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849900000011

第11章 让人欢喜让人忧(1)

——克隆绵羊“多利”出世

1996年7月,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的降生把全世界都搅得沸沸扬扬。这只白白胖胖、一身卷毛的小羊,身体健康、活泼好动,跟一般的绵羊没有什么区别,然而英国权威的科学家杂志《自然》却于1997年2月27日刊登文章说明,这只“多利”绵羊是用成年绵羊的细胞基因繁殖成功的,“多利”继承了妈妈的全部基因特性,换句话说,“多利”是照着妈妈百分之百地复制出来的。文章同时提出,从理论上讲,这种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复制人类。

位于英国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是“多利”诞生地。生物学家伊恩·威尔莫特和基恩·坎贝尔领导的研究小组操纵了“多利”的胚胎发育和诞生的全部过程。

科学家们首先利用药物促使母羊排卵,然后将未受精的卵取出放到一个极细的试管底部,再由另外一种更细的试管将羊卵膜刺破,从中吸出所有绵羊“多利”和母亲的染色体,这样就制成了具有活性但无遗传物质的卵空壳。接着,他们从“多利”的妈妈——一只6岁的母羊的乳腺中取出一个普通组织细胞,使乳腺细胞与没有遗传物质的卵细胞融合,通过电流刺激作用使两者结合成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的卵细胞。这一卵细胞在试管中开始分裂、繁殖,形成胚胎,当胚胎生长到一定程度时,研究人员再将其植入母羊子宫内,使母羊怀孕。

这样“多利”的母亲,就一共有三位:一个是为它提供卵细胞空壳的,一个是为它提供乳腺组织细胞的,第三个则是为它提供胚胎发育基地子宫的,它是一只长着黑色脸庞的老母羊。

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以前利用“克隆”的方法繁殖出一些两栖动物,但从未在哺乳动物身上成功过。“多利”出生之前,在绵羊的繁殖试验中,他们遭受了三百多次的失败。当胚胎被植入那只黑脸母羊体内后,科学家们一直紧张不安,“那只黑脸老母羊会不会生下个怪物?”直到看见母羊顺利生产,小“多利”一切正常时,他们才舒了一口气。“多利”的克隆成功令他们激动不已,威尔莫特先生特别用他最喜欢的乡村歌手多利·帕顿的名字给它起了名。

“多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因此它具有重大的价值,它既不会像普通羊那样被卖掉,更不会被人吃掉。为了防止意外,它被科学家们关在羊圈里而无法到大自然中去吃草和玩耍,也无法像它的小伙伴们那样过上正常的生活。被关在羊圈里的“多利”倒是全然不知自己的特殊身份,它像其他小羊一样吃草、睡觉、欢蹦乱跳,在生育自己的母亲面前撒欢儿。尽管那只母亲长了一张难看的黑脸,“多利”还是只认它,把它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不离左右。

在此之前,美国俄勒冈州的科学家使用猴子胚胎的细胞无性繁殖成功两只猴子,这是无性繁殖成功的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这两只猴子在无性繁殖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与绵羊“多利”类似,不同的是,“多利”的遗传基因来自一只成年母羊的乳腺细胞,从遗传学角度看,它就是那只成年绵羊的复制品;而两只猴子的遗传基因来自胚胎,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移植的是尚未分化的,由有性生殖过程生产的受精卵分裂而成的细胞组织,与“多利”有着本质的区别,不是另一只成年猴子的复制品。

不过,这两项科研成果都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但震惊了整个世界,也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多利”风暴。风暴中最令人注意的是,官方机构和政坛要人所作的反应。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下令“国家生物伦理咨询委员会”于3个月内提供有关报告的一周后,又再次下令禁止“克隆人”的研究,据说是担心有人在90天内钻宅子,赶制出一个“克隆人”来。世界卫生组织总于事中岛宏和欧盟负责科学研究的克勒松夫人先后发表声明和谈话,反对“克隆人”的研究。欧洲许多报刊呼吁各国立即着手立法,以禁止克隆技术用于人类。一时间似乎立刻就会跳出一个叫“克隆人”的魔鬼,来搅乱社会规范。

与此相反,科学界大多对此反应平淡。首先是因为,单纯对克隆人的研究发布禁令,在技术层面上是毫无意义的,既然科学已能熟练地克隆任何高等动物,对人的克隆,在技术上就不会存在障碍;第二,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出发,“克隆人”的研究不存在任何的医学理由,正如威尔莫特所说:“我看不到‘克隆人’的医学意义何在。”第三,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早已掌握了毁灭地球和消灭人类自身的能力。人类的核武器库已足以多次毁灭地球,转基因技术足以改变物种,影响生物圈中的食物链,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人工智能技术已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一旦人造的机器获碍了经济和直觉,那么机器人将远比克隆人的后果更具想像的空间。但是,原子弹没有毁灭人类,转基因动植物没有给人类带来威胁,电脑的研究使人工智能越来越完善化,为什么就非要对“克隆人”的问题那么忧心忡忡呢?

何况克隆羊多利刚出生时,罗斯林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就对多利的染色体做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其染色体末端,即端粒,比同龄的普通绵羊短。科学家认为,端粒是决定细胞老化的主要因素,端粒越短的细胞越接近死亡。变短的端粒或许表明遗传的蓝本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老化,无休止地克隆一个动物是不可能。

不管怎样,克隆多利的成功,对生物遗传疾病的治疗、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扩群等提供了重要途径,对物种的优化、对转基因动物的扩群均有一定作用。另外,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大量复制珍稀动物,挽救濒危物种,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为人类造福。但是,由于克隆技术的进步,给人类提出了严峻的、从未有过的、关于人体本身的挑战。人类将面对许多如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巨大问题。

克隆,是Clone的译音,意为无性繁殖。英语“Clone”一词起源于希腊文“KI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现在“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在自然界,有不少植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能,如番薯、马铃薯、玫瑰等插枝繁殖的植物。而动物的克隆技术,则经历了由胚胎细胞到体细胞的发展过程。

那次出走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长久安定下来,民族的称呼变换了一次,民族的领袖更迭了一代代,漂泊的命却始终不改。恤泪交织的流浪之路——犹太人开始四处流散

据《圣经》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吾珥城,住着一个属于闪族的部落。公元前1950年吾珥城被外敌毁灭,于是部落在首领亚伯拉罕的带领下从吾珥城出发,渡过幼发拉底河西行。

他们长途跋涉,经过一些年之后,终于来到上帝所应许给他们的“迦南美地”(巴勒斯坦)。这里的原住民是迦南人即腓尼基人,因为这批迁入者是从东边越河过来的人,腓尼基人便称他们为“越河者”,迦南语读音为“希伯来”。“越河者”原来是对这批东来入侵者的贬称,后来就演变成这个民族的名称。

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在一次与神的摔跤中获胜,由此改名为“以色列”(与神摔跤),这个名字历世不衰,至今仍是举世所熟悉的名字。而雅各的12个儿子以后繁衍成为希伯来民族的12个支派,这个民族从此亦称为“以色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