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菜根谭全书(第三卷)
11845300000028

第28章 功名一时 气节千载

“原文”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译文”

一般来说事业和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圣贤的精神才万古不朽;至于说到功名利禄和富贵荣华,更会随时代的变迁而转移,唯独忠臣义士的志节才会永远留在人间。可见一个有才德的君子,绝对不可以放弃能留名青史的千秋万世气节,去换取会随身销毁当时短暂的事业和文章。

“解说”

一个人不论何时何地,应保持着一种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理想,使自己的事业充溢着伟大的精神。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记述了不少生动感人的实例:“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而司马迁之同代人苏武,在北海之滨牧羊十年,不辱汉使气节,忆起令人扼腕称叹。

“例解”

热血洒扬州 美名传万代

崇祯二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明王朝灭亡。不久,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南京的明朝文武大臣立明神宗之孙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当年为弘光元年,史称这个南明小朝廷为弘光朝。弘光朝廷以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扬州(今属江苏)。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又字道邻。原籍大兴(今属北京),后为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世袭锦衣百户。据说,史可法生前,其母曾梦见文天祥。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历官员外郎、郎中、右佥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史可法“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在李自成进军北京时,史可法誓师勤王,过江至浦口(今属江苏),得到崇祯吊死煤山的消息,未再北上,史可法同南京诸臣议立明室之后,福王立,史可法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仍掌兵部事。史可法建议福王“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福王对此只是唯唯应付,不作肯定答复。在奸贼马士英入阁后,便极力排挤史可法到扬州督师。

是时,江北分为四镇:总兵刘泽清辖淮安(今江苏)、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驻淮河之北,经理山东一路;总兵高杰辖徐州(今属江苏)、泗州(今江苏盱眙北,驻泗水(今属江苏),经理开封(今属河南)、归德(治所商丘,今河南商丘)一路;总兵刘良佐辖凤阳(今属安徽)、寿州(今安徽寿县、驻临淮(今安徽凤阳东)、经理陈州(今河南淮阳)、杞县(今河南柘城)一路;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州(今安徽滁县)、和州(今安徽和县),驻庐州(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经理光州(今河南潢川)、固始(今属河南)一路。

史可法督此四镇,福王加他为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淮扬各镇均受史可法节制。

这四镇总兵,互有矛盾,其中有三镇争着要驻于扬州。为此,高杰兵攻扬州,刘泽清亦大掠淮上。史可法以国事为重,前往和解。使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均表示听命,而高杰素惮史可法,也表示服从。史可法就这样安定了扬州,随即开府于扬州,并不时出巡各镇。自此以后,四镇发生冲突,史可法均设法进行调解,让他们共赴国难,劝他们同保国土。在史可法的感召下,高杰大为感悟,从此奉守史可法约束。

史可法在扬州,“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机,冬不裘,寝不解衣”。团结四镇,共保国土。使军事防御力量有所增强。在南京的马士英则连军饷也不给予,到清顺治二年(弘光二年,1645)正月,史可法所部各镇军队,都因缺饷而饥饿。马士英又设法夺史可法的兵权,使命卫胤文为兵部右侍郎,到扬州总督军队。二月史可法从徐州回来,到扬州之前,黄得功发兵袭击卫胤文于扬州,使扬州震惊。只是在史可法派人调解之后,黄得功才退兵。而大将高杰又被杀害。这就使史可法保卫江南的实力大大削弱。

四月二十日,清朝大将多铎率兵攻至扬州。史可法调各镇兵保卫扬州,各镇竟无一出援。为此,总兵官刘肇基要求背城决战。史可法持重,希望有取万全之策,害怕有所闪失,反而不好,所以,否决了背城决战。这时,清军驻于扬州外之斑竹园,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遭到史可法严词拒绝。史可法说道:我是大明宰相,大明朝没有投降的宰相,只有与城池共存亡的大臣。

四月二十一日,扬州城内有人动摇,总兵本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率本部出降。扬州城的防御力量更加单薄了。但是,史可法仍坚守城池,他安排文武官员分段守城,自己则守卫最险要的旧城西门。史可法也十分清楚,扬州城势孤力弱,自己守城有死无生,便写信向母亲决别,又给妻子写了遗书,表明自己要以死报国,并希望“死,葬我高皇帝陵侧”,表明他誓死效忠明王朝。

两天之后,清军发动攻城,用巨炮轰击扬州城的西北,城终于被攻破,史可法见城已破,悲愤之极,便拔刀“自刎不殊”。其部将便保护史可法从小东门出城,结果为清军大队所截,史可法等均被俘,见此情景,史可法神情自若地说:“我史督师也。”

多铎听说抓获了史可法,使派人前往劝降。史可法依然坚贞不屈,他明确表示:城亡与亡,自己意已决,虽然碎尸万段,也决不后悔。又一次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多铎的利诱,最后壮烈牺牲。

忠义奋发的史可法,誓死保卫扬州,其事迹感人至深。他顽强抗敌、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品格,始终受到人们的赞扬!

