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菜根谭全书(第三卷)
11845300000007

第7章 困苦穷乏 锻炼身心

“原文”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译文”

人间一切的横逆、灾难和困苦都等于磨炼英雄豪杰心性的洪炉和铁锤,只要能够接受这种锻炼的人,对他的肉体与精神都会有好处,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煎熬的人,对他的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伤害。

“解说”

困境,是有心人锻炼身心的好场所。

一、对形体的锻炼。

一个人身处困境,由于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供他享受,他便不被物欲所累,精神也不会被欲望分散,这样,他的思考比较单纯,认可现实的能力也较强,因而心里少有负担,心神也较专一。又因他为生活而奔忙,人的形体就此得到了锻炼。当然,这是指那些精神乐观的人而言。

二、对心性的锻炼。

一个身处困境的人,由于他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他的心思和精力都投注在上面,这样,他便在创造生活条件的过程中,获得对心智的锻炼。并且在困境中,他会遇上各种事情,这些事情与他的愿望或许是相矛盾的。但是,他会克制住自己,去接受这些事情,这样也可以锻炼他。可见,一个人身处困境,只要他善于利用他所遇到的事情来锻炼心性,那他就可以炼就明达的心性。

“例解”

列子不盲目获取

列子生活贫困,面带饥色。郑国相大夫子阳的门客向子阳进言,说:“列御寇是有道德之士,现在居住在先生国家里却穷困潦倒,先生莫非不看重人才吧。”子阳听了门客这番讽谏,就马上下令让手下官员去送粮食给列子。

列子闻听大夫子阳派来的使者抵达,并送来了小米,就出来见使者。再三拜谢,同时婉言谢绝,不予接受。子阳的使者走后,列子回到房里,他的妻子知道列子拒受小米后,十分懊恼地埋怨列子,她捶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听说有道之士的妻子,儿女都能享福,现在我们都已穷得面有饥色了,国相有意派人来送粮食给你,先生却不肯收下。这难道不是我命该如此,随你受苦啊!”

列子笑着对妻子解释:“郑相子阳并非赏识我,而是听信他人的话才送给我小米,将来同样可以听信他人的谗言而加罪于我。这就是我为什么不肯接受粮食的原因啊!”

后来,郑国的百姓果然起来作难,并杀掉了郑相子阳。

虽身处困境,亦不为物欲所动一下盲目获取,所以能保全性命。

忍让免灾祸 和气可生财

明朝苏州城里有位尤老翁,开了间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老翁在里间盘账,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穷邻居赵老头在与伙计争吵。尤翁谨守“和气生财”的信条,先将伙计训斥一通,然后再好言向赵老头赔不是。

赵老头板着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色,靠在一边柜台上不再言语,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老板诉苦:“东家,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过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能怪我呀。”

尤翁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自己过去请赵老头到桌边坐下,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体面的衣服穿穿。这是小事一件,大家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消消气吧。”

尤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伙计查一下账,从赵老头典当的衣服中找四五件冬衣来。尤翁指着这几件衣服说:“这件棉袍是你冬天里不可缺少的衣服,这件罩袍你拜年时用得着,这三件棉衣孩子们也是要穿的。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余的衣服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这里。”赵老头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急匆匆地走了。尤翁并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

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尽,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翁的当铺吵闹寻事,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翁一味忍让,他只好赶快撤走,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的一家。

有人问尤翁凭什么料到老头儿会有以死来讹诈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避过了这一灾祸。尤翁说:“我并没有想到赵老头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依恃。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小事情会变成大的灾祸。”街坊们听了这话,都十分佩服尤翁能见微知著,处事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