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糊涂学的智慧
11807400000082

第82章 引蛇出洞的技巧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上司对下属的忠诚总不那么放心,于是就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部下进行考验。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便穷追不舍,搞得部下诚惶诚恐不敢对上司有任何离经叛道之举。即使大家相安无事,掌权者仍不放心,还总想在平静的水中搅起一点波浪。于是,他们便采用各种手法对部下进行“火力侦察”,诱使对方误入他所设的圈套之中。这种诱使部下上当的手法,在后世叫做“引蛇出洞。”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昭候有一次故意将一片剪下来的手指甲握在手中,而假装丢掉了。古人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一点不能损失的,即使是一片剪下来的指甲,也要好好保存起来,更何况他是一国之君,龙躯玉体,一毫一发也是珍贵的,如何能够丢失。于是他严令左右侍臣立即寻找,一定要找到不可,否则要严加治罪。

左右的人自然无法找到,惶恐万状。这时,有一个侍臣动了个心眼,将自己的指甲剪下来交了上去,谎称已经找到了。他想谁的指甲也都是一个模样,国君如何能分辨得出!他哪里料到,韩昭候是要以此来测验臣下对自己是否忠诚,这个人耍了小聪明反而暴露了自己。

战国时期,子之做了燕国的丞相,为了测试部下的忠奸,有一次他坐在屋里装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然后问手下人:“刚才从门口路过去的是什么,是不是一匹白马?”他的左右侍从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个平时爱拍马溜须的人跑出门外去追马,自然是一无所获,然后回来报告说:“外面有一匹白马。”他哪里想到,这是子之用这种方法了解他手下的侍从中有没有不诚实的人,果真有人吞下了他投下的鱼饵。

冯玉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但此人行伍出身,长期的军旅生涯使他沾染上了不少旧军队的陈规陋习。冯玉祥长于治军,一直采用旧式的家长式的治军方法,他治理西北军采取很严厉的手段,不仅要求其高级将领过简朴的生活,甚至高级将领犯错误时,也采用罚跪、打军棍、罚站门岗等形式进行体罚,因此常招致手下将领的不满。可是,冯玉祥毕竟智慧过人,统御部下的才能也是卓越不凡。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对冯玉祥的治军有如下生动描述:

冯氏行伍出身,未尝受正式军事教育。其部属也多系行伍出身,纵是高级军官,也每有目不识丁者。所以,冯氏治军,仍以一本中国旧军的陈规。部下犯错,纵是高级军官,也兴众打军棍。其部将也专以效忠其个人为职责,部队固然是其私产,将校也是其仆奴。军官每有升迁,冯氏常按北方军的陋习,先罚打军棍数干,然后发表升官命令。其部属如有无故被打军棍者,其同僚必购酒肉,燃爆竹,为其庆贺,因为打一顿屁股之后,官又升了一级。这种侮辱人性的作风,冯氏行之不以为怪。

这种先打屁股后升官的做法,使一些人望而生畏。据说,曾有黄埔毕业生数百人奉命到冯玉祥部见习,不久悉数潜逃,大概是因为他们在“蒋校长”手下受宠惯了,对冯玉祥这一做法难以忍受。

冯玉祥这种考验部下的方法,自然是沿袭了封建时代的旧习。但是,提拔部下时对之适当进行敲打也是必要的。一是让他不忘知遇之恩,以后加倍对自己效忠,二是让他不要功高震主,滋长野心。有些人一升官就得意忘形,想翘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