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713100000004

第4章 废墟里的辉煌(4)

再看右军(一号俑坑):这个俑坑因为面积大,到月前为止还只清理了一部分,从已经发掘的情况,可以推测一号俑坑的布局大致如下;该阵以38列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纵队组成阵的核心。战车由4马驾辕,每车有甲士3人,车后跟随步兵,其人数不等,有8人,28人,32人几种形式。在这38列战车与步兵混合纵队外围四周,东部即方阵的前方,有3列共204人组成的前锋队伍,均为步兵且不着铠甲,身背箭袋,手挣弓弩;在方阵的南北两侧即左右两翼,亦各有1列此种装饰的士兵,在方阵的西部即后翼,又有3列南北向排列的步兵俑。由此构成了整个右军的核心、前锋、后卫及两翼。至于方阵四周的步兵俑为什么不着铠甲,这大约是因为他们的性质属于军阵中的前锋和翼卫,要求轻足善走,行动敏捷,所以要求轻装上阵。

中军(废坑);象征着中军的兵马俑坑因故未能建成,但从它已挖出的面积有4600余平方米的情形来推测,如能最后建成,其气势必定不小。

统帅部(三号俑坑):统帅部的面积不大,只有520平方米,里面一共出土了战车一乘,武士俑64件,青铜兵器34件,武士分两列于战车两侧,作拱卫状。所出兵器是一种用作仪仗用的武器,称之为“殳”。由此可以推测这个兵马俑坑代表的是三军统帅部。

这样,左、中、右三军及三军统帅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军阵,同时各军的内部又各有小阵相互策应,正好和古代兵书上所说,行军布阵要“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的要求相吻合。同时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的行兵布阵提供了宝贵的样板。

整个兵马俑阵的布局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而具体到每一个兵士俑、马俑,其封划又细致入微。细细观察的话,真是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充分体现了秦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首先从整体来看,兵马俑的塑造是极力摸仿实物,力求与真人、真马同大且真实。对人体的比例和结构有较好的理解,躯干四肢面部五官的排列以及长短大小的处理结果都比较适度,对细部的塑造也融进了解剖学的原理,尽量地做到真实合理,比如说手指的有长有短,肌肉的厚与薄,眼角的内低外高等等,而对于不同姿势、不同表情的处理手法亦相当纯熟自然。如笑者嘴角上翘,怒者眉间成结;立者腿圆,跪者腿则扁等等。

而具体到每一个个体而言,工匠们注意到了用细部的变化,来产生整体的效果。他们塑造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伺个性、不同兵种的多种人物典型。

军官与士兵有区别,其标志是军官俑戴冠而士兵俑无冠,军官俑的铠甲甲片多而小,士兵俑的铠甲甲片少而大。军官俑中,其级别不同冠形也不同,神情也有区别。将军俑表现得威严、肃穆,中下级军官俑则着重体现出干练、勇武、恭谨等神态。土兵俑中,不同的兵种采取了不同的姿势,分别刻划了蹲跪式武士俑、立式弩兵俑、骑兵俑、战车武土俑及各类步兵俑。

不同性格的人,面部表情亦有差异,性和善者以嘴角上翘显示其笑容满面;易怒者以眉间成结表现其愤怒之态。

面部长相差异的刻划,则表现的是士兵不同地域的来源。如那些大口、厚唇、宽额、阔腮,纯朴憨厚的士兵俑,应当是来自关中地区的本地人;那些圆脸、尖下巴,神情机敏的兵士俑,应来自于巴蜀;而那些高颧骨、宽厚耳轮、小眼睛,显得结实强悍的兵士俑,则表现的是陇东人的特征。这些面貌上的特征差异,工匠们能够抓住并栩栩如生地体现出来,确乎是相当了不起。

至手陶马的塑造,更是准确生动,线条洗练、概括,手法相当地纯熟,为众多的专家所赞叹不已。你看那四肢,线条硬直,显得刚劲有力;面颊,有如刀砍斧削,显得威武雄壮;五官,以阴线刻划,显得丰神俊朗。难怪有人说,如果不知道这些陶马是出土于秦代兵马俑坑,很难想像它是2000多年以前秦代的作品。

当我们今天进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时候,看到的兵马儒都是素色的,然而实际上在它们刚入士的时候,都是经过彩绘的。只是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洗尽了铅华,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从残存的一些痕迹来看,兵马俑上所施的色彩相当丰富,有朱、紫、绿、黄、黑、白等10几种之多。其着色特点是色调明快,对比强烈。

总之,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大发现,不仅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秦代军事史伪实物资料,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批价值连城的秦代艺术珍品,向我们展示了远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我国能工巧匠们所达到韵非凡艺术修养。

