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智慧讲堂
11766100000054

第54章 以人为本,管理人性化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并不问马的损失情况。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损失非常严重,但孔子回家得知此事,第一句问的竟然不是马的损失情况,而是伤人没有。这说明了,在孔子的眼中,“人”的价值要比任何财富包括马都重要的多。马棚塌了可以再盖,马损失了可以再买,但人没有了,就不容易再找了。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放在现代,就可以运用在“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等管理人才的各个方面。

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归根到底就是:拥有大批优秀员工。柳传志说:“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松下幸之助也曾经说过:“松下先塑造人,后生产电器。”而盛田昭夫说得更加直接明了:“使企业得到成功的,既不是什么理论,更不是什么计划,而是人!”在崇尚人本管理的今天,“企无人则止”的理念已经深植于人心。

企业终归是人的企业,而人也最终要靠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即企业,企业即人。企业从初创到壮大到辉煌,离不开优秀的人在起推动作用。因此,企业的发展,从根本是要从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开始。

十四世纪欧洲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当时也打起了人文主义的大旗,人文主义其中也包括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主张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权”反对“君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和孔子重视人,尊重人相比,文艺复兴在时间上要落后很多了。华人企业领袖施振荣非常推崇“人道”。他认为人性本善,应该发掘人性之善。施振荣一直提倡对人的宽容和信任,容许人有犯错误的机会,最难得的是,施振容能够让出舞台和权力,宁愿自己大权旁落,也要给予别人舞台,施振荣曾说:“创业三十年,我实际上是在经营人性。结果是,宏基人才辈出,王中生王,宏基也成长为全球企业巨头。”

宏基之所以能够人才辈出,王中生王,很大程度就在于施振荣对于人性的超越。施振荣在宏基推行“人性本善”的观念,在问到三十多年来,他是否从未遇到过不忠甚至背叛?施振荣说:“遇人不淑在所难免,你的筹码就是万一遇人不淑的时候你受的伤害是你可以忍受的,因为你由相信人得到的利益更大。”遇到背叛和欺骗,施振荣的做法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相反,他不断地相信人, 因为他认为多数人值得相信,只有相信更多的人,才能抵消少数人背叛和欺骗的成本。

当年的李锟耀,性情躁烈,也属于不听话的能人,但是,施振荣并没有应该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压制,相反,他给了李锟耀足够的舞台,允许其犯错误,甚至放其在明基单飞,成全英雄人物的鸿鹄之志。

反观国内很多企业,存在的恰恰是对人的普遍不信任,老板怕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对老板也有保留,基本是疑人不用,用人也疑。互相提防,内耗巨大。在企业初期,难以破钱财之贪,所以,很多合作人为了利益打得头破血流。很多老板总舍不得为职业经理人花钱,最后,企业如鸟兽散。

公司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感情的,影响其行为的心理是复杂的。人们都希望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希望自己被重视。所以,企业实施人性管理很重要。作为一个领导者,许多时候,并不一定需要鸿篇大论,领导者只要注意一下人感情上的细节,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美)约翰·科特

人性化管理并非一种策略,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它需要身体力行去实践才起作用。人是渴望被点燃的,人也是可以被点燃的,企业应该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人更多的关爱。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在于尊重人性特点,人性化管理的魅力就是让每一个管理者都能感受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无处不在。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认为,没有一种理论、计划或是政府的政策可以使企业成功,关键只有一个,就是要与他的职员建立起一种健康的关系,在公司内部创造出一种家庭式的和谐感情,而这种感情使管理阶层与职工皆有同舟共济的精神。

盛田昭夫每年都把索尼公司所招聘的人员集合到索尼公司总部,进行培训,盛田昭夫对他们上有关企业内容的第一课。盛田昭夫通过讲演,使索尼公司的每个职工都树立了“人人都是索尼大家庭成员”的观念。

正是在盛田昭夫的倡议下,索尼公司的管理建筑在互敬互重的精神基础上。这种精神让索尼的每位职工明白,索尼公司不是属于少数管理者,而是属于全体职工。索尼公司有一项政策:只要是索尼公司的职工,不论他在何处,就是索尼公司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基于这项政策,索尼公司的高级领导人没有私人办公室,甚至连工厂的厂长也没有办公室。公司的管理中央委员同其他职工坐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办公设备。

索尼鼓励个人才智的发挥,做到人人适才任用,故而能将每位职工的潜能发挥到极值,这是索尼与其他企业竞争所体现出来的最大力量。盛田昭夫深有体会地指出:“我们的信念是:‘人’是一切活动之本。”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正是索尼成功的根本所在。

“打虎需要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许多企业的最终失败,并非因为它们不曾拥有一流的人才,而是没有将这些人才有效地组织成一个胜似“父子兵”的战斗“大家庭”,而最能体现“企业大家庭”的就是“开会”。这应该是我们要避免的。

面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一个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不断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以人为本培育优秀的人才。没有人才的保障,只能靠技巧与人争天下,就不可能一步一步把公司推向壮大。智力是公司壮大的源泉,人才济济是做大公司必须选择的第一条捷径。

如果每个员工都努力追求优秀,企业又何愁不能发展壮大呢?如果企业发展壮大了,员工又何愁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呢?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正是许许多多优秀员工推动了企业不断发展,而这些优秀的企业也同时造就了大批优秀的员工。优秀永远都能让个人受益,让企业受益。这就是企业必须“以人为本”培育优秀人才的客观理由。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在企业管理领域,一个公司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能不能充分发展蕴藏在职员当中的极大干劲和能力,产生以一当十、以百当千的乘数效应。

——(美)托马斯·彼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