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忍学(历代经典文丛)
11655100000006

第6章 家庭之忍

包括内容如下:

第一节父子之忍

第二节兄弟之忍

第三节夫妻之忍

第一节 父子之忍

1.低调的父爱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有些好老爸默默无闻,但培养出了扬名天下的人才;有的则自己就是世界名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一套。不管这些故事是令人感动或给人以启发,它们都真实地再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关爱,显示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始创者、总经理奥尔森是美国大名鼎鼎的人物,曾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他总是要提到父亲,因为父亲用行动影响了他的一生。

奥尔森的父亲奥斯瓦尔德是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工程师,拥有几项专利,后来成为一名推销员。一次,一位顾客想从他的手中购买他推销的机器,但他发现这位顾客并不真正需要这部机器,于是他极力劝这位顾客不要购买,此事让他的老板火冒三丈,但却为奥斯瓦尔德赢得了好名声。

同时,奥斯瓦尔德的诚实品德也给了三个儿子巨大影响。他们都以父亲为榜样,诚信做人,全部成为有为的工程师。奥尔森本人在为人处世上就秉承了父亲的优点:办事讲原则,合作重诚信,在员工和商业伙伴中拥有非常好的口碑。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也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爸爸,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正是因为父亲如此开明,达·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中,甚至敢专门画画恐吓老爸。一次,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在盾牌上画了一个两眼冒火、鼻孔生烟,看起来十分可怕的女妖头。为了把父亲吓一跳,他还关紧窗户,只让一缕光线照到女妖头的脸上。后来,父亲一进家就被盾牌上的画吓坏了,可是等达·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释完,他竟然也没有责备儿子。

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岛上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有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贵族地主们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从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安徒生的父亲对此非常气愤,但一点也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父亲亲自把安徒生简陋的房间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墙上挂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还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

为了丰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亲还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等人的生活,这些经历为安徒生以后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童话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

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

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世界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的老总比尔·盖茨出身于美国西雅图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父亲威廉很注重从小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

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威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同一目标的快乐。

上私立高中时,盖茨就和朋友一起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后来,学校的负责人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盖茨还与人合作,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20世纪50年代末,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他进入爱丽舍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嘱主管礼宾事务的官员:“我跟你们约法三章,今后你们最多只能安排我的孩子参加两次招待会。”主管礼宾的官员对此很不解,戴高乐耐心地解释说:“这样做可以避免特殊化,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在戴高乐执政的11年间,他的家庭成员从来没有因他的缘故得到过任何例外的提升,他的亲属子女也没有一个人被安排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谋取利益。戴高乐还不准孩子们抛头露面,搞特殊化。

戴高乐鼓励自己的子女说,必须从小就抛弃“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观念,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而不是依靠父亲去取得特权。

在19世纪时,洛克菲勒家族事业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只是一个周薪7美元的打工仔,但他通过个人奋斗最后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方面,他制订了许多严格的“措施”。

约翰·洛克菲勒常常和孩子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儿子上学时,他让儿子滑着旱冰经过中央公园到林肯学校,家庭司机只是开着车跟在后面。

另外,洛克菲勒家族很注重到世界各地游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带着家庭教师和一大堆行李,开始飞越美国大陆、欧洲、北非等地。这种教育增强了孩子们认识社会多元化和准确把握社会常理的能力,为以后确立人生目标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管自己的写作时间相当宝贵,但他常常将部分时间分给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不过,托尔斯泰从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讲给他们听。

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泰国总理他信是第四代泰国华裔,也是东南亚著名的“电信大亨”,家里十分富裕。但是,现年55岁的他信对自己的一子二女要求相当严格,甚至主动要求孩子出去“受苦”,长经验、长见识。

2004年3月,他信的小女儿贝东丹高考结束后,他信把女儿送到曼谷一家麦当劳餐厅里打零工,贝东丹一时间成为泰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其间,他信还专程光顾这家餐厅为女儿捧场。

他信说:“我就是想让她有这个经历,让她了解生活,因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生时父母就是有身份的人。钱不是关键,我们想让她获得一些经历。”他信还表示,希望女儿能够成为泰国年轻人的榜样,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并培养责任感。

2.父爱箴言

《汤子语录》说:“一个家庭之中,不能只是按自己的想法直接行事,必须懂得委曲求全、沉默寡言、轻重转移的窍门。治理一个家庭实在是太难了。”

周子说:“家庭亲和,国家与天下就会通畅。正因为亲和,才不会用仗义伤害恩情,也不会以恩情掩盖正义。只是教导一个家庭的人,应该象春风化雨一样慢慢引导他们,时间长了就会使他们走上善途。”

《愿体集》说:“事情有越急越糊涂的,等等或许会明白;人有越过问越不听从的,放开他或许会回心转意。就是家庭中的纠纷,也有越理头绪越混乱的,不问它一切照常。处事待人,因为激烈而破坏事情的不少。”

《许子语录》说:“教导人或使唤人,首先要让他知道羞耻,还要一直养护他的知耻之心。督促检查他让他有所畏惧,奖赏羞辱他让他懂得羡慕,这都是便于教化人的方法。等到这些人不知道羞耻、不懂得羡慕的时候,用什么方法也没用了。”

《袁氏世范》说:“自古以来,人伦不能完美。或者父子不能同时贤德,或者兄弟不能同时开明,或者丈夫流荡,或者妻子凶悍,很少一家之中没有这类问题的,就是圣贤也拿它没有办法。比如身体上长有恶疮伤痕,虽然可恶,也不能一下子去掉,只有想开了慢慢处理它。能明白这个道理,心中就会舒坦了。这就古人说的‘夫妻兄弟之间,有难以对外人说的话’。想通了,还要按道理来教化他,积累诚意感动他,最忌讳的就是忿恨和激烈了。”

《魏叔子日录》说:“妻子的罪过不至于休出,儿子的罪过不至于处死,管理家庭的人便要尽心竭力地调理训化他。太刚强了容易伤害恩情,太宠爱了容易败坏道义。所以准备教导的话,不可不在早些时候多谨慎。”

《张杨园训子语》说:“父子、兄弟、夫妇,是人伦中最主要的。一家之中,只有这三种亲情而已,不可稍微有不合情理的地方。父子更是其中的根本。一处不合情理,便处处不合情理,哪有这边欠缺,那边周全的呢?”

