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90年5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出台《甘肃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
(10)1999年9月26日甘肃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并于2002年3月30日进行了修正,共七章54条,包括总则、森林经营管理、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法律责任等。本《办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实施性地方法规,依法确定了林业基金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森林植被恢复费制度,征占林地审核制度和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转让制度,确定了占用和征用林地补偿损失标准,明确了全民义务植树的任务,确定了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赔偿损失标准,明确了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林地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建立了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实现了森林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实施以来,对于规范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及其他改变森林生态环境的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11)2003年11月28日,甘肃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共23条。该《条例》是甘肃创制性的地方立法。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湿地的保护,恢复和保障湿地的基本功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在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甘肃森林资源管理领域法”的评估,我们从20年来这方面的十多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选择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和《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两个地方性法规作为评估对象,主要是因为它们分别是甘肃森林管理领域的基本法和湿地保护领域的专门法规,一个是实施性的,一个是创制性的,对其评估具有典型意义。评估的方法是,依据领域法条款归类分析和领域法能力初评表,将领域法IEM能力分为“强”、“中”、“弱”,在0~30分值段中,平均分在20~30为“强”;11~19为“中”;10以下为“弱”。
对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20个法律要素和12项原则,归类综合分析,从IEM理念在本领域法中体现程度来看,要素1在本领域法有体现,与IEM理念基本相符;要素8在本领域法中有一定体现,与IEM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相符,但在内容表达方面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尚有差距;要素3、10、13、14、19、20有涉及,但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基本相符;要素2、4、5、6、7、9、11、12、15、16、17、18有涉及,在领域法中所反映的内容与IEM理念有一定的差距。按照“要素呈现性、要素内容表达性、要素内容实施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下:
在要素呈现性方面,领域法内20个要素,其中,11个要素(立法宗旨、依据,权利和义务,政策目标与法的一致性,共同管护义务,政府和行政机关职能,行政管制,公众、社区参与,区划、规划和计划,财政投入、市场激励,法律责任,其他)明文有规定;9个要素(适用范围、对象,利益相关机构的作用,定义,土地权益和保护,教育,调研、监测、评价,资源、生态综合管理,遵守和执行,纠纷处理)被地方性法规所指引。在0~30分的分值段中,得分23.8分,评价能力为强。
在要素内容表达性方面,20个要素中,2个要素(立法宗旨、依据,政府和行政机关职能)覆盖比较全,且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比较相符;10个要素(权利和义务,政策目标与法的一致性,共同管护义务,行政管制,公众、社区参与,区划、规划和计划,资源、生态综合管理,纠纷处理,法律责任,其他必要或重要者)覆盖比较全,但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尚有差距;7个要素(适用范围、对象,土地权益保护,定义,利益相关机构的作用,调研、监测、评价,财政投入、市场激励,遵守和执行)有涉及,且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比较相符;1个要素(教育)有涉及,但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尚有差距。在0~30分的分值段中,得17.5分,评价能力为中。
在要素内容实施性方面,20个要素中,1个要素(立法宗旨、依据)属于经常性适用,实施成效好;5个要素(适用范围、对象,政府和行政机关职能,行政管制, 纠纷处理,法律责任)属于一般性适用,实施成效较好;10个要素(权利和义务,定义,政策目标与法的一致性,土地权益保护,共同管护义务,公众、社区参与,区划、规划和计划,财政投入、市场激励,资源、生态综合管理,其他必要或重要者)属于经常性适用,实施成效一般;4个要素(教育,调研、监测、评价,利益相关机构的作用,遵守和执行,)属于一般性适用,实施成效一般。在0~30分的分值段中,得14.4分,评价能力为中 。
从整体看,该领域法较好地贯彻了IEM的有关理念:第一,体现了目标着眼社会、管理面向基层的原则。《森林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乡(镇)设立的林业工作站或者林业中心站,负责乡(镇)林业工作,林区的村民委员会、机关、部队、学校、厂矿、农牧场等单位,应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建立基层护林防火组织,划定责任区。湿地保护条例规范了相关社会各主体在湿地保护活动中的共同管护义务,注意协调各主体在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第二,体现了市场生态双赢、生态制约管理的原则。《森林法实施办法》确定了森林实行生态公益林、商品林分类经营管理的原则,规定生态公益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林地面积的70%。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天然湿地边缘100米范围内投放任何危害水体及水生物的化学制品。第三,体现了公众参与的原则。《森林法实施办法》规范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树造林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体现了IEM注重长期规划的原则;规定凡本省常住公民,男性11岁至60岁,女性11岁至55岁,除无劳动能力者外,每人每年均应完成5至8株的义务植树任务。湿地保护条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保护湿地资源的义务,对破坏、侵占湿地资源的行为有检举或者控告的权利。第四,体现了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森林法实施办法》规定凡坡度25°以上坡耕地应有计划限期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草植被。湿地保护条例规定在湿地区域内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遏制地下水位下降,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第五,体现了生态保护优先、资源永续利用理念。湿地保护条例立法目的开宗明义的规定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恢复和保障湿地的基本功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批准的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负责编制林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用地比例。生态公益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林地面积的70%。湿地保护条例第八条关于防治湿地退化要有计划地补水、轮牧、限牧、禁牧、限期退耕和迁出原居住地的居民等措施。对在湿地保护区内开垦、采挖、猎捕、烧荒、采矿、爆破、修建非保护性截水、取水、排水和废水排放、倾倒废弃物、危害水体的生物、化学制品等人为活动作出了禁止性规定。第六,体现了注重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原则。