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11780000000038

第38章 叩响命运之门(5)

一点没错,因为这些“种榨菜的老祖宗”遇到了新问题。

2004年8月,这些移民从老家带来榨菜种子到富阳栽种,四五个月过去了,大多数榨菜秧苗水土不服,一发芽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情况稍稍好一点的,也像得了厌食症一样病殃殃的,只开花不结果。移民们搞不懂,本想“大展宏图”,用自己老家的手艺,到浙江种榨菜和做榨菜来卖个好价钱,没想到一种下去就挨了一“闷棒”,只有埋怨自己“把老祖宗种榨菜的脸都丢尽了”。“移民兄弟的难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当地政府知道情况后也很着急,邀请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陈竹君来给三峡移民“把脉开方”。为讲好这堂课解移民之难,陈教授先前与富阳的农技人员一道,到春建乡下唐村况国权等移民家中详细调查了解榨菜生病的原因。

课堂上,陈教授仔细分析了“水土不服”的成因,强调浙江榨菜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又对大伙今后的种植专门提出几条建议:要选适应浙江气候的本地榨菜品种进行种植,如“浙桐1号”、“余姚缩头种”等,还要掌握好播种时间。

这一堂别开生面的讲课,让移民们眼界大开,“胡子都笑弯了”。

66岁的移民吴心胜说:“老家的老办法、老套路在这里是擀面棒吹火--一窍不通。搬到新家,’瞎胡闹‘是长不出榨菜的。”高桥镇泗洲村的移民舒雨兰不识字,她听课的认真劲儿令人感动。她把培训班上分发的书面授课资料叠得整整齐齐,说:“要把资料带回家,让老公也好好学一学。”

陈教授讲完,蔬菜站、种子站、粮油站、植保站的农技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上台用带着“浙江风味”的普通话,就富阳本地蔬菜种植、农作物品种选用、水稻油菜作物栽培等,为移民们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们还向移民推荐了富阳近年来效益较好的绿芦笋、苋菜、大白菜、西瓜、茶叶、油菜等农产品。

富阳市农业局局长李国生表示,紧接着将组织农技人员分片走访移民家庭,根据每户移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劳动力情况,推荐适合移民兄弟种植的农产品,并送去实用技术、农业信息和较好的农作物种子。

浙江富阳人“好为人师”,给涪陵移民上起了“榨菜课”,使移民们真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三峡移民兄弟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困难很多。当地人给移民兄弟生活上的呵护和照料的故事很多,类似榨菜种子“水土不服”这样生产上的难题,确实需要第二故乡“扶上马再送一程”。

安民琐事实录

迁入新家,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经济、生活习惯的差异非常大,血缘、地缘意识更是根深蒂固,要在短时间融入当地社会很难。

有的三峡移民,几十年生活在山坡陡峭的峡江深谷,猪、羊都是在山上“敞放”,从没使唤过耕牛。到了平原地方,在耕地时,牛一甩头、一瞪眼,吓得哇哇直叫,扭头撒腿就跑。跑了一会儿,发现牛并没动武的意思,才跑回来蹲在田坎上暗自垂泪……重庆开县移民黄凤国到了同属一语系的湖北省,但语言交流仍有困难。在老家耕田,对牛喊“退”,对湖北的牛得大声武气地喊“缩”,对重庆的牛喊“转头”,对湖北的牛就要喊“过来”……语言是一条被低估的巨大的沟壑,是融入当地社会的一大障碍。“乡音未改鬓毛衰”,指的就是语言问题。

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方,移民得像小学生一样从一、二、三、四、五……个、十、百、千、万学起。

语言不通,与当地交流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谁又会耐着性子听一个外地来的陌生人说着一大通听不懂的话呢?大多数移民表示:要迈过语言这一大关隘,恐怕要等到下一辈人了。

从奉节到福建晋江西滨镇安家的300位移民,刚到晋江,他们几乎无一人能听懂当地方言,也不太适应当地的环境,上了年纪的人不知多少次梦回到千里之外的白帝村老家。移民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说闽南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能平的家族在奉节袁梁村居住了8代,他不会说普通话,福建的众多方言令他头痛不已,倒是他妻子聪明,她说:“听不懂就写字吧,话说出来不一样,中国字总是一样的噻。”

再难也要学,不说闽南话,怎么能成为货真价实的福建人?又怎么融入当地社会?西滨镇政府想了一妙招:移民要安置得稳当,还得“从娃娃抓起”,让三峡来的小移民最先学闽南话。

