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在随州西北两公里处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的小山包斗——东团包,挥汗如雨的解放军某部正在扩建营房。当他们平整土地的时候,在满是红色砂岩的山岗上,发现了一大片青灰色的泥土,随后又陆续发现了成片摆放整齐的不同形状的石块,于是有人怀疑这是古墓,并向上级汇报,引起了重视。1978年2月,湖北省博物馆组成专家到实地进行考查,最后确定,这是一座开凿于山岩之中的古代大型墓葬,考古学称之为岩坑竖穴木槨墓。接下来的事便是在多方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地层开,首先是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正式发掘的申请,接着一个由专家、考古人员、文保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奔赴现场,开始工作。
墓葬的发掘清理工作从1978年5月1日开始,至6月28日全部结束,一共历时近60天。这是60个绞尽脑汁、忘我工作的日日夜夜,因为你必须想尽办法使文物在不受损的情况下被取出来并保护好;这又是60个充满着希望的日日夜夜,因为你一觉睡来,就可能传来工地上有重大发现的消息;这更是60个注定要轰动世界的日日夜夜,因为当墓中文物得以公之于众的时候,用价值连城这个词语来形容它已显得太过平淡。
这座墓是在砂质岩石当中,用人工一点一点开凿出来的,形状不太规财,基的东西长达21米,南北最宽16.5米,总面积有220平方米,墓葬残存的深度仍达11米。在竖穴中,从上到下,交替填塞着夯实的黄土和一种青灰色的粘土,这种粘土在考古上称为青膏泥,质地非常细腻,到距棺椁只有几十厘米的时候,在椁顶和四周填塞了一层厚20~70厘米不等的木炭,据有关专家估算,这座墓里填塞的木炭多达60吨以上。在墓中填塞青膏泥和木炭,这是战国时期在埋葬制度上的一大进步,是贵族们才能拥有的特权,其目的主要是防潮,以达到保持墓室,也即达到保护墓主在阴间继续舒适生活的最终目的。
这座墓大约在秦汉时期就曾被盗墓贼光顾过,所幸只有极小的面积(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到的中室)遭到了破坏,而墓的大部分保存完好,使得这批瑰丽的国宝得以保存到今天。这是值得我们举额相庆的事情。
这座墓的葬具,它是先用50根长约5.5~5.95米,宽约0.5米的木板铺在墓底地面上,然后在这上面由74块木板组成几道木板墙,分隔出4个彼此独立的空间,构成了发掘报告所称的东室、中室、西室、北室,各个室之间,在墙板的底部都有门洞可以相通。然后再在这些空间的顶部又铺上50块木板。这样,总共171块木板就构成了墓葬的“椁”,古人也称“井椁”。而构筑结构如此复杂的木椁的目的,无非是要尽力模仿死者生前的居址,从而达到为死者在阴间建造出一个类似于阳世的生活空间的目的。那么为达到这一目的所耗费的梓木便近400立方米。装殓墓主尸体的棺木放在东室,它是由内外两重木棺套合而成。其中外棺是先用青铜做成框架,然后再嵌上木头,其重量达到了7吨多,再加上它重达约2吨的内棺,当年使用的能启动8吨重的大吊车硬是没能将它们一起吊起来,最后只能一个一个起吊,才算把它们请了出来。在清理木棺的时候,了解到外棺是以黑漆为底,在上面以朱、黄两色绘制了十分复杂华丽的花纹。内棺则以红漆为底色,以金、黑两色勾画出繁缛的纹饰。
这座墓的主人,根据出土铜器的铭文,可以知道是一个叫“乙”的一代曾国君主,所以墓便被冠以“曾侯乙墓”的名称。在曾侯乙的周围,陪伴有21具棺木,经专家鉴定,棺中的尸骨均为女性,年龄在13~26岁之间,身高1.43~1.60米。显然她们生前应是曾侯乙的姬妾宠婢。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极其丰富、精美,总数达15404件。以质地而论,有青铜、漆木、铅锡、皮革、金、玉、竹、丝、麻、陶等不同种类之分;以用途而论,又有代表礼法制度,显示身份地位的礼器、乐器、车马器,以及其他生活用具、兵器、甲胄及竹简等不同性质之别。在这个庞大的器物群中,又以青铜器皿和乐器最能代表当时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曾侯己墓出土的乐器共有8种125件,包括钟、磬、鼓、瑟、琴、笙、箫、篪等。
其中钟为一套共65件,因其以大小相次排列故古称“编钟”。从出土的情形来看,在当初埋葬的时候是挂在钟架上的,其总重量在2.5吨左右;这组编钟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要求亦相当高,因为钟作为一种乐器使用,整个器物必须一次性铸成,如果像铸造其他青铜器那样,采用先铸各个部件再焊接或合铸在一起,就无法保证其音质的纯正与准确了。所以每铸成一件钟,它所使用的泥范便常常要达到l00多块,而且必须要保证拼合在一起严丝合缝,并且还要求一定要铸成规定的厚度,否则音调就会出现偏差。这样高的要求,确实体现出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这套编钟经过现代科技手段测音以及实际演奏,证实它的音域相当宽广,音色优美,音律也相当准。其音响构成分为低、低、中、高4个色彩区。音域包括5十八度(c—d),每件钟体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节,这种双音现象是有意识使用的,十分有规律,是一项了不起的创造。这组编钟相互配合,能演奏采用和声、复调及转调手法的现代乐曲。公元前5世纪的乐器,能表现出如此高的水准,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类的奇迹。
