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11808800000019

第19章 事业的巅峰(2)

不久后,这部童话剧就在俱乐部中演出了,而且大获成功。俱乐部中共有2500个座位,在系列的演出当中,全部的戏票顷刻间就倾售一空。这出戏不仅孩子们喜欢看,就连大人也都争着去看。可以说,从上层到最底层的各阶层人民都喜欢这出戏。这样的结果,也让安徒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他在后来的自传中说:

“当我考虑创作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时,我想象他们的父母也会在旁边听的,因此我在童话中也应写一些供他们思考的东西。”

所以,安徒生的童话作品都会在每个孩子能懂得的情节后隐藏供成年人琢磨的、更为深刻的寓意,以及通常只有成年人才能领悟到的智慧、生动机敏的幽默和尖锐的讽刺。

第二年,安徒生又创作了一部童话喜剧《北方梦神》。它所表现的主题,是健康、耐心和灵魂的宁静远比金钱的价值高。

这部童话喜剧也很快获得了上演资格,而且戏票也是一售而光。然而,演出过程却是此起彼伏。由于这出童话剧是用诗的形式写的,所以在第一幕开演时观众没能领会,剧院内一片混乱;第二幕开演时,人们开始讥笑起这部剧来;而第三幕开始时,几个观众干脆就走了。

但是,剧场里接下来就安静下来了,观众们开始聚精会神地听下去,生怕漏听一点内容。剧刚一结束,全场就响起激烈的喝彩声,每位观众都长时间地热烈鼓掌。

这出戏连着演了好几个晚上。有一天,演出结束时,一位穷工匠泪眼汪汪地抓住安徒生的手,使劲地摇着说:“谢谢你,诗人安徒生,这是一出多么神圣的喜剧啊!”

对于安徒生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穷人朋友的这种赞誉更令他感到激动和满足了。

其实,安徒生的大部分诗歌和童话都来自于外界的环境。他很善于以一种诗人的眼光去深入观察生活和周围的大自然,这样也能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创作出独特的童话故事及诗歌等。

1851年春天的一天,阳光和煦,春风拂柳,安徒生遛出城外,到一位住在普雷斯特湾的老朋友里拜访。安徒生发现,那里的年轻人都很希望鹳鸟能在他们屋顶上筑巢。

“等我下次来时,”安徒生开玩笑地说,“鹳鸟也会来的。”

不久后,安徒生又在一个清早来到这里。果然,飞来了两只鹳鸟,忙碌着在屋顶上筑起巢来。

这一年,鹳鸟时常飞来飞去。按照当地迷信的说法,预示着安徒生也即将要远走高飞去旅行了。

不错,安徒生果然又出去旅行了,不过只是去了瑞典,旅途很短。

瑞典是安徒生多次前往旅游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安徒生将他脑海中的一组组画面或印象写成了一篇篇的童话,其中有一篇名为《麦秸的话》的童话。这篇童话,是安徒生根据当时的一件真事创作而成的。

有一天,安徒生到花园中散步,看到一群年轻的姑娘围坐在花坛上。她们的手中都拿着四根麦秸在玩。她们把麦秸的末端都两根两根地编织在一起,据说,当这四根麦秸全都这样编成一个整体时,编织人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而且,她们还热情地请安徒生也来试一试。

安徒生虽然不相信这种迷信的说法,但还是拿了四根麦秸编起来。他说,如果他能编成一个整体,他就把自己的愿望告诉给这些姑娘们。

安徒生将麦秸打了个结,一张开手,四根麦秸果然合在一起了!

这时,安徒生忽然不自觉地满脸通红,甚至开始变得迷信起来了,违反科学地相信了这件事。

“我的愿望是:希望丹麦大捷,并且很快能够获得光荣的和平。”安徒生说。

原来,在1848年爆发的欧洲大革命期间,丹麦也未能幸免地卷入其中,整个丹麦都充满了战争的气息。哥本哈根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各种群众性集会。

这一年的1月20日,丹麦国王病逝,新国王即位。1月28日,新国王公布了丹麦新宪法。

新宪法首先解决的就是丹麦当时混乱的民族问题。按照国内自由派的主张,霍尔斯坦公国可以获得一些独立权,但丹麦与德国居民杂居的什列斯维希地区,必须划为丹麦的一个省。霍尔斯坦公国与什列斯维希公国以埃德尔河为界,一直以来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丹麦的自由派便喊出了“丹麦以埃德尔河为界”的口号,结果遭到两个公国的一致反对。

公国分别派出代表向国王上书,表示希望不要将这两个地区分割开,而且还希望能有各自的宪法。

国王拒绝了两个公国的要求,于是两个公国的王公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战争就此爆发了。

