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12328400000006

第6章 呼吸系统疾病(6)

(3)桑菊感冒散:每次6岁以下3g,7~9岁6g,10~14岁9g,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闭肺证。

(4)小儿麻甘冲剂:每次1岁以内1g,1~3岁3g,4岁以上5g,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闭肺证。

(5)双黄连栓:小儿1次1粒,每日2~3次。肛门给药。用于风热闭肺证。

(6)桑叶15g,知母15g,杏仁10g,前胡10g,白前10g,桔梗6g,甘草3g,鱼腥草20g。煎煮、澄清,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次,5~7天为1疗程。用于风热闭肺证。

3痰热闭肺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煽,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色红赤,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或滑数,指纹青紫、显于气关。治宜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基本处方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炙麻黄5g,杏仁10g,石膏20g(先煎),甘草3g,桑白皮10g,葶苈子10g,黄芩6g,鱼腥草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青黛2g(冲服),银杏9g,地骨皮9g,车前子9g(包煎),车前草9g,陈皮6g。加水煎服。用于痰热闭肺证。

(2)杏仁6g,炙麻黄3g,瓜蒌12g,生石膏15g(先煎),桃仁5g,葶苈子9g,炙枇杷叶6g,陈皮6g。加水煎服。用于痰热闭肺证。

(3)小儿肺炎散:每次3岁以下0.3g,4~9岁0.6g,10~14岁0.9g,每日2次。口服。用于痰热闭肺证。

(4)小儿珍贝散:每次2岁以下0.15~0.3g,3~5岁0.3~0.6g,6~12岁0.6~0.9g,每日3次。口服。用于痰热闭肺证。

(5)礞石滚痰丸:每次6岁以下3g,7~10岁4~6g,11~14岁6~9g,每日1~2次。口服。用于痰热闭肺证。

(6)贝羚散:每次1~3岁0.15g,4~6岁0.3g,7~10岁0.45g,11~14岁0.6g,每日3次。口服。用于痰热闭肺证。

(7)小儿清肺消炎栓:每次1粒,每日2~3粒。肛门给药。用于痰热闭肺证。

4阴虚肺热证: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少痰,面色潮红,口干便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淡紫。治宜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基本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桑叶10g,玄参10g,扁豆10g,甘草3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沙参10g,麦冬10g,枇杷叶10g,地骨皮10g,茯苓10g,玄参10g,蚤休10g,焦六曲10g。加水煎服。用于阴虚肺热证。

(2)竹叶石膏汤:竹叶6g,生石膏20g(先煎),半夏9g,麦冬10g,人参5g(另煎),炙甘草6g,粳米10g。加水煎服。用于阴虚肺热证。

(3)青黛2g(冲服),银杏4g,木瓜6g,草豆蔻5g(后下),百合6g,乌梅6g,加水煎服。用于阴虚肺热证。

(4)天竺黄5g,北沙参10g,淮山药10g,枇杷叶5g,百部10g。加水煎服。用于阴虚肺热证。

(5)白果10g,地骨皮10g,苏子10g,青黛2g(冲服),寒水石15g。加水煎服。用于阴虚肺热证。

(6)生大黄末9g,生枳实末9g,麦麸小碗半碗,青萝卜中节2寸,带须葱白3棵。上述药物共捣烂,加黄酒适量,置砂锅内炒热。用时纱布包裹,敷熨前胸,以鼻尖出汗为止。用于阴虚肺热证痰多、肺部啰音经久不消失者。

(7)天花粉9g,黄柏9g,乳香9g,没药9g,樟脑9g,大黄9g,生天南星9g,白芷9g。上药共研为细末,用时取适量与温食醋调和成膏状,置纱布上,贴于胸部(上起胸骨上窝,下至剑突,左右以锁骨中线为界)和背部(上起第一胸椎,下至第七胸椎,左右以腋后线为界),每12~24小时更换1次。用于阴虚肺热证痰多、肺部啰音经久不消失者。

5肺脾气虚证:病程较长,低热反复,面色少华,多汗易汗,咳嗽无力,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无力,指纹淡红。治宜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基本处方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人参5g(另煎),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3g,五味子4g,橘红5g,炙黄芪10g,地骨皮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陈皮9g,茯苓9g,白术9g,山楂9g,银杏9g,地骨皮9g,姜半夏6g,蚤休10g。加水煎服。用于肺脾气虚证。

