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工会建家工作指南(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835000000005

第5章 基层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3)

各级工会组织要服从和服务于推动发展这个大局,开展工作不忘发展的大局,把推动本地本单位的发展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工人阶级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着眼于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发挥和发展,着眼于职工群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载体、提高工作实效,充分调动、激发和保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凝聚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建设一支宏大的职工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为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建功立业。

(2)围绕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开展工会工作,要着力增强工会干部团结、凝聚、组织职工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离不开深厚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广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这是工会所有工作和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工会组织服务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职工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经济单位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被组织到工会中来,迫切需要各级工会进一步增强团结、凝聚和组织职工的本领,积极探索有利于把职工组织起来的形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扩大工会的覆盖面。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凝聚和组织职工,各级工会就要设身处地为职工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加入工会组织的好处,进而把职工吸引到工会中来,不断提高他们的阶级意识和会员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工会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善于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广交职工朋友,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3)围绕履行好基本职责开展工会工作,要着力增强工会干部依法维权、依法治会的能力。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也是党和政府对工会组织的殷切期望,是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迫切要求。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职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一些企业劳动关系矛盾激化,职工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依法执政的要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各级工会就要不断增强依法维权、依法治会的本领拓宽维权渠道,增强维权手段,依法治会的本领,拓宽维权渠道,增强维权手段,善于动用法律武器维护职工的权益。

一方面继续积极参与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立法和政策制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以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努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进而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

(4)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开展工会工作,要着力增强工会干部协调各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对各级工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工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更加积极地在妥善处理协调劳动关系和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提高协调各方、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

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大工会”意识,坚持“开门办工会”,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与协调,完善和发展“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方面要经常向党政汇报有关工作情况,赢得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人大、政协及劳动等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合作与配合,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推动工会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多个部门工作和涉及职工重大利益的复杂问题和矛盾,如国企改革中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问题、职工集体上访问题等,工会组织只有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才能寻求到积极稳妥的解决复杂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支柱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5)围绕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要求开展工会工作,要着力增强工会干部主动进取、开拓创新的能力。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工会工作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要求,工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领域、工作对象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立足基层、着眼职工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掌握新规律,不断推动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推进工会工作不断发展,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提高工会干部素质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学习是改造世界观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当前,少数工会干部理想信念淡化、革命意志衰退、价值观念扭曲,甚至发生违纪违法的问题,其原因从根本上说还是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会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群众性都很强的工作,广大工会干部要按照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职责,一种追求,不断从学习中汲取营养,促进主观世界的改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自觉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为党的工运事业贡献力量。

(2)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各级工会干部要大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其成为促进团结、净化风气、防止和纠正错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有力武器。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生活会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效载体,要定期开好,经常进行思想沟通,认真搞好对照检查,仔细查找和解决领导班子和工会干部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工会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善于听取基层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把职工群众的反映和评价作为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的依据。

(3)扶正祛邪,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工会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形成,离不开机关良好的环境和作风。为此,我们要从转变工会机关作风、优化机关环境入手,紧紧围绕密切同职工群众联系这个核心,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律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政型的工会机关。要继续深入开展“学理论、树形象、创先进”活动,广泛开展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优秀共产党员、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同时,要注重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教育工会干部,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营造奋发有为、健康向上、争先创优、多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4)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为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规范工会干部行为、保证工会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建立和巩固一整套科学、管用的制度。

①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工会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健全和落实理论学习的规章制度,如党组、分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党员干部自学、在职培训、辅导报告、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等制度,促进理论学习的落实。在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要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加强工会干部中的党员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制度,从整体上促进工会机关党的建设。

②用制度建设推动工会机关党的经常性工作。要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选举、民主生活以及“三会一课”等制度,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各项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党员工会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和扶贫工作制度等。坚持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公正的考评体系,调动广大工会干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③要强化制度的权威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制度办事。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制度的落实。加强制度教育,提高工会干部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发挥工会领导干部在执行制度上的模范表率作用。

5.基层工会队伍建设的方法

充分发挥工会积极分子队伍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各级工会都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基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要把基层工会是否有活力作为考核各级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搞活基层,各级工会必须面向基层,面向会员群众,要调动工会积极分子积极性。

积极分子队伍是会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工会积极分子是从广大职工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职工。他们处在生产、工作第一线,与职工群众朝夕相处,能及时了解会员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对工会工作的要求。工会积极分子是工会组织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因此,各级工会组织要努力建设一支庞大的积极分子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才智与作用。

(1)充分发挥积极分子队伍在经济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工会积极分子是从生产(工作)岗位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因此在劳动岗位上要勇于吃苦,抢挑重担,多作贡献。

(2)充分发挥积极分子队伍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内容,是工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基层工会领导班子组织职工在企事业中行使民主管理权力时,要发挥好积极分子队伍的作用。

(3)充分发挥积极分子队伍在思想工作方面的作用。由于工会在思想教育方面强调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分子队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积极分子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其他部门无法相比的先天之长处。他们工作、生活在职工群众之中,特别是工会小组长、职工代表和班组的几大员,经常与十几个、二十几个职工在一起,每个职工的喜怒哀乐他们都了如指掌,思想工作做起来有的放矢。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通过谈心、家访、交朋友、开展活动的方式,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谈笑风生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因为积极分子和广大职工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系,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就会使积极分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职工产生很大的影响,起到榜样的作用。

(4)充分发挥积极分子队伍在职工群众文化方面的作用。职工群众文化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部分。开展职工文化工作有利于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使职工在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和训练,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工会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大批的各式各样的文艺体育人才和业余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把他们组织到各种职工小组中来。现在,兴趣小组、业余爱好者协会、业余文艺体育团体等等职工文化活动组织遍及基层。这是基层工会组织依靠群众办工会的一大贡献。

(5)充分发挥积极分子队伍在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活动中的作用。群众性的职工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技术协作活动,是我国职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自力更生精神和卓越的创造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工会积极分子在群众性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中,要发挥带头作用、突出作用、攻关作用。要带动职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帮助职工完善合理化建议,并在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群策群力加以实施。要发挥技术专长,大搞技术革新,用科学推动生产力发展。

工会积极分子的基本条件

(1)工会积极分子既然是被群众推举上来或是被工会聘任的,就不能辜负职工群众及工会的信任和委托,要积极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热心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2)工会积极分子不脱离生产(工作)岗位,这样,他们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搞技术攻关,组织文体活动等等工作,大部分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这就需要具有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把自己的一部分业余时间献给职工群众。牺牲一些个人的时间为群众服务,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就不那么轻松、容易。每个基层工会积极分子都具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3)要热心为职工服务,工会积极分子就应热爱工会工作,在本职工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基层工会中的兼职主席、委员、小组长、职工代表和各个积极分子,都要尽责地完成本职任务,这是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基础和最生动的表现。

(4)工会积极分子要热心地为职工服务,就应当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中国工会要履行四个职能,维护职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专职工会干部要义不容辞地维护职工具体利益,那么兼职的工会干部和广大的工会积极分子,在职工利益受到侵害时,也要敢于挺身而出,当好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