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新时期安全教育
12024900000007

第7章 实验实习实践安全(2)

(七)预防创伤

学生在机械、化学实验中,要注意预防创伤。

1.正确使用玻璃制品。玻璃管插入皮管或皮塞孔隙时,要正确选择皮管的口径(以略小玻管的口径为宜),然后用水或甘油浸湿皮管或橡皮塞孔隙的内部,将玻管轻轻地转动,慢慢插入,切忌用力过猛。打开新到的玻璃仪器时,要特别小心,因为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外力而破碎。

2.遭受玻璃割伤,首先检查伤口内有无碎片,用纯净水清洗,再擦紫药水,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应在伤口上下扎止血带,到医院求治。

3.不要把手指伸入看不到内部的管子中,以防刮伤。使用锥子钻孔时,不可以用另一只手衬垫。有弹射、喷射等实验时不能对着人。使用锋利带刃的物品时,要戴手套。

(八)预防病菌

案例:黑龙江某农业大学27名学生和1名教师因使用4只未检疫山羊进行实验而感染布鲁氏菌病。

生化、医学、农业实验室存在细菌、病毒、微生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传染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防护不当和注射器喷溅,一定要高度重视。

1.实验前,要明确病菌危害性,一定要做好防护和检验检疫工作。

2.实验中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操作,做完实验要进行必要消毒。

3.实验病菌要有专人管理,病菌要严格存放,实验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发生疫情后,要做好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九)安全保密

案例:一名研究生将有涉密内容的研究生论文发表在网上,造成了泄密。

如果研究项目涉及国家机密,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保密意识,不向外人泄露数据。重要资料要有专人保管,不复制机密资料至家中,不携带机密资料外出,涉密实验室不对外开放,发表论文要经过审批。

二、实习实训安全

实习实训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的预演,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也非常重要。一些学生在实习期间造成事故伤害,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资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无法通过工伤赔偿来获取帮助。所以在实习前,一定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好实习协议。

工厂实习伤害的原因,有环境和人为两个方面,环境因素是指工厂设备、防护装置有问题,人为因素是指工作人员不熟悉操作规程或明知违规却故意为之。

由于实习伤害非死即伤,学生一定要听从实习老师的指导,不乱摸乱碰,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工厂实习伤害一般分为化学伤害、电气伤害和机械伤害。化学伤害、电气伤害的预防与实验室基本相同,现谈一下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

1.机械伤害后果惨重,有挤伤、压伤、碾伤、被弹出物击伤,对受伤人员伤害极大,即便不死也会造成终身残疾。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在机械传送带、齿机、皮带轮、飞轮等易伤人部位设置防护装置;在人孔、投料口、井口等位置放置盖板,设置警示牌;电源开关合理,有紧急情况可立即停止。

3.炼胶机等人手直接接触的机械,要有紧急制动装置。车床旋转时不要用手摸。使用砂轮时,不准戴手套。车床、刨床不允许两人同时操作。

4.不要在车间里打闹,工作时注意力要集中。学生进入生产车间要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女同学要将头发放在安全帽里。学生不要在危险场所停留,远离高速运转设备。实习时要多看多问,未经允许不许触碰开关、按钮。

5.实习的内容因专业而异,所以本文也不能面面俱到,最关键的还是学生要有安全意识,认真听取实习指导老师的讲解。

在实习过程中,还会有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防盗防骗等问题,特别是在实习中,有可能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学生要树立自我维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1.最好要签订实习协议,写明实习期内如果发生工伤,用人单位要承担的责任。签订实习协议要有用人单位公章,并写明违约情形及违约后的责任。但在现实中,很多学生能找到一个实习机会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要求用人单位签协议,这是现实的无奈,也希望国家法律能更加完善。

2.查明用人单位是否合法。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企业就是靠收取学生培训费来骗钱的。

3.一些无良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工人,先许诺工作优秀即可正式签合同,等过一段时间后就以各种借口扣减工资,最后以工作不合格辞退,最大程度榨取学生的“剩余价值”。

三、社会实践安全

学生在勤工俭学、求职择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安全问题,如果预防不当,就会损害自身利益。

(一)勤工俭学

1.家教风险。

案例:一名女生被犯罪分子骗到宾馆,此女生竟然没有危机意识,最后被犯罪分子强奸并拍下裸照,犯罪分子还强迫女生说出银行卡密码,并长期以散布裸照为由进行敲诈。后来犯罪分子被抓时,已用此法骗了同一所大学七名女生。