(2)苡仁6g,瓜蒌仁6g,冬瓜仁6g,陈皮6g,制半夏5g,淮山药10g,莲肉10g,太子参10g。加水煎服。用于肺脾气虚证。

(3)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2g,茯苓10g,陈皮6g,半夏6g,天南星6g,丹参10g。加水煎服。用于肺脾气虚证。

(4)参苓白术丸:每次6岁以下2g,7~9岁4g,10~14岁6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肺脾气虚证。

(5)小儿肺宝散:每次1岁以下0.3g,1~3岁0.5g,4~6岁0.75g,7岁以上1g,每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证。

(6)肉桂12g,丁香18g,川乌15g,没药15g,红花30g,当归30g,赤芍30g,透骨草30g。上药研成细末,用时取适量放在油膏上敷贴背部,每2日更换1次。用于肺脾气虚证痰多、肺部啰音经久不消失者。

警示

1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应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哭闹,必要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吸氧;控制钠、水摄入,输液时避免速度过快、液体量过多,以防止增加心脏负担;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

2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防止意外损伤,用纱布裹好的压舌板置上下磨牙间;防止缺氧性脑损伤,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可用脑细胞营养药物;控制惊厥可予针刺,根据病情需要选用止痉药物;持续抽搐应防止发生脑水肿。

§§§第十节肺脓肿

肺脓肿是指肺实质由于炎性病变坏死液化形成的脓肿。主要继发于肺炎,或并发于败血症的过程中,也可因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蔓延到肺部而引起肺脓肿。本病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预后良好,并发支气管扩张、脓胸时预后差。本病属于中医学“肺痈”范畴。

诊断要点

1近期常有肺炎,或呼吸道异物、败血症、肝脓肿、脓胸等病史。

2起病较急,发热无定型,可伴寒战,阵发性咳嗽,有时呼吸增快或喘憋,胸痛或腹痛,婴儿多伴呕吐、腹泻。如脓肿与呼吸道相通,咯吐臭味脓痰。肺部听诊可在病变处闻及中小水泡音。脓腔较大已与支气管相通时,叩诊呈空瓮音。

3理化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慢性期血白细胞接近正常,可有贫血。脓痰涂片镜检可见弹力纤维,脓痰或气管吸取分泌物培养可得致病菌。X线检查早期与细菌性肺炎相似,脓肿形成后圆形阴影,脓肿与支气管相通后可见脓腔有液气平面,脓腔周围有炎症浸润阴影,侧位片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辨治原则

本病应审其病程而辨证论治,初期为外感风热表证,表证不解,热毒壅肺,则为成痈期,进一步发展血败肉腐则为溃脓期,邪衰而正损则为气阴两伤之恢复期。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脓消肿为基本法则。

处方

1风热犯肺证:恶寒发热,咳嗽,咯吐白色黏沫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咳时加重,呼吸急促,口舌干燥,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滑数。治宜解表清肺。

基本处方银翘散加减。银花10g,连翘10g,芦根30g,竹叶6g,桔梗6g,薄荷5g(后下),前胡10g,浙贝母10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银花15g,菊花15g,芦根15g,杏仁12g。蜂蜜适量。将银花、菊花、芦根、杏仁煎汤,去渣取汁,分次饮用,饮用时兑入适量蜂蜜。用于风热犯肺证。

(2)连翘10g,山栀6g,薄荷6g(后下),黄芩6g,芒硝3g(冲服),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风热犯肺证。

(3)银柴冲剂:每次1~2岁1/4袋,3~6岁1/3袋,7~9岁1/2袋,10~14岁1袋,每日3~4次。口服。用于风热犯肺证。

(4)桑菊银翘片:每次1~2岁1片,3~6岁2~3片,7~9岁4片,10~14岁5~6片,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犯肺证。

(5)金银花20g,桔梗10g,半夏10g,麻黄10g,黄芩10g。上药于水壶内煎沸,壶口靠近口鼻,吸入药蒸气。用于风热犯肺证。

(6)双黄连粉针剂:每次每公斤体重6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于风热犯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