《温氏母训》说:“凡是家庭中处在前后父母、嫡出庶出、正妻小妾之间的人事,不论是非曲直,都以装聋作哑为最好方法。如果使气任性,是白白的自讨苦吃。”

父子之间、主仆之间,最忌讳的就是经常谈论琐碎小事。琐碎小事说多了,自然看到对方就讨厌。

孟子说:“中用的养不中用的,有才的养没才的,所以大家都希望有一个贤能的父亲或兄长。”又说:“父子之间不能以好坏相责备,互相责备就会离散,离散就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

王氏说:“父亲有一个直言相劝的儿子会怎样?所谓直言相劝,不是用好坏责备父亲,只是当父亲的作为有违道义时,据理力争罢了;父亲对儿子又怎样呢?也只不过在儿子有违道义时,进行劝戒罢了。”

陆桴亭说:“古人说要教导孝顺,我想也要教导慈爱。慈爱是走上孝道的根本。我看到有许多家庭中,一些中等材料的弟子,就因为父母的不慈爱,而被列入不孝的名册。遇到特别顽固的父亲而成名贤的,古今从大舜以来,能有几个人?”

程汉舒说:“子弟中有顽固不化的,也只是让他改正自己的行为。如果添上一些仇怨嫉恨之心,不只是不能忍耐,而且使他们没有悔过自新的机会。”

《愿体集》说:“父母教导儿子,应在他稍有知识的时候。见到活动的生物,即便是昆虫草本,也教他不要伤害,用来培养他的仁爱;见到亲戚朋友和师长,一定教他恭敬,用来培养他的礼义;许诺的事情要做到,并不要轻易说话发笑,用来培养他的诚信。稍微有违犯的地方,就要严肃地告诫他。不要粗暴地鞭打他,以免伤了恩情。隐去恶行,宣扬善事,对其他人还能这样;自己的弟子,稍有过错,便逢人就讲,又添上些枝叶,使弟子背上了没出息的罪名,这于心何忍呢?”

唐翼修先生说:“对于弟子中的聪明之人,可以打骂他,使他感到羞愧,让他激励斗志,从而发奋上进;愚蠢、顽固、自我放弃的人,督促责骂他,更容易让他自暴自弃,甘于下流,没有上进的信心了。只有特意加以奖赏,并设赏格来鼓舞他,或者他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决心也说不定。看古人治理政事,必是有赏有罚,才能成就治理大业。从而可知,父兄教导子弟,神机妙用,全在奖励鼓舞与督导责罚并用。”

贺阳亨说:“子弟中必须知道聪明的、愚蠢的、没出息的几种人的分别,顺着他们的性格特长去教,使他们都能学会自己应该学会的就够了。何必强迫他们都达到一样的要求?况且性格已经形成,强迫也改变不了,只不过增加双方的辛苦罢了。”

教导儿子有五个要点: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材、鼓其气、攻其病。“导性”,是引导他的性格往道义上走,不是引导他原有气质上的禀性。“广志、养材”,是发扬他可以有所作为的志向,培养他可以大有作为的才能。“鼓气”,是让他不要萎靡不振,不产生退却的念头。“攻病”,是先改变他大的过错,再改变他小的过错。“长、善、救、失”四字,缺一不可。所以大家都希望有一个贤能的父亲或兄长。

《温氏母训》说:“穷秀才谴责下人,到鞭打已经够厉害了。暂时用这法子还能让他们畏惧,时间长了就会习以为常。教儿子也是这样,儿子是天生的,不是打成的。古人说:‘棒头出孝子。’不知道是铜器才能打成铜器,是铁器才能打成铁器。如能把驴头打成马面,有这个道理吗?”以上说的是父亲教导儿子。

唐朝郭暖与升平公主夫妻感情不合,郭暖对公主说:“你倚仗你的父亲是皇上吗?我父亲只不过是看不起天子,不想当罢了。”公主很恼怒,回去告诉了皇上。郭子仪因为郭暖而等待治罪。皇上说:“不傻不聋,不能当公爹呀!这是小夫妻的私房话,又怎么能听信呢?”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名教员,他善于运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教育小则徐。因此,林则徐养成了经常提问的好习惯,而且也常常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林宾日总是耐心地解答。比如,儿子问:“人为什么要念书呢?”父亲说:“只有念书,才能明理;只有明理,才能做好人。”“为什么要学诗呢?”“中国的大圣人孔夫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书里面包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学诗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才能。”父亲这样告诉林则徐。有一次,林则徐给父亲背诵《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刚背完,就仰起脸严肃地向父亲发问:“爹,硕鼠是什么东西呢?”“硕鼠就是大老鼠呀。”“那写大老鼠干什么呀?”林宾日觉得这正是对儿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便深入浅出地给独生子解答:“这种大老鼠不劳而获。农民辛勤耕作,它却坐享其成,你说可恨不可恨?”“该除掉这些不劳而获的大老鼠。”父亲进一步教育儿子:“一些贪官污吏巧取豪夺,鱼肉百姓,就像这些大老鼠一样可恶。”“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治治这些大老鼠。”儿子大声说道。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林则徐一天天长大了,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3.孝顺与忍

《内则》说:“对儿子、媳妇来说,恭敬和孝顺,就是对父母公婆的吩咐,不能不听从,也不能迟缓。”

曾子说:“父母的喜好,也要高兴地记住,不要忘记;父母讨厌的,要有警觉,不要抱怨;父母有过错,要小心规劝,不要直接反对。”

《内则》说:“父母有过错,要低声下气,要和声细语地去规劝。如果不听,就更加孝顺恭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去规劝。如果不高兴,与其得罪乡亲和四邻,怎如再三规劝?父母恼怒不高兴,即使把自己鞭打流血,也不敢恼恨埋怨,只有更加恭敬孝顺。”

《曲礼》说:“儿子服侍双亲,如果说三次规劝还不听,那就大哭着再劝。凡是儿子接受了父母的命令,一定要用小册子记下来带在身上,以便提醒自己,好早些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一定要当面告诉父母。如果这些事情有行不通的,一定要低声和气地把其中的利害关系向父母说明。等待他们认可,然后改变它;如果不认同,看看这事情也构不成大的危害,也就勉强去完成它。如果认定父母的意见不对,而直接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即使做的真的不错,也是个不孝顺的儿子。何况你做的不一定对呢!”