女学生找家教工作,最好是通过学校来找,自己找的家教,最好先看对方身份证,了解清楚对方情况。有人在校园网上明确提出要聘用大一女生辅导英语,行径就十分可疑。外出家教辅导前,一定要告知同学,并要让雇主知道你同学了解你的行踪,也可以当着雇主的面和同学通话。如果遭到侵犯,要勇于反抗,被侵犯后,要及时报案,将坏人绳之以法,不要碍于颜面,以免越陷越深。此类事件,警方会为大家保密的。

2.骗子招聘。在全国各地都发生过抄写文稿、打字文稿等骗局。一般就是先让学生打一段文字或抄写一段文字,之后称学生合格了,可以上班,但要交200元押金。等一个星期之后,学生再去时已人去楼空。不要相信那些人人都可做,收入又颇丰的工作。不要交押金、培训金、服装费等保证金,也不要押各种证件。

3.非法招聘。一些酒店、KTV高薪招聘公关、陪唱人员。个别女生经“朋友”

介绍,禁不住诱惑,去KTV陪酒,开始只是唱唱歌、陪陪酒,最后在朋友的反复劝导下沦为性工作者。还要注意一些以广告公司、咨询公司、中介公司、教育公司的名义引诱女学生从事色情工作的骗局。

4.廉价劳工。一些学生不怕吃苦,什么活都干,结果企业把脏活、累活都留给打工的学生,支付的工资很低,出了工伤也不负责。所以一定要商定好具体工作量,不可随意增加工作量。

5.不付报酬。一些企业在学生勤工之后以各种理由不付工资。在工作之前,应打听一下这家企业的声誉,看看是否有赖皮的前科,最好有合同或是招聘时的谈话录音,可以作为到工商投诉的证据。

6.遭遇性骚扰。一些女性打工会遭到性骚扰,要警惕社会上的男性对你过分热情、赞美。晚上最好有人做伴,尽量不去人少的地方或社会人员复杂的地方,如酒吧、夜总会、舞厅。最好不要喝酒,很多女生就是在醉酒后被强奸的,可以假装醉倒,发觉情况不对立即借口脱身。注意不要直接说你要走,要装作一切正常,借口去卫生间趁机逃脱。

(二)求职择业

学生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一些骗子利用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欺骗学生,所以有必要提高学生就业安全意识,增强防骗能力。

1.学生找工作最好通过正规人才市场,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宣传,要多方了解,实地考察,也可上网搜索此企业有无诈骗历史。如果受骗,也应把受骗经历发到网上,让更多人知道。

2.不要相信私人猎头或中介。有的骗子会自称是某某知名企业猎头,正在物色优秀人才,最后骗取学生保证金。有的咨询公司举办所谓招聘会骗大学生门票钱,而里面招聘的企业也多是托儿。有的中介公司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取学生中介费,而这些招聘单位或不招人或根本不存在。

3.某些骗子称自己神通广大能帮学生安排工作,以此法骗取学生钱财。有一女学生为当空姐被一名号称认识航空公司高层的骗子骗财骗色。许多女生想通过上空乘学校成为空姐,这个很难,空姐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不是你上了空乘学校就能当上空姐的。我们总是听到某某行业如何缺人,现实情况是缺人往往因为工资太低或要求太高,而非真的缺人。

4.培训费骗局。一些骗子企业将学生招进来,要求学生先交培训费,最后再找借口将学生辞退。培训费骗局已经很普遍,但问题是这种很明显的骗局却很难治理。

5.试用骗局。由于劳动法规定上岗前有3到6个月试用期,很多单位就利用这一条款,少付学生工资,等到期后找个借口将学生辞退。此类骗局无法预防,只能靠学生自己多打听,查看此企业有无前科。

6.意外电话骗局。一般而言,用人单位不会主动给学生打电话,如果有陌生单位打来电话,一定要小心,有可能是骗取高额信息台话费,也有可能是骗子公司骗取培训费或欺骗学生参与传销。所以面对不明公司电话,一定要向工商部门查询,不要盲目相信。查询注册地址和真实办公地址是否一致。同学、老乡介绍的工作也最好调查一下,以免落入传销圈套。

7.求职者的信息如果被犯罪分子获取,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许多麻烦。切记不要提供家庭电话,最好有一个专门求职的手机号和邮箱,要到正规的网站注册信息,注意查询用人单位的固定电话是否真实。与面试官会面应在办公场所,特别是女生一定不要单身去住宅楼之类的地方。

时代在飞速发展,骗子的骗术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学生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多留心,求职前先上网学习一下防骗知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和亲友、老师商量,发现被骗要及时报警,请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