于是,西滨小学、西滨中学专门为小移民进行了闽南话培训。小家伙与大人们就是不一样,接受新鲜语言反应很快。放学回家,摇身一变,又当起“语言老师”,把从培训中和课堂上学到的闽南话教给了父母。

孩子当老师,父母很规矩地学,学不好还要挨“脑壳笨”的训斥。

每当大人到菜市场买菜,到商店购物,孩子们就当起了“随身翻译”。

忠县的不少移民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学不会,但要让下一代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话,“要等我孙子长大后,才与村里人没什么区别”。江苏省海门市,也是一个富饶的地方,由于三峡库区与江苏相距太远,地理环境差别很大,两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确保三峡外迁移民能够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江苏各三峡移民迁入地党委、政府都组织群众中的骨干分子、移民干部、乡村干部等开展“四帮一”活动。所谓“四帮一”,就是有4个当地干部群众对移民进行帮扶。外迁移民到家后,这些干部群众都主动上门介绍当地情况,并带领这些移民到附近的市场、商场等地方看看,教他们怎样买菜、怎样砍价等。当地党委、政府还专门制作了亲情联系卡,上面写着帮扶干部的姓名和电话,以及包括当地医院、镇办公室等在内的常用电话号码。

语言不通是外迁移民面临的第一大难关。移民办负责人说,暑假期间,他们组织当地的中小学教师,到每户移民家中,教他们说普通话和当地方言,使他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与当地群众顺利交流,为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奠定基础。

从巫山到安徽长丰县水湖镇的三峡移民,一开始对语言环境有一种怯生生的“恐惧感”。

安徽人说的“照不照”,移民听了一头雾水,什么叫“照不照”?后来才知道是“行不行”的意思。

在安徽,还有一个笑话,当地人与移民交流,要他“杠家”,移民一听:“什么,你们要’抄我的家‘?”后来才弄清楚,“杠家”就是回家的意思。

江浙地区有一则语言引出的笑话。当地村社干部神色欣喜地向几个移民介绍本地改革成功的经验,很认真总结了两点:一靠政策好,二靠机遇多。但这一句很普通的方言,移民却误认为是“一靠警察(政策)好,二靠妓女(机遇)多”,直听得眉头发皱,心惊胆战,一脸羞愧。

他们的理解是:这里的发展原来是靠妓女多啊,警察好,不就是装老好人,不管这档子事吗。这样羞耻的话,当地干部也敢大言不惭地讲,原来这里的经济发达靠这样瞎搞啊。

“哼!原以为搬进了金窝窝,没想到摊上个淫窝窝!”移民当时就恼怒起来,当面质疑这种有伤风化的“搞法”。

移民一急,说出来的全是三峡土话,讲得唾沫飞的村社干部一时半会没听清楚,也不知是绊了移民的哪一根筋。后来双方费尽了脑袋才明白是误会,肚子都笑痛了。

到上海崇明岛的移民朱祥玉第一次找邻居借菜秧苗儿,说了很长时间邻居还是听不明白,急得没有办法,只好把对方拉到菜秧地里一阵比画。最后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双方都又好气又好笑。

三峡移民外迁到了生存地,双方说的话,双方像听“外语”。但不管是“上海阿拉”,还是“江西老表”和福建“客家人”,他们在听移民讲述问题时,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并把当地方言改成一字一句的普通话,确实让移民们深受感动。

每当移民有困难时,各地总是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安置三峡移民是国家大事,要安置稳、安置好却需要从小事做起,而且要做大量琐碎烦心的小事。

一个迁到安徽的中年移民,原在老家是赶场天做屠宰鲜销生意,因为语言无法交流,到了新家之后就改了行。移民金泽武以前在三峡杀猪卖肉,来到浙江长兴县夹浦镇吴城村后感到不习惯,思想上有情绪,语言上有隔阂,三天两头嚷嚷着要回三峡老家。村里、镇里干部轮番做工作,后来就连县长杨献国也出面亲自来挽留。老金感动了,答应留下来,重操旧业,杀猪卖肉。

村党支部书记孔有明,为三峡移民稳定地安置下来,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为了把金泽武留下来,每天清晨,他都要起个大早,陪着移民金泽武杀猪卖肉。

“孔书记,是你在卖肉?”“不是,是帮移民老金。”“那……我买一块肉。”

