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未来30年 用钱赚钱
11965300000003

第3章 推荐序三

我们的思维是停留在过去30年,还是进入到未来30年?未来30年,中国经济如何发展?这已经成为让世界各国瞩目的焦点,也是近年来媒体人最热衷的一个话题。未来30年国家经济会进入转型期吗?未来30年国家的财富趋势如何解读?

在网络化信息时代,我们的思想是停留在工业时代甚至农业时代,还是契约文明时代、绿色文明时代、蓝色文明时代、信息文明时代?过去30年已经是“定数”,未来30年是“变数”,只有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陈云先生学贯中西,有学者的傲骨,直言不讳,言论犀利。陈云先生能站在另一座山上,比如哲学和文化,了望我们现在的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他演讲中的精髓很难用文字来表达,只能用心去感悟。

理财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分为二的,不是单一的思维和选择。

因为它永远充满多变性,必须不断对灾难降临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即使没有灾难时也要做好准备。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拥抱变化,创造变化。形势好的时候要为形势不好做充分的准备,形势不好的时候,调整心态。

企业家面临的第一个风险就是能否适应危机,因为危机永远存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考虑“危机以后的时代”,而是考虑在充满危机的世界如何面对。危机来得快,去得也快。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危机为何来去那么快,什么时候再次袭来?

只学会了抓住机会,你永远只能做个商人,因为机会不会随叫随到。

用制度、文化、人才等辅助手段,把机会做大做强,才能从商人晋级到企业家,这是企业最大的挑战。改革这些年,我们看到很多商人沉沉浮浮如同目前的股市投资者一样,只有真正把公司与制度、文化、人才结合起来,企业才能走得久。对于家庭来说只有价值投资和风险转移才是危机留下的真金白银。

商人重视短期利益,企业家则有责任、有长期目标。企业家的责任付出在几年后将创造无限价值。导致金融海啸过多贪婪的原因之一就是“商人思维”太盛。对于个人理财,你是应该像企业家,还是像商人那样呢?

对投资者而言,抱怨是为什么没有在大盘下跌前抛出,抱怨是逃避自己责任的理由,折腾是天天在股市打短线虚耗人生的美好时光;怠慢是认识到家庭需要进行风险转移,但就是不去实施。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是一棵大树,金融是树冠,实体是树根。树冠有用,它可以吸取氧气进行光合作用;树根是基础,吸收的是养分和水分。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树根,将来就会出问题。对于一个家庭经济体而言,理财是树根,投资是树冠,如果没有树根,家庭也同样会出现问题的。

“过去30年,穷日子富过;未来30年,富日子咋过?”

随着人们的财富越来越多,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安排好未来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收入能力达到如今的高度后,人们没必要靠传统的家庭结构来规避未来风险和养老需要,当然更希望用多种金融工具组合安排未来的生活需要。

未来30年,用钱赚钱也就势为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