湿地保护条例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及行政协调机制,注重湿地资源保护及综合生态系统的长远规划,将湿地保护的项目、配水、经费等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森林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批准的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负责编制林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七,体现了保护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湿地保护条例从自然生态措施的综合性,从建立节水、补水机制、实行轮牧、限牧、禁牧、退耕和居民迁出等方面细化了湿地保护区对湿地的管理,森林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批准的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负责编制林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用地比例。第八,明确了多元的森林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建设、保护和管理经费来源渠道。第九,规定了与林地、林木、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有关的制度和要求,并对违反林地、林木和湿地保护的行为规定了具体的经济处罚。
该领域法与IEM理念和原则的要求比对,其不足之处:第一,对有利于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保护的伦理、民俗、传统知识和技巧的保存和承继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完善。第二,对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在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虽做了具体规定,但对妇女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等没有做出特别规定,尤其是对妇女在保护湿地资源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是空白的。第三,对森林资源的评价、林权的流转、林木经营者的权益,以及主要名词解释中林缘区的划分等方面的规定过于原则,在具体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第四,对湿地、林业科研、技术服务和推广机构的设置和作用规定得很不够。也较少涉及湿地资源的信息传递、知识宣传、人员培训以及发展政策等内容,未能具体规定当事人纠纷解决机制。
针对上述不足,对完善该领域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转变观念,树立天地之化育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遵循自然规律,落实科学保护措施;第二,突出共同管护和公众参与,正确处理维护共同利益和保护个体利益的关系,关注林地、湿地保护区域内群众的切身利益;第三,增加对湿地资源的信息传递、宣传和保护湿地相关技术培训方面的内容;第四,进一步突出林地、湿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对林地、湿地保护的职能,加大林地、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按IEM原则的要求,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林地、湿地保护运行机制。
(五)甘肃森林资源领域法综合生态系统管理(IEM)能力评价
甘肃省是我国沙化土地分布大省,风沙活跃,危害严重,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风大沙多,植被稀疏,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位于千里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自然生态特别是水源涵养林的兴衰枯荣,直接影响着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保护水源涵养林,维护自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12月7日,甘肃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共32条。对沙区防治区划、具体措施、治理方案、资金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职责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责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整个祁连山区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受大气候的影响,气候趋暖,降水减少,雪线上升,林区干燥,病虫害加剧,火险等级增加,自然生态恶化,河流水量锐减。二是随着山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开发的矛盾日渐突出,进出人员增加,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给管护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三是执法力量薄弱,管护手段单一,对一些人为的毁林毁草,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活动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和处理。四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多方面都无法达到总体规划的要求。五是保护区地域辽阔,管理难度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97年9月29日,甘肃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2年3月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正。共38条。主要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保护站的法律地位和职责、保护区区划、各类开发利用活动的限制措施、水源涵养林补偿、地方各级政府职责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责任以及行政处罚措施等做了具体规定。
“甘肃森林资源领域法”的评估,我们选择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两个地方性法规作为评估对象,主要是因为它们分别是该省防沙治沙法的基本法和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专门法规,一个是实施性的,一个是创制性的,对其评估具有典型意义。评估的方法是,依据领域法条款归类分析和领域法能力初评表,将领域法IEM能力分为“强”、“中”、“弱”,在0~30分值段中,平均分在20~30为“强”;11~19为“中”;10以下为“弱”。
对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20个法律要素和12项原则归类综合分析,从IEM理念在本领域法中体现程度来看,要素1、2、8在本领域法有体现,与IEM理念基本相符;要素6、10、20在本领域法中一定体现,与IEM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相符,但在内容表达方面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尚有差距;要素7、14、15、16、17在领域法中有较好体现,与IEM理念比较相符;要素3、4、5、9、11、12、13、18、19有涉及,但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尚有差距。按照“要素呈现性、要素内容表达性、要素内容实施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下:
在要素呈现性方面,领域法内20个要素,其中,13个要素(立法宗旨、依据,适用范围、对象,定义,政策目标与法的一致性,共同管护义务,政府和行政机关职能,行政管制,区划、规划和计划,资源、生态综合管理,财政投入、市场激励,遵守和执行,法律责任,其他)明文有规定;7个要素(权利和义务,土地权益和保护,利益相关机构的作用,教育,调研、监测、评价,公众、社区参与,纠纷处理)被地方性法规所指引。在0~30分的分值段中,得25.5 分,评价能力为强。
在要素内容表达性方面,20个要素中,4个要素(立法宗旨、依据,适用范围、对象,政府和行政机关职能,其他必要或重要者)覆盖比较全,且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比较相符;10个要素(权利和义务,政策目标与法的一致性,共同管护义务,行政管制,定义,区划、规划和计划,资源、生态综合管理,财政投入、市场激励,遵守和执行,纠纷处理,)覆盖比较全,但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尚有差距;4个要素(调研、监测、评价,公众、社区参与,土地权益保护,教育)有涉及,且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比较相符;2个要素(利益相关机构的作用,法律责任)有涉及,但所反映的内容与IEM原则和要素指标尚有差距。在0~30分的分值段中,得19.2 分,评价能力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