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12328600000009

第9章 乳房疾病(3)

2.乳房胀痛,经前可加重,经后减轻或消失,或随情绪变化而消长。

3.乳中结块,一侧或双侧,可单发,但常多发。肿块呈条索状或片块状,或如椭圆形,质实韧,边界欠清,有轻压痛,表面尚光滑。

4.部分患者可伴乳头溢液。

辨治原则

气滞、痰凝、血瘀是本病基本病机,疼痛与肿块是本病常见症状,冲任失调是本病的根本,因此治疗上治本以调摄冲任为主,而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消肿块是本病常用治法,对于长期服药而肿块不消反而增大者,结合家族史等情况,应该手术治疗。

处方

1.肝郁气滞证: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胀痛或刺痛及肿块,以乳房疼痛尤为突出,乳痛可放射至腋下或肩背。一般在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肿块增大,行经后乳痛减轻或消失,肿块缩小变软。常伴有情绪郁闷、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胁肋胀满等。舌苔薄白,脉细涩。治宜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基本处方逍遥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香附10g,川楝子10g,青陈皮各10g,橘叶10g,郁金10g,八月札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乳核内消液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2)乳核散结片:每次4片,每日1次,口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证。(3)逍遥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证。

(4)乳癖消片:每次4~6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5)乳康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乳宁冲剂:每次10g,每日2次,冲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6)天冬素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7)百消丹: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2.痰瘀凝结证:乳中结块,呈片块状,或累及全乳,边界不清,质地坚韧,乳房刺痛或轻痛。舌边有瘀点,苔薄,脉弦或细涩。治宜活血化痰,软坚散结。

基本处方失笑散合开郁散加减。蒲黄10g,五灵脂10g,郁金10g,白芥子10g,土贝母10g,川楝子10g,莪术10g,全蝎6g,益母草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乳癖内消片:柴胡6g,当归6g,橘核、山慈菇、香附、漏芦各9g,夏枯草、茜草各12g,赤芍15g,丝瓜络5g,甘草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2)乳癖消片:每次4~6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3)乳康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4)小金丹:每次0.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3.气滞血瘀证:乳房疼痛及肿块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相关。乳房疼痛以刺痛、痛处固定为主,乳房肿块,质地坚韧。兼有经行不畅,经血量少,色暗红,有血块,少腹痛。舌质淡红,边有瘀点、瘀斑,苔薄,脉涩。治宜理气活血止痛。

基本处方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柴胡9g,当归9g,赤白芍各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白术12g,石见穿9g,三棱9g,生蒲黄9g,五灵脂9g,玄参9g,川楝子9g,生黄芪12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乳癖汤:制香附15g,白芥子15g,土鳖10g,莪术10g,三棱10g,漏芦15g,王不留行20g,全当归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本病瘀血证。

(2)血府逐瘀胶囊:每次6粒(每粒0.48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本病瘀血证。

(3)和络舒肝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4)小金丹:每次0.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4.冲任失调证:乳中结核,经前增大,经后缩小,但不消失,或伴乳头溢液,全身可有月经紊乱,量少色淡,腰酸乏力等症。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或弦细。治宜调理冲任,活络散坚。

基本处方二仙汤加减。当归10g,鹿角10g,巴戟天10g,仙灵脾15g,仙茅10g,菟丝子15g,酒制香附10g,夏枯草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二至丸加减:当归10g,白芍12g,菟丝子10g,元参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首乌藤30g,仙灵脾10g,鹿角霜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本病冲任失调证。

(2)成药:乳增宁片,每次4~6片,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警示

1.选用合理的胸、乳罩。

2.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节育方法。

3.保持心理稳定,情绪乐观,切忌愤怒、抑郁等情绪刺激。

4.促进与维持夫妻间的和谐的性生活。

5.节制饮食,少食肥甘厚味之品,戒烟。

§§§第五节乳房异常发育症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指男子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大,乳晕下触及盘形结节的病症。常伴有乳房胀痛。西医多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也可继发于肝硬化、糖尿病及激素依赖性疾病等。本病属中医“乳疬”病证,本病约占男性乳房病的95%以上,好发于中、老年男子。

