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品尝生活的味道
11687100000008

第8章 人生真相(3)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必须分辨: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哪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掌握的?车上很吵,车子摇晃,这不是我们所能掌握的,自己能够掌握的,就只有换工作、搬家或自己开车。也许想要和家人同住,所以不想搬家,这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舍不得换工作,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不换工作、不搬家、无法自己开车在车上听录音带,剩下比较可以改变的,只有前一天少睡一两小时,利用这少睡的时间看书、准备功课、运动……然后,第二天再利用在车上的时间补眠。

可是这位小姐竟然每天在家还睡得饱饱的,第二天反而在车上发呆,别人还能提供什么好方法呢?

基督教有一句话说:“上帝关了这扇门,会在另一个地方再开一扇窗。”当别人把自己的去路堵住时,一般人都会想办法找别的出路。而这位小姐一再的把可能的解决方法都堵住,别人可就帮不上忙了。

电影《侏罗纪公园》有一句话:“生命总会找到它的出口。”我觉得这句话不但适合描述恐龙,更适合用在人类身上。

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出口,而不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抵消

莫小米

毫不相干的两个老妇人,且容我将她们放在一起说。

一个是传统的典型模范,另一个是杀人犯。

传统典型模范的事迹是,这一辈子,她收养了许多孤儿,大多是病残儿。一把屎一把尿,不嫌脏不嫌烦。她手上像有仙气,人家养不大的她都养得大,人家养不好的她都养得好。养到非常可爱,就被人领养走了,没人领养的,她就一直当自己的孩子养着。

杀人犯的案底是,她一直遭受家庭暴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杀了丈夫,并主动投案。

第一个老妇人在母亲节到来时受到表彰,我知道了她以及她的感人事迹;第二个老妇人在普法宣传日到来作为法盲的典型案例,我知道了她以及她的辛酸人生。

讲到此,两件事情似乎还牵扯不上。再听我说。

第一个老妇人在我们的记者去采访时讲了句不能见报的实话。她说她三十多岁时去算过命,算命瞎子说自己五十岁以后将多病多灾,唯一的办法是多做善事,尤其是收养小孩。她说你看,我先后带过一百多个小孩,我现在七十多岁了,还健健康康呀。

第二个老妇人在讲述自己的杀人动机时忍不住掀起了衣襟,你们看,我身上那么多旧的、新的伤疤!她声泪俱下地说:“他打了我一辈子,我才打了他一棍子,没想到就把他打死了。”

现在你是否觉得两位老妇人有相似之处呢?她们都生活在农村,她们都是敦厚善良的人,她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很简单。第二个老妇人用一棍子抵消了一辈子所遭受的家庭暴力,她说现在自己和他扯平了,已经不恨他了;第一个老妇人呢,算命瞎子一句瞎话,她竟愿意以一辈子持之以恒的善举来抵消。

抵消了,就平衡了。

行善是大智,善举是大德。

宠辱不惊

佚名

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会淡淡地说一句:就是这样吗?

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

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

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住在同一幢楼里的一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为给邻居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

“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宠辱不惊”最好的解释,而我们现代人缺乏的正是这一点。

站在死牢门口

欢镜听

我出身贫寒,但是对文学的爱好始终没有停止过。15岁开始我就在火车站做“棒棒”,后来又去建筑工地。1996年,我因为4万元的账目问题被判刑两年,后来因表现良好,减了半年刑。在狱中,管教很信任我,让我做后勤组长。所谓后勤组长就是配合管教人员负责监区安全。我记得那是1996年年底,管教干部突然要我给一个死囚犯人写遗书。那是我第一次给死囚写遗书。

我肯定不愿意去,死囚,不了解的时候,想着非常可怕。可是管教干部说是任务,不去也得硬着头皮去。

我站在死牢门口,那种恐惧,说不出来呀,腿发软,手扶着门框,我浑身发抖,出了一背的冷汗,撑着门框的手像摸到花椒树的刺,又痛、又麻、又痒。那个死囚——我在书中给这个死囚起了个名字叫艾强——盘腿坐在我面前,中间就隔着一床铺盖。他很年轻,20岁左右,看上去很轻松。可我一想到几个小时后这个生命就要结束了,心里就莫名地恐惧。这还不像得绝症,虽然知道生命时间不长,但什么时候走,谁也说不准,可犯人什么时候走是可以拿着表看的。清楚地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将要结束时的那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

