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萧何的奋斗笔记
11744500000017

第17章 机变:变身二把手,甘做绿叶扶红花

1.戏剧性转换新的人生定位

沛县县衙大院张灯结彩,城墙上的旗帜迎风飘扬,比刘邦娶吕雉那会儿还热闹百倍。这新领导上任,得折腾得人尽皆知,这就是萧何的目的。

刘邦率众人庄重地在旗帜下宣誓,正式反秦。县衙门前的巨幅布告上张贴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名单:刘邦任县令,萧何任县丞兼督事。按秦朝官制,郡设郡守,县设县令,县令以下设县丞,地位在县令之下,相当于现在的副县令。督事的意思就是说萧何为副县令,总理众事。

萧何能稳居二把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萧何把刘邦这枚金子从深埋的沙子里发掘出来,精心雕刻与打磨,他愿他从平凡到不朽,化腐朽为神奇。刘邦为萧何搭建了最宽松最和谐的发展平台,让他炫出最耀眼的光彩。纵观大汉的历史,究竟是萧何成就了刘邦,还是刘邦成就了萧何?

刘邦与萧何的工作轨迹从这一天开始,有了新的转折。人生和职业身份的定位,出现戏剧性的转换。原先,萧何是刘邦的直接上司,刘邦作为泗水亭亭长由萧何直接管辖。如今,人家刘邦稳坐大堂,手拍惊堂木喜气洋洋,成为群龙之首,变身为萧何的领导,领导了他一辈子。萧何现在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将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历史上,臣子成为皇帝的伯乐的,虽说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唯有咱萧何。萧何终于以他的谋略劝道,把这位大汉未来的开国皇帝从一介平民挺上历史的旋转舞台。这对最佳的布衣将相搭档,携大汉起义集团初期成员,不再是搭台唱戏的草台班子,而是从乡村移步县城,正式成立了正规的起义部队。

纵横官场,选择跟努力一样重要,选时机,选路线,选人才。创业嘛,先站住,再站高,先成长后成功。刘邦很幸运,刚起步时就有人才资源优势,吸引了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等地方名流加盟,一时间是名声远扬,队伍的规模也由最初芒砀山时期的百十号人发展到近三千人。路走到这儿,刘邦也算是小小地成功了一把。

沛县起义为刘邦日后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夯实最初的根基。顺理成章大汉集团的前身,第一代领导班子集结完毕。从此后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刘邦就是搂着这三千士兵的家底儿,正式开始了他春风得意的官场生涯。

2.做一个官场新兵,让自己更有价值

萧何也正式开始了他的管家婆生涯。这恍然一梦间,工作环境、身份角色发生了变换,萧何却是心甘情愿的。在官场中,一夜醒来,平级的同事变成了上下级,还会有很多人转不过弯来,更别说你的属下突然变成了你的上司。

曾经的他们,一起考上官差,一起进了新单位,一起酒酣耳热抨击不平的现实,一起猫单位餐厅吃饭,是手拉手肩并肩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忽然有一天,他成了他的上司,板着脸给他分派工作任务,并对他做的工作百般挑剔,大多数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而变得不配合新上司的工作。

以前意见不合,他会跳起来和他争到脸红脖子粗,现在却猛然意识到他们不再是拴在一个槽子里吃食的马,他是他的领导,是他工作上的管理者和监督者。现实就是很骨感,曾经的同事,现在的上下级,谁都不能改变的现实就摆在那里,人家为上你为下。他不摆官架子,为领导关心一下属下,他骂人家虚情假意,装腔作势。他板起脸来,他骂人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翻脸无情六亲不认。总之,他先比他更上一层楼,他是一千个一万个不适应。不是感叹世事无情,就是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甚至酒醉悲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其实他率先升职就说明他自有过人之处。在官场中混得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能抓住机会让自己升值,这样的人就是智者。

这属下做了自己的领导,就感觉别别扭扭,横竖都不得劲儿,说到底就是一个心态问题,一个面子问题。无法重新给自己定位,无法重新进入自己新的官场职位角色,无法扯下自己的面子,无法放下自己曾高高在上的心,所以才会羡慕嫉妒恨,才会感觉疙疙瘩瘩别别扭扭。有一种境界叫放下,有一种心态叫舍得,只有放低心态,才能放低姿态。

萧何从堂堂大秦县衙的第一支笔,变身为刘邦的副手,角色却转变得特顺溜。萧何没有像某些官场新兵那样,看到同事升职而心生嫉妒,不配合领导工作。当初人家刘邦做亭长时咋样来到自己请示汇报工作的,现在萧何加倍地回报给了刘邦,在人前对刘邦是恭敬有加,一天三次像刚进门的小媳妇对公婆那样地给刘邦请安。

一个人在官场混得成功与否,有时并非只靠他的才华和能力。这些细节看似不值得一提,有时却是决定一个人在官场中成败的关键。萧何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认得清自己,张口闭口县令大人长县令大人短,勤请示勤汇报,让那些在一边瞪着眼等着看热闹的人佩服得心服口服。