《格言》说:“孝顺双亲是分内的事,如果侍奉的是严厉急躁的父母,老弱多病的父母,而能精神愉快不感疲倦,那就更难得了。人到年老时,大都会不切实际、爱惜钱财、头脑不清、身体瘦弱、心有偏爱。作为儿孙的,如果在这个地方起了厌恶之心,就已经进入不孝的行列而自己尚不知晓。应该赶紧醒悟了。”

东京的赵居先,父亲九十一岁,母亲九十四岁,性格都很严厉急躁。赵居先夫妻侍奉殷勤小心,孝顺和谐,经常为父母祈祷高寿,想方设法地让老人家晚年快乐。

大学士鹅湖费宏,刚刚进入词苑,与一同年朋友下棋时,开玩笑在朋友脸上打了一下。他父亲听说后,大怒,写了一封书信并封好一块竹板,把这些寄给费宏,让他在京城的住所惩罚自己。费宏带着书信和竹板到朋友家里,连把自己打了三次。同年朋友跑出来,抱住费宏,哭着说:“你还有严父督导你,我连个督导的人都没有啊!”后来二人和原来一样友好相处。

韩伯愈,曾经有一次,因过错他母亲打他时,泪流满面。母亲问道:“往日打你,你都不哭,今天为什么哭了?”韩伯愈回答:“往日母亲打我,能感到疼痛;今天感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无力,所以才哭。”所以说:“父母恼怒责罚,不在心里积怨,不在形貌上表现,深受痛苦,使父母能感到哀怜,属于最上等;不在心里积怨,不在形貌上表现,属于次等;父母恼怒责罚,积怨在心里,表露在外貌,是最下等。”

原榖有个祖父,年岁大了,父母讨厌他在小处要求过分,让原榖做了一辆车,把他送到另外的地方。原榖哭泣规劝也不听,于是就把车子收了回来。父亲问他:“你怎么能用到它呢?”原榖说:“留着它,等到你年纪大了再用。”父亲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亲自把祖父迎接回来,尽心奉养,终于成了大孝子。

唐朝刘敦儒的母亲,有疯病,不打人就不能安稳地吃饭。下人们都离开了。敦儒每天侍奉母亲的生活,经常被打,身体每每流血,母亲才安稳下来。敦儒不感到痛苦,一副快乐的样子。等到母亲死后,脊背被打坏险些丧命。太守韦夏卿宣扬他的孝行,在门前挂上诏令旌旗。

袁君载说:“作为儿子的,性格行为都差不多,而有后母的儿子,却不被父亲所喜欢。父亲没有正室,有娇宠婢女的,也是这样。这固然是父亲对宠爱的人有所偏向,做儿子的确实也有不是的地方。这时应当一心顺从父母,时间长了天理就融洽了,亲情也就回来了。不要白白地怨天尤人,落一个无可奈何。”

颜光衷说:“前后和嫡庶的中间,父母经常有所偏爱,作为儿子的,也最容易心生嫌隙。这时应当诚心对待,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欢心才了事。大概消化最重要,处在这个地步,尤其要把心中渣滓融化尽,不留一点火气。比一般的儿子,还要谦虚退让,顺从欢心,加倍谨慎。有仁心的父母必然回头怜惜我;若是没有仁心的父母,感动还感动不了,何况去触怒他们?也只有尽了作为儿子的孝心,不至于进入忤逆不孝的行列中罢了。如若一味地去考虑父母的不是,怒火填胸,消除不得,摆脱不掉,总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小的嫌隙不除,终于导致凶性发作,我恐怕到时候责备双亲不算重,这作为人子的罪名就难以逃脱了。即使要父母按天理行事,爱我亲我,这本是好意,但不可心里太急,着手太重,否则要扭转父母的想法就困难了。”

父母慈爱,儿子孝顺,这属于正常,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父母不慈爱,而儿子特别孝顺,所以古今都推崇大舜为第一。舜的父亲顽固,母亲泼辣,做事不近人情,所以侍奉双亲有不高兴的时候。这时便用积久的真诚感动双亲,切实希望父母能改变做法。早晚之间,应该做到的都已做到。双亲所做的事,有不好的,不敢认为与自己无关而不加理会,只是把它作为自己应担当的罪名。双亲所想,有不合情理的,不敢认为与自己无关而不在意,只是把它作为自己的错误想法。而且仔细品味父母不爱我二句话:说父母不爱其子,和儿子不得父母疼爱,其中必然有一个缘故,但不知道为着哪一件。只有大孝的人能痛心疾首,早晚思量,非找出那一件来,尽心改过,时间长了自然会得到亲情、顺从亲情。大约舜看瞽瞍,总是从仁慈至极的方面去看,他要杀我,及不让我娶的行为,都是后来改变了的性格,并不是原来的真性情。假使听从他的错误吩咐,顺从他那已改变的性情,就把一个仁慈至极的真父母,截断了根源,又于心何忍呢?所以才百般地维持,百般地挑动,这才显出父母的真性情来。评论的人说到瞽瞍的改变,天下做父子的一定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大舜能委曲自己、感化父母的诀窍,就是不去看瞽瞍的不是。

闵损,字子骞,母亲早亡。父亲又娶了后母,生了三个儿子,都穿上了棉衣。后母忌妒闵损,用芦花给他做了冬衣。父亲让他驾车时,因为身体寒冷把车驾歪了。父亲了解到真实情况,就要把后母休掉。闵损哭着劝道:“后母在的话,只有一个儿子受冻;后母不在的话,就有三个儿子要孤单了。”后母听说后,悔改了自己的过错,爱护闵损就象亲生儿子一样。

薛包,爱好学习,注重实行。父亲娶了后妻以后,憎恶薛包,让他分开另过。薛包日夜痛哭不肯离去,以至于被父亲责打,不得已住在大门外,而且进门洒水扫地。父亲恼怒又赶他走。无奈又住在胡同口,早晚问安洒扫照常。这样积累了一年多,父母终于惭愧,又把他叫回家去。

王祥,性情孝顺。母亲早丧。继母朱氏不慈善,多次在父亲前说他的不是,因而不被父亲喜爱,经常让他打扫牛圈,王祥更加恭敬谨慎。父母有病,服侍时衣不解带,汤药总是亲口品尝。继母曾经想吃生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就解开衣服,准备破冰求鱼。冰冻的河水忽然自动裂开,一双鲤鱼从中跃出,王祥就带着回家了。继母又想吃烤的黄鹊肉,又有数十个黄鹊自动飞入王祥的网里,供继母所食。同乡人都感到惊异,认为这是王祥的孝行所感动而致。家里有一棵花红树结了果实,继母让王祥守护,每逢风雨天气,王祥就抱着果树而哭。他的孝行纯正竟到这样的地步!

