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12170600000011

第11章 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感

石雷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对建设廉洁政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自古以来,因为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而导致出现腐败进而危及国家统治的例子比比皆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大臣伍子胥的帮助下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求和,带着妻子前往吴国服侍夫差。但是身在吴国的勾践并没有忘记复仇,他听从大夫文种的建议,派人用重金美女贿赂夫差的宠臣伯嚭,收受贿赂后的伯嚭即向夫差进言,放勾践回国,并想尽办法诋毁伍子胥。最后,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将伍子胥赐死。伍子胥死后,吴国大权即落在伯嚭手中,勾践更是经常送珠宝美女给他,致使吴国上下贪贿,民怨四起。越王勾践则趁机伐吴,一举攻克吴郡。夫差求和不成,深感愧对伍子胥,遂蒙面自杀,吴国遂亡。而多次收受勾践贿赂的伯嚭在吴灭亡后也被勾践诛杀。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腐蚀性,容易令掌权者滋生权大于法的心态,以致放纵欲望、迷失本性,不愿“进笼”接受制度的束缚。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应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首先是微观方面,即加强个人道德素质的教育。为官者应一心为民,合理利用手中的权力造福人民,不滥用职权,不以权谋私,从最根本的角度杜绝权力滥用现象,自我约束,自觉将权力置于制度之下,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其次,是中观方面,即加强社会及各方面的有效监督,以及权力运行的透明机制。“笼子”要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制度的“笼子”要透明,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开,“晒权”、“亮权”,让权力拥有者时刻感到党和人民在监督,意识到“众目睽睽难逃脱”,以公开防止“暗箱操作”。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公示、听证等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广泛听取民意,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群众监督下运行。第三,从宏观方面来说,就是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通过颁布更加严密的法律法规,让制度的“笼子”通上“高压电”,使企图突破“笼子”的行为受到“电击”,从而遏制权力“出笼”。特别是对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滥用权力行为,要予以重罚,让“出笼者”得不偿失,以有力的惩治保证权力规范运行。

读完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权力,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多少兴盛王朝因为权力的滥用而导致了亡国。像文中说的那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种束缚,更是一种保护”。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合理合法地使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大众谋幸福,才能实现长久地稳定和谐,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