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称呼自己的公公婆婆,从来不以正常的爸妈之类的称呼,而是直呼“那老东西”,并且这种称呼并不是背地里嚼舌头的时候才有,而是在各类公共场合都这样直接的称呼。
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周围的姐妹们大都如此。对公婆,就要狠一点,这是她们对待婚姻和家庭的集体潜意识。
当然,如果有谁胆敢这样称呼自己的父母,那她绝对是不允许的,因为要尊重老人,更要尊重父母。但自己婚姻在道德面前就是一个盲点,一旦进入这个盲点之内,她就变得没有是非和不知廉耻。
如果说,这种不客气的称为,只是来自某些个别的个人素质较差的群体中的个别现象,有些则是较高等人群中也会发生的了。某些白领女性在办公室中,公然研讨如何更加苛刻的对付公婆。她们高谈阔论,不仅不会觉得丝毫的脸红,那些在对公婆的战斗中取得胜利的,还会受到追捧。
家庭伦理,并不一定会与社会的伦理同步,是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根据各方的强弱等形式,而固定成的心理和行为上的习惯。习以为常的某些行为,根本不会再用社会的廉耻标准进行评价。所以,一些无耻的行为因为群体的共同认同反而成为道德。而相对作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的公婆,就成了无耻的家庭伦理的牺牲品。
在现代家庭伦理中,公婆不论在物质条件,感情地位等等各个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作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了伦理和感情自觉,公婆自然就成为家庭中受欺压的对象。
尤其当道德的无耻成为习惯之后,这种薄情与苛刻只会变本加厉,而丝毫不会主动反思。
婚姻中,当一切成了习惯之后,人们最缺乏的是反思。在一种比较小众的氛围中,想当然以为的正确成了标准之后,正常的伦理就被抛弃了。当人们被习惯性的错误推着前行,自己又不反思和约束,就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不自觉。
婚姻当中,最缺乏的是反思的精神。因为反思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当总在指责别人的不对的时候,一个人总是在固执的坚持自己,即便错误的,也要盲目坚持。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公婆都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相反,在某些家庭中,公婆是欺压者。家庭伦理相对超出社会伦理的监控,所以,在某些方面,一旦强弱失衡之后,无耻的道德会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