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萧何的奋斗笔记
11744500000009

第9章 逆境:刘邦落草芒砀山

1.致命关口,人生就是选择

话说刘邦率众兄弟和那些衣衫褴褛的劳工日夜兼程,这一天终于到了今河南地界上的芒砀山一带。今日之芒砀山,林壑优美,这座天然城池,绽放着古老的魅力,让游人如织。秦时的芒砀山地界,密林阴郁蔽日,河流湖泊交错,和沼泽地相连,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刘邦斩蛇的故事,让古老的芒砀山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工夫,大家又累又饿,就坐下来饮酒解乏。一路奔行,大伙儿也知道这趟不是什么美差事,瞅着咱这位带队的爷,不像是那些拿着皮鞭的官爷,倒是蛮面善的。趁着现在管理松散,还是寻个活路吧,于是大家走的走,散得散,逃的逃,余下来的人不多了。刘邦更是懒得去管,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漫漫征程,离咸阳遥遥无期,估摸着等到了地头,自己就混成光杆司令了。自古盛宴必散,凡事不能好过了头。自己这段也忒顺了,从一个社会闲散人员混成了公家的人,还时来运转又讨了个天仙般的老婆,这好事咋就都让自己给摊上了,好事不过三啊,这人啊,一辈子是啥命不是算出来的,是活出来的,这辈子注定了自己躺在地板上就到不了炕上啊。

秦时的徭役和劳役相当苛刻与繁重,每年迫不得已被拉进徭役大军的百姓是多如蝼蚁。百姓被逼得妻离子散,更是怨声载道,为了活命都纷纷逃离。

刘邦是押解的头儿,他大致上扫了一眼,瞧着这些因为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的百姓,年长的,岁数都超过自己的父亲了。年少的,很多都是初为人夫或者人父,还有从未成年的。看着稀稀拉拉的队伍,他知道即便到了咸阳,他公家的金饭碗也算是砸了。就算他刘邦有三头六臂,是千手观音,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他一个人也干不完这干子人的活儿。民工们都散了,他自己会受到重刑。此时,他既无力阻止民工们的逃离,也明摆着完成不了上面交派的任务。如若此时,硬是对着这群善良的手无寸铁的百姓挥起手中的鞭子,驱赶着大家到了咸阳,估计他自己也落不了多少好处,大秦的律法残酷着呢,跑一个役夫,处死没商量。

此时的刘邦是进亦难,退亦难。他心想,不是臣罪该万死,而是死一万次都不够。可他又是哪门子的臣子呢?秦始皇天宫里闪烁的明星,纵使他光芒万丈像太阳,也普照不到他小小的刘三儿头上来。那他活得好好的,万死值得吗?每一个险恶的浪,都有浪花绽放,他决定边冲边欣赏。两难中,刘邦是思忖良久,权衡再三,终于做出了抉择。

刘邦的心中洋溢着激情,他大手一挥招呼过众兄弟,朗声道:“众位老少爷儿们,咱们都是饮着泗水河水的父老乡亲。大家跟着我一路餐风露宿,咱们到咸阳是做什么,想必大家都有数。谁不是父母生养的,谁没有家小,可我们背井离乡、抛家舍业是去做什么?去遭罪,去送死。到了地方,就是咱们拼死拼活完成了任务,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我刘邦明人不做暗事,趁着现在月黑风高,大家来我这儿领点盘缠,有亲的投亲,有友的靠友,各自逃活命去吧!”大家齐问:“那亭长您呢?”

