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849900000039

第39章 迎风招展的三色旗

——法国大革命拉开序幕

1789年7月13日晨,巴黎上空警钟齐呜,大街小巷响彻了鼓手们召唤公民到广场集合的呼喊声。人民群众拿起简陋的武器举行起义,并且很快攻下了一个又一个街区,把国王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至14日晨,除巴士底狱外,整个巴黎都掌握在革命人民手里了。

巴士底狱座落在巴黎圣安东街,建于14世纪,原先是一座堡牟,后来改作监狱,主要用来囚禁政治犯。它由坚厚的城墙和8个高大的塔楼组成,周围隔着25英尺宽的深水壕沟,壕上架有吊桥。它里面驻有强大的守备部队,塔楼的炮口直接对着巴黎劳动人民聚居的圣安东郊区。巴士底狱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到巴土底狱去!”“到巴士底狱去!”14日上午,武装起义的人民开始向巴士底狱发起进攻。他们砍断了第一座吊桥的铁链,逼近第二座吊桥。塔楼上弹雨倾泻下来,许多人倒下去。但群众并没后退,继续把监狱团团围住。下午6时左右,起义群众的大炮对准监狱大门猛轰。守备部队眼看顽抗无望,便逮捕了妄图炸毁监狱的守备司令德·洛纳,在塔楼上升起白旗。吊桥放下了,人群潮水般地涌了进去。混乱中,德·洛纳被愤怒的人民处死。巴士底狱打下来了。

攻打巴士底狱的胜利,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就在7月14日当天,巴黎群众开始捣毁巴士底狱的城墙,并在它的废攻克巴士底狱墟上插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里埋葬了巴士底狱。”但是,斗争才刚刚开始。以路易十六为首的王党势力同欧洲君主国沆瀣一气,图谋扑灭法国革命火焰。

1791年6月20日深夜,一辆特制的柏林式大马车载着几个“侍仆”打扮的人,出了巴黎城,朝东部边境急驰而去。21日,马车到离边境不远的一个地方停了下来,准备换马后继续前进。这时,马车窗口伸出一个头来,四处探望,被当地一个邮政局局长发现:这不正是国王吗?!伪装被识破了。“当当当!当当当!……”警钟报告了国王潜逃的消息。附近的群众拿着锄头、木棍往国王逃跑的方向紧紧追赶。在边境的发棱镇,马车被截住。经过检查,证实是国王、王后、王子带着沙皇俄国驻法国大使馆的护照出逃。22日早晨,在群众的监押下,国王等人被送回巴黎。

国王的叛逃,引起人民的极大愤慨,他们一致要求审判国王,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当权的大资产阶级却极力替国王开脱罪责,说国王出走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被“劫走”的。7月17日,近万名群众在马尔斯广场集会示威,高呼“废黜国王!”“废除君主制!”制宪议会公然下令向集会群众开枪。接着,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国,路易十六仍然是法国国王。不久,外国武装干涉的危险加剧。

4月20日,革命的法国同普、奥反动君主国的战争爆发了,法国全体人民进发出巨大的革命热情。他们组织军队,捐献钱财,制造武器,请愿书像雪片似地飞向巴黎。

人民期待着战争的顺利进展,但前线却不断失利。贵族军官纷纷叛国投敌,将领拉斐德命令十万大军退却,只身跑回巴黎要求立法议会解散革命俱乐部,王后玛丽·安东尼特把法国的作战计划泄露给奥地利。法国人民义愤填膺。

6月20日,约三万名巴黎市民,手执长矛、斧头、木棍,冲进王宫,面责国王:“科布伦茨和巴黎两者之间,任你选择吧!”在群众革命情绪的影响下,7月5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在危急中!”几天之内,巴黎就组织了一万五千名义勇军。全国各地的义勇军从各路开赴首都和东部边境。

1792年8月9日夜,巴黎上空又响起了警钟,巴黎人民和来自各地的义勇军,再一次发动起义。次日早晨,二万多名起义者包围了王宫。经过一番激战,很快就攻下王宫,逮捕了国王和王后。8月10日起义的胜利,推翻了法国君主政体,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为了巩固胜利,稳定后方,义勇军又冲进监狱,处死了一千多名反革命分子,然后直接开赴前线。9月20日,在瓦尔密高地,法国军队首次战胜了外国武装干涉军,并迅即转入反攻,把敌军全部逐出法国领土。