曾侯乙墓出土乐器对于音乐史的另一大贡献,便在于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中,有几件是在我国早已失传的,其有的还能在文献中看到名称,而有的则已是一无所知了。像墓中所出的十弦琴、五弦琴,与我们所知的古琴种类均有不同;而该墓中出土的排箫,其排列方式是以长短顺序并列相排的,与清代以后的仿古排箫将长管列于两侧,短管排在中间的作法迥然不同,由此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再看那种叫“篪”的乐器,以前人们只能在古籍中看到关于它的描述,这一次的出土才使人们第一次看到实物。原来“篪”形似笛,器身有吹孔广,出音孔一,另有指孔五,不似笛之指孔有六,且指孔与吹孔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在与指孔成90°的另一个侧面,故吹奏时掌心向里,不似笛之掌心向下。
从曾侯乙墓出土的所有乐器来观察,至迟到战国早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而通过曾侯乙编钟铭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近代乐理中的所有大、小、增、减各种音程和八度位置的概念,铭文中都已提到,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总重量达到10.5吨,器类包括乐器、礼器、车马零件及其他生活用器。其中的礼器不是指一种器物,而是一定种类的器物(其种类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所组成的器物群,因为它们在一个墓中出现的种类与数量的不同,能够反映出墓主在阶级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反映着礼法制度的条条框框,所以被称之为礼器,它也叫做彝器。例如按周代的礼制,周天子死后用九鼎配八簋(一种食器),各地诸侯用七鼎配六簋,以下据不同等级依次还有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以及一鼎等级别。当时依礼制还有其他许多严格规定,即使用青铜礼器也还有其他内容,但使用鼎的制度是一个中心。那么曾侯乙墓使用的是九鼎配八簋的葬制,是天子的规格。这主要是因为到战国这个时期以后,周天子的权势越来越小,各地诸侯则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不把周天子及传统礼法制度的规定放在眼里。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礼器当中,有许多是相当能够反映当前的工艺水平的。
例如酒器当中有两件叫“尊缶”的器物,其重量最大的达到子“327.5公斤,是现在已经知道的东周时期两件最大最重的酒器。
酒器中还有一件称为“尊盘”的器物,通体均有十分繁杂精细的楼刻花纹和附件。其中尤其是器物口沿部分的花纹,它是高低两层透空附饰组成,内外两圈,错落相伺。每圈有16个花纹单位,每一个单位又由形态不一的四对变形虺纹组成,虺构各自独逝,互不依附,每条虺龙的下端由弯曲不规则的小钢梗支撑,这些小铜梗立于外层器壁的铜梗之上。于是整个口沿和唇面就形成了既极为复杂又错落有致,既玲珑剔透又节奏分明的主体花纹艺术形象。面对如此高超的工艺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曾就此专门召开了传统精铸工艺鉴定会,认为这种花纹铸造的方法,是采用了失蜡法。据50位专家学者的鉴定认为:“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青铜盘,造型端庄优美,纹饰精巧复杂,尤以口沿附饰的蟠虺云彩状透空花纹,盘旋重叠,于繁杂中见条理,有相当的工艺水平,是现已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复杂、精美的珍品……据此我们认为青铜尊、盘之附饰透空花纹系用熔模铸造法成形。”鉴定书还说:“战国早期……熔模用料有可能就是某种混合蜡料,但其成分配制方法均有待继续探索考证。”
曾侯乙墓出土的其他精美文物当中,还有许多颇能冠绝一时。例如在金器当中,有一件重达2156克的金盏,就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金器。
528件玉石佩饰当中,有一件16节龙风玉挂饰也至为精妙绝伦。挂饰玉色青白,全器以5块玉料分雕成16节,然后用3个活环和1根玉梢钉连成一串,整体成一条龙形,另在每一节上又分别刻以龙凤纹,其手法融透雕、平雕、阴刻于一体,一共有龙37条,凤7只,蛇10条,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堪称绝品。
曾侯乙墓出土的数量庞大,制作精美的文物,向我们展现了2000多年以前劳动人民所达到的艺术成就。
兵马俑