刘邦豪放一笑:“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朝前走,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那年,刘邦在丰乡境内,将民工全部放走。

还别说,人家刘邦还就是有做大官的豪情和胆量,要你你敢吗?做人成功才能做事成功,做事成功才能做官成功。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他站在岔路口,伫立了好久,向左可能是绝地逢生,向右可能是生命不保。人生就是选择,尤其在这样致命的关口。刘邦,果断地做出了人生的决择。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刘邦的舞台就是整个大汉。萧何果然没有看错他。

2.破釜沉舟是一种智慧

就在这一夜,刘邦带领自己的兄弟和那些感念他仗义勇为的百姓,一起逃进了芒砀山,山高林密,一行人跌跌撞撞行走中,一条大蛇突然拦住了去路。众兄弟吓得抱头退回,想另觅出路。刘邦刚才为那些选择离开的百姓送别时,不是饮了几杯薄酒吗?此时酒壮英雄胆,他大喝一声:“好男儿行走江湖,有啥可怕的?”说话间剑已出鞘,雷鸣电闪,那条大蛇被一斩两断。这就是风靡了沛县好多年的刘邦斩蛇的故事。

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两肋插刀笑傲人生,刘邦如果当年上了武当山,那工夫一定比白眉大侠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断不断,难成大器,男人在危急关头就得学会稳健抉择,拥有当断则断的魄力。此时,刘邦作为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干部,他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男人的誓言,在他的干部生涯中书写下最出彩的一笔,也画上了一个句号。他在两难中决绝地断了回秦朝的路。这么漂亮的赌局,一般人不敢押宝,幸好刘邦赢了,要是输了,株连九族给家里惹来灭门之灾,那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上帝永远都是公平的,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除了一直跟随刘邦的兄弟,还有少数感念于他仗义的百姓也舍不得离去,他们集体起誓说愿意跟随刘邦破衣烂衫走天涯。刘邦也感动地说:“我们是兄弟,兄弟情深,有苦有享有难同当。这一句誓言不管你们是否记在心里,我刘邦这一辈子都永远不会忘记。”

摔碎公家的金饭碗,破釜沉舟,这一次,刘邦没给自己留后路。此一时彼一时,昨天还是堂堂的亭长,转眼间现在成了孤家寡人,又变身为混世魔王落草山中,身份角色不停变换,朝不保夕亡命天涯。

月黑雁飞高,山里的夜晚寒气袭人。

大家无处容身,刘邦和众兄弟勉强凑合了几晚,白天隐于山中,晚上出来透透气。和土匪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现在没有去打砸抢烧,没有偷鸡摸狗,没有劫财劫色,身上只有离开沛县时大家周济的那些盘缠。刘邦这人天生又花钱大手,不是持家理财的主儿,三下五除二,出门时带的钱已被他折腾得差不多了,眼看着就弹尽粮绝,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危难落魄之时,刘邦想起的第一个人会是谁?

话说自从刘邦率众人离开沛县,萧何这心里就天天不上不下的,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似的,他音讯全无,也没有派人来联系他。

网络时代,距离的概念已渐渐模糊天下都是一个地球村。所谓的天涯海角有时不过一抬腿的距离,可在秦时,在古代,一旦离别就会杳无音讯。交通不发达,通讯跟不上。出门除了骑马,就是用腿丈量地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赶上乱世,到处兵荒马乱的,这万金的家书往往会石沉大海,当辗转飞到当事人手上的时候,有时早已此去经年,物是人非。

刘邦远行的日子,萧何温了壶相思,就把往事喝了个够。以前,上班时刘邦会来到萧何办公室请示工作,向他教他怎么管理亭里的事,谈谈治安管理的事儿,谈谈和同事相处的事儿,他会很熟稔地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支香烟酷酷的样子。不管别人怎么不看好刘邦,在萧何的心里,刘邦就是个宝贝,就是一只潜力股,他只是没有赶上好机会而已。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手握杠杆撬起整个地球。

距离产生美,也产生了牵挂。萧何几乎天天都在通过各方渠道打探关于刘邦的消息,可是没有一个准信儿,他是牵肠挂肚,费尽思量。倘若不是公差在身,恐怕他早就背个包袱寻刘邦去了。