“老金初来乍到,听不懂本地方言,你要多多关照。”孔书记几乎对每一个来买肉的村民重复着这样的话。

这位村支书又当“翻译”又当推销员,卖肉的人就自然不少,村民们常常照顾这位远方来的三峡移民的生意。金泽武说:“有孔书记在这里,事情就好办多了。在这儿杀一头猪就有百把块钱收入,比三峡老家好赚钱哩。”

三峡移民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比较起来,在生活水平、精神状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落差”。长兴县县委书记吴水霖表示,县里将尽可能为移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能逐步致富,让移民“来得放心,住得安心,生活顺心”。

这位县委书记说的“落差”还真说到了要害处。稍有历史、经济概念的人都知道,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一块土地。16世纪初期,当三峡还处于洪荒、人迹罕至的原始时期,“资本主义”就开始在长江下游地区萌芽。

从云阳迁入江苏东台市新曹镇的移民赵明宽,原在老家有开车技术,迁入新家后,一心想重操旧业开出租车。2004年10月,他拿出家中的积蓄,并借了一些钱,自作主张买回了一辆10多万元的面包车,准备做客运生意。

可是,他到有关部门办证时却傻眼了,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和行业要求,他买回来的面包车不能从事客运经营。遭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赵明宽几乎瘫倒在地。原来的如意算盘落空,车子就得卖,新车买来就卖,也是二手车,二手车就得降价,这不是应了三峡老家那一句“稀泥巴揩屁股倒巴一砣”的粗话么?借钱来就蚀财,这个“哑巴亏”吃大了。他整天愁眉不展,焦虑不安,茶饭不思。

新曹镇移民办干部知道情况后,主动为他分忧,一次又一次出面,与东台市有关部门联系,这里协商,那里商谈,上上下下跑断腿,说破了嘴,终于获得了理解和支持,把面包车原价卖了出去。

向小兰原在老家云阳县有一手从事面点熟食加工的手艺,迁入新曹镇后,也一心想重操旧业开个熟食店。他们夫妇向新曹镇移民办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当即得到支持,新曹镇移民办立即会同辖区居委会为他们联系寻找房源,几经周折,终于帮助向小兰在集镇上联系了一处适合开店的门面。

2004年8月31日,具有重庆风味的“碗碗香”小吃店顺利开张。向小兰夫妇凭着独特的风味、诚实的经营,得到了当地人的信赖和认可。

“走,吃’碗碗香‘去,照顾三峡移民的生意。”小店生意因此而十分红火。

2005年1月10日上午,向小兰、向智爱等12户三峡移民敲锣打鼓将一块镜匾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新曹镇政府,并在新曹镇政府门前燃起鞭炮。

安徽省三峡办移民安置处处长周本乐说:“有三峡移民的地方都有火锅店,搞运输、开摩的、打工,日子过得都挺红火。”在接纳移民的省市,一切为移民开绿灯。到山东兖州落户的移民周先富,申请开家火锅店,头天下午报齐材料,第二天上午便拿到了全部证照。

江苏大丰方强镇的移民周晓明夫妻,一来就考察当地市场,当发现镇上还没有重庆风味的饭店后,在镇上工商、卫生部门的帮助下,开办了“三峡移民饭店”,生意很好,收入已经由每月1000元上升到2000多元,小两口最为高兴的是,以前老是为“老板”打工,现在打工的历史已经结束了,他们没想到的是,从三峡迁到江苏过日子,才有了当“老板”的机会。

重庆市移民局政策法规处干部蒋为中2005年7月到沪、赣、鲁等外迁移民安置地考查移民生活情况后,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山东省有42个移民与当地村民结亲,上海崇明县有25个移民女儿与当地青年婚配。当地村民的红白喜事,移民群众都热心参与,当地的方言已经能够交流,很多移民已经习惯使用普通话。看到这些变化,我作为外迁移民的’娘家人‘,甚感欣慰。”

在外省种田赚钱吗?勤劳的三峡人回答说:当然能。

移民周以福2001年8月到安徽省郎溪县水鸣乡安家落户。他用家里的3万元搬迁补助费和2万元贷款,承包经营170亩土地。为尽快掌握种植高产优质水稻的技能,他购买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书籍,乡农技站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他科田技术。种植第一年水稻单产达605公斤,想一想,他承包的土地,要产多少粮食?教会一人,带动一方。周以福言传身教,成为400多位三峡移民种田赚钱的领头人,被当地评为“农业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