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11808800000003

第3章 穷鞋匠的儿子

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

(一)

在人们的印象中,丹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因为这是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出生地。今天的人们,在去丹麦时总要到欧登塞市去看看,因为欧登塞正是安徒生的故乡。走近欧登塞,就等于走近童话,走近安徒生,走近那已经变得有些遥远的时光。

欧登塞城市不大坐,落在一个小岛上,是丹麦东西交通的中心点。据说,欧登塞的名字是从一个北欧神话中最活跃的女神——奥迪恩的名字演化来的。安徒生就是在这个文化传统深远、充满艺术气息的欧登塞小镇长大的。如今,安徒生故居博物馆就坐落在小街的拐角处,两边低矮的小房子都被漆成了明亮的颜色,墙壁呈黄色,屋顶红色,置身其中,便会产生一种置身于童话世界的奇妙感受。

19世纪的欧登塞小镇,景色秀丽迷人,一条清凉的小河从城中穿过,然后又从左右两翼绕回来,将这个小城环抱其中。不过,这里的房子大多又矮又尖,脏乱的后街和阴暗的小巷里住满了鞋匠、裁缝、泥瓦匠、洗衣妇及流浪汉。当然,偶尔也有几个精雕细刻、花样繁复的贵族府邸,高耸的台阶托举着这些富丽典雅的建筑,仿佛鹤立鸡群一般。

在市郊的小河上,有一座水磨坊,人们都沿河居住,因而这个地方也被称为磨坊街。在街道上的一栋房子中,同时住了六户人家,其中有一间十分简陋的小屋,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丈夫名叫汉斯·安徒生,是个鞋匠;妻子名叫安娜·玛利亚,年龄比丈夫大11岁,是个离过婚的洗衣妇。

汉斯和妻子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夫妇二人却相亲相爱。尤其是他们的儿子小安徒生的出生,更是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与欢乐。

1805年4月2日这一天,天气明媚,阳光和煦。一声嘹亮的啼哭从鞋匠汉斯低矮的房子中传来。这一年,汉斯·安徒生才22岁,他给儿子取名为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像许多欧登塞贫困家庭出生的孩子一样,安徒生的出生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这一天恰好又是丹麦的一次著名海战的纪念日,人们都身着盛装,在街头欢快地载歌载舞,庆祝胜利。因此,小安徒生的哭声虽然十分洪亮,但很快就淹没在涌动的人潮之中了。

小安徒生出生时很特别,哭声特别嘹亮,而且不停地哭。父亲很着急,却又无可奈何,忽然急中生智,拿来丹麦大文学家霍尔伯格的诗集,对小安徒生说:“你为什么要哭个不停呢?不想睡觉吗?那么好吧,我给你读诗,你可要安静地听哦!”

说完,汉斯就对着不断啼哭的小安徒生大声地朗诵起来。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刚刚出生的小婴儿怎么能听得懂诗呢?因此,小安徒生继续咧着大嘴嚎哭着,好像要与父亲比赛一样。

汉斯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充满怜爱地说:“哭吧哭吧,小家伙,我就叫你‘好哭的汉斯’吧。”

从此,小安徒生就因为好哭而出名了,以致汉斯夫妇十分担心小家伙在教堂接受洗礼时也会哭个不停。

几天之后,就是小安徒生到教堂接受洗礼的日子了。开始时,“好哭的汉斯”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东看看,西望望,一点也没有哭的意思。妈妈暗自庆幸。

然而,等到牧师拿着《圣经》走过来时,“好哭的汉斯”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而且一声比一声大。牧师几乎没办法工作了,就没好气地说:

“这个小家伙怎么像只猫一样尖叫!”

妈妈听了牧师的话,很不高兴。牧师见状,忙安慰说:

“没有关系,你不要担心。我听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嘹亮。”

为了让小安徒生的妈妈相信,牧师忙又补充一句说:

“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

或许天才天生就喜欢诉说的,小小的安徒生尽管还不会说话,但却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对世界诉说些什么吧?谁知道呢。

(二)

