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11685300000010

第10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5)

组织对信息系统产生的影响还反映在“由谁来设计、建立和实施信息系统”的决策上,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耗时很长、花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开发、实施与维护需要有相关人员,需要有一个拥有一定权力的组织机构,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人员、机构及技术等事宜能否到位,管理者是决策的关键人物,管理者的决策将决定如何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为谁服务、如何服务、在什么时候提供服务。

2.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信息系统与组织内在的增值过程密不可分。信息系统在增值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例如超级市场或大商场中的POS系统已经成为组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这类组织效率的提高,保证组织快速、正确运行所起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也说明在考虑组织如何增值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信息系统在组织内部的潜在作用。组织对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将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增值过程。下面从信息系统对微观经济模型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影响来分析。

(1)对微观经济模型理论的影响

微观经济模型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它用于解释特定企业的产出取决于该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实际上,微观经济模型理论描述了企业各组成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技术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应用了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那么该企业原有的技术水平就发生了变化。

在如图213所示的微观经济模型理论中,横坐标表示劳动力的数量,纵坐标表示资本的数量,曲线表示企业的产出。如果企业采用了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那么表示企业产出的曲线向原点方向发生了偏移。这种偏移表示企业可以降低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但是企。

图213MIS对微观经济模型理论的影响

(2)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规模,这是因为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企业在从事交易过程中的所有耗费。采用管理信息系统之后,可以降低企业寻求客户的成本、采集各种有关信息的成本、企业之间的协作成本。

这时候,企业可以使用更少的雇员,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可以完成更多的交易。

在如图214所示的交易成本理论中,横坐标表示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规模可以使用雇员的数量表示),纵坐标表示交易成本,曲线表示企业所完成的交易量。如果企业采用了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那么表示企业交易数量的曲线向原点方向发生了偏移。这种偏移表示企业可以降低规模(减少雇员数量)和交易成本,但是可以完成的交易数量保持不变。

图214MIS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影响

(3)对代理成本理论的影响

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还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根据代理理论,可以把企业看成是由一个个雇员通过签订合同组成的单位,其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取最大的收益。例如,企业的所有者需要雇佣一些雇员替他完成一些他自己无力完成的工作,但是为了保证所聘的雇员可以更好地工作,企业的所有者必须耗费金钱和时间监视和控制所聘人员的工作,这些费用就是代理成本。

使用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降低相互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成本,该企业的所有者可以非常容易地监视和控制雇员的工作。在如图215所示的代理成本理论示意图中,横坐标表示企业的规模(使用雇员数量表示),纵坐标表示代理成本的数量,曲线表示企业可以获取的利润。一般来说,当某个企业的结构稳定下来之后,如果使用了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那么利润曲线向右发生了移动。由此说明,如果希望提高企业的利润,那么使用,。

图215MIS对代理成本理论的影响

3.信息系统影响组织内的平衡

组织中引入信息系统技术,必然与组织的文化、政策和结构等方面产生摩擦,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抵御力量,所以要求企业的变革应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同步进行。目的是使组织的结构、文化和政策适应新技术所要求的环境,将阻力变成动力,形成新的组织结构、新的组织文化和一套新的政策。

信息系统也会改变组织内已经建立的权力、特权、义务与职责之间的平衡。例如,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前,总裁或总经理想要了解组织的财务,只能去询问会计主管。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后,高层管理者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终端查询得到,会计主管的特权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招收或增加信息技术人员,而且信息部门会对财务、生产、供应、销售等部门提出不少要求,在各个部门之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以至于推动原有的平衡。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会产生新的平衡。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织中引入新的信息系统必然会对组织的结构、目标、价值、工作、设计和竞争等产生影响。同时,信息系统必须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服务,但它也受到组织的结构、任务、目标、文化、政策和管理的制约。信息系统强大的功能可使组织大大提高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

2.2.3信息系统与竞争优势

1.竞争优势

在信息系统领域,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是指利用信息获取市场地位的改善。在组织中,竞争优势具体体现为战略层、战术层、运作层的优势获得。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即战略规划层,信息系统可以用来改变公司发展的方向,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在管理控制层(中层),管理者通过指明战略计划的具体实现来获取战术层的优势。在操作控制层(低层),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信息创造来获取操作的效率,获得操作层的优势。

(1)战略优势

战略优势对一个公司的运作的形成起着根本的作用。信息系统能用来创造战略优势。例如,公司可以将它的现存数据转化为具有标准接口的数据库形式(像Web浏览器接口),这些接口可以为它的业务伙伴和客户共享。拥有能够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的标准数据库往往。

这种战略能在很多方面影响公司的运作。首先,公司现有的访问方式是通过专用的软件,然而这种改变将使公司进一步考虑从软件供应商那里购买标准的报告系统,或委托外部公司为它设计和开发一套新的报告系统。其次,报告访问的灵活性将提高,因为用户不需要直接访问公司的计算机资源,而在任何联网的计算机上就能访问到公司的报告。另外,公司潜在的供应商和客户都能访问到公司的原材料资源和产成品库存情况,从而加速了公司的购买和销售事务。