就在瓦尔密大捷的第二天,新选出的国民公会在巴黎开幕,宣布废除君主政体,22日又宣布成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权转移到国民公会中占多数的吉伦特派手里。

1792年11月,在土伊勒里宫的秘密壁橱中,发现了国王同欧洲反动势力和流亡在外的封建贵族暗中勾结的密信。这件事使吉伦特派袒护国王的妥协政策不攻自破。审判路易十六势在必行。

1793年1月15日晚上,巴黎议会大厅灯烛辉煌。市民们成群结队涌进大厅,挤在旁听席,观看七百多名国民公会议员唱名表决如何判决国王路易十六。当议会主席唱到罗伯斯庇尔这个名字时,只见一个人略微整理了一下服装,迈着沉着的步伐登上讲坛,发表演说:“我不能蹂躏理性和正义,而把暴君的生命看得比普通公民的生命更重;我不能玷辱智慧,而把这罪大恶极的人从理该灭亡的命运中拯救出来。……我投票赞成死刑。”

随后,许多议员也都投票赞成判处国王死刑。一时间,大厅里响彻了“死刑”、“死刑”的激烈呼声,完全压倒了从吉伦特派议席传出的“流放”、“监禁”之类的微弱声音。唱名表决持续到第三天午夜,议会主席垂下他那疲劳的眼皮,低沉地宣布:“我满怀深沉的悲哀宣告,议会以多数判处国王死刑。”

21日上午,在一片“国民万岁”的欢呼声中,路易十六这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化身,被押上革命广场的断头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处死国王是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革命民主力量,对吉伦特派保王势力的一次重大胜利。吉伦特派预感到末日来临,变本加厉地推行反革命政策。1793年春,普、奥等封建君主国在英国的支持下,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公开扬言要为路易十六复仇,国内旺代郡也爆发了反革命叛乱。面对这种形势,吉伦特派不采取任何救急措施,却蓄意向雅各宾派发起新的挑战,声言要镇压所谓“危害自由和法律的一切阴谋”。事情很清楚,不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革命就可能被国内外敌人所扼杀。

1793年6月2日,巴黎上空又响起了警钟,八万名武装群众包围了国民公会所在地土伊勒里宫,逮捕了吉伦特派的领袖,并把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推上了前台,法国革命进入了著名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罗伯斯庇尔成了这个专政政府的主要领导人。

当时,局势十分严重。反法联盟的军队从四面八方侵人法国国境。保王党人与吉伦特派相勾结,在各地掀起叛乱,不法商人趁机大搞投机买卖,致使物价飞涨,黑市猖獗。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以革命恐怖对付反革命恐怖。

于是雅各宾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的措施,“把恐怖提上日程”:在经济方面,严禁囤积居奇,对日用生活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在政治方面,颁布了嫌疑犯法令,规定一切嫌疑犯都要收押和监管。许多嫌疑分子被处决,甚至路易十六的王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雅各宾派实行的恐怖政策,在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不容抹煞的作用,但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内讧。1794年7月27日,雅各宾派中被罗伯斯庇尔镇压的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等人,建立热月党人统治。这时革命最危急的关头已过去,热月党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们清除了罗伯斯庇尔时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维护了共和政体,在法国国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但国外围剿革命的势力仍是浊浪滔天。此时,督政府中又一个新的政治明星应运而生,他就是拿破仑。历史又淘汰了热月党人,在“雾月”政变中,年轻的拿破仑执政,担负起并完成了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最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从1789年开始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上一次较为深刻、彻底的革命。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在法国彻底战胜封建主义铺平了道路,并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反封建斗争和民族独立运动。法国大革命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和人权平等思想,在当时的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着巨大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在抵抗奥普干涉的战斗中,有一支来自南部城市马赛的队伍,尤为引人注目。这个516人的马赛营,迈着整齐的步伐,引吭高唱《莱因军歌》。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巴黎挺进,经过27天徒步行军,马赛义勇军到达巴黎。《莱因军歌》也随着马赛营传入巴黎。几个月之后,它便以《马赛曲》为名,成了法国全体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革命战歌。1795年7月14日,《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

这里曾经留下母狼育婴的古老传说,这里曾经谱写文艺复兴的华彩乐章,这里也同样曾饱受分裂和异族统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