顾态,性情特别孝顺。父亲娶了小妾,生了两个儿子,十分疼爱。顾态每年的教学报酬,全都给他的父亲花用。庚子年的春季,到一个姓张的人家教课。到书馆的那天,张氏因知道他的孝行,特别给了他一年的酬金,并告诉他:“今天这笔钱,你的父亲并不知道,这附近有卖田地的,你可以买一块,到秋季可以收一些田租。”顾态说:“不行,怎么能以几石的田租改变我的孝心,而又欺骗我的父亲呢?”最后还是把这笔钱带回家给了他父亲。

俞绣升,天生仁孝。四五岁时,每次在玩耍的时候跌倒,他的嫡母总要怪罪他的生母。一天在花池上上玩耍,掉下来摔折了腿。他就爬着到了一个角落,忍受着疼痛一声不吭。看到的人问他:“为什么不哭呢?”他说:“恐怕嫡母听说了,又要骂我娘了。”这孩子虽年幼,说到善于在嫡、庶之间周旋,已经算是很高明的了。

4.名人治家中的忍

自先秦至清代,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家书家训名篇,突出的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它们为维护当时的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封建社会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读本,其中有一些治家之道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颜氏家训》系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颜之推所著,一共七卷二十篇,分为序致篇、教子篇、兄弟篇、后娶篇、治家篇、风操篇、慕贤篇、勉学篇、文章篇、名实篇、涉务篇、省事篇、止足篇、诫兵篇、养生篇、归心篇、书证篇、音辞篇、杂艺篇、终制篇,是其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主要用于教导子孙,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其“治家篇”中的崇尚孝、爱、义、俭等观点更是脍炙人口,为人效仿。在“治家篇”中,颜之推论述道:

“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所以,父不慈就子不孝,兄不友爱就弟不恭敬,夫不仁义就妇不温顺了。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的了。”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那样的美,但只要他既骄傲且吝啬,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不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进入到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

“妇女的习性,大多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妇,宠爱女婿那女儿的兄弟就会产生怨恨,虐待儿媳妇那儿子的姐妹就易进谗言。这样看来女的不论出嫁还是娶进都会得罪于家,都是为母的所造成。这是家庭里常见的弊端,能不警戒吗?”

“婚姻要找贫寒人家,这是当年祖宗靖侯的老规矩。近代嫁娶,就有接受财礼出卖女儿的,运送绢帛买进儿媳妇的,这些人比量门祖家势,计较锱铢钱财,索取多而回报少,这和做买卖没有区别,以至于有的门庭里弄来个下流女婿,有的家里主管权操纵在恶儿媳妇手中,贪荣求利,招来耻辱,这样的事能不审慎吗?”

《朱子家训》又称《朱子治家格言》,系清代学者朱柏庐所著。《朱子家训》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它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它主张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权贵。朱伯庐家训中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教益: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曾国藩家书》共收录家书330余封,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等,基本包括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堪称家书典范。下面从其“治家篇”中甄选出的三则以观其治家思想。

“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和三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能和,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不和,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此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一代疏懒,二代淫逸,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托魏荫亭寄百五十金还家,以五十金周济亲族,以百金作家用。军中银钱,余不敢妄取丝毫,故不能多寄。名者,造物所尊重爱惜不轻以与人者。余德薄能鲜,而享天下大名,自问总觉不称。故不敢稍涉骄奢,家中自父亲叔父奉养宜隆外,凡诸弟及吾妻吾子吾侄吾诸女侄女辈,概要俭以自奉,不可倚势骄人。古人谓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吾常常以此儆惧,故不能不详告贤弟。望时时以此教诫子侄也。”

“余往年撰联赠弟,有‘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二语。弟之直人人知之,其能忍则为阿兄所独知。弟之廉人人料之,其不俭则阿兄所不及料也。以后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功夫,用一番苦心,不特家常用度宜俭,即修造公费,用济人情,亦须有一俭之意思。总之,爱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风而已。弟家之渐趋奢华,即因人客太多之故。此后总须步步收紧,切不可步步放松。总之,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吾不欲多寄银钱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回,弟须时时留心。”

第二节 兄弟之忍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在家族的天真幻想里,所有的兄弟都应该变成“葫芦兄弟”。在这个风靡亚洲大陆的童话里,七个各藏心思和弱点的兄弟齐心协力,合成一只无坚不摧的“金刚葫芦”,最后战胜“蛇精”(照例是母的),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的兄弟神话推到了巅峰。

“葫芦兄弟”正是男性器官的代名词。故事高潮处,巨大的七色葫芦山峰直刺云端,像一排勃起的器官。“葫芦兄弟”的神话,既是团结一致的家族伦理神话,也是雄起和攻击的男性神话。前者是消解或改造欲望的集体话语,后者是展示欲望的个人话语。个人的欲望只有与家族的欲望合而为一的时候,才能显示其意义。二者一旦发生分裂,兄弟相残的时刻就降临了。

兄弟之间只有相互转让自己的欲望和个性,才有可能变成“葫芦兄弟”。一个极有个性的人,比如张飞,在桃园说出“我愿意”的甜蜜时刻,完全丧失了个性。他那一点可怜的个性,只有在刘备哥哥的伟大事业中才能得到称颂。宋江哥哥只要说一句“我不是你哥哥,你走罢”,李逵就软了。古典小说对兄弟关系的反复模拟和演练,缝合了现实中兄弟关系的伤口。兄弟相残的惊悚或悬疑故事,在二十四史的黄金时段不断重播。兄弟之爱像初恋一样短暂,兄弟之恶像黑夜一样漫长,兄弟之血比他人的血更鲜艳更能刺激欲望。

最具鉴赏价值的兄弟相残故事,是曹氏兄弟曹丕曹植。“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以兄弟为题但又不许出现兄弟两个字的诗,哥哥就不杀你”。在这里,杀戮以童年游戏的形式进行,像一场天真的恶作剧。哥哥以剑,判决了弟弟的命运,弟弟则以诗,宣判了两人的命运:同归于尽(“煮豆燃豆萁”)。哥哥是现实王国的胜利者,弟弟是游戏王国的胜利者。兄弟俩在一种只有游戏才能创造的想象的平等中,迅速瓜分了两个王国。而游戏并未结束。最后的悬疑是:谁是点燃“豆萁”的无形之手?

两个乖孩子,一个种地,一个放羊,相安无事。交作业的时刻到了,“爸爸”(上帝)选了弟弟的羊,不要哥哥的谷子。哥哥吃醋,杀了弟弟。“爸爸”生气,惩罚哥哥。在亚伯和该隐的故事里,“兄弟的血”开启了浇灌大地的罪恶源泉,似乎不是人,而是大地在索要这甜美的琼浆。既然兄弟不分彼此,为什么爸爸要选这个不选那个呢?不为什么。在基督教文化里,兄弟相残是人的原罪之一,只有通过惩罚和忏悔(爱)才能解决。与东方文化的纠错系统不同的是,惩罚和忏悔的前提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出现,而不是通过家族(或别的单位)这种表面的共同体来进行压抑。

“兄弟”一旦变成“兄弟关系”,血肉一旦变成伦理,哪怕只有两个人,也不再是一个人与一个人的关系,而是公共关系。观众出现了。表面上看,有教养的观众们对于演出秩序的要求好像抑制了竞争,实际上反而刺激了兄弟间的竞争。在一个不斗牛的国度,撩拨和观看兄弟(或虚拟的“兄弟”)之间的争斗,正是许多人的隐秘乐趣之一。

兄弟关系是男人之间最伟大的关系,有时很有可能也是最卑贱的关系。那种童年记忆中的你一挨揍我就大哭,我一大哭你就发烧的爱,是火星上的拥抱,是坟墓中的乌托邦。在酗酒的时候、在撒欢的时候、在倒霉的时候、在逃亡的时候、在撒娇的时候,为什么中国男人最爱说的台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2.为兄之忍