在丹麦人眼中,这两个公国的起义无疑是暴乱,因而也难得民心,暴乱很快就被“平息”了。

然而,对这两个公国怀有野心的普鲁士在起义军大败时,派出了一支救援军队出来干预,公然支持两个公国的军队。

很快,普鲁士军队就占领了什列斯维希和日德兰半岛的一部分。后来,普鲁士与丹麦签订了和约,丹麦军队于1849年7月歼灭了两个公国的军队。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什列斯维希—霍尔斯坦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

安徒生从心底厌恶战争,也反对用武力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时刻都流露出对和平的热切期望。

“我是多么希望战争可以尽快结束,多么想看到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都致力于团结和友谊。”安徒生在给爱德华·柯林的信中这样写道。

在给艾达·吴尔夫的信中说,他说,战争就是一只“吸吮人类鲜血、吞食燃烧的城市的极其可恶的怪兽”。

所以,当安徒生在花园中将麦秸达成结后,他说出了“希望丹麦大捷,并且很快能够获得光荣的和平”的愿望

而那一天,碰巧传来了弗雷德里西战役胜利的捷报。麦秸的预言真的实现了!

除了《麦秸的话》外,安徒生还根据瑞典的印象写了《凤凰》、《祖国》、《一个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著名的童话。他把这些童话编成了一个故事集,取名为《在瑞典》。这本书于1851年出版。

后来,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曾谈到《在瑞典》这部作品,认为它比他的其他任何一部作品都能表现他自身的最大特征:对大自然的美妙、幽默、抒情的描写,有如抒情散文一样。

(四)

从1852年起,安徒生开始以《故事集》为书名来出版他的童话故事。

安徒生认为,在丹麦的民间语言中,“故事”一词既可指充满奇幻的童话,也可以指普通的故事。这其实也是在强调,他不希望把自己的童话读者局限在孩子们身上,而更希望大人们也能接受并喜欢阅读他的童话。

安徒生出版的第一部《故事集》包括《一年的故事》、《世界上最美丽的玫瑰》、《城堡上的一幅画》、《最后的一天》、《完全是真的》以及《好心境》等六篇童话。

1853年,他又出版了第二部《故事集》,其中收入了《伤心事》、《各得其所》、《柳树下的梦》、《小鬼和小商人》以及《一千年以内》等五篇童话。这一年,他还补充增订了《我的一生的童话》这部作品。

对于以《故事集》的方式出版的童话,有些读者觉得内容不如以前的童话有意思了。但这些读者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时期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已经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

在英国出版的《雅典庙宇》杂志中,对安徒生出版的《故事集》有这样一篇评论:

“在离奇、幽默和亲切感等方面,安徒生的童话是无与伦比的。让那些要求为我们的断言拿出证据的人读读这部作品中的《毫无是处》、《伤心事》、《柳树下的梦》、《完全是真的》等故事吧,让那些指责这些故事是小玩意儿的人也试着创作一篇如此完美、精致和有启发性的作品吧!这些故事的篇幅虽然很小,且大部分都是写琐事和平凡的爱的,但它们却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就其本身而言,它们应该受到所有热爱艺术的人的热烈欢迎。”

1854年,安徒生又到维也纳、威尼斯等地旅行。之后,他又到了德国,为他的全集进行大量出版前的准备工作。不久以后,由彼得森插图的故事集便出版了。这部故事集除了包括以前出版过的许多童话之外,还收入了很多新写的童话,如《她是个废物》、《依卜和小克丽斯汀》、《光荣的荆棘路》等。

从1857年起,安徒生又出版了八部故事集,几乎是每年出版一部,有时一年甚至会出两部。另外,他还以单篇的形式发表了一些童话。在1871年到1873年间,他又出版了一批童话集。安徒生一共写了164篇童话,为世界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期间,安徒生已经是享誉天下了,无数的光荣勋章、荣誉称号、庆祝活动,无数赞扬他的文章,作品再版过无数次……可以说,数不尽的荣誉从国内外接踵而来!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旅行期间,各种尊敬与赞美也雨点般落在安徒生这个被别人誉为“童话之王”的人身上。就连陪同安徒生的约那斯(爱德华·柯林的儿子)都因为疲于应付这些荣誉而抱怨起来。

年轻时代的安徒生那么急切而执着地要出名,为获得别人的承认而拼命搏斗;可是现在,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了,他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了,安徒生却“越来越有一种虚幻的感觉,越来越相信荣誉和名望是无足轻重的事”。这是他在给爱德华·柯林的一封信中说的话。安徒生觉得,要是能够重新变成一个赤脚的小孩,重新去征服世界,那该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