刘邦落草芒砀山的消息,终于传回了沛县。萧何对刘邦的思念之情,都堪比吕雉了。只是为了安全起见,萧何没有去山里看刘邦。而人家吕雉,一个青春妙龄的小少妇,在娘家从小就没吃过苦,一进刘家门就挑起家庭的重担,在家替刘邦照顾老小,孝敬爹娘。彼时,刘邦触犯了大秦国法,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可怜了吕雉,牵念流亡在外的丈夫,还时不时冒着被抓的风险,一个人跑山里给刘邦送吃的送穿的。

大家都知道的,刘邦是个不按常规出牌的男人,他成了家就能安守本分在家过日子是不可能的。他在泗水做亭长时,别看官儿不大,但事儿不少,刘邦还蛮敬业的,整天为了公务和应酬,忙得跟个陀螺似地不着家。忙着上班也就罢了,若是刘邦在家,他也会呼朋引伴,约上萧何、曹参,还有他那帮兄弟卢绾、周勃等,对酒当歌,感叹人生几何。卢绾是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自打幼儿园就一起玩儿的发小,相亲相爱一起长大。刘邦做无赖时经常惹上官司,到处躲藏,卢绾不离不弃、相伴相随。他是未来大汉开国将领,官至太尉,倍受恩宠。

周勃早年卖过蚕具,给人家发丧时做过吹鼓手。他后来成为了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敢情也是少年励志的楷模,于市井中,曾做过名不见传的营生。

这是未来大汉帝国的两颗新星。看这二位的出身,就知道英雄不问出处。刘邦在沛县这帮兄弟,都是起于微末的平民草根儿,还都在不久的将来一起登上了大汉的历史舞台,成为精英一族。

刘邦跑了,这大秦的县太爷能饶得了刘家吗?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公仇私仇一起报,吕雉沾了丈夫的光,就被关进了沛县的大牢。

萧何的心都让刘邦给揉搓得跟个饺子馅似的,而今嫂夫人偏巧又出了事儿。刘邦是大丈夫,到山里顶天立地去了。可怜了萧何,每天在县里忙完公务还得抽出时间来帮忙照看刘邦的一家老小。他义不容辞,他责无旁贷,自从他和他美丽邂逅,他主动自愿地把自己送到他身边,为了他愿意做任何事,当香烟爱上火柴,许下的诺言欠下的债啊。

3.好属下为领导雪中送炭

突然听见通报,刘邦的信使到了,萧何是又惊又喜,忙关上办公室的门一迭声地问:“刘邦他们还好吗?现在到哪里了?粮食够不够?身上还有钱吗?”那信使衣衫褴褛,并不惧怕萧何,干净利落地冒出一句话:“萧秘书,三哥让我来联系你,我们被困深山密林,兵乏马困,弹尽粮绝,米、面、粮油统统全要,越多越好。”这信使就把他们这一路上的种种经历,一五一十地给萧何说了一遍。萧何是唏嘘不已,叹只叹刘邦为人宽厚,放别人一条活路,可自己的路呢,都给堵死了。这好好的,才离开一会儿的工夫,这不又落草为寇了。萧何是又是气来又是急,下一秒,他马上派人去联络曹参、周勃、夏侯婴,通知他们都在曹参处集合,他马上过去有要事相商。张罗完毕,才想起那信使还在门边候着呢,这又慌忙吩咐下去安排信使先去客房候着,这才急匆匆地离去。

这慌慌张张的可不像萧何的做派,他按捺住内心的不安,赶到曹参那里,夏侯婴,周勃、卢绾等兄弟早就恭候多时了。全是自己人,萧何也没顾得上客套,把刘邦等人在外面的情况告诉大家并共商对策。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患难见真情。大家都慷慨解囊,把自己的私房钱和家底掏出来,只愿能把刘邦救出水深火热的境地,无一人不倾力相助。

这里,萧何代刘邦谢过大家,一行人鱼贯着到市场上疯狂扫货,闪电般装上马车,最后由夏侯婴负责偷运出城,接济刘邦去。其他人坐镇家中,萧何比任何人都想随车而去,跟刘邦相聚,去看看现在他过的日子,最好和他一起私奔浪迹天涯。可是如果县衙办公室的秘书萧何私自跑了,捕头曹参私自跑了,这沛县的领导班子缺了大腿,还不全瘫痪了啊。再说了,萧何不是一个莽撞行事的人,他先派夏侯婴去前线探探军情,自己也好做到知己知彼,做到心中有数。