于铁樵说:“兄弟相争,错误必然在贤明的人身上,不必问是非曲直。为什么这样说?兄弟同住,开启矛盾的原因,肯定不是一种。往上说,是因为妯娌;往下说,是由于奴仆。他们用言语争宠,左右挑拨。如果兄弟都很贤明,自然就会嫌隙消除,不留痕迹;如果兄弟都不贤明,就会大打出手,弄得两败俱伤。首先要自己消除积怨,切实发出友爱之心;接着教化引导妻子,让她知道家庭和睦的好处。然后委曲处理,从容等待。对方愤怒,我就忍耐;对方相争,我就退让;对方造谣中伤,我就装聋作哑;对方强词夺理,我就承认过错。不用客套之词,全用学问养我的气量。刚开始时,旁观者定会笑我懦弱可欺,我的兄弟也会得寸进尺,让我难以忍受。等时间长了,没有过多的感情去愤怒,没有太多的道理可相争,兄弟的天良自然会发现。天良一经发现,感悟一旦产生,愧疚和后悔的心理会交集于一时。那么豺狼也可以变成良驹,荆棘也可以变成鲜花了。如若一味仗着自己没有过错,而按自己的主张行事,用直接的方法办事,用大道理责备人,这都不可以在兄弟之间相处。”有人问:“对待兄长很有礼,却得不到兄长的欢心,怎么办?”程子说:“只要恭敬孝顺,赤诚待他,不需要表明自己就行了。”问:“对待弟弟应当怎样做呢?”答:“能做到友爱二字就行了。”

张拱辰说:“兄弟之间,不讲施恩和报答,只要各自付出赤诚就行了。怎么能因为哥哥友爱,弟弟不恭敬而不再友爱?怎么能因为弟弟恭敬而哥哥不友爱,就不再恭敬?这样有施有报,不就使根本上的敬爱变成了市井上的交易了吗?”

孟子说:“有仁爱的人,对于弟弟,没有私恨,没有积怨,只是进行友爱罢了。”

王阳明说:“舜终于把象感化,窍门就是不看象的不是。”

薛包,弟子请求分家另过,劝阻不住,就把财产一分为二。田地房屋选取那些荒废的,说:“这是我以前打理的,有些舍不得。”饮用的锅碗,选取那些破烂的,说:“这是我以前常用的,用着挺称心的。”弟子几次三番损失家产,就一再的救济。退让又不露痕迹,正是善于运用忍让之道的人。

缪彤,父母早亡。兄弟四人在一起同住。等到都娶了妻子,经常有争斗的言语。缪彤深深感到羞愧和悲哀,就关上房门自己打着脸说:“缪彤!你修养言行,学圣人的道理,准备整齐风俗,为什么不能整顿家风呢?”他弟弟和几个媳妇听说了,都来叩头认罪。后来家庭之间就和睦相处了。

牛宏,字里仁。弟弟牛弼特别酗酒。曾经在喝醉后,射杀了牛宏驾车的牛。牛宏回家,妻子迎上前对他说:“叔叔把牛给射死了。”牛宏直接说:“做成肉干。”坐稳后,妻子又对他说:“叔叔射杀牛,是不得了的事。”牛宏说:“知道了。”神色不变,继续读书。

文正公王旦,有个弟弟十分狂傲,难以驯服。一天接近冬至,在家庙祭祀时,摆了一百壶酒。他弟弟全部把它们都打碎了,家里人都很惧怕。王公从外面进来,见酒水满路,只是提起衣角而行,神色举止不变。后来他弟弟忽然醒悟了过来。

陈世恩,夏邑人,是万历皇帝乙丑年进士。兄弟三人,老大是个孝廉,老二就是陈公,老三某人,从小就好游荡,都是早出晚归。孝廉便用严肃的表情劝告他,却不肯听从悔改。陈公说:“这只能伤害亲情,没什么用途。”每天夜里,陈公亲自在门外等候,等弟弟进门,亲自动手上锁,并问他饥饱寒暧等情形。象这样时间长了,弟弟深深地悔悟,不再晚归。

许武,字文长,很早就死了父母,有两个年幼的弟弟。许武本人从事农耕,二弟虽然不懂农事,也让他们从旁观看。晚上就挑灯读书,让二弟坐在桌旁,亲口传授句读,详细解说。无时无刻不进行道义上的教导。稍有不听训导的时候,就自己跪在家庙前面,说:“自己无德,不能教诲引导二位弟弟,愿父母在天有灵,启发引导他们。”二弟大哭着请求改过,这才起来,始终对二弟没有严厉的言辞。房中只放了一张床,三人一块儿睡。有人劝许武早些娶妻。许武说:“娶妻后容易产生矛盾。只会伤害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许武因为举荐当了朝议郎。随后解除职位回家,先给二位弟弟定了亲,然后自己才成亲。后来两个弟弟都是学业有成。

吴兴有个姓莫的老翁,他的婢女怀孕了,担心他的老婆忌妒,急忙把她嫁给了一个卖粉汤的,生了个儿子。老翁死时,这儿子才十多岁。有不怀好意的少年把他当作戏弄的对象,吩咐他去哭祭。惹起事端的用意很明显。儿子进门去哭祭,姓莫的大儿子急忙出来问他说:“你不是卖粉汤的儿子吗?”答道:“是的。”于是就领着他拜见母亲,又引见家中人说:“这是你应当拜见的,这是应当拜见你的。”拜祭完毕,小儿子要走,长子说:“你既然是我弟弟,就该在这里守丧,怎么还要离去呢?”就留下他一同吃住。一群无赖少年,正聚在那里等着,听说已经收留了他,互相瞪眼,非常惊讶。诡计没能得逞。

3.为弟之忍

周文灿,性情敦厚友爱。他的哥哥好喝酒,仰仗着文灿为生。他哥哥曾喝醉后,打了文灿,邻居们心中不平而骂他。文灿大怒说道:“我哥喝醉了,才打我的。为什么要离间我们的手足之情呢?”司马公曾经书写他的事迹来劝诫别人。

谢述,字景先,少时就有杰出行为。服侍兄长极其恭敬诚恳,别人都比不上。他二哥景仁平时就讨厌谢述,对待他很是无礼。等景仁生病时,景先就亲自品尝汤药,所有饮食一定亲口尝过,才让兄长服用。不换衣服,不洗不梳,有几十天之久。景仁对此深深感动和愧疚,二人的友爱更加深厚。

