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11711400000007

第7章 重阳登高饮酒祝寿

(一)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意义深远,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什么把阴历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呢?因为阴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特别的月份,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奇异的传说,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为“重阳”节,又名“重九”节。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现在普遍认为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因为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有提及,屈原在《远游》中的两句诗“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也提到了“重阳”,可是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到了天上进入天帝的宫殿,到了金星参观帝都。这里的“重阳”指的是天宫而并不是节日,所以这种说法的依据并不很充分。重阳节起源于东汉的记载颇为充分,《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这里虽然只是简单地记载了一句话,但是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东汉时期九月九日有采菊花的习俗,间接地告知我们那时已经出现了重阳节。

不过“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东汉末三国时期。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在这封书信中不仅明确地提出了“九月九日”“俗嘉其名”等名词,“享宴高会”的活动,在后面还提到了“食秋菊之落英”以求“辅体延年”的理念,可见在东汉末期,重阳节已相当流行。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东汉时期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谁知突然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许多人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桓景的家乡有个传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有一大仙名叫费长房,桓景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剑。转眼一年过去了,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祸害人间。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转告给大伙儿。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随身携带,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酌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忽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随后恒景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从此以后,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了重阳节,有了重九登高、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

(二)登高解乏

有关重阳节习俗的传说,其中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也不缺乏养生之道。按照节气来说,重阳节时已经接近晚秋,天气凉爽,空气也越发的清新凉爽,此时比较适合登高远眺,爬爬山、望望风景可使人心旷神怡。就拿首都北京来说,重阳前后,西山的黄栌一片绯红,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漫山遍野披上了一层红妆,宛如新人穿上了嫁衣,别有风情,所以如今重阳节登西山看红叶已经成为北京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也可以说是首都人们对重阳节登高习俗最好的继承。值得注意的是,登高的时候也是很讲究登山姿势的。譬如说上山的时候,身体重心应放低,尽量前移,步伐不要太大,这样可以保证落脚点近些,身体容易保持平稳。如果碰到了坡度稍微陡峭的山路,要注意尽量抬高膝盖,身体尽量前倾,这样即使摔倒也只是向前趴而不是后仰,比较安全。而下山的时候正好相反,身体应该稍向后仰一些,步伐当然要尽量平缓。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所以,下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防止滑倒、扭伤等意外。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应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另外,登高运动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因为体力和能量消耗就大,高处又氧气不足,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运动量。中途感到体力不足要休息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坐下来,而是慢慢地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耸耸肩、左右摆头、扭扭腰……这样有助于消除疲乏。

(三)菊花酒的药用价值

说完了登高,再来说说喝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故称为“节花”。菊乃应时的花草,在《初学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秋风瑟瑟,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凌霜开放,菊之独特品性使其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秋风的阴冷和菊花的艳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菊花被赋予了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饮菊花酒有“长生不老”之意。宋人常以菊花、茱萸泡酒,除比拟菊花为“延寿客”之外还命名茱萸为“辟邪翁”,认为可借此二物,“以消阳九之厄”。而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赏酒节,直到宋时,重九时节的民俗活动依然是“饮新酒,泛英替菊”,此日所酿的菊花酒被视为延年益寿的长命酒。菊花酒的做法并不复杂,用菊花杂和黍米酿成,据葛洪《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密封置室中,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世上本无长寿仙丹,菊花酒也不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奇效,但它的确有明目、治昏、降血压、祛风、清热解毒、益阴滋肾、平肝疏肺的药用价值,以及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气之效。民谣“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就形象地展现了重阳酿酒、赏酒的习俗。

(四)重阳糕的营养价值

喝完菊花酒再来尝尝重阳糕吧。重阳糕是重阳节的节令食品,而“糕”与“高”谐音,故它同样是“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以示生长、向上、步步高升等意。重阳糕起源于六朝之末,但早在汉朝时就有记载,只不过那时候不叫糕而称为“糍”或“饵”。重阳节正式形成之后,糕类食品自然称为节令食品,“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蓬饵就是后世的蓬糕,也就是重阳糕。重阳糕是用面粉蒸制,以大枣、栗子等为辅料,“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阳”这两句诗可谓形象地描述了重阳糕的特点。制作重阳糕的面粉主要有稻米粉和黍米粉两种,九月黍谷正是成熟之际,人们就以黍米为应时食品。黍在古代是祭祀的佳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而重阳糕上面的枣、栗等多种装饰物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征物,它们明确地表示了人们在重阳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

重阳糕除了外形美观、意义深远之外,其营养及功效也是不可忽略的。黍可谓五谷之长,即现在人们常说的黄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黄米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还含有蛋白质、粗脂肪、钙、磷、维生素、胡萝卜素等。重阳糕以黄米为主,配以大枣、栗子等补血补气食品,其功效可健脾胃,有消食止泻、益肺益气的功效。同时,重阳糕的主要成分黄米还具有安眠功效,主治阳盛阴虚,失眠症,同时还可滋补强体,可补中益气,补肝肾,疗疮解毒,肺病患者应该多食。而且重阳糕的适用人群比较广,一般人都可食用,尤其适宜于体弱多病、生有疔疮者,但是和其余的节令食品一样,重阳糕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否则容易造成燥热。

(五)茱萸的保健功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真实地描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必有大灾大难,所以也会有一系列的避凶求吉的习俗,就如同端午节为毒日,需要插艾叶等等。重阳节就是以在头上插茱萸、在室内悬挂茱萸来辟邪的,在房前屋后种茱萸,也有“除祸害”之效,在井边种茱萸,茱萸落入井中,水又有去瘟病之效,可见人们对于茱萸是多么的重视。实际上重阳茱萸和端午的艾叶和菖蒲作用差不多,目的之一是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气温会有一段回暖期,而重阳节之前,秋雨潮湿,秋热犹存,这时候的衣物特别容易发生霉变。这段时间也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民间称之为“桂花蒸”,所以必须防虫——茱萸有一定的毒性,但不过是小毒而已,可以用来除虫。茱萸还是一种中草药,又名“越椒”或“艾子”,已经有几十年的入药历史了,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收录了它。不过在中草药里面一共有两种茱萸,一种是吴茱萸,另外一种是山茱萸,它们两个在性味、功能、主治等方面都完全不相同。不过不管是吴茱萸,还是山茱萸,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医疗保健作用的。

吴茱萸,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吴萸、茶辣等,属芸香科植物,主要取药于它未成熟的果实,其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具有温中、理气、疏肝止痛、燥温之功效,对于脘腹冷痛、呃逆吞酸、呕吐、食积泻痢、高血压、疝痛、经痛、口腔溃疡等疾病确有良效。

山茱萸,落叶乔木,为山茱萸科,中医以果肉入药,其果肉称“萸肉”,俗名“药枣皮”,为传统名贵中药材。性微温,味酸涩。含丰富的矿物元素、氨基酸、多种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有补易肝肾、涩精固脱的功能,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滑泻、小便频数、虚汗不止、月经过多、漏下不止等症。近年来,发现山茱萸更有调节免疫力之功效,具有抗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作用。

重阳节在古代本来就有祈求健康长寿之意,而这也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人只有到了老年之后,才开始重视到健康长寿的重要性。因此重阳节旨趣逐渐向老年人集中。到了现代,老龄化问题已经是社会的主要问题,所以民间也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者“敬老节”。重阳节的习俗,无论食品重阳糕还是佩戴的茱萸、饮用的菊花酒,都有着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因素,让重阳节真正成为“长寿节”而不是“老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