当然安全性不能忽视。这种数据访问给公司带来了利润空间,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如“黑客”可能伪装成供应商和客户破获公司数据库、竞争对手利用获取的信息进行商业侦查活动等,因此公司必须对安全性也要有一个战略计划。

(2)战术优势

当一家公司相对它的竞争对手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实施了一个战略时,它就获得了战术优势。公司可以通过让客户进行直接信息访问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所有的公司都想使客户满意,因为这样会带来客户的重复购买行为。

例如,一个客户想从公司购买150美元的打印纸,信息系统显示这个客户本月内已购买了800美元的物品,但离折扣线1000美元还差50美元,否则就可享受5%的折扣。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战术优势。首先,这个客户可能因为折扣继续购买产品;其次,通过信息系统可以知道客户购买哪些产品。这样公司不仅得到了客户的忠诚,公司也增加了利润。

如果客户只是购买纸张而不购买墨粉,一般可以认为是从另一个供应商那里购买。这样,公司可以低价出售墨粉(5%的折扣),就是吸引客户的一个好机会。折扣本身对客户来说是一种诱惑,同时也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因为公司通过在这个订单上增加50美元订货量的方式,就能够节省处理第二次订单的成本,同时也减少一次送货。

战略决策旨在使公司的信息系统为客户更好的服务,而公司开发的战术层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利润水平。

(3)运作优势

运作优势是指处理公司日常的各种事务和流程的能力,信息系统也是通过这种优势直接与公司流程互相作用。

一个能够通过以往的事务记录“记住”客户和他的编号的Web站点意味着一种操作层面的优势。用户通过Web站点来进行购买活动确实使公司省去了因雇佣文员键入信息而花费的成本。用户键入的数据,一般来说准确度会更高。如果数据不正确,那么用户也不会责怪公司。有很多原因使得通过Web方式访问公司信息系统改善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层次的竞争优势是结合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的。同时,具有这三种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最有可能提高公司的业绩。

下面将通过竞争力模型、价值链模型来进一步说明信息系统是如何帮助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

2.竞争力模型

竞争力模型(CompetitiveForceMode)是用来描述企业的外部影响力,特指不利因素与好的机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最终对组织的战略和竞争力所起的最终作用。图216是波特,。:

的进入者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因素、来自代用商品或服务的压力、供应商高超的议价能力、传统的行业竞争者的地位。处理好客户、供应商、代用商品或服务、市场新的进入者这四个主要因素可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并可增强企业对行业中其他竞争者的抗衡力(Porter,1985)。

图216波特竞争力模型

企业可使用下面4个基本的竞争战略来处理这些竞争因素。

①产品差异。企业开发自己的品牌产品,生产出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是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者无法仿造的。

②市场定位差异。通过为产品或服务确定一个特定的目标,并以此来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例如,企业可将产品服务定位在一个较狭窄的目标市场上,尽管狭小,但它在目标市场上比现在的或潜在的竞争者具有更大的优势。

③交换成本。发展与客户、供应商紧密而稳固的联系,称这种联系为交换成本。也就是说,“锁住”客户与产品的联系,固定供应商的供货时间和价格结构,从而将客户的成本转移给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这不仅转移了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客户与供应商议价的能力。

④低成本产品。为了抵御来自整个市场中的新的竞争者,在不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企业应生产一些低于竞争对手价格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企业同时实行这些战略中的一个或多个便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那么信息系统又是如何支持这些竞争战略呢?

(1)信息系统创建新产品与服务

企业使用信息系统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持时,可使这些产品不易被仿造或只适用于特定的市场,这实际上就是增加竞争者进入市场的成本。这些战略信息系统可抵御竞争对手的各种回击,使企业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使组织具有了长期保持在基本成本上的竞争力。

金融业开创了使用信息系统创建新产品和服务的先河。1977年美国花旗银行开发了自动取款机(ATM)和信用卡。作为这个领域的开创者,自动取款机与信用卡为美国花旗银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确立了花旗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也迫使竞争者,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纷纷开始寻求技术力量的支持。

创建基于信息系统的新产品和服务,并不需要高级或最复杂的信息系统技术,ATM机和信用卡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2)信息系统关注市场定位

,,。

企业在目标市场占有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交易额所占比例的大小。信息系统通过对从市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是市场营销决策中的重要依据,从而有助于市场定位和细分市场。例如,使用信用卡消费,消费者的有关信息就被采集下来,记录到客户信息数据库中,因此就可将这些信息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来细分市场,以达到企业渗透市场的目的。又如商场中的POS系统,它是商业企业信息系统的前端设备,每台收款机都将销售情况记录在案。将这些数据上传到后台的信息系统,由信息按不同要求进行汇总处理,就可起到市场定位的作用。例如,按时段汇总就可了解哪个时间段是销售高峰;如果将这些数据按商品大类汇总,就可清楚哪些商品是销售热点,哪些商品利润最高。

(3)信息系统建立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联系

信息系统可以通过“锁住”客户与供应商而抵御竞争者。战略信息系统可抑制客户放弃企业的产品而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美国Baxter国际零库存与订货系统便是一个锁住客户的例子。Baxter公司供应医用产品,它供应的产品的品种超过120000项,维持这样庞大的库存量所需的成本是巨大的,但对医院而言是降低了成本,因为不需要存放一定量的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