在小安徒生出生的这一年,欧登塞城****住了5000多人,其中包括各个阶层的人,如贵族、公务员、军官、商人、手艺人、洗衣妇等等。不过,大多数居民都是下层的贫民。

安徒生的父母住在一幢远离街道的肮脏的二层楼房里,一家人也只占有一间房间,在这里吃饭、睡觉、休息,也在这里接待附近仅有的几个熟人。

小安徒生的父亲汉斯·安徒生虽然是个手艺不错的鞋匠,但他却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在童年时代,他就喜欢读书,而且特别想上城里的一所拉丁文学校。但因为贫穷,他根本上不起。他的父亲也是一个鞋匠,一贫如洗。更加不幸的是,在他9岁那年,父亲犯了疯病,从此再也无法再承担家庭的重任了。妈妈无奈之下,只好将汉斯送到另外一个鞋匠那里学习手艺,同时也是希望他能用父亲已有的工具,谋求一份职业,养家糊口。

所以,虽然汉斯十分希望能进入拉丁文学校读书,但他显然不能够求父母送他去,因为那个学校是中等以上家庭的子弟才能进去的。

但是,在汉斯·安徒生的心里,他一直都很渴望读书,对未来也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在不得不从事鞋匠工作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沮丧。不过,汉斯也只能将命运交给父亲留给他的那张做鞋的台子上,从此怀揣梦想日复一日地缝补那些破烂不堪的鞋子。

小安徒生出生以后,汉斯就在狭窄的房间中又加上看一张婴儿床,这也让小屋子更加拥挤了。不过,即使是破旧的陋室和蜗居,也同样能拥有一抹亮丽的风景。汉斯夫妇尽量将房子收拾得干净整齐,还在墙壁上贴上一些鲜艳而有趣的图画。

不仅如此,在拥挤、逼仄的空间里,汉斯夫妇居然还设立了一个简陋的书柜,其实也就是在汉斯的工作台上方靠近窗子的地方,这个柜子中却装满了各种书籍。在柜子的顶上,还放着一些可能是来自于田野或旧货市场甚至是垃圾箱中的工艺品作为点缀。

在房间内所有的用具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扇屏风。因为这扇屏风上画着各种美丽而繁杂的花纹和图案。仔细看来,好像是从许多画报上剪下来粘贴在一起的。人物、花鸟、青山、绿水,都被巧妙地拼凑起来,为小安徒生营造了一个温暖而特别的成长环境。

可以说,小安徒生的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很懂得从小对孩子进行启蒙美育的教育。在以后稍大一点的安徒生看来,这间屋子简直就是一个相当有趣的画廊和书屋。安徒生酷爱文艺的幼小心灵,第一次在这里得到了滋养。这个狭窄而并不贫瘠的空间,也孕育了安徒生日后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

在这个拥挤而不乏温馨的小蜗居里,安徒生度过了他的童年。每当有空时,汉斯都会为儿子制作望远镜、玩具、木偶和可以交换的图画等。也只有与儿子在一起时,汉斯才能暂且忘记生活的烦恼,释放出发自内心的快乐。他尽可能地满足儿子的愿望,为儿子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尤其喜欢讲他收藏的霍尔伯格的剧本和《阿拉伯故事集》等书。

每逢星期天,只要天气允许,汉斯就会带着儿子到欧登塞郊外风景秀丽的田野和树林中去玩耍。在那里,他会把各种树木花草的名称告诉给小安徒生。而更多的时间,他都是坐在一旁沉默不语,冥思苦想,让儿子自由自在地四处玩耍。小安徒生一会儿将杨梅串在一根根苇草上,一会儿又用采集的野花编织成一个个花环。这时,儿子的兴高采烈也会感染到汉斯,他也会站起来和儿子一起奔跑玩耍。

从安徒生家的小房间可以走到屋顶上去。在屋顶与邻居房子之间的檐槽上,放上一个盛满泥土的大匣子,这里种满了香葱、西芹和豌豆等植物,安徒生的母亲将这里亲切地称为“我的小菜园子”。

长大后的安徒生,对这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小花园”始终都念念不忘。童年的一切也伴随着他一生,给了他取之不竭的艺术想象。在安徒生笔下,这个“比花盆略大一点的花园”简直充满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后来他在《白雪皇后》这篇童话中,就曾满怀深情地写道:

“在一个大城市里,房子和居民是那么多,空间是那么少,人们连一个小花园都没有。结果大多数的人只好满足于花盆里种的几朵花了,于是他们有一个比花盆略为大一点的花园。”

“匣子的两端几乎抵着两边的窗子,好像两道开满了花的堤岸。豌豆藤悬在匣子上,玫瑰伸出长长的枝子。”

(三)