诊断要点

1.多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

2.乳头及乳晕部可扪及盘状肿块,质韧边界清楚,有触痛。

3.乳房可如妇人状。

4.可伴有或无其他病症。

辨治原则

一般来说,本病的治疗若着眼于局部,无疑应化痰软坚,类同于其他乳中结核的证治法则;如从全身分析,特别是伴有其他疾病,如天宦等,则宜从培补肝肾、调理冲任入手,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之类,服之良久,往往可药到病除,更年期患者尤佳。

处方

1.气滞痰凝证:男子一侧或双侧乳房肥大,胀痛,乳内可扪及圆而扁平的肿块,质地坚韧,轻压痛。伴有情绪抑郁,心烦易怒,胸闷胀痛。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基本处方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柴胡10g,当归10g,赤芍10g,茯苓10g,白术10g,浙贝母10g,香附10g,生牡蛎10g,陈皮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疏肝化痰方:柴胡10g,夏枯草10g,陈皮10g,丝瓜络10g,生牡蛎30g,桃仁10g,红花10g,黄芩10g,半夏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气滞痰凝者。

(2)逍遥丸:每次9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气滞痰凝者。

(3)乳增宁片:每次4~6片,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气滞痰凝者。

(4)阳和汤加减:鹿角片、熟地黄、白芥子、仙茅、仙灵脾、半夏各10g,麻黄、陈皮各6g,肉桂3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阳虚痰凝者。

(5)全鹿丸:每次9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阳虚痰凝证。

(6)金匮肾气丸:每次9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阳虚痰凝证。

2.肝肾不足证:双侧或一侧乳房如妇人状,扪之有乳汁状物溢出,自觉轻微胀痛,可伴腰酸乏力、遗精或阴冷、睾丸小等症。舌淡,苔白,脉沉或沉细无力。治宜补益肝肾。

基本处方肝肾精血不足,用左归丸加减。熟地15g,淮山药10g,枸杞15g,山萸肉10g,牛膝10g,菟丝子15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夏枯草10g,橘络10g。肾阳不足者,方用右归丸加减。熟地10g,淮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10g,菟丝子15g,鹿角胶10g,当归10g,制附片6g,肉桂末3g(冲),牡蛎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河车补丸:每次1丸(9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苁蓉补肾丸: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2)左归饮加减:熟地黄、淮山药、茯苓、山茱萸、枸杞子、橘核、广郁金、八月扎各10g,牡蛎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3)乳癖消片:每次4~6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各种证型。

(4)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本病肝肾阴虚证。

(5)龙胆泻肝丸:每次5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郁火旺证。(6)六味地黄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证。(7)丹桅逍遥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肝郁火旺证。3.冲任失调证:乳房如妇人状,乳中结核不明显,声音较锐,胡须稀少,外肾较小,甚者如童稚状。舌淡,苔白,脉缓或沉细。治宜补益肝肾,调理冲任。

基本处方二仙汤加减:熟地15g,菟丝子30g,枸杞15g,鹿角胶10g,紫河车10g,仙灵脾30g,仙茅10g,鹿茸1g,牡蛎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坤灵丸:每次15粒,每日2次,口服。

(2)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贴患处,3日1换。适用于乳疬结块者。

(3)散结止痛膏:外贴患处,1~2日1换。适用于乳疬结块者。(4)鹿角粉:每次3g,每日2次,黄酒1小盅或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肾阳虚患者。

