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12170600000004

第4章 读好“无字书”--读《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有感

江齐生

关于理论学习的方法,习近平同志在其著作《之江新语》一书中,专门撰写了《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一文,他指出:“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

习近平同志“学用结合”的要求,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投身实践,读好社会课堂的“无字书”。毛泽东说:“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周恩来也大力倡导“做有心人,读无字书”。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该如何读好“无字书”?

一要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你身居何位,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学历,都要有甘当小学生的谦虚态度,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求教,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个人求教,才能取得进步。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时,更要到群众中去躬身求计,虚心向群众请教。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的人,才能真正捕捉到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金矿”,才能不断吸取营养,增强奋进的动力。

二要勤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看到、听到、走到、问到,才能从无到有,积少成多。毛泽东早年求学时就表示:“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而已。”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实现重修本草这一宏伟理想,先后阅读了3800多种医书,积累了千余万字资料,广泛访问了当时的名医宿儒,搜求了大量民间药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终于在明万历六年(1578)完成了190万字的《本草纲目》巨著。

三要多思。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深化。我们只有在工作中多思多问“为什么”,才能吃透“上面的”,摸清“下面的”,形成“自己的”。事非经过不知难,对平时的工作,大量的生活体验,都要经常进行自我总结。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回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成在何处,败在何方,作一些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总结思考,使活生生的工作变成自身素质能力的一部分。

四要敢为。在我国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无字书”的忠实读者。祖国壮美的山川为李白的诗歌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灵气,王维在啸傲林泉中获得了诗与画的灵感。同样,郦道元的《水经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名著,无一不是读“无字书”而结出的丰硕果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一定要坚持把知识根植于实践,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提高,真正做到读好社会大课堂这本“无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