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11780000000039

第39章 叩响命运之门(6)

奉节县移民胡运鸿年近60,搬迁前是会计,基本没种过地,不懂耕作,不会农活,不谙农技。到奉新县后自订报刊,自学农业知识,现在家里鸡鸭成群,猪肥鱼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为当地建设出点子,想办法,得到干部群众的推崇,被选为县政协委员。

云阳县移民雷阳安把酿酒技术带到永修县,根据当地口味和习惯开发、酿造白酒,加上种棉花、养猪、打米,年收入5万元。他还在家里挂上志愿者协会牌子,自任会长,不管移民或当地人,谁家有事,他都主动上门,谁需要帮忙,他都积极热心。

忠县移民彭善玖、彭善富兄弟俩在山东寿光市虚心向当地群众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年收入6万多元。

垫江县移民局长黄国评说起全县接收6366位外迁移民,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垫江是一个以生产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当地农民仍对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灾荒饿死人的惨境记忆犹新。当地人认为,庄稼人就得干庄稼活,肥田沃土是“一碗泥巴一碗饭”,“不种好粮食,再有钱没有粮食卖怎么办?”“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这些年来人们的观念有所变化,也懂得了“种田保肚子,打工挣票子”的道理。但几千移民一来,就把当地人的传统观念冲了个稀里哗啦。

县移民局干部董建平说,移民涂流华初来乍到,不太习惯种粮。他在大坝田上种麦子,不听帮扶人员劝说,自个儿大把大把向土里撒麦种,当地人偷偷笑痛了肚子,但不敢当面笑,怕伤了移民兄弟的心。

麦子是种下去了,涂流华又疏于田间管理,结果杂草长出来还高出麦子一大截,真是“杂草与麦子并存,蝇蚊与蚱蜢共舞”,自然没什么收成。

涂流华面对当地农民种地的娴熟技艺也自叹不如,虽说是庄稼种了一辈子,但怎么也比不过当地人。思前想后,他就把自己承包的好田好土,换了乡亲的一大块荒坡,然后在上面修了240平方米的猪圈,搞起一个养殖场。由于家住公路边,又在公路边捣鼓出一个简易洗车场。少种一些地,又多几个赚钱的门道,日子过得还算火红。

像涂流华这样的喜欢动脑筋的移民在垫江还真不少。

移民李英德40出头,由于受胃病的困扰,长得黄皮寡瘦,没精打采。他也不太会种地,就把自己的好田好土置换成一口鱼塘,从以种植业为主变成了以养殖业为主。荷包渐渐鼓起来,胃病也好了,人也精神抖擞起来了。

黄选玉,从奉节县移民到垫江县澄溪镇,瞄准集镇市场需要,带领20多户以前的库区果农办起了一个蔬菜公司,搞起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目前公司业绩发展迅速。

到垫江的这批移民,主要来自三峡夔门的峡江口,他们在老家时生产条件太差,也不太习惯在深谷陡坡上种粮,都是种经济果木、种蔬菜、搞贩运赚点小钱为生。新家分配的好田好土,用移民自己的话说是“种不习惯”,“还种糟蹋了”。

当地人开始还纳闷,这些移民真是不懂“一碗泥巴一碗饭”?可看到移民像变魔术似的搞果业、发展养殖业,见缝插针地利用荒山野地赚钱,方如梦初醒:移民的求生、创业的本领,原来在老家的生存条件中就训练出来。

黄国评局长说,来到垫江的6000多名移民,他们“以赚钱为纲”的思想观念,对当地人“以粮为纲”传统农业观念,形成了一道强大的冲击波,不少农家也仿效移民搞多种经营发家致富。

大多数外迁移民对目前的收入状况感到比较满意,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精神状态都很好。他们和当地群众的关系也都很融洽、和睦,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乃至风俗各个方面正在逐步融入当地社会。

江西奉新县有7个移民被选为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海崇明县几年来已有14个移民子女考上大专,并在逐年增加。永修县虬津镇虬津村一移民的儿子进入南昌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很有希望。

牟一安,原万州太龙镇一村支部书记,现江苏省通州市农民。当安家落户后,他以自己的党员身份,积极为移民和当地村民排忧解难,调解矛盾。正因为他出色的工作,很快得到当地党员、群众的拥戴,以高票当选为村支部副书记。

李洪华,忠县移民,到山东即墨市后重操旧业,当起了原来在家乡时的餐馆老板,现在生意日益红火,年收入30万元。他还尽力帮助移民,录用的19名服务员都是移民子女。

船工李忠诚,从巫山县小三峡移民到梁平县礼让镇,在大家的帮助下改行办起了蜂窝煤厂,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姚文榜,从云阳县移民到铜梁县石鱼镇后,抓住紧靠县城的有利条件,发挥精于修理摩托车的一技之长,办起了新世纪摩托城,每年税后纯收入达到了5万元。

2004年8月3日落户嘉兴市秀洲区的移民彭小波,他的家是一幢约2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楼上4个卧室1个客厅,显得很宽敞。

