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11808800000010

第10章 命运的转折(1)

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安徒生

(一)

就在安徒生感到绝望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父亲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与母亲送他远行时的情景,都让他感到,倘若就这样向命运屈服,无异于承认失败,从而失去生命的价值。为了父母的理想与期待,他决定再次站起来。何况,阿拉丁在取得神灯之前,也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在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神灯前,他是绝对不会退出的生活舞台的。别人说自己好高骛远也好,爱出风头也罢,都没有必要去在意。

想到这里,安徒生的心也变得亮堂起来,他仿佛听见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在身体里欢乐地流淌。

安徒生不再坐在那里沮丧难过了,他站起来,活动一下腿脚,伸伸懒腰。这时他发现,外面的雾气已经打湿了他的衣衫,他已经在河岸边整整坐了一夜了。

安徒生抬起头,看到一轮红日已经从东方喷薄而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一次,安徒生决定继续写剧本。他准备根据一个历史事件写一出悲剧,名字就叫《阿芙索尔》。

经过几天的努力,《阿芙索尔》的第一幕完成了,安徒生对这部作品相当满意。不过,因为有了过去的教训,这一次安徒生冷静多了。他想再听听一些著名作家的意见,于是就跑到莎士比亚剧本丹麦文的翻译者彼得·吴尔夫家中。

一进屋,安徒生就自荐地说:

“彼得·吴尔夫先生,您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我非常敬佩您。我写了一个悲剧,可以读给您听吗?”

吴尔夫一家正在吃早饭,他们邀请安徒生一起吃早餐。但是安徒生可吃不下,他一心关心着他的剧本:

“不,谢谢您吴尔夫先生,我急着听您的意见。”

“你真是个急性子的人。好吧,那就请你念念吧!”

安徒生兴致勃勃地朗诵起剧本来。刚一念完,他就急着问道:

“先生,您认为我会成功吗?”

“你这才写完第一幕呀!你什么时候再来?我欢迎你。不会很快就全写完吧?”

听了吴尔夫的鼓励,安徒生有点惊讶地说:

“我马上就会接着写的,两个星期就能写好!”

安徒生说完,就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出了吴尔夫先生的家。

从吴尔夫家中出来后,安徒生有一种预感,自己距离成功不远了。想到自己在哥本哈根三年的坎坷生活,安徒生真是感慨万千呀!

忽然,安徒生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先将剧本出版,然后再送到剧院不是更好吗?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能出版《维森堡大盗》和这部《阿芙索尔》,就可以先赚上一笔稿费,用以改善一下自己现在贫困的生活。

为了能够出版这两部作品,安徒生着实忙活了好一阵子。他准备把它们编成一个集子。可是,叫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安徒生想来想去,由于这些作品都是自己写作的尝试,那就叫《尝试集》吧。安徒生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另外,安徒生还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威廉·克里斯蒂安·司各脱。

随后,他认认真真地在“尝试集”几个字下面署上了这个笔名。在这部集子的前言中,安徒生以诗的形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作者充满戏剧性的生平。

在完成剧本《阿芙索尔》后,安徒生又写了一篇小说,名叫《帕尔纳托克墓地上的幽灵》,这也是他平生所写的第一篇小说。写的是猎人巴列的幽灵,夜间在农舍出现的故事。

这篇故事是安徒生小时候在邻村取牛奶时多次听到过的。他剔除了其中迷信的成分,对一些离奇的事情作了合理的解释。

这篇作品的出现,也表明安徒生在试笔阶段并没有完全局限于诗歌和悲剧方面,而开始有了向故事突围的倾向。

在完成了几部作品后,安徒生开始寻求出版商。可是,出版商们却不愿意冒风险为一个没任何名声的青年出版这部集子,他要求安徒生必须找到一定数量的预订者才能付印。

安徒生跑遍全城,也没能找到足够的订户。可是,当安徒生回到书商那里要求拿回这部手稿时,出版商却拒绝了他的要求。就这样,这部手稿就一直放在这个出版商这里。

而更令安徒生意外的是,若干年以后,在没有获得通知的情况下,这部集子竟然原封不动地出版了。

虽然这部集子当时并没能出版,但在同年的8月,《竖琴》报发表了《维森堡大盗》的第一幕,编辑部还给了安徒生一笔小小的稿费。当时他正需要钱来维持生活,这笔意外的收入虽然很少,但却解除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令安徒生看到了希望。从此,他的生活即将揭开新的篇章。

(二)