牵肠挂肚归牵肠挂肚,魂牵梦萦归魂牵梦绕,萧何可不能乱了阵脚。刘邦都已不安生了,他自己可不能再莽撞了。萧何混迹官场很多年,精于人事,知道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他对刘邦的心已是清晰明了,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培养一个领导更不容易。守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尽全力保住这颗火种,他日才有机会点起燎原之火。这未来的领导如今注定命中多劫,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自己得以大局为重,不能乱了方寸,乱了阵脚。

直到夏侯婴从山里归来复命,萧何才真正放宽了心,这萧何比以前更加日理万机了,直接变身加班达人。聚焦时事,放眼观秦朝政局的风云变化,是萧何每天必做的功课,他在潜心寻找时机。

趁今日埋头苦干,免他日仰仗他人。做好县衙里本职工作的同时,又有了业余兼职,磨刀砍柴两不误,萧何的生活过得比以前更充实了。以前还能朝九晚五,现在直接以县为家。萧何这种爱岗敬业的表现让县太爷更加欣赏,时不时还打赏些加班费,但都被萧何拿去充了公,作为前方抗秦反秦将士的活动经费。

自从傍上刘邦,萧何的业余生活却变得单调起来,以前时不时还能呼上夏侯婴,唤上曹参,再捎上比较体己的同事们,出去喝个小酒,打打牌,娱乐休闲一把,反正打着上班的幌子,夏侯婴、曹参都有车也方便。现在生活直接变了个样儿,自从谋上这第二职业,萧何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这项伟大的工作给占满了。不仅他,连夏侯婴、曹参都整天跟在萧何屁股后面忙得脚跟不沾地,枯燥乏味的生活,有了新的光彩,有了新的动力,日子越过越给力,欢欢喜喜地往前赶。他们三人成为最佳加班组合,时不时驾着马车出去采购生活必需品。他们所在的沛县,就成了落草芒砀山的刘邦一干人的后勤和物资供应中转站。刘邦落草的日子,因为萧何这个坚定的大后方的鼎立支持,才得以在山野中顺利度过这段最艰难困苦的时期。

刘邦自从傍上了萧何,就找了一张长期的饭票。在刘邦没有变身沛公之前,萧何就是他的后勤部长,他以实际行动许了刘邦一个团结稳定的大后方。只要刘邦从山里派人来送信儿,萧何绝对没有任何借口,只有服从,就像西点精神一样百分之百地执行。他一定会马上行动起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不顾辛苦,排除万难,全力以赴地为前线那些流亡的抗秦将士们筹备物资和钱粮。哪怕把这些年来他自己小金库里的钱全拿出来充了公,他也奉献得心甘情愿。

萧何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人际关系搞得八面玲珑,善于与人共事。曹参、夏侯婴是自己的朋友,为己所用,往私里讲这是友情支持赞助,往大处讲是团结协作,励精图治共谋大事。男人这一生,事业为重,家、国、天下全装心中。这周勃、卢绾可都是刘邦的兄弟,如今也听命于萧何,在暂时和平的大后方,全力支援流亡在外的刘邦。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任你长着一双如来佛的手,也捂不过天来。可是你的身边要有一个团队,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萧何真有两下子,这世间事,无非是这样,一心一意,万事可为,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个人的人品和人格都是谋事成事的基础。一个人格低下、人品低劣的人即使他靠投机和钻营做了官,往往也会心术不正,走些歪门斜道,难以全心全意地为百姓服务。

在刘邦面前,萧何是一个合格的好属下,有优秀的执行力,对于领导的决策和任务,从来都是没二话,执行、落实、再执行。在属下眼里,他是一个好领导,有着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最优秀的领导力。找借口一事,绝不会发生在萧何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