严凤先生,做官回来。他哥哥又贫困又老迈,就接回家来赡养。只要是招待客人,一定让兄长敬酒,自己拿着筷子跟随。一天递筷子稍微慢了些,兄长大怒打了他一巴掌,严先生很愉快地接受了,一直到酒席结束都很高兴。兄长醉了,就送他回去睡下,天未明,已经等候在床前,问:“昨晚喝的痛快吗?睡的好吗?”不久兄长去世,哭泣丧葬都很合于礼节。

赵彦霄,和哥哥彦云,同灶十二年。彦云游荡,浪费家财。彦霄规劝而不听从,于是要求分家。不到五年,哥哥的家财挥霍一空,而且要债的满门。一天彦霄摆了一桌酒席,对彦云说:“我最初没有分家的意思,因为哥哥没有节制,才为哥哥看守家业的一半,也可以让哥哥早晚有个饭吃。请你回来继续主持家政。”随即用火烧了分家的契约,把钥匙给了哥哥,并取出平时的积蓄替哥哥偿还了债务。彦云很惭愧地接受,也改变了以前的不良行为。

郑均,字仲虞。兄长是个县官,经常收受别人的礼物,几次三番的劝告都不听从。于是就去当了一个仆人。一年后,回来把得到的钱物给了兄长,说:“钱物用完可以再得到。当官贪污受贿,一生都被人看不起。”兄长被他的话所感动,从此变得廉洁。

第三节 夫妻之忍

1.恩爱夫妻同忍受

俗话说:过日子那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居家过日子,不可能仅靠着爱情就能解决所有的琐碎的家务事。争执、吵嘴是常有的事,没有矛盾的婚姻,有点不现实。

我们究竟该面对这些争吵和碰撞呢?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必须说清楚,这和每个人的性格及性别有很大的关系。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选择沉默的大多数是男性,而必须说清楚的大多是女性。这可能是性别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吧。

好多男性觉得,女性多数是在无理取闹,既然说不清,不如不说,争辩几句反而会招致更激烈的争吵,避重就轻是他们惯用的手段。

而多数女性觉得,男人就应该让着女人,经常会为了一些小事情吵吵闹闹的,女人这样做的心态无非是想得到男人更多的关心和体贴,但女人很少这样去要求男人,她们往往采取迂回战术。

其实,好的夫妻之道就在于沟通,在于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体谅,在于巧妙的运用自己的头脑,使用一些小小的女人特有的机敏和手腕,去化解彼此间的矛盾。

一个好的丈夫,会在妻子心情不好的时候,细心的照顾她,安慰她,并可以适时的说些甜言蜜语,让她那敏感易怒的情绪平稳下来,这是再谈问题就会更容易些!

而作为妻子的你,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对方,男人们也不容易,没有成功的事业是他们最大的遗憾,聪明的你要学会在恰当的时候放开手,不要把他攥的太紧了!当然撒娇,耍赖是你的特权,但要掌握好火候,千万别过喽!

秘诀一,男女差异既擦出爱的火花,又引发两性大战。所以要注意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对方。

秘诀二,男人是用来崇拜的,女人是用来疼爱的。男人和女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男人需要信任、赞美、鼓励,女人需要关心、理解、尊重。成就感、满足感对男人非常重要,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女人切记:献出你自己,但不要放弃自我。

秘诀三,两性感情没有对错,家庭婚姻不需要法官。在两性关系中,谁争了一辈子的对与错,谁就是永远的输家。

秘诀四,用接纳和包容代替雕刻和改造,两性关系就会幸福。不要老是想着去改造你的另一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与信心,多一些宽容、多一分和谐。

秘诀五,压力面前,男人需要山洞,女人需要倾诉。所以男人有了问题和压力,女人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去休息、去疗养、去考虑对策,给他一个自己的“山洞”,让他一个人静一静,别去打扰他。女人出了问题、闹情绪,男人要做的是学会倾听,你不需要做什么,你只要安静地听她诉说、听她哭泣,看着她破涕为笑,事情就解决了。

从中国的古代史中看出,男耕女织成了人们的一种习惯观念,男人因为身体强壮,从事户外耕作等比较重的活,女人因为手比较巧,从事室内纺纱织布等活。中国人的封建观念一直比较强,儒家学说一直占着统治地位,男女在历史上就很不平等,古代科考,只能男子考,女子再有才,也只能在家从事女工之类的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相夫教子是她们应尽的职责,当官从政是男子们的事情。中国历史上虽然有吕后篡权,武则天掌权,慈禧垂帘听政,但是女人统治时间极短,这个社会有史以来一直是男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一般的人们都喜欢生儿不喜欢育女,生了男孩,一家人特别高兴,好象是有了传宗接代的人,生了女孩,虽然表面上说不错,但是心里好象总有些不痛快,特别是在农村中,对女孩的歧视就更为严重,甚至有些家庭连上学,都不让女孩去上,人们普遍有一种观点认为女儿是人家的人,女儿长大嫁出去以后跟着人家过,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家的人。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的稳定才会换得整个社会的稳定,每一个家庭的夫妻都必须平等,每一个家庭成员也必须有独立的人格,男子汉大丈夫思想不可有,妻子在家称王称霸也不足取。一个和谐的家庭往往会:

经常回忆热恋:结婚以后,经常回忆婚前的热恋情景,就能唤起夫妻的感情共鸣,并在回忆中增加浪漫情感,更加向往未来,从而增进夫妻感情。

安排再度“蜜月”:婚后,如果能利用节假日,每年安排时间不等的“蜜月”,如来个异地旅游,再造两人的爱情小天地,重温昔日的美梦,定能不断掀起爱河波澜,使夫妻感情越来越浓。

庆祝纪念节日:结婚纪念日、对方生日、定情纪念日等等,是夫妻双方爱情史上的重要日子。届时,采取适当形式,予以纪念,使双方都感到对方对自己怀有很深的爱意,这对于巩固夫妻感情作用甚大。

补偿往昔情债:不少夫妇结婚时由于条件所限,未能采取理想的形式来回报对方的爱意,如未能度蜜月,未能给爱人买一件象样的礼品等等。若干年后,当条件具备时,记着完成这些当初未尽事宜,以偿还过去欠下的情债,就会使对方觉得你是个很重情、多情的人,爱你之情便会倍增,如不少男同志婚后给爱人买金首饰,许多已过而立之年的夫妇补拍结婚彩照等等。

创点意外惊喜:出乎意料地使对方惊喜,常会起到感情“兴奋剂”的作用。因此,创造一点意外惊喜,对于增进夫妻双方感情很有好处。如瞒着对方,将他(她)在远方的亲人接来会晤,为对方买一样很想得到的物品,为夫妻俩创造一个对方没有准备但却非常喜欢的活动等等,都可使意外惊喜油然而生。

防止子女夺爱:不少夫妇,在有了子女后,往往把情感全用到了子女身上,每每忽视了爱人的感情需要,尤以女同志为甚。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对子女施爱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应放弃对爱人的感情持续投入。那样,不但会冷落爱人而影响夫妻关系,而且也会给家庭罩上一层阴影。