力挺刘邦,萧何是相当卖劲儿。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取钱再捧个钱场,名人是捧出来的,好领导是挺出来的。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领导不当领袖,这就是人家萧何和新任领导相处的妙诀。既然一心一意地成全了刘邦,就得化作春泥更护花,让领导活得够鲜明够出众。放下自己,就给他的锅里加点米,给他的灶下添把柴。如今,曾经的领导屈身原先属下的灶前,锅沿儿上这口饭,不仅要吃,还要吃好,所以用平常心操持柴米油盐酱醋茶,好日子要往好里过。咱们萧何不是一般的睿智,他知道一个人在官场中混,心稳手才会稳。

现在刘邦就是萧何的旗帜,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而萧何对自己亲手扶持的领导,是绝对的服从。主动地找领导汇报工作,虚心地接受他的批评,曾经勾肩搭背亲密无间的时光都要深埋在心里,拉开彼此的距离。

秦末是一个呼唤英雄的时代,刘邦赶上了好时候,从一开始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从一个活跃在山林里的草莽领袖,变身为农民起义的头儿,融入以陈胜、吴广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的起义洪流中,在斗争中茁壮成长。

自从起义后,刘邦大集团以反秦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已正式确立。朝夕相处的岁月拉开了序幕。萧何就和刘邦长相守了,这长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说到萧何与刘邦的关系问题,从开始就是这样微妙又复杂,像知己心心相印,像兄弟惺惺相惜,他对他言听计从,他对他绝对忠诚。一句话,你是我心中的月亮,散发着清雅和冰凉。我是太阳,给你提供足够反射的光。

3.放低身段,做好手边的小事儿

萧何为人小心谨慎,在领导面前分寸拿捏得当,尊重领导,又懂得换位思考,为人处事低调。对于一个精于谋算的人来说,忠诚、担当、贡献、道义、责任、荣辱这六点是相辅相成的。暂时的低头是为了将来昂头,为了将来站得更高。先让自己升值,然后才能升职。这是亘古不变的官场规则。很多时候,你的工作态度,会决定你一生的成就。那晚萧何闭上了眼睛,就看到了自己的前途。

彼时,沛县大广场上,部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操练着。整齐的步伐踩到最铿锵的鼓点儿上,战车、弓箭等武器装备被整齐地排放在校场上。樊哙、夏侯婴、周勃、曹参等一行人兴奋得合不拢嘴,刘邦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笑成了一朵花。这大汉的团队在创业之初举步维艰,一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儿。现在,总算混出点眉目,诸位武将总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挽弓射箭忙得不亦乐乎。

只是苦了人家萧何,跟着刘邦辗转大江南北,干的工作全是些鸡零狗碎、针头线脑般的小事,拉一张破烂桌子,给战士们发发军衣、洗漱用具等,这支笔杆子最多还能起草个文件,给领导写个发言稿。萧何拍拍身上的尘土,瞅着远处正在操练的队伍呆呆地出神,虽然他尽职尽责地做事,但看到别人忙碌的背影时,心里还是难免有些落寞。

刘邦翩然而至,他顺着萧何的视线望着远处,并把一件袍子披萧何肩上:“大哥忙活完了,就进帐休息会儿吧?”萧何蓦然回首叩拜道:“不知道沛公驾到,真是失礼了,请受萧何一拜。”刘邦扶住萧何的手臂,不让他跪拜,萧何执意行完礼:“这是该有的礼数,不能免的。”

刘邦冷不防地拉起萧何的手,那双写字的手满是冻疮和老茧,刘邦动情地说:“大哥,这段时间队伍上的事儿多,忙不过来,真的辛苦你了。”刘邦不容拒绝地把萧何拉进营帐里,亲自给他的手抹上药膏。

两个男人沐浴在马灯昏黄的光晕里,萧何听刘邦侃侃而谈:“大哥,以后等咱们有了自己的地盘儿,日子过好了,我给你整一间像样的办公室,到时候你就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去做好了。”

想不到刘邦一个粗线条的爷儿们还这么体贴,这倒是真的让萧何心生感动。事实就是这么着,领导一句知冷知热的话,当兵的累死累活都值得。一个能对属下谦恭的领导,值得属下全心全意地苦苦追随。刘邦够煽情,萧何就感动得一塌糊涂了。他对他尊敬有加,他对他有礼有节,两个拥有大智慧的男子彼此间互相欣赏,又刻意地疏离对方,方能看清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携手并肩。

那晚,萧何第一次听刘邦说起他宏伟远大的理想。彼时,刘邦去押送劳工那会儿,在咸阳的官道上偶遇秦始皇正在华丽丽地出访,马路上的老百姓们都被驱赶到警戒线以外,但他们依然簇拥着围观,那阵势那排场真是气势如虹。在拥挤的人群里,刘邦只顾看热闹,躲闪不及差点被卷到秦始皇的车轮底下,秦始皇的侧脸正好闪过车窗前,但在瞥见秦始皇的一瞬间,刘邦脱口而出啧啧赞叹道:“大丈夫生当如此啊!”他这句脱口而出的精典语句,成为催人上进的名言,就凭这句话,刘邦也能被评为年度最牛的励志哥。

那时刘邦还是大秦普通子民一枚,他看到那波澜壮阔的场面,那铺张喧嚣的阵势,心里充满了羡慕与向往。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芝麻绿豆小官儿来说,刘邦并没有想到将来某一天他会取而代之,但这次的邂逅却刀刻般印在在他的心头,他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和秦始皇一样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