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11780000000049

第49章 水库移民启示录(3)

对移民宽,对官吏严,也是当时清政府在移民运动中的一大特色。即或是修改和调整移民政策,也是在“以爱养百姓为务”的前提下进行,对百姓充满了体恤和关怀之意。

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只有两个:一是元朝,蒙古族统治中国97年;二是清朝,满族统治中国达268年。这是一个史学家、社会学家仍在不断研究的课题。为什么一个少数民族,能在一个以汉族为绝大多数的国度统治200多年?除了军事上的强悍和历史机遇之处,这与前期几位皇帝治国安邦的策略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清朝的几位皇帝在“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出现极为复杂的局面时,提出了“安民为先”、“裕民为上”、“便民为要”的治蜀方略,这不能不说是当时执政者的一大奇迹。

清王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个皇帝皆是铁腕人物,采取的也是铁腕政策。他们从强迫移民开始到自发性移民、主动移民的大潮形成,也是颇费周折、煞费苦心。

从史料中看,“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持续了100多年,除前期“武装解送”移民进入巴蜀,后期绝大部分是主动移民。这些移民对恢复巴蜀经济,医治战争、瘟疫、灾害留下的创痕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创造历史上著名的“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一下300年前的移民运动不难看出,要大规模迁移非自愿移民,政府必须唱主角,没有政府的“铁腕儿”,几乎不可能进行大规模非自愿移民;而要把被动移民演变为主动移民,这是在政府一系列“安民”措施的作用下,移民认为比原来故乡生活好,所以才鼓动更多的移民进入四川。移民能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生存、生活下去,绝非两三年、七八年就能做到。真正让移民扎下根来,使移民在生活质量上必须有所改变,这又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

由于把官员们的政绩、升迁、奖惩与移民垦荒结合了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官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有的地方官为组织男、妇移民全力垦荒种地,竟做起了托幼等后勤工作:“男妇出耕,送幼子于署,官为视弄之,至夜引回。”为帮助移民,官府当做托儿所幼儿园,负责煮饭喂孩子,这在当时民见官就“下跪作揖”的封建王朝,真是不可想象的一番景象。

清王朝移民运动的一个有力主张,就是要迅速恢复移民的生产、生活,不论是移民还是政府,“剃头挑子一头热”不行,还得“两情相悦”。

今天,我们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峡大移民,重庆市政府制定的奖惩规则与古人有惊人的巧合。如重庆市市长、副市长分别与区、县长和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区长、副县长签订了责任状,完成任务则奖,完不成任务则实行惩戒。

三峡移民从1985年试点,1993年正式开始移民算起,要到2008年才能结束,时间长,跨度大。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之后就从事移民工作,到2009年移民搬迁结束,他的“娃儿也大学毕业了”。但是,搬迁结束只是“移民工作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移民搬迁过后的稳定、发展,逐步走向安康,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重庆市政府为保证移民工作的连续性和移民干部的相对稳定性,防止在任的地方官员突击使用移民资金,把移民任务抛给后来人,政府对移民区的干部许诺,凡是移民干部政绩突出者,可以实行提职不离岗,仍干移民工作的老本行。

2005年,就有开县移民局党组书记陈能文、奉节县移民局局长孙开武、忠县移民局局长杨文祥等人提职不离岗。当然,要执行这些规定也有难度,有的人就不理解。一位教授公开质疑,干部已搬掉铁椅子,废除终身制,重庆库区的移民干部提职不离岗,是不是一种变相的终身制?

三峡百万移民是一个超大型的复杂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移民官员和移民是构成这个工程的主要细胞。要激活细胞,调动积极性,把“被动型”的移民变为“主动型”的移民,则需要更多的研究如何刺激百万移民这个大细胞。

古时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清王朝为大量招徕移民,安定和安置好移民,使被动入川的移民向主动移民过渡,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安民”、“惠民”的优惠政策。

如对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就是一项有力举措。康熙二十九年,清王朝制定了“凡流寓情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这一“招法”,收效大为显著,入川移民络绎不绝。雍正六年,“中央政府”又细化、补充了土地所有权的规定,给移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三峡库区在安置农村移民之前,就大规模调整土地,虽说是“一平二调”,但让每户移民都有一块属于自己耕作的土地。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移民“无地不稳”的做法。让农民“耕者有其地,居者有其房”,对稳定库区农村移民的基本生活,发挥了“一块奠基石”的作用。

清王朝还在移民户籍权、子女入学、考试等方面为移民提供诸多便利。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鼓励移民安家落业,拥有户籍权,可及时在四川赶科赴考,并优惠“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弟子在川一体考试,著为例”。

今天,国家政府也为三峡库区的教育提供了诸多优惠和便利条件,移民区的子女高考一律加5分,使不少徘徊在高考分数线边缘的移民子女,转瞬间破涕为笑,并昂首挺胸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

2004年6月25日中午,长航“江山19号”轮满载外迁移民驶过波光粼粼的南京长江大桥,移民子女谭俊考上大学的消息在船上不胫而走。

搬迁之前,谭俊家住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龙门村1组,这次要外迁到江苏省通州市川港镇川北村15组。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谭俊就毫不犹豫首选了南京的一所大学,因为,这里离新家乡近一些。

轮船自22日上午从万州港启碇,谭俊一家人泪别故乡之后,都惦记着高考成绩的事。重庆市为了方便移民在外迁过程中查询高考成绩,专门开通了手机短信息查分系统,并在第一时间把高考信息告知这些迁徙途中的移民考生。

多少次查询,多少次等待,谭俊在24日凌晨0点45分才收到了高考成绩。他实际得分449分,比重庆市划定的一般本科分数线低一分,但是,国家为移民子女加5分的政策就使他跃上了一般本科的录取线。

24日晚,重庆划定分数线,25日凌晨0点55分,谭俊就收到了详细信息。于是,他激动得泪水涟涟地频频给同学发短信息,告诉同学们他可以读一般本科啦。

在船上,最高兴的要数万州区移民局局长钟吉鹏,他到404房间来对谭俊一家人不停地恭喜,他提醒太龙镇的干部说,明天谭俊到江苏新家后,一定要好好为他庆祝一番。

对移民局长来说,还有什么比移民子女考上大学更高兴呢?