留足浴爱时间: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竞争中,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十分繁忙的,有不少人因忙于公务而顾不上夫妻俩的感情生活,以致夫妻经常不能一起进餐、共眠,影响了两人感情的巩固和发展。所以工作再忙,也要巧于安排,挤出时间,留给两人共同生活,共浴爱河。

保持性生活新鲜:性生活是联络夫妻感情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性生活是巩固和发展夫妻感情的必要保障。不少夫妇婚后性生活老一套,缺乏创新,并导致感情钝化。所以,要创造新鲜的性生活方式,通过改变性生活的时间、地点、体位等办法,使夫妻双方都从永远新鲜的性生活中获得新鲜的感受,并使夫妻的感情之花永葆新鲜。

留些个人隐私:肚量再大的人,对于爱人的绯闻也会生出醋意来,至于得知对方“红杏出墙”的艳事,则更难容忍,由此导致家庭危机四伏的事并不鲜见。所以,将过去个人婚恋史上的隐私,对现在的爱人“坦白交待”并非良策,那样,非但对增进感情无补,反而会带来本可避免的感情危机。因此,留些个人隐私,是巩固和发展夫妻感情的明智选择。

2.不逞英雄心心相印

于铁樵说:“与他的妻子不和睦的,如果不是在外寻花问柳,而厌恶结发妻室,就是生性凶暴而无情的人。要是妻妾有过错,嗔怪固然不可缺少,然而我的德行还不能化导我的妻妾,就已经够惭愧的了。委婉地劝戒,才能希望她悔悟;声色俱厉,又有什么用呢?家庭不和睦,是败家的预兆。每次经过验证,都是一样,这是一定要知道的。如想家风严整,方法只有先端正自己,然后根据情况进行诱导,时间长了,熏陶得久了,也许就有想不到而悔悟变化的。如果不分什么情况,动不动就斥责喝骂,必然会表现出仇怨、离散的愚蠢行为。家庭中的变故,有不能对其他人说的,虽然是妇人的罪过,但作为丈夫对她没有好的教养,好的管教,也是应该被责备的。”

夫妇虽说平等,其实很不平等。《诗经》说:“刑罚很少用在妻子身上。”圣人也很少把治理家庭的规则加在妇人身上。作为妇人而读书明理的,在世上很少见。全靠着他的丈夫,量体裁衣,根据她的性情不同而进行的处理。如果妻子的罪行不至于被休弃,做丈夫的就该委曲求全,这就是家事和睦使得家业可成。

有人问程子说:“古人休弃妻子,有的罪名是对着婆婆骂狗,也有蒸梨不熟的。这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为何急着把她休弃呢?”回答:“这就是古人忠厚的地方。古人在绝交时不说歹毒的话。君子不忍心用大的恶名来休弃他的妻子,于是就找个微细的罪名休弃她。这足可见古人的忠厚程度很高。比如说对着亲人骂狗,本来不算大的过错,只因她平日有过错,才以这个罪名休弃她。”有人问:“对方因为这细小的原故被休弃,她难道没有什么说法?周围人不了解情况的,又会怎么样呢?”说:“对方肯定心中有数。只要自己的行为有理就可以了,又何必让其他人都知道呢?有见识的人肯定会理解的。若是等到妻子的罪名传得人人皆知,那只是粗浅的丈夫所做的事,君子不会这样的。一般人说话,必然要让对方理亏,我的理直;如是君子自然会有一个包含的意思。”问:“古人曾有过‘休弃妻子让她可以再嫁出去,和朋友分手让他可以再结交新友。’是不是这个意思?”程子说:“正是。”

陈邦佐,因为妻子与母亲有不和,想要休弃她。朋友唐一菴劝说道:“人的性情喜怒无常,怎么能因为一有不和就休弃呢?如果你母亲到时候再想她,你再后悔怎来得及?目前只应该委曲自己,调解双方的嫌隙。”后来果然婆媳和好了。邦佐死后,他妻子甘心过贫贱生活,不再改嫁。婆媳不和尚且要委曲求全,不能激烈行事;作丈夫的更不可在妻子一有小错时,就横加指责。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委曲求全是最不能忘记的。

文安县有一人,娶了个美貌妻子,却泼辣不服侍婆婆。毎次丈夫从外回来,一定会哭着向丈夫诉说,婆婆是怎样凌辱虐待自己的,丈夫没有理睬她。一天晚上不停地发怒,这人就拿出一锋利匕首让妻子看,然后说:“你每次都说婆婆虐待你,把她杀了怎么样?”妻子沉默不答。这人说:“你暂且好好侍奉她一个月,好让邻居们都知道,你很勤谨而婆婆凌辱你。实在不行再秘密杀了她。”妻子听从了他的话。将近一个月时,乘着酒醉拿着刀在灯下把玩,问妻子道:“婆婆近来对你怎样?”妻子说:“和以前不一样了。”又过了一月,这个人又拿着刀,问她:“现在怎么样?”答道:“现在婆婆待我很好。以前说的那事,千万不要去做。”丈夫握着刀愤怒地瞪着她,接着大哭说:“一个人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杀身难报。娶妻子就是为侍奉公婆,传宗接代的。我经常看你不能顺承我的母亲,却反让我成为大逆不道之人。我铸造这把刀,其实是为了杀你的头,来让我母亲开心的。暂且等你两个月,也让你尽尽作媳妇的义务,表表我母亲待你的真情。知道过错不在我的母亲,杀你时也就没怨言可说。”妻子惊惧哭着跪下道:“幸亏你饶了我一命,我一定会尽心竭力,一生服侍婆婆的。”丈夫很长时间后才答应。后来婆媳和睦,事迹在乡邻间传播。

隋敏刚和徐彤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感情一直很好。大学毕业后,隋敏刚在重庆一所重点中学任教,徐彤到一家歌舞团当了一名舞蹈演员。2004年国庆节,他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2005年春节过后没多久,隋敏刚就被学校派到北京一所大学进修半年,徐彤则因为种种原因辞职去了海南,应聘到海口一家贸易公司当文员。这家公司是一个叫蔡天隆的印尼华人投资创办的,主要经营橡胶、纺织品和调味品。

这年的3月8日,在公司的晚会上,徐彤跳了一曲朝鲜族的《扇舞》,她优美的舞姿和曼妙的身材引起了一位年轻男子的注意。这个斯文帅气的年轻人,就是公司老板蔡天隆的侄子蔡国琨。

现年27岁的蔡国琨是华裔,出身印尼豪门之家,父亲是西苏门答腊岛的橡胶和棕榈大王。蔡国琨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几年前,他不幸地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的恶性脑瘤,美国最权威的脑科专家都表示对他的病束手无策,并说他的生命最长不会到2006年。治疗无果的蔡国琨从医院逃了出来,想利用这最后的时光享受美好的生活,他这次就是到海南来旅游,顺便看望叔父。

仿佛是前生的缘分,见到徐彤的那一瞬间,蔡国琨平静的心扉被撞开了,仿佛有一个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告诉他:“这就是你今生今世等候的爱人!”

