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11808800000005

第5章 父亲病逝

我把家建在海上,那冰蓝色的液体,注定了我一生的漂泊。

——安徒生

(一)

幼年时期的安徒生,算得上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他们家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父母对安徒生却照顾得无微不至,从不让他觉得缺少什么。比如身上穿的衣服,都相当讲究。如果不是因为脚上穿着一双木鞋,人们一定会认为这个金发少年是个富人家的少爷。

安徒生失学后,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父亲为了让他高兴,就为安徒生制作布偶玩具,还和安徒生一起为布偶做衣服。父亲还从书架中找出霍尔伯格的戏剧作品,与安徒生一起对照剧中的情节,用布偶作为演员,把自己的工作台当做舞台,一遍一遍地表演着剧情。

正是这些小小的布偶,给失落的安徒生带来了快乐,同时也让他萌发了对戏剧的热爱。在这样的游戏当中,安徒生还发现了自己对戏剧特殊的领悟才华——他可以在游戏中将整幕的台词都完整地背下来。在父亲忙碌或者心情不好时,他自己也能够排演出完整的戏剧。

安徒生当时还有个好朋友,恰好是专替剧场散发节目单的。每次,他都会送一张剧场的节目单给安徒生。

不论剧场中上演的是什么剧目,在安徒生面前展现出来的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虽然安徒生很喜欢戏剧,但是整个冬季他也只能去看一次,因为没有更多的钱去看第二次、第三次。所以每次拿到节目单后,安徒生就开始仔细地“研究”,从节目单上的戏剧情节说明和演员所担任的角色名单中,将全剧的情景在脑海中想象出来。因此,安徒生虽然不能每场戏都去看,但在他的脑海中,却是每天都有好戏在上演呢!

安徒生经常将自己想象的戏剧情景说给父亲听:

“爸爸,今天的戏有一幕,是一个美丽的公主要她的王子骑马逃到城外。不过,配上秋天的布景我认为不如春天的好呀!”

父亲一边修补皮鞋,一边听着儿子为自己描述戏剧剧情。这可能就是最初安徒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吧。

父亲经常惊异地称赞儿子:

“汉斯这孩子,我看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汉斯,你是不是已经能够自己读懂那些故事和诗了?真是太棒了!”

安徒生也一直怀着这样的美好理想。不过,母亲玛利亚的想法却与他们父子不一样。她希望安徒生能成为一名裁缝。她觉得,学一门裁缝手艺,走到哪里都会有饭吃,这简直是最好的职业了。而且,她认为儿子心灵手巧,编织、缝缀等手艺肯定是一学就会。所以母亲认为,安徒生当裁缝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等你长大了,就开一家裁缝店,好吗?”她用启发似的口吻跟安徒生说,“你看,史特格曼先生现在多有钱啊,而且他还有四个徒弟,他的裁缝店在最繁华的街上。你如果也学裁缝手艺的,一定也会成功的。”

安徒生摇摇头。这样的安排,他是连听都不想听的。

(二)

1813年,安徒生8岁的这年,拿破仑发动了战争,支援法国的丹麦也被卷入战争当中。战争给丹麦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人民生活日益困苦。

安徒生家也没有摆脱厄运,本来就很拮据的日子,因为战争而变得更加艰难了。父亲经常郁郁寡欢,一个钟头一个钟头地在屋子里踱着步,嘴巴里还在不断地自言自语,谁也不清楚他在说些什么。

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因为没有什么活要做,好像人们的鞋子因为战争的爆发就再也不破了一样。

家中已经没有钱购买一家人必需的食物了,安徒生的父亲十分焦虑。这天,他又到面包师约格涅斯的店中赊欠面包,却遭到了婉言拒绝:

“汉斯先生,请您原谅,我不能再赊给您面包了,我的生意已经入不敷出了,店铺也要倒闭了。”

汉斯丝毫没有责怪面包师的意思,可是一想到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家,怎么向家人交代呢?一家人总要吃饭的呀!

战争仍在继续,到处都张贴着丹麦为支援法国而招募新兵的规定,没有人敢违抗。恰好邻村有个有钱人家的儿子不愿意去服兵役,汉斯就狠着心去顶替了他。随后,他们给了汉斯30万崭新的票子。

听说父亲要去前线打仗,安徒生和母亲都十分难过。母亲把小安徒生搂到怀中,流着眼泪说:“可怜的孩子,爸爸要扔下我们不管了,他要去打仗了……”

“孩子,爸爸不会有事的。”父亲摸着安徒生的头,安慰他说,“我厌倦了皮鞋匠的工作,而且生意现在也不好。我去当兵,不仅能拿到补助金,说不定还可以立功,成为将军呢!到那时,你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

第二天,汉斯就告别了妻儿,顶替富家人的儿子去了前线。他是为了自己挚爱的家人而甘愿冒生命危险去的,但同时也是带着自己想要成为将军的梦想去的。不过,上帝连这样的美梦也没让他和家人做得太久。他用服兵役所换来的30万纸币,很快就因为货币贬值而变得一文不值,成为一堆废纸了。

家中的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玛利亚不得不将自己的房子租给别人住,自己带着安徒生住在顶楼,用房租的钱来勉强维持生活。

父亲的离去让安徒生很难过。他曾这样记述父亲离家去前线那个早晨的情景:

“这天早晨所发生的情景,是我记得的第一件伤心事。”

但这件令安徒生难过的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

原来,父亲参加的军团刚刚开到荷斯丁时,拿破仑就战败了,战争就此结束,父亲所在的军团不得不原路返回。

这天,安徒生正在家中摆弄布偶,忽然一个当兵的人走了进来。

安徒生抬头一看,这个人骨瘦如柴,面容更是疲惫不堪,就好奇地打量起来。

“嗨,小家伙,你又长高了!”这个人见到安徒生,突然笑着说。

安徒生的心突然颤动了一下,“是爸爸吗?”他几乎不敢认了,眼前的这个人与父亲走之前的样子太不一样了。

“当然!怎么,你都不认识爸爸了?我是爸爸呀!”