安徒生将《阿芙索尔》送到了皇家剧院的经理处,此后开始焦急地等待着剧院的消息。这一次,他有一种时来运转的预感。

与此同时,剧院经理处也将安徒生的这部作品交给著名的诗人拉贝克,请他来评判它的文学价值,拉贝克是剧院经理处的艺术行家。

拉贝克将这部作品带回家阅读时,看到封面上写着安徒生的名字,想起三年前这个年轻人曾求助于他,但被他拒绝了。如今又看到他的作品,他感到这个年轻人真的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拉贝克在读了第一页后,便皱起了眉头:文理不通,语言陈旧,读起来也不太通畅。他甚至没明白,安徒生究竟要写什么呢?看来他根本不是个搞文学创作的料子。

出于一种责任心,他还想继续再往下看一点。可再读几页后,拉贝克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到最后甚至露出了笑容:啊,人物性格竟然勾勒得十分鲜明。作为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年轻作者,能写得这么好,可真是难能可贵啊!只有很有天赋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不过,拉贝克认为,这个剧本在皇家剧院上演的话还是不够成熟的,因为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还没有抓住剧本创作的基本技巧。但也由于这点,让拉贝克感受到了安徒生的执著,并认为应该请国王发给他一笔公费,以便让安徒生尽早接受文学教育。

可是,谁能有这么大的面子,能请求国王发放经费呢?拉贝克想了一会儿,想到了自己的好友柯林。

柯林是国会议员,也是丹麦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同时他还是皇家剧院的导演和负责经济方面的经理。他非常善于团结最杰出、最优秀的人才。

其实,安徒生与柯林也不算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熟人,但他留给安徒生的印象并不好。在安徒生看来,柯林言语不多,表情严肃,对安徒生也从不给予鼓励。这令安徒生在潜意识中就没有把柯林当成是自己的保护人。然而,就是这位柯林先生,最终改变了安徒生的命运,以至于后来安徒生多次表示,柯林就像他的“再生父亲”。

1822年9月13日,这一天对安徒生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这天,他被叫到皇家剧院经理处,拉贝克先生在这里等他。

拉贝克告诉安徒生,皇家剧院不准备上演《阿芙索尔》,因为剧本不够成熟,韵律混乱,而且还缺乏舞台计划。安徒生很失望。

“别难过,”拉贝克先生接着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的,我把你的详细情况讲给了柯林先生。当他知道这个剧本是你这样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写出来时,认为你十分了不起。柯林先生一定会帮助你的,你就等好消息吧。”

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安徒生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他要接受正规的教育了,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他父亲生前对他最大的希望,没想到今天竟然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了。

从剧院出来后,安徒生仍然沉浸在欢乐与激动之中,一切都像是在做梦,恍惚得不真实,让一直处于困境中的安徒生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果然没多久,柯林先生就接见了安徒生。

柯林先生是个严肃而实在的人。见到安徒生后,他没有寒暄,就直截了当地对安徒生说:

“以您现在的文化程度,怎么能写出供皇家剧院演出的剧本呢?!”

安徒生一听这句冷冰冰的话,以为事情没有指望了。但柯林先生话锋一转,又用平静的语调继续说道:

“不过,拉贝克教授说他在您的悲剧剧本中看到一些天才的火花,认为您应该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我想问您,您愿意进拉丁学校学习吗?”

“我十分愿意,那是我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安徒生激动地说。

“这样吧,”柯林先生还是平静地说,“我想想办法来帮助您,我会把你的情况与国王谈一谈,建议他每年批给您一笔皇家公费,让您能支付求学期间的生活费用。”

“那,那真是太感谢您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激您!怎么感谢您才好呢?……”听了柯林先生的话,安徒生激动得简直连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

在柯林先生的安排下,国王弗雷德里克四世召见了安徒生,并答应在若干年内每年发给安徒生一笔一定数量的教育经费。而且通过柯林的关系,拉丁学校的董事们也准许安徒生到斯拉格尔塞的初中免费接受文化教育。

安徒生高兴得简直无法形容,上拉丁学校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这将成为他成功道路上一个多么重要的阶段啊!过去所遭受的一切屈辱与痛苦都将成了过眼烟云,崭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安徒生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充满了对他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的感激之情。

当然,安徒生最想感谢的就是柯林先生。当安徒生向柯林先生告别,准备去读书时,柯林先生和蔼而热情地说:

“你需要什么,就不客气地给我写信吧。要经常告诉我你的情况,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