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
11944300000009

第9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2)

给孩子买一个闹钟

在6岁之前,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概念,因为父母应该在孩子读国小之前能够适应国小里严格的作息时间,但是孩子那么小,时间又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怎么让孩子去体会呢?

竹青的妈妈为孩子买了一只小闹钟,造型是竹青最喜欢的HELLO KITTY,有了这个闹钟以后,竹青妈妈就还是对孩子进行时间的教育了。每天清晨,闹钟准时响起,这是一个会说话的闹钟,它会说:“该起床了,该起床了。”于是竹青的妈妈就会对不想起床的女儿说,快,HELLO KITTY在找你玩呢,然后让竹青快快起床,去按下闹钟的开关,闹钟马上会说早上好,竹青也很开心。

当然闹钟的用处不只是为了让竹青准时起床而已,它的主要用途是要让竹青感受时间。每当竹青做什么事情,妈妈都会个孩子一个时间限制,例如吃饭的时候,妈妈会说:“你应该在半个小时内把饭吃了,就是HELLO KITTY的长针走到6的时候。” 竹青当然还不会理解半个小时到底有多长,但是她会看着闹钟的指标走动,形象地体会这半个小时的时间如何流逝。

从此以后竹青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对时间的意识,同时也学会了按照时间过规律的生活,当竹青进入国小的时候,她很快就适应了学校里按部就班的生活,因为她已经习惯了生活有规律。

如何让孩子理解时间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你很难具体给这么小的孩子解释清楚,也不可能要一个小婴儿会看钟表认识时间,让孩子理解时间,只能在孩子的生活中去通过实践来教育,让孩子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对懂得按时间做事情有感性体会。

——让孩子适应规律

刚出生的孩子一切都是很没规律的,做过父母的一定都吃过这个苦头,他们总是凭借感觉,饿了就哭着要喝奶,困了就睡觉,醒了就给父母制造数不清的麻烦。不过父母可千万别强迫孩子,不要去限制孩子的活动,要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掌握某种规律。当孩子满月以后,基本适应了外界的生活,你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的生物钟,每隔多长一段时间喂一次奶,隔多长时间把一次尿,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安排好,然后有规律地去执行,孩子很快就会适应。

——为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表

当孩子有一岁的时候,他们就不再会像个小宝宝一样只会傻傻地睡觉了,活动开始变得多了起来,这个时候父母叫开始着手给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表,早上什么时候该起床,晚上什么时候该睡觉,每天什么时候玩耍,什么时候吃饭都可以做明确地安排,并诱导孩子去遵守。例如孩子不想睡觉,家长应该提前让孩子安静下来,不要玩容易让孩子兴奋的游戏,给孩子讲讲故事,喝一些有奶,等睡觉的时间一到,就应该让孩子入睡,孩子睡不着的话可以放一些轻音乐。

——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过程

孩子在两岁左右会对数字有意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对数字的感觉来了解过程,例如你可以告诉孩子,等妈妈数到100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把衣服好;也可以买一个闹钟,让孩子观察指标的走动,然后要求孩子在指针走动到什么位置的时候把事情完成,这样孩子会体会到过程,体会到时间的流逝,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时间,体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