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在雨地里穿行
12269500000006

第6章 在兰亭,给何向阳端酒

报社的朋友打电话向我约稿,我的第一反应是回绝。因为我手上正在写着一部长篇小说。我习惯在写某一篇东西时不愿意中断,不愿意插进来写别的东西。可当朋友向我说明让我在妇女节前写写何向阳时,我却当即答应下来。正找不到机会向何向阳先生献殷勤呢,机会找上门来,岂能错过!

我认识何向阳是在上个世纪的1999年秋天。其时,河南同时召开了两个文学方面的会。一个是中原长篇小说研讨会;一个是全省青年文学创作会。会议邀请在京的几位豫籍作家回故乡捧场,我有幸忝列其中。记得会上还安排周大新、阎连科和我,与青年作家们的座谈,田中禾兄出的题目是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文学。我忘了我在会上说了什么,好像“展望”得并不乐观。散会后,我在门口看见了何向阳。何向阳在等我,她说:“我们认识一下,我是何向阳。”“嗨,你就是何向阳呀!”我当时吃惊不小。何向阳的名字我早就在《奔流》等杂志上见过了,何向阳的文章我也读了不少,恕我孤陋寡闻,我一直以为何向阳是个男同志呢!这不能怪我,电影《平原游击队》里有一个著名的李向阳,那位游击队长身挎双枪,纵横驰骋,好生了得!一定是他的名字在我脑子里先入为主了。这向阳不是那向阳,两个向阳反差太大了。我说:“何向阳,你长得太美了!真的,我没有想到,你怎么这样美呢!”别人认为我为人比较拘谨,内向,或是说比较含蓄,这样一见面就夸一个女孩子长得美,好像不是我的一贯风格。可那天不知哪来的勇气,有点管不住自己似的,张口就把话说了出来。何向阳轻轻笑着,脸上红了一阵,没说什么。是呀,像我这么一个说话来不及斟酌的粗人,她能说什么呢!

以后和何向阳见面的机会就多起来了。每次一块儿参加活动,有机会我必主动要求与何向阳合影。2001年春天,在北京天安门宾馆参加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我与何向阳合了影。当年秋天去绍兴出席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会,在颁奖台上,在鲁迅故居、沈园等地方,我都与何向阳合了影。请不要笑话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咱自己其貌不扬,跟何向阳沾一点“阳光”,不算过分吧!特别是在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地方兰亭,我与何向阳的那张合影更有特色,更让人难忘。兰亭是一个大的地方,里面有多处景点。其中一个景点叫曲径流觞,是王羲之与文友喝酒吟诗的所在。一脉流水,一条曲径,活水缓缓流动,曲径七拐八弯。取一些酒杯,里面斟了黄酒,置于水面,任酒杯慢慢向下游漂去。邀文友们坐于曲径两侧,待酒杯在哪位文友面前停下,文友须把酒端起,喝干,吟出一首诗。那些座位也很讲究,圆圆的蒲墩,簇拥在周围的是青碧的兰草,让人迟迟不敢坐。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我更不敢坐。我又不会作诗,万一酒杯在我面前停下来了怎么办。我看老诗人李瑛率先坐下,同是著名诗人的李瑛的女儿李小雨也坐下了,我才敢落座,有他们两位诗人在场,作诗就是他们的事了。巧了,一尊酒杯偏偏在我面前晃晃悠悠停了下来。不把酒端起来无论如何不合适,我打算耍赖,把酒喝下再说,作诗就免了。又巧了,这时何向阳走过来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蒲墩上。我便把酒端给何向阳。何向阳把酒接过去,喝了。何向阳等于救了我的场。酒是我转让给她的,她有理由不必考虑作诗的事。我有一个朋友,是电视台的记者。趁我给何向阳端酒之际,他把那一瞬间抓拍下来。因每个座位之间有一段距离,画面中心,我欲起欲坐,伸长手臂给何向阳递酒。何向阳呢,也得把双臂伸展,才能接到酒。耐人寻味的是,作为画面背景的是十几个人物。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小伙子,也有姑娘。他们或直眉瞪眼,或嘴巴微张,或呼之欲出。他们所瞅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身穿一袭白裙、端庄秀丽的何向阳。

真的,谁要不知道什么是端庄秀丽,见了何向阳就知道了。谁要不知道何为大家闺秀,见到何向阳就知道了。谁要不知道什么是高贵气质,见到何向阳就知道了。

您问何向阳的作品?她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青年文学评论家之一,文章当然写得漂亮。她是写文学评论的,我对评论是门外汉,不敢对她的评论妄加评论。咱们这么说吧,她的文章要不写得出类拔萃,怎么能获得全国优秀评论鲁迅文学奖呢!她的获奖作品我拜读过,题目是:《12个:1998年的孩子》。她挑出当年的十二篇小说,并挑出每篇小说里所刻画的一个孩子,一个一个加以分析。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在这个好多评论家不认真看书的年代,有谁像何向阳这样沉潜呢?这样用心呢?这样别出心裁呢?让本人深感荣幸的是,在何向阳所评论的十二个孩子当中,就有我的一个孩子,那就是《梅妞放羊》中小姑娘梅妞。生梅妞的是我,打扮梅妞的却是何向阳。反正,梅妞原本并不惹人注意,经向阳一打扮,一点化,梅妞很快光彩照人,并登上了大雅之堂。

不光我崇拜何向阳,据说连外国人都对何向阳崇拜得几乎五体投地。第六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何向阳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之一,到印度访问。团长是王蒙。在作代会闭幕当天的那次宴会上,我听王蒙在饭桌上讲,何向阳把印度人大大镇了一把。印度人崇拜观音,他们看见何向阳就像见到了观音。王蒙说,如果与印度发生纠纷,不用派军队,只让何向阳一个人出面,就能把事情摆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