“太棒了!真的是爸爸回来了!”

安徒生又惊又喜,扑到父亲的怀中。

这时,刚刚从河边洗衣服回来的玛利亚也看到了汉斯。她吃惊地问:“汉斯,是你吗?”

“没错,是我呀。你看,我不是很好吗?”

“可是,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玛利亚一脸的不解。

原来,在开赴前线的日子里,汉斯所在的部队一直滞留在国境线边的一个贫困小镇上,一次战斗也没有参加。可是,他们却要不停地训练,还缺少食物,这令汉斯本来就不太好的身体很快就垮了下来。等到战争合约签订后,他们的部队很快就解散了,士兵们也各自回家了,所以汉斯才变成了这样。

父亲回来了,家中的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父亲也再次回到他的工作台上,可却每天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三)

1816年3月的一天,鞋匠汉斯正在修着一双破皮鞋。突然,他高高地举起修鞋用的刀子,大声地喊道:

“听我的命令:现在,拿破仑皇帝已经下令,我们的部队要攻破荷斯丁,向德意志进攻!”

这突然的举动把玛利亚吓坏了,她大声地喊着安徒生:“汉斯,汉斯,快来呀!”

听到母亲像一样的喊声,11岁的安徒生急忙从外面跑进来。

可还没等安徒生反应过来,父亲已经冲出了大门,跑到大街上,手中挥动着修鞋刀,嘴巴里还不停地大喊着:

“前进!前进!前进!”

看着父亲与平时不一样的举动,安徒生与母亲吓得慌作一团。

“汉斯,你还愣着干什么?赶快去到那个会算命的太太家中,叫她给卜个卦。我现在出去,把你爸爸弄回来!”

一向迷信的玛利亚一边大声吩咐着安徒生,一边跑出门去追赶自己的丈夫。

安徒生现在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慌忙跑出门,去找卜卦的老太太。

安徒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终于找到了老太太,并把事情说清楚了。老太太听完后,慢慢地拿出一根毛线,又量了量安徒生的手腕,念了几句安徒生根本听不懂的咒语,然后又拿了一根碧绿的小树枝,放在安徒生的胸口上,说道:

“这根树枝和耶稣背上十字架的木头是同一种树木。”

接着,她又闭上眼睛接着说:

“好了,你现在就沿着河边走回去。如果途中遇到你父亲的灵魂,就是你父亲已死的讣告。”

安徒生听了,觉得阴森森的,很害怕。他又转过头没命似的沿着河边往家中跑,还好,一路上也没有遇到父亲的灵魂。安徒生这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回到家后,安徒生看到了躺在床上的父亲。他脸色青白,已经沉沉地睡去了。

两天后,汉斯的病情不断恶化。无论是巫医的草药,还是玛丽亚的关怀,全都无济于事。他先是不停地讲着胡话,然后沉沉地睡去。第三天,他的眼睛突然放出光彩来,紧紧地盯着窗户上的厚厚的冰花,眼珠一动也不动……

过了好一会儿,母亲玛利亚才醒悟过来。她悲伤地对身边的安徒生说:

“孩子 ,你的爸爸已经离开我们了,他被冰姑娘带走了。”

安徒生也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在去年的冬天,家里的窗户结霜花时,有一天,父亲指着玻璃让安徒生看一个好像少女伸着胳膊的形象,开玩笑似地说:“明年,这个冰姑娘一定会来接我的。”

这当然只是父亲当时开的一个玩笑,可是现在,望着躺在床上好像在熟睡的父亲,安徒生和妈妈都不禁想起了这件往事。

父亲去世后,因为没有钱买木制的棺材,安徒生和母亲只能为父亲买一个用黄色的稻草板做成的棺材。随后,父亲就被安葬在圣甘诺教堂院子中的穷人墓地里。

悲痛至极的老祖母,在汉斯的坟墓上种了几株玫瑰花。她说:可怜的汉斯这么喜欢花,就让这些花来陪伴他吧。

后来,这些玫瑰花真的开了。

父亲死后,家里的生活更加难以维持了,母亲玛利亚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河水的温度是无法想象的,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这在体面的有钱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为啊!因此,刻薄的流言也很快不胫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

“鞋匠的老婆玛利亚原来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啊!”

有一次,安徒生正揣着酒瓶往河边走,准备去给母亲送酒时,牧师的寡妇忽然从窗户里伸出头来,对着安徒生大骂:

“呸!真是下贱的东西!你的妈妈就是个废物!”

这些话都深深地铭刻在安徒生的记忆中,他为母亲感到无限的屈辱,1853年,安徒生把这件事写进了他的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对此表达出了深深的愤慨。不过,他至死都没弄明白,人怎么会那么残酷?世道怎么会如此的不公平?

当然,父亲的离去也让安徒生变得更加寂寞,他每天只能独自在家中玩布偶戏,看戏院的节目单。可是,父亲的身影却总是不断地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引起他无限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