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849900000012

第12章 让人欢喜让人忧(2)

到了公元前1600年,迦南发生了一次特大饥荒,迫使希伯来人离开了迦南,经过千辛万苦,他们来到了尼罗河三角洲的东部,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安定地生活了几百年。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要建造两座巨大的宫殿。他把希伯来人变成了奴隶,迫使他们开山挖石,服各种苦役。希伯来人遭受了巨大的民族苦难。

过了几十年,拉美西斯二世死了,埃及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野蛮民族和海盗的入侵。希伯来人的首领摩西乘机带领全族人越过红海,逃出了埃及。在逃离埃及的行程中,希伯来人受尽苦难,有不少人想返回埃及,不愿再受这种路途之苦。摩西看到族人对命运失去了信心,很痛苦。一天,当他们经过西奈山麓的时候,摩西爬上山顶,并在山顶待了足足40天。下山后,他对人们说,他见到了耶和华(希伯来人敬奉的神),并得到他的圣谕,有了它,希伯来人从此将交上好运。于是,摩西成了犹太教的创始人。

逃出埃及后,摩西对希伯来人说,只有回到迦南,才是惟一的出路。但是大多数希伯来人没有勇气同勇猛强悍的迦南人进行战斗。摩西只好带着希伯来人到处流浪。40年过去了,摩西已经成为一个衰弱的老人。不久,摩西去世了,接替摩西领导希伯来人的是约书亚。这时希伯来人的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经过长期艰难生活的磨炼,年轻的希伯来人个个成为强悍勇敢的战士。约书亚带领他们经过无数次的战斗,终于渡过了约旦河,在迦南定居下来。

此后的希伯来人进入了士师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以色列12支派之间各自为政,不能团结合作以对付周围异族势力的人侵,各支派部落出现各自的领袖,正当希伯来人处于分裂状态时,来自地中海沿岸岛屿的一个叫做腓力斯丁的强大部落,向希伯来人发动了进攻。希伯来人没能抵挡住腓力斯丁人的进攻。连装着摩西在西奈山顶所得到的上帝耶和华的圣谕的本族圣物“约柜”,也让腓力斯丁人抢走了。

就在以色列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一个叫扫罗的勇敢的年轻人,成了全体希伯来人尊敬的英雄。全体希伯来人一致为他举行了希伯来人最隆重的涂油圣礼,把油涂在扫罗的身上,承认他为希伯来人的最高首领。后来,在一次与腓力斯丁人的战斗中,扫罗和三个儿子同时阵亡。扫罗死后,一个有勇有谋、名字叫大卫的青年登上了王位。他曾经是一个强盗头,后来被扫罗收服,成了扫罗的一名军官。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率领以色列将腓力斯丁打败,并从腓力斯丁人手中夺回了圣物“约柜”。

不久,大卫的军队又攻下迦南人的小城耶路撒冷(意思是“和平之城”),把首都建在那里,将圣物“约柜”也供奉在了耶路撒冷的神殿中。因为大卫出身于12支派中的犹太部落,于是他建立的国家称为犹太王国。大卫在耶路撒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神殿,自己也过上豪华的帝王生活。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所罗门时代是犹太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所罗门同时也是一个比他父亲更加追求享受的国王。他下令继续修建规模庞大的宫殿和神殿,其中最宏伟的是位于耶路撒冷小山上的宫殿和犹太教圣殿。此座圣殿被后世称之为“第一圣殿”。耶和华的“约柜”也被迁到了这里。在许多世纪中,这个圣殿成了犹太人团结的象征。但所罗门王在位时期,由于他偏袒南方犹太支派,增加了北方10个支派的离心倾向。致使在他死后,统一的王国正式分裂为南国犹太与北国以色列。

亚述人消灭以色列国的情景北方以色列王国以撒玛利亚为首都,历经19个国王的统治延续了二百多年,后被亚述所灭。由于亚述实行民族融合政策,使北方的希伯来人不复以单独的种族存在于世,这就是以色列民族史上所谓的“丢失的十个支派”。而南方的犹太王国发展到后来,也逐渐衰落,被迫臣服于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01年,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与埃及交战。这一次战争中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巴比伦军队不得不退回巴比伦。三年来一直臣服于尼布甲尼撒的犹太国王约雅敬,趁机脱离新巴比伦,投奔了埃及。

尼布甲尼撒在听到犹太国王投降的消息之后,非常生气,发誓要踏平耶路撒冷。公元前589年底,投降埃及的犹太国王约雅敬死去,他的儿子约雅斤即位。尼布甲尼撒认为进攻犹太王国的时机已到,亲自率领大军攻向耶路撒冷。经过两个多月的围攻,在犹太内部亲巴比伦派的推动下,犹太国王带着所有的大臣一起出城投降。尼布甲尼撒废黜了约雅斤,封约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为犹太王,让他宣誓效忠新巴比伦王国,不得反叛。然后下令将犹太王室的大部分成员和犹太的能工巧匠一齐押往巴比伦。临行前,又下令部下对耶路撒冷的神庙进行洗劫。

公元前588年,埃及又向新巴比伦发动了进攻。犹太国王西底家和这一地区其他臣服于新巴比伦的小国,纷纷起来响应埃及人,先知耶利米和一些亲巴比伦的犹太大臣不同意西底家向埃及靠拢的做法,劝他不要反对尼布甲尼撒。但是,这一次犹太反对新巴比伦的力量显然占了上风。不久,尼布甲尼撒又率新巴比伦军队对耶路撒冷发动了第二次围攻。这次围攻历时18个月。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

尼布甲尼撒对一反再反的犹太国王无比痛恨,下令在犹太国王西底家的面前杀死了他的几个儿子,然后又刺瞎了西底家的眼睛,并用铜链锁着西底家把他带到巴比伦去示众。耶路撒冷全城被洗劫一空,城墙被拆毁,神庙、王宫和许多民宅被焚烧。全城活着的居民几乎全被掳到了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又被波斯征服。波斯王居鲁士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但是,犹太人在回到耶路撒冷之后,并没有过上和平的生活,不时遭到外族的侵犯。公元66年,罗马施行歧视犹太人的政策,大肆屠杀犹太人,遭到犹太人的坚决反抗。斗争继续了4年,到公元70年,整个耶路撒冷被罗马总督提图斯淹没存了血泊中,他不仅大肆屠杀犹太人,还将9.7万犹太人变卖为奴隶。这些人有的被送到矿山采矿,有的成了罗马斗兽场的角王卜士。犹太人从此开始流落世界,成为没有土地和国家的民族。

犹太民族在遭到亡国之耻后,再也没有力量重新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四处流浪,成了没有祖国和土地的地球孤儿。也正是由于犹太人的苦难,使他们特别注意后代的教育,所以犹太民族成了世界上最为聪明的民族之一。在人数有限的犹太人中,诞生了许许多多世界伟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共产主义理论、相对论和梦的解析,人类的历史也许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据《圣经》说,摩西出生于以色列人的利未家,母亲生下他后,见他长得俊美,不忍让埃及人杀了,便将他藏了3个月,后叉用蒲草箱抹上石油和石漆,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获中,幸遇埃及公主救回养大,并取名叫摩西,意思是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后来摩西长大,因杀了埃及人被发觉,便逃往来甸,在那里娶妻生子。此后他受到耶和华的启示,并带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传说是现实的影子,在传说中罗马的创立者是母狼喂养大的,罗马的先祖们是抢婚繁衍的。不管悖说真假,一个帝国的兴起总免不了人口的迂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