马王堆汉墓

秦末乱世,群雄并起,中原逐鹿,最后形成了两大势力的决斗。这一决斗的结果,以汉高祖刘邦取得胜利,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在这个过程的前后,为了笼络手下拥有重兵的将领,刘邦一共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是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粱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西汉政权得到巩固以后,鉴于异姓诸侯王们的势力过于强大,刘邦开始逐一翦除,到刘邦的末年,异姓诸侯王便只剩下长沙王一枝独秀了。而且本来实力就弱小的他,权势又进一步被削弱,王国的重要官吏如丞相都是中央任命下来的,实际权力都掌握在丞相手中。

汉初的长沙国位于中原与南方赵氏的割据政权之间,军事位置十分重要,是防御赵佗进犯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尽管当时中央派往王国的丞相一般不赐以侯爵,长沙王国丞相却代代得以封侯,就是因为他的位置相当重要。而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在长沙马王堆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长沙王国丞相及其家属墓,也就获得了有关列侯一级贵族生前死后种种情形的重要信息。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8公里,是—个土丘上两个高约十几米的土冢,曾经传说是五代十国楚王马殷3367疑冢之一。也有人将它与《太平寰宇记》中有关长沙王刘发二母的“双女冢”的记载联系起来。1951年,中科院考古所长沙工作队确认其为汉墓。1972年因搞基建,作了抢救性发掘。一共发现3座墓葬,分别编为一号墓、二号墓、三号墓,根据墓中出土的文字资料以及考古学家们的考证,确定二号墓的主人是长沙王国丞相,第一代软侯利苍,死于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三号墓的主人是利苍的儿子,死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一号墓的主人是利苍的妻子,死于文帝十二年的后数年。

在我国古代;侯是仅决于王的高爵。而在汉代,自汉高祖杀白马为誓,断绝了异姓功臣封王的道路以后,作为非刘姓的贵族们而言,列侯就是他们能追求的最高爵位了。列侯最初称彻侯,因后汉武帝名刘彻,为避其名讳而改称列侯,以后一直沿袭。

马王堆3座汉墓的结构都差不太多,都是由地面上高大的封土堆、墓道、基坑、墓室组成,面积亦相当大,比如一号墓的墓口便长达19.5米,宽17.8米,深16米。墓底均填有木炭和白膏泥。

3座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总数达到了数千件,种类有漆器、陶器、竹木器、乐器、兵器、木俑、农畜产品、食品、瓜果、中草药、竹简、帛书和印章等。3痤墓中均未出土金银珠宝,铜器类除了一号墓,三号墓的铜镜,二号墓的兵器以外,没有其他铜器出现。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个时期,尤其在南方漆器已成了亦能代表身份的东西,其价值相当昂贵。文献中有一漆杯可值10铜杯的说法,而拥有漆器千件便可富比千户侯。另一方面,文帝时期力倡“薄葬”,他自己就曾宣布死后不以金银铜锡为饰,这一禁令看来有一定效果。但即使是如此,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价值即使在当时也是惊人的,它所创造的出土文物之最也是空前的。

马王堆汉摹出土的漆器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工艺之精美,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以前发现的漆器,多数都是杯、盘等小型器物,马王堆出土的鼎、钫(一种方腹的壶形器)等大型漆器也是前所未见的。马玉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共达700余件,它们的制作分王种形式,一种是木胎,一种是竹胎,还有一种是夹纻胎。夹伫胎是先用木或泥制成器物形状,再在上面用丝绸或布料层层粘贴上去,刷漆,干后取出木或泥胎,形成器物。这种器物轻薄而坚固耐用,是我国古代工匠的—大创举’这些漆器大部分都有花纹,颜色有红、白、黄、金、灰,绿等。纹饰的绘制手法富于变化,用笔上有顺、逆、甩;表现手法有平涂、堆漆、针刻、勾填。纹饰的内容既有几何图案,也有写实的人、兽,还有非写实的龙、风等。

马王堆汉墓出土食品种类之多,是一次发掘出土之最。粮食类有稻、麦、黍、粟、大豆、赤豆、麻籽,其中稻又可分为釉稻、粳稻、糯稻等。水果有梅、梨、柿、枣、橙、枇杷;甜瓜等。其他农产品有芋、藕、姜、笋、菱角等。肉类则有牛、羊、鱼类、禽类近30种之多。调味品有盐、酱、醋、糖、豆豉等。还有各类酒。再加上中草药。如此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各类食品,从中既可以了解长江流域当时经济发展的概况,也展示了当时上层贵族豪奢的生活。

