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713100000006

第6章 废墟里的辉煌(6)

南越王墓中,还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丝缕玉衣。经专家将其复原以后,可以知道玉衣是用2291片玉片以丝线连缀而成。包括了头套(有头罩,面罩两部分,用玉265片)、上衣(包括衣身、袖筒,用玉961片)、裤筒(用玉614片)、手套(用玉234片)、鞋(用玉217片)五个部分。从玉片的钻孔观察,它的断面成圆锥形,而满城汉墓玉衣片的钻孔断面成圆筒形,由此证明南越王墓玉衣片的钻孔工艺落后于满城汉墓。这一件丝缕玉衣保存相当完整,为玉衣出土物在金缕、银缕、铜缕玉衣以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同时,南越王墓的下葬年代要早于满城汉墓10年左右。因此,这一件丝缕玉衣也是经科学发掘、整理和复原的我国最早的一套完整玉衣。也是唯一的一套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其他玉石器数量亦相当丰富,且质地多样,题材广泛,制作精美。1991年曾在香港作过专展,港督卫奕信夫人还出席了开幕式,在香港引起轰动。

在数量众多的玉器中,有一件铜盘高足玉杯,金器由高足青玉杯、托架和锅盘组成,原有丝绢包裹。高足杯青玉质地,杯身和足分别由两块青玉雕成,然而在连接处钻一小孔,用竹条插榫相连接,杯身及足均有精致的花纹。托架由3条金首银身的龙共衔1块中间成圆孔的花瓣形玉片组成,托住玉杯。其下为铜盘,整个器形相当漂亮。

玉器中还有1件圆雕舞女,其缓舒广袖、轻歌曼舞的神态被刻划得维妙维肖,是汉代玉舞人中首见的圆雕品。此外南越王墓还出土了数组玉佩饰,其组合相当复杂。制作手法也多种多样;包括透雕、浅浮雕、线雕、针刻等等,真可以说是精工细雕了。

南越王墓出土的乐器当中,有两套石质的编磬,其数量分别为8件和10件。这是目前所知汉墓出土编磬中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两套。

磬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它用石灰岩磨制而成,既可单个敲击演奏,被称为“特磬”,也可以大小顺序编成一组演奏,称为“编磬”。它一般是与钟、弦管乐器在一起演奏。编钟声音洪亮,但磬音穿透力比钟声强,而弦管乐声音轻柔。这样,弦管悠扬、钟声洪亮、磬音清越,便可以演奏出令人悦目赏心的乐曲。

在南越王墓出土的数量庞大的铜器当中,有一件错金虎节值得一提;器身铸成虎形,四肢作蹲踞状,张嘴露齿,弓腰卷尾,形象威猛生动,似欲腾空扑击。虎身上的毛斑是先铸出凹槽,然后再贴上金箔片,显得金光灿灿,煜煜生辉。

大家都听说过战国魏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中的虎符与我们介绍的虎节不太一样。虎符也铸成虎形,但它是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分别是中央与军队将领各持一半,当中央要调动兵员时,须由传达命令的人手持一半虎符与将领手中的另一半对合,命令才能有效,将领才会执行。而虎节则是一个整体,执行任务的人只须持此虎节便可畅通无阻,较之虎符的使用要简便,用途也要广。

南越王墓还出土复原了一件大型的漆木屏风。尽管以前在战国,西汉墓中曾出土过屏风,但那些都是为陪葬而特制的明器。而南越王墓中经复原的漆木屏风,是首次发现的西汉的实用屏风。屏风在出土时,因漆木本身已朽坏,因而剩下来的实际上就只有屏风上的铜质构件散落在地上了。专家们根据铜构件出土时所在的位置,屏风造型结构特点,以及一些构件上所刻的数字记号,经过反复的分析、排比,绘制出了一个基本的复原图:屏风高1.8米,宽度5米,共分为5扇,每扇宽1米,它由中屏、两侧屏、两翼屏组成。中屏开门两扇,可以自由启合,两侧屏位于中屏两侧,是固定住不能动的,冀屏位于屏风整体的两翼,可以折叠。在翼屏与侧屏的连接处的顶部,各有一展翅欲飞的铜朱雀,雀尾插雉鸟尾羽6~8根。由于屏风漆木已朽,所以尽管原屏风上面有彩绘图案,但残存的漆皮过于破碎,没有办法进行复原,所以也就无法窥其原貌了。

南越国的历史,在史书中的记载极为简略,今天要想了解南越历史的面貌就只有依靠地下埋藏的这本天书了,而南越王墓的发掘,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天书中重要的一章。正基于此,所以广州市政府在南越王墓的原址上建立了一座博物馆,以便让更多的人能读到它。

法门寺地宫

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大陆产生,随后经数百年的发展,不仅在印度大陆越来越兴旺发达,而且其影响已波及于周围各国。

在我国,早在西汉哀帝的时候,便已有中亚一带的佛教徒来到中国,向博士弟子讲经。东汉明帝时,夜梦金人,飞绕殿庭。大臣傅毅说,西方有一种神叫“佛”,形象与梦中金人相似。于是明帝派遣蔡愔等人往印度求佛法,请得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蓝回国,并建白马寺安置他们。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永平求法”。从此佛教在中国传播开来。

佛教的传播,一是利用佛经进行理论说教,二是以形象化的实物或图画进行宣传,佛像及佛塔就是最突出的形象。所以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塔也就理所当然随之而来了,并且与中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与建筑形式相结合,发展为中国式的寺塔建筑。例如我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就是以一个大型方木塔为中心,在其周围构筑起廊庑门殿相围绕,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落。大约在唐代以后,塔开始由寺内移往寺外,或建于寺旁、寺后,或另建塔院。