镇里免费帮移民装了有线电视,一到新家就能看上重庆卫视的节目,看电视时能听到乡音。

彭小波刚到新家就发现客厅里摆放了新桌椅,厨房里有煤气灶、碗筷,新买的大米、蔬菜、豆制品、猪肉,以及油、盐、酱、醋等。最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连重庆人最爱吃的辣椒酱也放了两瓶。“村干部替我们想得真周到啊,左邻右舍也都来问候我们,第一天就感到了邻里们的热情、好客。”

江苏大丰市安置了810名移民,在该市新丰镇仁南村,28岁的移民李安春,花1.25万买了一套107平方米的平房,村里一下子划给他家11.7亩地。在村里提供的技术指导下,小李养猪,种大棚蔬菜、棉花、栽桑养蚕。一年下来,收入上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李高兴地说:“这边条件好,从前在家务农收入每年就2000元,老想出外打工,现在我愿意在这儿种地。”

杨小梅一家从奉节县白帝镇迁移到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2003年5月,杨小梅被县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脑瘤,转到杭州一家省级医院确诊后,预计需医疗费4万多元。

这笔巨款犹如晴天霹雳,让全家人陷入了惊恐和绝望之中。镇党委书记陆为民知道消息后,发动全体机关干部踊跃捐款。当8676元捐款和镇财政拨出的5000元救济金送到医院时,杨小梅感激得泣不成声,她知道,新家的“亲人”拿出这么多钱为她治病,这在贫困的老家几乎是不可能的。紧接着,村里又千方百计凑出3000元救济她;县农村大病医疗统筹办公室又及时为她报销医疗费1.6万元。

刚刚送走洽谈的外商,陆为民书记又急着上街买营养品,杨小梅刚出院,他得去看望这位移民姐妹。杨小梅的婆婆面对陆为民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说:“小梅生病到现在,镇里、村里的干部来了一趟又一趟,给了那么多帮助,她这条命真是捡回来的啊!”

递铺镇共安置了166名三峡移民。镇里专门抽调一批干部,对移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回头看”。目前,所有移民已全部纳入农村大病医疗统筹。镇里还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平均每户移民至少已有一人在镇里的企业务工,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陆为民和镇机关干部主动和移民中的贫困户结对,定期上门看望,给予一定资助,并承担贫困户子女的学杂费等。

陆为民是基层的一位书记,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姓名--为民,为人民,为三峡移民。

2004年8月5日,重庆库区丰都县182户共706名三峡移民来到浙江湖州市安家。在道场乡塘南村,村口公路边的一个大院子里有一幢6楼6底的房子显得格外抢眼,这里住着来自丰都县兴义镇泥巴溪村的陈劲松、周宗秀夫妇等3户移民。这房子记载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三户移民搬迁前来选房址,看中6楼6底村小学闲置的校舍,想买了改建成3户人家的住房。而此时,当地有部分村民也想花20万元争买这幢房子开工厂。此事摆到了村民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王士荣说:“乡亲们,三峡移民为国家舍小家,要把他们的住房问题看做是自己家里的事情。请本地的乡亲们就不要再争了,村里的意见是以最优惠价卖给移民兄弟!”

就这样,村里以每2楼2底2.5万元的建筑成本价将闲置的校舍卖给了这3户移民。

陆鑫泉是浙江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和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当第一批三峡移民123人到镇里,他每月至少去每户人家三次,问暖嘘寒帮助解决困难。现在,第一批移民中71个劳动力中有54个在企业上班,其余从事个体经营。

“当你拿起饭碗的时候,要想一想群众吃什么、喝什么。”陆鑫泉说的话很实在,也很朴素,更意味深长。三峡移民是否会沦为新的贫困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各地政府扶持移民,关心生产、生活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抚民、安民政策,让移民真正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除却巫山也是云。

三、大地胸襟

市移民局经济合作处处长郭雪梅,谈起全国各地支援三峡的感人故事就滔滔不绝,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很容易感染人。市移民局一位领导告诉我说,郭雪梅担任“经合处”的处长,要面对支援三峡的20多个省市和国家各部委,她的笑声也会发挥一点“公关作用”。

郭雪梅说:“从1992年到2006年,重庆库区共实施对口支援项目2123个,支援方到位资金173亿元,2006年全国支援库区的资金有23亿元,整个三峡库区工矿企业的补偿资金只有70多亿元(1992年价),兄弟省市对口支援资金已超过三峡移民的补偿资金,这为三峡库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解库区产业空虚的难题,安置好水库移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库区经济发展,表现出博大的胸怀。”郭处长打开话匣子,向我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市委书记的“嫁妆”

1999年6月,中央把福建省省长贺国强调到重庆任市委书记,他一来到重庆就部署移民工作。6月29日在雾都宾馆召开的移民工作会上,他要求市委常委、副市长、“四大班子”每年都要到三峡调查研究移民问题。他说:“我从福建到重庆工作,福建省领导同志对我说特意准备了一份不菲的’嫁妆‘,这就是对口支援重庆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