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其中一号墓约100多件,保存完好的27件。三号墓以实际情况分析当比一号墓更为丰富,但因保存不好,所以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土数量如此之多,保存如此之完整的丝织品。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丝织品种类比较齐全,有绢、绮、罗、纱、锦、锈和组带等。表现出来的工艺水平也相当高。例如,在纺织学上将每9000米单位重l克作为一个单位,称“”数越小,表明蚕丝越细,当然说明技术水平就越高。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当中,有的纤度只有10.5—11.5,而现代高级丝织物乔其绢的纤度却达14繁。所以一号墓出土的1件素纱禅衣,尽管其长达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却只有49克,还不到1两重。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纱边,重量则只有半两多一点。

马王堆汉墓中还有一种用起绒技术制作的“绒圈锦”,被纺织专家们鉴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用起绒技术制作的织物。这种起绒织物的技术难度很大,它是以多色经丝和单色纬丝交织而成,表面有多种图案,能使织物产生明显的立体效果,是一种高级技术。以前曾有人认为这种技术产生于国外,到元明时期始传人我国。马主堆这件绒圈锦的出土,使我们知道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

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多数都经过染色,其所染的色彩达36种之多。这些丝织晶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以后,颜色仍然纯正、鲜艳,反映出当时染色技术已相当高明。

从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中,还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已掌握了比染色技术更高的印花技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泥金银印花纱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套印实物。这一实物的发现,使得科技史、印染工艺史及雕版印刷史都要重新改写。

马王堆三号墓还出土了12万字的帛书。我国的丝绸作为书写材料大约开始于春秋后期,但在马王堆汉墓发掘以前,人们还只见到过帛画,马王堆三号墓的发现,使人们第一次看到子帛书的样式。三号墓12万字的帛书,包括有哲学、历史、天文、医学、相马及阴阳五行等内容的20多种书的内容,此外还有三幅地图。

三号墓出土的历史类帛书,有的在它下葬不久就已失传了,所以它的发现既可以填补一些历史记载的空白,也有助于我们订正现有的文献史料。例如(史记)将张仪、苏秦列为同代人并互为对手,上演了一幕合纵联横的历史剧。但根据帛书的内容,则苏秦晚于张仪,当张仪老之将至的时候,苏秦才初出芽庐,两人不可能是同学并拚争于政坛。

帛书中的《经法》、《十六经》、《称》、《道原》4种佚书,是除《老子》以外黄老著作的第一次发现。

天文类中的《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是现有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天文气象杂占》中的29幅慧星图像,是目前世界上关于慧星形态的最早记录。

帛书中的3幅地图,是第一次发现的时代早到汉代的地图(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的战国秦墓中出土木板地图,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地图)。其中一幅图定名为《城邑和园寝图》,内容大约是侯家族墓地和临湘(今长沙)城。一幅定名为《地形图》,内容是当时长沙国南部及南越王赵佗占据的岭南地区,图上有山川、居民点等内容。第三幅定名为《驻军图》,内容有山脉、河流、军营、烽火台及居民点等等。

乐器当中,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瑟,保存得相当好,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具完整的弦乐器。其他如竽、笛子、筑等的模型,也是现在所见最早的。而竹质的12音律管更是前所来见。

马王堆汉墓最令世人瞩目的大发现,当属一号墓墓主完整保留至今的尸体。一号墓出土的女尸高154厘米,重34.3公斤,年龄50岁左右。出土时软组织还有弹性,四肢可微微弯曲,大部分毛发尚存,几乎像刚死去不久一样,经解剖后发现,其内脏保存得也相当好,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均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其原有结构与性质。

马王堆女尸能保存得这么好,主要原因是密封条件下造成的缺氧环境以及棺中药液的抑菌作用。因为尸体腐烂的主要原因在于细菌的作用,一旦阻隔了细菌侵入尸体的道路,那么尸体就可能得以保存下来。马王堆一号墓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死者首先被紧紧地裹以多达20层的丝织物,外面用9道绸带捆扎紧。然后将尸体放入层层封闭严密的4重棺中并洒洒。洒的作用能使棺中的空气消耗得更快,从而缩短尸体早期腐败的时间。盖上椁板,在木椁周围填以多达上万片的木炭以及厚60~130厘米的白膏泥。木炭防湿,白膏泥质地细腻,有极好的密闭性,能阻隔空气的进入。最后再将填上层层夯实。这榉,空气与水分难以渗入,而墓内残存空气被酒及鱼、肉等物质很快消耗弥尽,在墓内形成了一个缺氧环境。墓中的棺液抑制住了细菌的生存。在这样一些复杂的条件下,才使得尸体得以保存下来并完好如初。

中山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