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欧洲战史
11714700000031

第31章 棍棒战争

棍棒战争指发生在当时归属瑞典的芬兰的反封建的农民起义。“棍棒战争”的得名显然是由于起义者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棍棒。起义的直接原因是:瑞典在俄瑞战争中遭到破坏,劳动人民应募义务繁重,压在农民身上极其艰苦的封建徭役加重。1595年5月18日签订佳弗津斯克“永久”和约后,农民的处境并未改善。以芬兰总督弗勒明元帅为首的在芬兰的瑞典贵族与瑞典统治者查理公爵之间的斗争,加速了棍棒战争的爆发。

1596年11月,在南埃斯捷尔博尼耶省爆发了亚阿科·伊尔卡领导的起义。11月25日,农民队伍在斯图尔丘罗附近击溃政府军之一部后,在首领托莫拉、伊尔卡和维尔普尼卡科统率下,分3路向亚波方向推进。他们捣毁老爷们的庄园,杀死贵族和地方当权的代表人物——“克纳普”。起义军分成若干独立活动的队伍,起义浪潮席卷大片土地。弗勒明部队趁起义军分散之机,将起义军分别在阿诺尔、诺基阿和波达西奥基附近各个击破。1月初,伊尔卡被捕,并被截肢断头而就义。

起义军主力失败后,棍棒战争扩展到萨沃拉克斯省。但以帕拉年兄弟为首的农民队伍于1月23日在米克拉附近被击溃。1597年2月24日,在桑塔武奥里附近的交战,是棍棒战争最后一次大战。北埃斯捷尔博尼耶的农民在这次交战中遭到失败。这次规模最大的芬兰农民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和计划,起义军行动孤立,武器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