在历史书上,你想必已领略过秦王朝短暂的辉煌:从文学作品中,你也拜识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飞扬的风采;今天,在考古学家们的双手下,你却能亲眼目睹曾经支撑着那辉煌与跋扈的赫赫军威。让我们在享受过曾侯乙钟鸣鼓应,笙歌琴韵的盛情款待以后,再来欣赏秦始皇一阙雄浑威武的军队进行曲吧。
陕西省临潼县,一个履历显赫的名城,在她众多的点缀当中,无疑以骊山最为令世人瞩目。她曾因始皇陵构筑于此而惨遭蹂躏;却也以杨贵妃温泉一浴而名躁于时;当公元1974年一批秦代兵马俑得以重见天日的时候,她的辉煌便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既然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那么自然是观者如堵,人海如潮了。
兵马俑坑位于已经探明的秦始皇陵的东侧约1300米,属于秦始皇用来陪葬的京师卫队的模拟。秦始皇的陵墓布局设计为城池模样。墓本身为底边长350米,高约43米的方形经窍筑过的封土堆,在封土堆的外围,有周长分别为3870米及6294米的内外两道城垣。历年来在内外城垣之间及城垣以外,不断有各种文物出土。其中1980年发现的两乘彩绘铜车马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1974年3月,当时农民在距上述外城垣一公里处打机井,结果在掘井过程中不断有红烧土出现,到4米深时,便发现了铺列整齐的青砖及铜兵器,人们不敢再动,立即报告了有关部门。7月,由国家文物局、中科院考古所、陕西省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考察了现场,随后组织了专门的考古队,作了进一步的试探性发掘,最终确认:这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古代大型兵马俑坑。钻探及试掘结果表明,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端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编为一号兵马俑坑。
1976年5月,在一号兵马俑坑东端的北侧约20米处,又发现了一座兵马俑坑,编为二号兵马俑坑。经钻探及试掘,了解到它的面积纣有6000平方米,是一个坐西朝东的以战车、骑兵和步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兵马俑坑。俑坑曾经被焚烧过,想必正是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的杰作了。
接着在6月份,在一号兵马俑坑西偏北侧约25米处也发现了一处兵马桶坑,编为三号兵马俑坑。该俑坑已经全部发掘完毕。其平面布局成“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共出土了木车一乘,陶马4匹,陶武士俑64件,铜兵器34件。此坑亦遭受过人为的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在二、三号兵马俑坑之间,又发现了一个未建成的空坑。估计正如史载,因当时农民起义军逼近咸阳,秦王朝已无兵可调,只好将正修筑骊山陵园的刑徒们驱赶上阵,工程因此停顿了下来。
至此,这一组兵马俑坑的整体已被全部找到。总括起来看,这一组兵马俑坑总面积约近20000平方米,土方量约100000立方米,所用木料8000余立方米,竹、苇席18000平方米,铺地砖250000余块。尽管目前兵马俑坑的发掘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根据已经发掘的情形推测:3个兵马俑坑内应共有战车130余乘,驾车马500余匹,骑兵鞍马116匹,各类兵士俑7000余件。其车、马、人的大小高矮与真人真马相同。如此庞大的工程量,所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都必定是十分惊人的。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结合秦始皇兵马俑坑的排列位置及出土物加以对照分析,可以推断、二号俑坑、废弃的空坑、一号俑坑,大体上代表了古代左、中、右三军的配置,三号俑坑代表着三军统帅部。
我们首先来看左军(二号俑坑):左军由弓箭手、骑兵、战车以及上述三类部队混合编组分别组成了4个小阵。弓箭手方阵位于东北角即整个左军方阵的左前方,它以160个蹲跪着的持弓俑组成8列纵队作为阵的核心,再以174个立式持弩的士兵环绕排列于8列纵队的四周形成阵的四表。这种有序的排列,可以使弓弩轮番发射,让敌人无法迫近,威力极大。战车小阵位于左军方阵的南部即右侧,共由战车64乘分列成8行,每乘战车上有带甲士兵3人,御手在中间,一人在其左,一人居其右,正与史籍记载相合。骑兵小阵位于左军方阵北部即左侧,共有战车6乘,骑兵108骑。在这3个小阵的环绕之中,是一个由战车19乘,步兵264人,骑兵8骑组成韵混合方阵,在这个小阵中,有乘坐将军的指挥车一乘,所以这个小阵当是左军的指挥中心。这样,左军以弓弩手为前锋,战车、骑兵为两翼,构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坚固营垒。而左军又与右军(一号俑坑)、中军(废坑)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坚固的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