(5)青皮12g,每日3次,加水煎服。适用于冲任失调兼肝气不舒者。

(6)橘叶10g,每日3次,加水煎服。适用于冲任失调兼肝气不舒者。

(7)手术治疗:栙男性乳腺直径大于4cm,长期不消退者。栚乳腺肿大而明显影响容貌者。栛经较长时间的中西医药物治疗无效者。栜病人恐癌或疑有恶性变者。栞病人强烈要求而唯手术才能解脱者。

(8)山慈菇15g,白芷、鹿角、穿山甲、血竭各9g,麝香0.6g。研为细末,醋调成糊状,敷于患部。适用于乳疬结块者。

(9)王不留行、白花蛇舌草各20g,赤芍、土贝母各21g,穿山甲、昆布各30g,木鳖子、莪术各18g,丝瓜络15g,乳香、没药、血竭各10g。将前九味药入适量麻油内煎熬至枯,去渣滤净,加入黄丹充分搅匀,熬至滴水成珠,再加入乳香、没药、血竭各10g搅匀成膏,倒入凉水中浸泡,半月后取出,隔水烊化,摊于布上,烘热外贴局部。7日换药1次,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适用于乳疬结块者。

(10)瓜蒌、连翘、川芎、红花、泽兰、桑寄生、大黄、芒硝、丝瓜络、鸡血藤各30g。分装两布袋交替使用,蒸热,洒酒精或烧酒少许,外敷乳房部,每次0.5~1小时,每日1~2次。适用于乳疬结块者。

(11)白芥子30g,川芎20g,王不留行20g,香附15g。置锅中炒至烫手,加食盐5mg,拌匀装入布袋内,在肿块部位热熨,每晚1次,每次半小时。适用于乳疬结块者。

警示

1.及时就诊,排除恶性病变。

2.本病有的继发于肝病,因此要作相关检查,以利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3.保持心情乐观,避免恼怒忧思,注意劳逸结合,节制房事。

4.戒烟忌酒,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六节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多见的一种乳房良性肿瘤,本病发生与雌激素升高有关,亦可能与乳房某处局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有关。根据本病临床证候表现,属中医“乳核”范畴。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男性少见,发病率较高,占青年妇女乳房良性肿瘤的第一位。

诊断要点

1.多见于18~35岁青壮年妇女。

2.肿块单发,少数多发,生长缓慢,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

3.有关检查结果与临床触及相似。

辨治原则

目前尚无有实效的药物治疗,趋向手术治疗。经临床观察发现,手术时年龄越小,术后复发率越高。因此,大多数专家认为,25岁以前的多发性患者,可考虑暂作观察,并嘱患者避免乳房外伤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要不继续增大变硬,就可暂时不手术,可服中药治疗。

处方

1.肝郁痰凝证:乳房内有肿块,形似丸卵,表面光滑,质地坚韧,活动性大,无压痛,患处皮肤无异常,可伴有情志抑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滑。治宜疏肝理气,化痰软坚。

基本处方开郁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0g,郁金10g,炮山甲10g,白芥子10g,全蝎6g,川楝10g,天葵草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和乳汤加减:当归10g,川芎6g,青皮6g,制香附10g,象贝母10g,甲珠1片、桔梗10g,附子6g,全瓜篓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或将上药加10倍量,共研细末,水丸,绿豆大,每次20g,每日2次。适用于肝郁痰凝者。

(2)解郁散结汤:当归10g,赤白芍各10g,柴胡10g,郁金10g,鹿角霜15g,黄药子30g,玄参10g,制香附10g,鬼箭羽15g。冲任不调者选加益母草、仙灵脾、旱莲草、女贞子;坚硬不消者,加三棱、莪术。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郁痰凝者。

(3)西黄丸:每次3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郁痰凝者。

(4)小金丹:每次1.2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郁痰凝者。(5)化核膏贴患处,每隔3~5日1换。适用于肝郁痰凝者。

(6)逍遥丸加减:柴胡、茯苓、白术、白芍、海藻、法半夏、昆布各10g,青陈皮各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郁痰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