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工会主席工作手册(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849700000020

第20章 工会主席的产生与任期规定(2)

公开竞选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组织准备。主要包括:

①由选举单位会员(代表)大会推选三至五名会员代表,组成监督小组,代表会员群众,对公开竞选和选举基层工会主席的活动进行监督。上级党委和工会也要派员参加会议,指导和监督选举工作。

②由竞选领导小组以及涉及的相关部门人员并吸收会员或会员代表参加,组成公开竞选基层工会主席考评委员会,负责公开竞选工作。

③由上级党委、纪委和工会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以及所在单位的党委负责人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在基层党委和基层工会的配合下对选举单位所属干部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参加竞选基层工会主席的报名条件,制定竞选和选举办法。

(2)宣传动员。基层党委和工会印发通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向全体会员广泛宣传公开竞选基层工会主席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发动热爱工会工作、具备参加竞选和当选基层工会主席条件的同志自愿报名参加竞选。

报名推荐与资格审查

在进行宣传动员之后,接下来可规定一定的期限让会员自荐报名和推荐候选人。选举单位党委和工会委员会可分别集体研究推荐符合条件的工会主席候选人。选举单位工会委员会要组成专门工作小组,以车间(科室)工会和工会小组为单位,动员和组织会员群众自下而上推荐基层工会主席候选人,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工会委员会主席候选人民主推荐表》,每个会员推荐一至二名候选人。会员群众推荐之前,专门工作小组应将竞选者的简历打印出来,发给会员群众,供民主推荐时参考。报名推荐结束后,由竞选领导小组根据报名推荐条件对报名的竞选人和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然后定期公示参加竞选的人员和被推荐的候选人名单。

考试与公开答辩

考评委员会全体委员要对竞选的自荐报告进行审阅,然后根据自荐报告质量进行评分。如果参加竞选的人员较多,就可以组织考试。考试具体内容要根据基层工会主席任职需要而设定,通常包括政治理论、劳动法律法规、工会专业、本单位生产管理知识等。考试前,竞选领导小组应公布复习范围和发放必要的复习参考资料。为了能让竞选者清楚自己是否能够继续参加考试,考评委员会要向全体竞选人员公布考试和自荐报告成绩,以便竞选者自己选择是否继续参加竞选。如果中途自愿放弃,则不能再参加公开答辩。

公开答辩具由考评委员会组织,选举单位全体会员代表和部分职工群众参加,答辩程序如下:

(1)由考评委员会拟定公开答辩试题和评分要点。

(2)抽签决定答辩顺序。

(3)公布参加公开答辩人员名单和答辩顺序。

(4)公布评委名单。

(5)上级工会领导讲话。

(6)竞选者按抽签决定的顺序依次作自荐报告,内容应包括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对基层工会工作的设想等,回答评委和会员代表提出的问题,评委当场填写《公开答辩测评登记表》,但不亮分。

(7)考评委员会对每个评委的测评得分进行汇总,然后取其平均值即为竞选者公开答辩个人得分。个人得分经监督小组核实签名后,记入《公开答辩测评汇总表》。

代表推荐和确定基层工会主席候选人

考评委员会公布选举单位党委、工会委员会推荐名单、考试和公开答辩成绩、会员群众推荐票数以及公示情况,并组织会员代表根据上述情况无记名填写《工会主席候选人民主推荐表》。考评委员会统计代表推荐个人得票数,换算出竞选人员代表推荐得分,经监督小组核实签名,记录在案。在此基础上,考评委员会还需进一步按照规定比例,公开答辩20%、考试20%、会员代表民主推荐60%换算得分,并以得分高低为序填入《公开竞选工会主席个人成绩汇总表》排出顺序,监督小组核实后签字备案。然后由考评委员会向竞选领导小组汇报个人总成绩和排名顺序。由竞选领导小组根据总成绩,确定前两名为基层工会主席候选人。

民主选举和选举结果报批

在选举单位召开的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由竞选领导小组公布个人竞选成绩和工会主席候选人名单,按《中国工会章程》规定的民主选举程序,选举产生基层工会主席。选举结果报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审查批复后公布。

公开竞选基层工会主席是工会内部民主制度建设的一种创新与尝试,搞好这项制度建设应该在实践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既要保证竞选产生的基层工会主席的质量,又要使会员群众通过实施公开竞选受到切切实实的民主教育,不但要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而且还应注意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加完善。

3.公开招聘基层工会主席的步骤

近年来,有些地区采用公开招聘基层工会主席的方式选拔工会干部,这是对工会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与尝试,也是为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加快推进工会干部队伍社会化、职业化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针对许多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工会工作基础薄弱,尤其是工会干部在经济上对企业的依附,要选出敢于为职工说话办事的工会主席实属不易的情况,全国总工会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基层工会主席候选人否决条件;另一方面又尊重基层工会在实践中的探索创造,在逐步扩大基层工会主席直接选举范围的同时,积极推行面向社会招聘非公企业、乡镇、街道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工会主席候选人的做法。实践证明,这一做法不仅使工会主席摆脱了以往那种企业劳动关系的束缚,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工会主席因受制于雇主而不敢维权的问题,而且突破了以往工会主席只能从企业内部产生的固定模式,从而使得选人用人渠道大大拓宽,从源头上提高了工会主席的维权能力。

通过对一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公开招聘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主席的程序,通常是由市一级总工会将招聘名额、招聘条件、考核办法和工资待遇等通过当地媒体进行公告,然后通过社会招聘,自愿报名,凡符合条件、经过笔试、面试合格者,即确定为录用人员。根据规定,受聘人员将被选派到指定的企业,通过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后,担任该企业的工会主席,并享受由市总工会支付的相应的工资和办理社会保险待遇。受聘工会主席采用的是合同制,当合同期满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续签或终止合同,并将根据工作能力和业绩调整工资待遇。

4.企业工会主席应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部《关于企业工会主席签订劳动合同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会主席作为劳动者,也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考虑到劳动制度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在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上,对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会主席,可以和党委书记、厂长、经理一样,与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签订劳动合同。已经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工会主席,双方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不经本单位工会委员会和上级工会同意,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5.工会主席的任期和调动规定

《工会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罢免工会主席、副主席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非经会员大会全体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不得罢免。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出现严重过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