涪陵区移民老孙的孩子高考差4分上录取线,加上5分就超过录取线1分。他说,正是这5分“救了孩子的命”。

库区不少移民家庭、移民考生享受到了高考政策的优惠。我在库区上下采访,许多移民提起这项优惠政策就赞不绝口。别小看这5分啊,他改变了多少移民子女的命运?减去了多少移民心中的忧烦?清王朝入关一统江山之后,是一个新生的政权,在当时可以说是“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决策层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移民运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清王朝上下都知道,要让从异乡迁到巴蜀地区的移民多“拓荒种地”,安心生产,让其生存条件迅速得到改善,就要实行一系列的政策倾斜和强有力的扶持。首要的就是减免赋税吸引移民和稳定移民的生活,让移民搬到新家后,家庭经济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喘息期”。

为安置好移民,官府还提供牛种、口粮、补贴银子等经济方式,全力抚助移民。

顺治皇帝准许“四川荒地,官给牛种,听民开荒,酌量补还价值”。雍正五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就两湖、两广、江西等地逃荒者已达数万户的实际情况,奏“请开招民事例,给穷民牛具籽种,令其开垦荒地”。雍正皇帝迅速批准,并调拨10万银两入川应用。

第二年春天,户部又批准四川巡抚张德疏奏,对入蜀开垦荒地的移民人户“应给牛种口粮,照滇省之例,每户给银12两,仍令五户环保……所领牛种价银,统于原籍地方官迄赔,免其在川扣还”。

每户给12两银子,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目。直接把扶持移民的银两发到户,对激励人心、深入持久地开展移民运动“恢复山河经济”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前清的移民政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政府根据各个时期移民运动发展的不同特点,不断地调控移民政策,倾力扶持移民,使移民之浪潮跌宕起伏,多姿多彩。

我们今天进行三峡百万大移民,除了已基本建立奖励移民官员的激励机制,还要从鼓励移民搬迁安置和生活稳定的实际出发,制定出一些使移民群众能瞧得见的、摸得着的、“能够吹糠见米”的扶持政策。

前清移民运动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激活每一个细胞,绝非小事。

调动每一个移民的积极性,没有“大动作”是不行的。史学家认为,清王朝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包括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把我国人口空间移动的特点、格局和规律表现得最为充分。对巴蜀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和冲击,完成了一次重塑,其错综复杂性、文化多元格局与丰富多彩性特点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

借鉴前清时期移民运动的经验,对今天如何妥善地安置三峡百万移民,是一项值得认真探究的重大课题。

从重庆库区来看,历史上就有六次大移民,而这六次移民运动几乎无一例外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秦国鼎盛时期,兴兵灭亡了巴蜀。当时秦国大约有5万移民进入巴蜀地区,这是史书上记载的第一次移民运动。

第二次移民大约是在西晋末年,北方人举家南迁,陕、甘等地成千上万移民离乡背井,携妻带子,翻越秦岭,经长途跋涉后抵达巴蜀,开始垦荒种田,养家糊口。

第三次移民发生在北宋初年。第四次移民发生在元末明初。第五次移民就是著名的前清时期“湖广填四川”,这次移民运动延续了100多年,川东地区就接纳移民95万人,移民总数180万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在重庆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这种“杂交”文化的延续。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对移民个人和移民区,是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机会。政府开展的移民运动,政府就会“给银子”、觅良策,这实际上就给移民地区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第六次移民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三省以及全国各地的“非自愿移民”为躲避战争,如洪流般地涌向四川。据统计,当时四川、重庆的移民超过700万人。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集中了全国各阶层的不少英才,同时也集中了大量难民。躲避战争的人们除了带来了金银细软,还带来了生产技术,谋生手段和各种风俗文化。各地的语言、各地的饮食、各地的衣着、各地的言谈举止,无不相互影响着、渗透着,使中国各地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在重庆形成了一次空前的大交流、大融会。

一般来说,“杂交”总是好的,“杂交”总有优势。

从历史上看,大规模移民也不失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重塑社会的特殊方式。但是,还要制定出一系列安民政策,做到利民、惠民,才能使社会稳定发展。

三、两次搬迁留下的思考

“你如果不去高阳了解移民的情况,你的文章就会缺失一页。”这是不少人对我说的一句话。当然,我也不想“缺失一页”。高阳有什么去不得?不管怎么说,高阳移民只是三峡百万移民的一部分。更何况,在我的眼中,任何题材都没有危险的界碑。

2005年9月初的一天,我驱车前往重庆库区高阳镇。在路上,我脑海里冒出几个与“高阳”二字有联系的“关键词”。

首先浮上脑际的是唐朝的高阳公主,在她身上曾发生过一个人世间极为惨烈的爱情故事。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17女,最得唐太宗宠爱。她天性活泼,毫无保留地绽放自己的热烈个性。但是,高阳公主还是逃不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她被许配给大丞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高阳公主从结婚那天起就不“理睬”丈夫。

随后,高阳公主在打猎时邂逅辩机和尚。这才是她的初恋。那时,公主16岁,辩机21岁。辩机是唐玄奘的高足,是长安最负盛名的学问僧人,他翻译的《大唐西域记》和唐玄奘一样流芳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