联系党员,帮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何艳玲和社区干部的另一项工作任务就是充当零时“灭火器”、“和事佬”,并且随叫随到,不分昼夜。尽管辛苦,但看到大事小事在他们的调解下化为“无事”,那种心里的满足是无法形容的。在何艳玲和社区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桥北社区的楼道脏了有人扫、绿地花草有人管、困难家庭有人帮,形成了互帮互助、邻里关系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每时每刻。

“把心放在工作上,把群众放在心上”是何艳玲工作的真实写照。2007年6月的一天,传输支局家属楼的住户找到了何艳玲,很诚恳地说:“你是新一届上任的书记,我们楼院无门卫,物业没人管、垃圾无法清,希望你能为我们83户居民解决这个难题。”何艳玲听在耳里,记在心上。随后的近十天时间里,何艳玲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入户动员每户居民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她和社区干部头顶烈日,亲自动手清理臭气熏天的垃圾,以实际行动感动了居民,主动积极缴纳物业管理费。当她看到居民脸上的笑脸时,一切辛苦都抛到了脑后,为居民群众清理臭气熏天的生活环境,这是她没想到的,但是她办到了。

何艳玲时刻牵挂着社区弱势群体。社区孤寡老人刘柱贤,是她上任以来的“定点联系户”。8年来,她坚持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逢年过节,她都带慰问品、新衣物去看望老人,同老人话话家常;看到老人身体日渐衰弱不良于行,她便联系一名社区党员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头痛感冒,她第一时间赶去看望,请来医生为老人看病;她用一颗女儿般的孝心关心着这位老人。2010年6月,老人搬入北台社区。临走时,老人泪流满面,拉着她的手不忍离开,连声感叹:“小何就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亲人啊!”

居民反映的难点问题,何艳玲时刻放在心上。了解到天河小区因无人管理、茶园过多,又无厕所,致使小区环境差,治安乱,居民怨声载道。为解决这一难题,她多次找派出所、文化局进行协调,亲自同派出所保安到茶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完善隔音设施,最终还天河小区居民一份安宁。同时,她反映的全市茶园无人管理的现象,得到文化局的重视,并纳入了文化局的整治范围。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如何提升社区文化是何艳玲近年来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加强同辖区单位的关系,她积极联系市上包抓单位、辖区单位、社区在职党员、直管党员开展“迎奥运、爱敦煌、创建全国文民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等演讲活动,并利用社区活动室、晨练点、休闲广场等开展“日有娱乐,周有演出,月有比赛”,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了加强在职党员之间的联系,她联系辖区单位,连续六年开展桥北社区庆“七一”社区在职党员运动会,活动规模也从刚开始的3个单位85人增加到6个单位312人。每次活动她都主动到单位联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同辖区单位的联系,争取到辖区单位对社区各方面工作支持。

何艳玲同志获奖情况

2010年,被评为敦煌市“优秀党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