他很轻松,我很紧张。我把纸拿出来放在铺盖上,拿笔的手一直抖,把纸划破了好几次。他看到我这个样子还开玩笑说:“明天上路的是我,又不是你,你怕什么?”他笑,我也跟着笑,我那时的笑说不出来什么感觉,连皮笑肉不笑都算不上。我说:“因为你这么年轻,明天就要走了,我很害怕。”我一说完就跑出去买烟。我知道,行刑前,犯人们几乎都要抽烟。艾强接过我买的烟,非常激动,站起来就要给我磕头。在监狱里有种迷信的说法,说是在行刑前,如果有人给某个犯人买烟,那个犯人来世就能投胎到一个好人家。还有,死囚在上刑场前会拜托别人在他生前睡过的地方燃两支香烟,如果香烟顺利地烧完就说明那个犯人可以没有痛苦地上路。从那以后,凡是我帮忙写遗书的死囚,我都会给他燃两支烟。

那时候一批枪毙的,一走就是好几个犯人,面对死亡我渐渐变得麻木。

这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犯人。他犯的罪是入室抢劫,当时动了凶器。在监狱他听说人没杀死时,还以为自己不会被判死刑。当他接到死刑判决书的时候,人就呆了。后来,这个犯人被转到死牢,我感觉他从内心开始对生命重新认识。死牢的地板上有很多蚂蚁,这个犯人每天起床,都会拿起自己的布鞋,看看里面有没有蚂蚁,如果有,他就小心翼翼地把蚂蚁放掉,决不踩死一只。阳光从铁窗投入牢房,正好可以照到他的床。行刑前一天,我见他坐在床边看几只蚂蚁爬进爬出,看了一个多小时。那时候,他脸上表现出的是对弱小生命的怜悯,那种表情,我终身难忘。

这段经历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对生命的态度。我在穿过马路时,以前可能就直接走什么也不管,现在每过一个路口,我都是前后左右观望很久,直到确信没有车辆通过。我对生命不仅仅是珍惜,更是敬畏。

一个人一旦对生命有了敬畏,那他做事就会有底线,有了这个底线,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羊拐

王蒙

3岁的女儿在北京,我们在新疆。我们回北京来看她。

她正和小朋友们忙着玩羊拐,她是借别人的拐来玩的。玩完了,回家,兴犹未尽地叹息:“我怎么没有拐呀!”

而羊拐,正是新疆的特产。由于不知道,没给她带来。听到她叹息自己没有拐,我们便向她保证,一定从新疆带拐来,而且是又多又好,北京孩子想都想不到的新疆羊拐。

“我怎么没有拐呀!”这声音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使我们热泪盈眶。找拐,这就是我和妻子与儿子的首要任务。甚至去维吾尔朋友家做客,吃完饭还要探询刚才吃过的羊肉是否留下了拐。果然,一年过去了,我们积累了一口袋羊拐,洁白的、染上色的、光滑的,多彩多姿,琳琅满目。

“我们给你带来羊拐了!”为了送拐,我们提前了探亲的行期,满怀高兴地把一口袋拐倒了一桌子,就在她面前。

没有兴奋,没有感谢。她看了看拐,说:“我们早就不玩拐了,我们现在玩的是跳猴皮筋。”

第一次感受和最早得到的爱,来自母亲的内心。

此岸彼岸

佚名

我认识一个朋友,被医生检查出罹患胃癌,只剩下3个月到6个月的生命。朋友是一家大机关的高级主管,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突然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一时万念俱灰,决定不告诉妻子和女儿,独自承担生病的痛苦,并利用仅存的时间安排后事。

“说来非常奇怪,从检查出癌症的那一天开始,平时兢兢业业耗尽心力的事业,变得一点都不重要了,平常被疏忽的亲人和朋友突然变得非常重要,几乎一天也舍不得和他们分开。思考的空间也突然从现实中跳出,会想到死亡,想到死后的世界,想到如何迎接死亡的来临。”朋友说。

朋友饱受了许多心灵与肉体的折磨,一个半月之后,在另一家医院经过精确地检查,发现根本是误诊,他的胃一点毛病也没有。

“真奇怪,从医生告诉我得胃癌的那一天开始,我的胃每天都疼痛不堪,要吃很多的药来止疼;确定是误诊之后,胃病就霍然痊愈了。”朋友说,可见心灵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知道误诊之后,他把一个半月来的煎熬告诉了妻子,妻子说:“怪不得一个半月来你对我特别体贴,从来没生过气,原来是这样啊。”

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朋友,朋友都义愤填膺,问他是哪一家医院,哪个医师,应该控告,请求赔偿。他说:“事实上,我很感谢那个医师,他完全打开了我的思想,使我想到了从前没有想过的问题;他也使我像死过一次一样,许多事都不再介意执着了。”

但是,最使他震动的是他读国中的女儿。当他把误诊的经过告诉女儿,女儿问他:“爸爸,你不会只活3个月,那么,你究竟还可以活多久呢?”