忠心为国民 热血洒疆场

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英军攻陷浙江海防重镇乍浦,随后进犯吴淞口(今上海宝山)。吴淞口扼长江而面东海,不仅是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也是由东海进入长江、黄浦江的水路门户,它还是江南漕运的战略要地。可见,吴淞口是一个十分要紧的江防、海防军事重镇。扼守吴淞口的是著名爱国将领、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他生于厦门的金门岛。行伍出身,嘉庆二年(1797),陈化成因“捕洋盗出力”,被提拔为下层军官,至嘉庆七年(1802)升任金门右营把总。由于屡有军功,由参将、副将、总兵而至道光十年(1830)为福建水师提督。

对于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活动,陈化成都予以抗击。道光十二年(1832)七月,英舰潜入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侦察活动,陈化成率水师阻截。道光十九年(1839),英舰三艘进犯至梅林洋面(今福建泉州附近),陈化成当即率水师前往驱逐,保卫祖国领海。英舰竟不予理睬,还继续抛锚停泊,陈化成便命水师结队前进、以连环炮火打击进犯之敌,使英舰狼狈逃窜。年底,陈化成调任江南水师提督。

陈化成一到江南水师,便同两江总督伊里布视察吴淞、上海各处军营。面对“江南水师素怯懦”的现状,陈化成“选闽中亲军教练”,使之“士气稍振”。他在吴淞口,“择东西炮台要害处,依塘列帐,为守御计”。并沿塘修堡,防线达20里;沿黄浦江西岸向宝山延伸,筑成半圆形炮台,用重炮扼守江口。陈化成还在炮台附近水面筑木桩,以防止英军突然袭击、登陆。这样,陈化成加强了吴淞的防御工事。

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军进攻定海,陈化成深知,英军必然会攻击吴淞,必须进一步加强吴淞口的防御力量,他派官员到湖北采购上好精铁,又将废炮改铸,制成新炮。这年八月,定海失陷。葛云飞等三总兵英勇阵亡。不久,两江总督裕谦殉难。消息传来,陈化成悲愤无比,他“哭之恸,”并对部下说道:“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陈化成准备与英国侵略者作殊死战斗。两江总督牛鉴在向道光帝的奏报中也说到:“(陈)化成心如金石,士肯用命,宝山民情甚属固结。”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英舰抵吴淞口外。五月初一,英舰火轮三艘驰向吴淞口炮台,舰上列木人,以探视清军火力布置。陈化成立即识破了敌人的伎俩,下令不准开炮。英舰未达目的,怏怏而去。此后,英舰在口外逐渐增多,并以水牌投书挑战,五月初七,两江总督牛鉴见敌多我寡,提出要犒劳英军,缓师避战,陈化成反对此举,他说,自己“束发从军以来,经历海洋几五十年,海上防御,全凭炮力,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难以数计。如刻下之布置精密,可期必获胜仗。”

五月初八,英军火轮六艘、炮舰7艘,结队向吴淞口中国守军发动进攻。陈化成早就料到英军的进犯,所以他预先作了安排,命参将崔吉瑞防守东炮台、陈化成率部将周世荣守西炮台,徐州总兵王志元率部防守吴淞口对岸之小沙背,各炮台间,备有接应部队。陈化成亲自登上炮台挥旗督战,当英舰靠近炮台时,立即下令重炮轰击,清军炮弹连连击中英舰。侵略者遭到了沉重打击,才惊奇地发现,他们同中国军队作战以来,这次碰到了最厉害的炮火。陈化成指挥炮击,多发炮弹命中英舰的旗舰,击毙了在甲板上的英国海军中尉希威特。见炮弹击中敌舰,清军无不欢呼,士气高涨。两江总督牛鉴“闻塘岸炮声”,连忙赶到炮台,挂起帅旗,鸣鼓助战。他想在胜利后分享战功。不意英军连连向帅旗发炮,吓得牛鉴仓惶逃跑。牛鉴的逃跑,大大影响了军心。这时,守在东炮台的崔吉瑞和守小沙背的王志元,都临敌丧失斗志,他们按兵不动,随后丢弃炮台、阵地逃走,使吴淞口的防御体系急剧瓦解。英军乘机登陆,轻易地占领了东炮台和小沙背,然后集中火力,前后夹击西炮台。

陈化成的西炮台陷入孤军作战的危急境地。随同陈化成扼守西炮台的周世荣,见军情危急,劝陈化成退兵。陈化成愤怒斥责周世荣,有负国家和百姓,并拔刀相向,周世荣竟临阵逃跑。英军密集的炮火打向西炮台,部将焦印福等壮烈牺牲,炮台上堆满了为国献身将士的尸体。陈化成也多处受伤,被炮火击倒在地。但是,他顽强地站立了起来,继续舞动红旗指挥炮击敌人。

英军终于攻上了西炮台,陈化成便指挥将士同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肉搏战。这时,陈化成战袍上染满了鲜血,他不顾自己身负重伤,也顾不得经过长时间发射,炮身已经滚热发烫,继续亲手燃炮轰击侵略者,手被震裂了,他仍不停止发射。突然,一发英军炮弹落到了炮台,六十七岁的爱国老将军陈化成中弹倒地,他再也没有爬起来,壮烈地为国牺牲了。吴淞口炮台亦随之失陷。

陈化成驻守吴淞口,当地人民倚之为长城;英国侵略者久闻他的英名,十分畏惧,称之为“陈老虎”。陈化成为国捐躯之后,吴淞数万百姓遮道痛哭失声,他们隆重地安葬了这位为保家卫国而英勇献身的爱国将领。在宝山、松江等地,建立了陈化成祠、庙,以表达人们对爱国志士的崇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