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849900000024

第24章 乡村医生的济世发现

——人类攻克天花

1718年,天花再度在英国流行。这一广泛传播的传染病,使得英国在短短几年死去20万人。爱尔兰这个岛国数月内死去2万多人,几乎相当于全岛人口的一半。法国每年有15000多人罹患天花。患上天花,即使幸免于死,脸匕和身上也会留下极其丑陋的疤痕。在当时的欧洲,人们曾这样形容患天花的人之多:到处可见天花患者,就像到处可以见到水一样。人们集体去看医生,医院的门口排上了长蛇阵。

就连至高无上的国王也难逃厄运。法皇路易十五,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德皇约瑟夫一世,俄皇彼得二世等,都是感染天花而死的。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总人数达1.5亿。天花也没有放过美洲,据记载,1872年天花在美国流行,仅费城一个城市就有近2600人死亡。在俄国,从1900年到1909年的10年中,死于天花者达50万人,可见天花是一种多么凶险的传染病。

天花之所以能够对人类造成如此之大的危害,主要是当时还没有非常有效的防治办法。如果人们不幸遇到天花流行,只能听天由命。公元9世纪时,强悍的诺尔曼军队在国王的统帅下进犯巴黎。正当这支军队斗志高昂、所向披靡之际,却突然遭到了天花的猛烈袭击。许多士兵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整个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面对这种可怕的情况,束手无策的国王作出了一个极为荒唐残忍的决定:命令军队迅速将所有的天花患者以及他们的看护者统统杀掉,以绝后患!在一场疯狂地屠杀之后,可怕的天花总算是被暂时控制住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由于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恐怕也只有屠杀患者这惟一的控制措施了。

后来从东方古国中国传来一种预防方法——预防接种。方法是把天花患者的病原菌——病人疤疮的脓疱取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然后将这种粉末用针轻轻刺人人的皮肤,不久就会有轻微症状出现。一周后症状消失,产生了免疫力。但是这种接种方法常因所用粉末药性太强,反而无法免疫。尤其严重的是,因消毒不够彻底,使得一个人的疾病传到另一个人身上。

后来,经过一位叫做琴纳的英国医生的改革,种痘术获得了空前进步。

琴纳大学毕业后,在家乡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他目睹大量的天花病人在痛苦中死去,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一边行医,一边开始研究治疗天花病的方法。

有一次,乡村里有位检查官让琴纳统计一下几年来村里因天花而死亡或变成麻脸的人数。他挨家挨户了解,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但奇怪的是,养牛场的挤奶女工中间,却没人死于天花或得麻脸。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生天花,只是在牛的皮肤上出现一些小脓疱,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牛挤奶,也会传染而起小脓疱,但很轻微,一旦恢复正常,挤奶女工就不再得天花病了。这给了琴纳很大启发,他开始研究用牛痘来预防天花。

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姑娘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疫苗,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胳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为搞清这个男孩还会不会得天花,又把天花病人的脓液移植到他肩膀上,这样做要冒很大风险的,但事实证明,这个男孩没有再得天花。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武器。这次成功,使琴纳增强了接种牛痘的决心。1798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关于牛痘的原因及其结果的研究》,牛痘接种法正式诞生。

自从人类采用普遍种痘以后,天花发病率普遍下降,天花狂魔麾逐步被制伏了。1977年10月26日,联合国卫生组织在索马里发现最后一例天花后,这些年在全世界各地,没有发现有人传染天花。1980年,联合国曾在内罗毕庄严宣告:“天花已经在世界上绝迹。”有趣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还特设立1000美元的悬赏,凡是发现出一例天花患者的人,就可得到这笔奖金。令人欣慰的是,至今还没有人捧走这笔奖金,但愿以后永远也没有人得到这笔奖金。

天花是人类首次也是迄今惟一被消灭的传染性疾病。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人和英国医生琴纳发现人痘和牛痘。可以说,牛痘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生活的面貌,甚至影响到历史的走向。

琴纳在给男孩种痘

清代朱纯嘏的《痘疹定论》(1713)一书中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宋真宗时的宰相王旦,一连生了几个子女,都死于天花,待到老年叉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王素。王旦担心儿子叉遭不幸,于是招集了许多医师来商议,请他们提供防治痘疮的方法。当时有人提议,说四川峨嵋山有一个“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丞相立即派人去请,一月后,那位医师赶到了汴京。医生对王素作了一番检查后,模着他的头顶说,这个孩子可以种痘,次日即为他种了,第7天小孩身上发热,12天后种的痘已经结痂,据载这次种痘效果很好,后来王素活了67岁。这是我国典籍上有关种痘的最早记载。由于缺乏旁证,尚不能确证我国11世纪就已发明种痘术了。

从那一刻开始,人类同疾病的斗争多了一个帮手,免去肉体的痛苦和情神的恐惧,以往的手术过程就如同是一场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