玛利亚对小安徒生也十分疼爱,她总是省吃俭用,为安徒生做新衣服穿,买他喜欢的食物吃,让安徒生几乎过着少爷一般的生活。

有一天,玛利亚将小安徒生放在膝盖上,深有感触地说:“孩子,你现在可真幸福呀,过着与有钱人家少爷一样的生活,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才叫苦呢!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把我赶到大街上去讨饭要钱,要不到饭和钱,我就要挨骂挨打。有很多次,我都一个人蹲在桥底下哭泣,两手空空地不敢回家。可是伸手向人乞讨多丢人呀!何况,也没有人愿意施舍呀……”

妈妈流着眼泪诉说自己的遭遇,小安徒生听了,也难过地哭起来。

这件惨痛的往事,安徒生一直都没有忘记过。当他成为童话作家以后,就将母亲的这段往事写在《即兴诗人》中一个名叫涂莫尼格的老太太身上。另外,在《一个弹奏小提亲的人》一书中,也隐约地映射出自己母亲的身世。

安徒生的母亲是个很迷信的人,喜欢占卜,因此安徒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母亲每次在占卜时那种虔诚的态度,也让安徒生成为一个非常相信占卜的人。

有一年的秋天,安徒生与母亲和邻居们一起到麦田中去捡拾麦穗,没想到被一个凶狠的管理员给逮住了。

那个管理员恶狠狠地挥舞中手中的皮鞭,拼命地追了过来。大家一看到管理员,都吓得拼命逃跑。可是,小安徒生却被麦秆绊倒了,就连脚上的鞋子都跑丢了。

安徒生急得都要哭了,他来不及去捡丢落的鞋子,光着脚拼命地逃,脚也被麦秆扎得痛极了!

正当安徒生摇摇晃晃要倒下去的时候,那个管理员追了上来,一把就抓住了他,然后举起皮鞭就要抽他——

安徒生吓得脸色都青了。

但是,他马上就镇定下来,抬起头望着这个管理员的凶脸,不紧不慢地喊道:

“老爹,你要打就打吧。你的凶暴,上帝会看得到!”

这是一个虔诚地信仰上帝的孩子纯洁而坦白的表现,凶狠的管理员一听,态度立刻就软了下来:

“你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我不打你了!不仅如此,我还要把这几个钱给你,田里那些掉落的麦穗你也尽管捡回去好了。”

安徒生高兴地把管理员给他的钱装进口袋,然后又跑去继续捡了好多麦穗回去。

母亲也为安徒生的机智和聪明而感到高兴,经常对邻居们说:

“汉斯真是太聪明了。不管是谁,只要见到他,都会喜欢他的。就连那个凶狠的坏蛋,都拿钱给他哩!”

不过,母亲也有发脾气的时候。那是在安徒生4岁的时候。

1808年,丹麦盟国西班牙在军队正驻扎在菲英岛上,因此欧登塞街道上就成了他们玩乐的地方。

这些士兵也是安徒生第一次见到的外国人。有一次,安徒生正在街边玩耍,忽然一个西班牙兵走过来,伸手就把他抱了起来:“小家伙,你真可爱!”

说着,他便在安徒生的额头上亲了一下,还把安徒生放在胸前,摁着他的头,让他的小嘴唇去亲吻他胸前的银像。

安徒生十分害怕,吓得一动都不敢动,想从那个士兵的怀中挣脱出来。

这一幕恰好被安徒生的母亲玛利亚看到了。安徒生跑回来后,她大发雷霆:“那是天主教徒才干的事呀!”

原来,丹麦自从14世纪进行宗教改革后,就开始信奉新教。而新教与天主教的信仰是有冲突的,所以母亲对此很不高兴。

不过安徒生却不觉得这算是一件大事,甚至后来一直都很怀念这个让他亲吻银像,而且还流下眼泪的外国兵:

“这个士兵,说不定也有一个与我一般大的孩子,留在他的故乡吧?”

后来有一天,安徒生又看到了那个士兵,而这次他居然被伙伴押送着上了刑场,原因是他杀死了一个法国人。

看着被押走的士兵背影,安徒生觉得简直像自己被押到刑场上一样难过。

这件事后来也给安徒生带来了灵感,后来他就写出了一篇以《兵士》为题的诗来。这首诗还被译成德文,并刊载在军歌集当中。在安徒生的诗中,这是很有名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