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未来30年 用钱赚钱
11965300000004

第4章 预见危机:未来30年大预测(1)

未来30年4大警讯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身处环境的巨大变化,这其中包括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可否认,今天的你,随时可能遭遇失业、通胀、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可预测的状况!安稳守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理财你手头一无所有,流落街头也根本不算奇怪!

1.全球经济堪忧

2010年,世界经济险象环生。回望2010年的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并不平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复苏中一马当先,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步伐相对较慢,复苏之路颠簸崎岖。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年底呈现蔓延之势;美国经济复苏疲态尽显。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退潮,如何在新形势下维护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而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挤出的资金,充斥新兴国和资源国,引发资源、能源、农产品乃至农业生产资料等涨价。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牵动力量,新兴国和资源国货币升值与资产泡沫并发,而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货币贬值与资产缩水同在的非对称型失衡。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了“全球政策失调”的本质,折射着危机后全球生产结构巨变与权力板块漂移的深层博弈。

商业调查显示,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已大大增加,欧洲央行也已暗示担心世界经济由此放缓,甚至陷入可能衰退的危机。而世界经济放缓,势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例如外需的下降有可能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同时也给就业带来更大压力。

2.就业压力增大

近年实行的高考扩招政策,使得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即将面临艰难的就业环境。果然,2010年,大学生就业缺口率创十年来最低。这意味着,在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的背景下,企业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并未增加,就业压力还将继续增大。而2010年,已有一百多万名应届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想想看,在这一百多万人就业之前,不要说有多少社会资源就这么无情地被消耗掉,就是父母的血汗钱加起来也是个很庞大的数目吧。

3.薪资成长追不上物价飙涨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分类别看,8大类商品五涨三落:食品上涨5.5%,烟酒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居住上涨3.9%;衣着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6%,交通和通信下降0.1%。2010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8%,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这些都是官方公布的CPI数据。但如果溯源至CPI的计算公式,我们知道,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它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200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1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1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CPI=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

由此,看上去相当高的工资涨幅,其实上班族能够得到的部分微乎其微。难怪许多上班族感叹日子越来越难过,薪水永远赶不上物价。

4.人口老龄化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2010年,国务院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并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千分点。数据表明,1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正逐步加快。这次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一般来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以平均寿命统计,人们至少还有20年以上的退休生活。虽然社会养老保险一般是城乡老年人在养老保障上的首选,但社会的力量毕竟有限,急剧增长的老龄化压力已使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养”和“医”的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大部分老年人也越来越不愿意选择依靠子女养老。可是,谁不想老了可以过上享受的好生活,而不是比刚步入社会时更加紧巴巴地过日子呢?

经济萧条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经济会在未来不远时步入一个相对的萧条期吗?

对此,我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现阶段你应尽可能地减少负债,比如房贷最好提前还款。要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和周围人消费意愿的变化,特别是后者更为直观。一旦出现明显的萧条迹象,适当抛售手中的各种资产,如房产、部分股票、基金等,再尽可能地判断萧条的底部,及时购入各种资产。

对于按揭购房的人来说,在未来长达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或背负房贷期间,会不会经历一次经济萧条?答案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一种常态,任何地区都避免不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萧条什么时间会来,程度能有多深。

当然,对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预测,甚至对发生时间做出预测,这恐怕很难做到。但你至少需要对某些迹象有所警觉,就如看到天气阴了下来想着带把伞一样。接下来我们会给出一些近两年呈现出的经济萧条的前兆,至于会不会演变成真的萧条则需要你的判断了。

1.投资周期进入尾声,而此前投资需求所带动的经济高增长中酝酿着生

产过剩危险

中国经济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所以必须先分析投资的变化。早在2010年之前,中国政府启动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时至2011年国家对新上项目的投资逐步减少,这显露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正在放慢脚步,并开始从推动总需求增长转向推动总供给增长,从而酝酿出生产过剩危机。

2.房产市场过多地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正在减

弱,通货膨胀实际上降低了工资的购买力

现在,在人们的消费构成中房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房价越来越高、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必然令房产消费转冷,而长期房价高企对其他消费领域的挤压效应会逐渐显露出来。

应该说近两年消费增长率的提升与股市繁荣基本是同步出现的,股市飙升所创造的“财富效应”拉动了消费增速的提高。但相信只要入市的人都会承认,现在想在股市上赚钱已经很难了。

近期在消费领域更重要的一个变化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的压力没有缓解的迹象。通货膨胀会降低工资的购买力,也就是减少实际平均单位时间收入,而后者是影响消费支出最有效的唯一领先指标。这轮通货膨胀会打击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预期,从而进一步紧缩消费。

3.外部的经济环境逐渐恶化,近期表现最明显的是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不局限于食品安全本身,已经上升到经济、政治的高度,这是外面世界对中国制造投出的不信任票。一些国家中的某些势力的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但不能否认其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

看到这么多不祥的迹象你是不是都有些紧张了,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要相信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即使对于按揭购房的人来说,只要你没有过多的负债,就会很轻松地度过萧条期,还可能抓住机会将你的事业和投资生涯推向另一个新的高峰。你要做的是在萧条前减少负债和投资,而在反弹前加大投资、布局各种资产。特别是对于“负翁”一族,现在应抓紧时间减轻负债。

股市崩盘的几种前兆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股市瞬息万变,牛熊转换是基本的规律。对于股民而言,如果能够提前预知到这个转变,就可以避免损失。而如果早些形成正确的投资策略,甚至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利。

当然,谁都无法准确地预测到这个转换的节点在何时。不过我们可以参照1929年的那场股灾给出崩盘前的几种前兆。这绝不是说中国股市要经历这样一次崩盘。只是对于这一代人,具有足够的风险意识终究不是一件坏事。

那么,1929年大崩盘前都发生了什么?我们当前的股市与之相比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当前所有人都在谈论股市,而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懂股市。

让我们来回放下1929年当时社会的情形。

“上帝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这句话非常适合表述股市崩盘前的场景。加尔布雷斯在《1929年大崩盘》一书中指出,有关1929年股市投机最令人惊讶的不是参与人数的规模,而是股市投机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