女儿又追问他:“爸爸,如果你不知道可以活多久,你也没有什么改变,那和被误诊前又有什么不同呢?”

朋友受到女儿的刺激,生活的态度完全改变了。他说:“用心地努力工作,这是此岸;更用心地疼惜亲人,这是彼岸。处理紧急的事情,这是此岸;着力于重要的事情,这是彼岸。经营入世的事业,这是此岸;经营生死的解脱,这是彼岸……那个医师是我的老师,把我从此岸带到彼岸;我的女儿也是我的老师,帮我打破了两岸的界限。”

我开玩笑地说:“这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啊。”

朋友说:“不是,这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身心都感到泰然轻松了。”

与朋友道别后,在返家的路上,我想到平常我们确实很少思考生死的问题,而且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生命是如此短暂,我们又有多少时间思考关于这有限的生命呢?

回到家,我把灯开亮,看见黑暗与光明是同一个空间,点了灯就大有不同。黑暗的心与光明的心又有什么不同?只是心里点了灯罢了。对心中点灯的人,黑暗也无法拘限他了,何况是情感的风波呢?

健康是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健康。

走眼的收藏家

一冰

笔者的一位朋友搞了大半辈子奇石收藏,但他对自己的藏品并不满意,用他家人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一件值钱的”。但这位朋友仍在孜孜不倦地寻觅着。一天,一个消息将他震撼——楼下邻居家里的一块宝石,被一个珠宝商以1000万元的价格购走,据说那块宝石经过加工以后的市场价近亿元!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这位朋友懵了,楼下的邻居并不收藏石头啊,他们的宝石是从哪里来的?他和家人们都怀疑,是不是邻居拿走了他家的宝石。

他找到邻居,邻居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我的这位朋友经常出去找石头,回到家再挑选一遍,看不上眼的就随手扔掉。楼下邻居看着他扔掉的石头挺好玩,就捡一些回来摆在家里。前段时间来了一个珠宝商,原来是要拜访我的这位朋友的,在楼下问路,正好看到了摆在屋里的一块石头,是一块宝石,就买了下来……

我的这位朋友细看邻居卖掉的石头的照片,果真是他扔掉的!当时他把那块石头从外面捡回来,经过仔细权衡对比,由于对外形不满意,所以就扔了。但没有想到是一块稀有的宝石。朋友长叹:“我只在乎石头的外形,却忽视了石头的本质啊!”

其实,很多藏家都是这样,常常被人或物的外形所迷惑,看不到或不愿意看到其本质,因而与宝贝擦肩而过。

别让嫉妒毁了你

沈岳明译

一连几天,我的心情都不是很好。情绪烦躁,吃不香睡不好,不佳的心理状况直接导致我的健康每况愈下。我心里很清楚,我原本是很健康的,自从克里奇搬来和我成为邻居后,我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克里奇和我开着一样的凯特汽车,没想到前不久他竟然开了一辆新的劳斯莱斯,那可是我梦寐以求的汽车啊!我知道自己的经济能力还没达到享受劳斯莱斯汽车的程度,但每天看着邻居神气的样子,我的心里实在不好受。

我的朋友莱克斯劝告我,养一只小狗吧,这样也许会让我慢慢好起来。莱克斯给我送来了一只小狗,小狗很可爱,名叫汤姆。我给汤姆买了很多好吃的香肠。刚开始的时候,汤姆还吃些香肠,自从见到了克里奇,它便再也不肯吃我买的东西了。

汤姆总是用爪子去敲克里奇的门,有一次克里奇给了它一根香肠,很快便被汤姆吃得精光。从此,汤姆几乎每天都会去克里奇家讨一些食物来吃。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克里奇只得摊开双手,表示他家里已经没有好吃的东西了。可是汤姆并不甘心,依然不停地用爪子去敲克里奇的门。于是克里奇只好拿来一些吃剩的冷面包。令我吃惊的是,连我给的香肠都不肯吃的汤姆,竟然会吃邻居克里奇给的冷面包!

莫非汤姆吃腻了好东西,喜欢上了冷面包?可是当我给汤姆冷面包的时候,它却连看都不看一眼!我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带着它敲开了克里奇的家门。我说:“克里奇先生,这只狗好像跟你很有缘,不如你就收养了它吧。”克里奇有些惊喜地问:“你是说,将汤姆送给我?”我说:“是的,因为它现在不吃我的东西,它只吃你的东西。”尽管我的心里很不愿意,但还是将汤姆送给了克里奇,克里奇高兴地收养了汤姆。

还没过几天,汤姆便用爪子来敲我的门。我给了它一根香肠,它很快便吃了个精光。当汤姆吃完了我买的所有香肠和狗粮后,我再也不想给它买任何吃的东西了。因为它已经不属于我,而属于我的邻居克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