“寺”在中国原是古代官署的称呼,如鸿胪寺、太常寺等等,是帝王宫殿以外的重要场所。明帝时建筑房屋安置高僧,为表示尊崇就把它也称为“寺”,以后寺便成了一种佛教建筑。

塔的梵文是坟的意思,据佛经的记载,它是用来保存和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释迦牟尼火化后尸骨形成的结晶体,以及其他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的建筑。中国文字中原本投有“塔”这个字。“塔”字最早见于东晋人葛洪的《字苑》。它是用梵文佛字“布达”的译音,再加上“土”字偏旁,既表音,又达意。

佛教在西汉末东汉初正式传入我国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作为其实物形式之一的寺、塔数量也激增。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极言其盛。隋唐时期,除唐武宗以外,各代帝王对佛教都尊崇有加,使得佛教及寺塔更是空前繁荣。

解放以来,考古学家们发掘的各代舍利塔塔基已达10余座,由此对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的变化发展过程有了相当清楚的了解。而其中以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所出土文物最为丰富,入藏文物规格和学术价值最高。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是我国著名的古刹。也是文献记载的中国境内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四大名刹之一。四大名刹中,泗州普王寺已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沉入洪泽湖中,岱州五台及终南五台所藏舍利在唐武宗会昌灭法中已被毁掉。所以法门寺地宫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地宫。

法门寺原来并不叫法门寺。传说印度阿育王曾建塔4万8千座,其中有一个在渭阳,就是扶风这广塔,所以塔名阿育王塔。因为有了塔才修寺,寺因塔而出名,故寺名珂育王寺。阿育王寺、塔因各种原因多次被毁,多次重建,名称也屡次更改。在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时曾改名为“成实道场”,至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才改称现名“法门寺”。

法门寺在唐代因佛指骨的保存地而备受尊崇。唐代高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等均曾迎法门寺佛骨进京供奉。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便因上《论佛骨表》劝谏唐宪宗迎法门寺佛骨入京的做法而差点送命,最后被贬为潮州刺史。著名京剧古典剧目《法门寺》便是以法门寺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

法门寺塔原为木结构,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木塔倒塌。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改建为13层砖塔;砖塔保存到1981年,因雨大成灾,塔基沉裂而倒塌。为了重建此塔,1987年陕西省考古所、宝鸡市文化局和扶风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塔基及其周围进行了发掘清理工作。

发掘工作从1987年2月28日开始,至1988年4月结束,清理面积1300平方米。从出土遗物及考古地层学的观察,塔基包括明代塔基及唐代塔基两部分。唐代塔基形状为正方形,边长26米,明代塔基形状略呈圆形,东西直径约19米,南北直径约20米,建筑在唐代塔基的中心位置。唐代塔基下发现了埋藏舍利的地宫及其他文物。

地宫由踏步漫道(也就是阶梯)、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后室秘龛组成。总长21.12米,各段宽2~2.55米不等。隧道及前、中、后室均由石灰石和大理石构筑。目前在陕西一带发掘的唐代墓葬,般都是单室墓,只有具有王或公主身份的人才能使用前、后室,而法门寺唐代地宫则用的是前、中、后三室,那么显然是采用最高规格的皇帝的埋葬标准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唐代佛教地位是非常高的。

地宫内出土的遗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佛指舍利;一类是为供养舍利而奉献的物品。

佛指舍利共出土4枚,分别出土于前室、中室、后室及后室的秘龛内。前室的舍利放在汉白玉阿育王塔内的铜浮,屠中,铜浮图内有用罗面绢包裹的鎏金银棺,棺中放佛指。中室的舍利放置在汉白玉灵帐中,灵帐内置一盝顶(覆斗形)铁函、铁函内有丝绸包裹的鎏金双风纹银棺,棺内放舍利。后室的舍利出土于一套八重宝函之内。宝函外用红锦袋包裹。

上述便是唐代盛行的以金棺银椁瘗埋舍利的作风。在北魏时期,只是将舍利放在石函中再直接埋入塔基的夯土里,不筑地宫。隋代开始用砖石构筑简单的墓室状建筑来放置内装舍利的石函。到唐代,不仅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地宫,放置舍利的函也变成了金棺银椁而非石函。这一变化起自武则天,她为迎法门寺佛骨舍利到洛阳宫中供养,“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从此这一做法为各地所仿效,直至唐末,其风不衰。

地宫中另外一类遗物是为供养舍利而奉献的物品,因这些遗物都是皇室奉献出来的,所以这批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其规格、等级也是最高的,工艺水平相当高。主要包括有金、银、铜、铁、瓷、琉璃、珠宝、玉、漆木、石器等以及大量的纺织品残件和货币。

金银器有121件(组),器身均鋬饰有繁复的花纹,一般以凤、鸳鸯、狮子、人物等配上石榴团花、莲花,海棠等,工艺十分精细。另在放置舍利的一些宝函上鋬饰有密教风格的菩萨、天王、力土等神像。密教是佛教流派的一支,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传入我国,但开宗立派则在唐代,盛行于中唐以后。在一些金器上还有“文思院”制造的铭文。文思院是专为皇室制作金银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过去认为一般在北宋初年才开始设置。这一次的发现表明“文思院”至迟在晚唐时期的懿宗时便已建立了。这对于研究唐代金银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法门寺地宫中还出土了20件精美的琉璃器。琉璃器上的花纹如十字团花纹、四瓣花纹、八瓣花纹的特征均为典型的早期伊斯兰艺术风格,其出产地来自于西亚的两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