晚会结束后,蔡国琨主动向叔父打听徐彤的情况,从蔡国琨腼腆的笑容中,蔡天隆猜到了什么,可是他又有些犹豫。蔡国琨洞悉了叔父的心思,他微笑着说:“我只是想认识她,并没有别的意思。况且,我的生命不多了,我也不愿意伤害她。”

徐彤应聘这家公司时,担心自己和丈夫分居两地的情况影响应聘,因此隐瞒了自己的婚姻状况,公司里的人都以为她是单身。起初,蔡国琨的接近,让徐彤有些不安,但碍于他是老板的侄子,徐彤不好拒绝。接触了几次后,徐彤发现蔡国琨不是那种纨绔子弟,为人非常谦虚敦厚,心地也很善良。

随着交往的加深,徐彤和蔡国琨的关系渐渐亲密起来。2005年4月一个周末的黄昏,徐彤和公司里的一帮年轻人在假日海滩玩,徐彤正在堆沙堡,她突然发现蔡国琨跑到远处的沙地上用树枝写着什么,她就偷偷走过去一看,原来他写了十几个她的名字。看见徐彤发现了他的秘密,蔡国琨的脸涨得通红,他嗫嚅着说,有一天我会魂归大海,我希望潮水把你的名字带走,让它永远陪伴着我。蔡国琨说得很伤感。

当天晚上,在椰树林里的一次篝火烧烤会上,蔡国琨要徐彤跳一支舞蹈,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看她跳舞了。徐彤问他为什么这样说,蔡国琨却支吾着没有回答。但徐彤还是跳起了《孔雀舞》,皎洁的月光下,翩翩起舞的徐彤恍若走下云端的圣洁天使,赢得大家的阵阵喝彩声,蔡国琨也看得醉了。

这次烧烤会后,蔡国琨突然从徐彤的身边消失了,他连手机号码都变更了,令徐彤觉得十分诧异。后来,徐彤才从老板蔡天隆那里得知蔡国琨去西安旅游了,可能不会再回海口。蔡国琨的不辞而别让徐彤有点失落。

2005年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蔡天隆突然把徐彤叫到办公室,说他要到兰州去出席一个重要的贸易洽谈会,让她和他一起去。到兰州后,徐彤才发现蔡天隆并没有带她去参加什么贸易洽谈会,而是把她带到一家医院的病房里,在那里,她惊讶地看见了躺在床上的蔡国琨,一看见徐彤,蔡国琨就两眼放亮,他拉着她的手,虚弱地说:“我再不要离开你了!”

原来,蔡国琨发觉自己再跟徐彤交往下去会不可遏制地爱上她,他不想伤害她,让她卷入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中,所以他选择了逃避,独自去西安、兰州等地旅游。蔡国琨原本打算放逐心情而忘却徐彤,可是他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想念她。在疯狂的思念和矛盾的心态中,蔡国琨病情发作,被送到了医院。

蔡国琨患的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脑瘤,病情稳定时跟常人无异,但癌细胞却在渐渐吞噬着他的生命,几乎每天他都会发作几次,每次发作的时候他就会头痛欲裂,必须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起昏迷,医生说他一旦昏迷就有可能再也不会醒过来。得知真相后,徐彤非常难过。蔡天隆把徐彤叫到一边,问她对蔡国琨的感觉怎么样?徐彤实事求是地说自己只是把他当很好的朋友,跟爱情无关,她说自己早就有了“男朋友”。

蔡天隆叹了一口气说:“医生说国琨活不到2006年,你能不能在这段时间以女朋友的身份一直陪着他,你不用上班,我照常给你开工资,还给你一些补偿,国琨这个可怜的孩子,到现在还没体验过爱情的幸福呢!我不希望他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人世。”

这下,徐彤犹豫了,自己是已有家室的人,和其他男子以恋人相称,于情于理似乎都有些不妥。但蔡天隆恳求道:“徐小姐,我知道你很为难,这更说明你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好女孩,但你只需要敷衍国琨,让他觉得你是在爱他就行了,不需要真正地付出什么。如果你不答应,我想国琨的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的……”

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蔡国琨脸色苍白憔悴,徐彤心软了,她想只要自己不从精神和肉体上真正地背叛丈夫,就不算出轨,况且能用“爱情”来满足一个好男人在人世间最后的夙愿,不让他留下遗憾,这也是一件不坏的事。徐彤答应了蔡天隆的请求,接下来的几天里,她陪病情有所稳定的蔡国琨去了趟敦煌,在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前,蔡国琨给徐彤照了张相,他说回海南后,要把这张照片镶嵌在项链的鸡心里。和蔡国琨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徐彤一直很注意保持距离,绝不跟他有肌肤之亲,晚上住宿的时候,她也是坚持开两个房间。

徐彤自己知道,和蔡国琨的交往并无越轨之处,但为了不引起丈夫的误会,她还是没有对丈夫透露半句。对于蔡国琨的痴情,徐彤也不是没有感动过,有时甚至也有过片刻的心醉神迷,可是她总是时刻提醒自己,她是有丈夫的人,她爱丈夫,蔡国琨只是一个需要用“爱情”关怀的好朋友而已。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徐彤和蔡国琨有些“暧昧”的交往,终于还是被一些同在海口工作的老乡传到了远在北京的隋敏刚的耳朵里,隋敏刚不相信徐彤会做对不起他的事。可是,流言蜚语又使他心慌,而且有一天深夜,他打她手机时,发现她周围似乎有男人轻微的咳嗽声,难道她真的变心了吗?隋敏刚没有直接询问徐彤,他想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隋敏刚找到在海口工作的大学同学陈涛,托他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妻子。2005年8月初的一天,陈涛去看望徐彤时,正好碰见她和蔡国琨两人亲密地从房间走了出来,看见陈涛,徐彤当即涨红了脸,故意拉开和蔡国琨的距离。

远在北京的隋敏刚很快从陈涛这里得到反馈的消息,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真的背叛了他。隋敏刚是个视爱情忠贞如同生命的血性男人,他无法容忍爱情有任何瑕疵,他借口身体原因,提前结束了在北京的进修,怀着一腔怒火悄悄赶到海口,他决定好好教训一下“放荡”的妻子和那个卑鄙的“第三者”。

怒奔而来的隋敏刚要找“红杏出墙”的妻子和“第三者”算帐,但当他知晓一切后,宽恕了妻子,还同意她和“第三者”继续保持关系,从而演绎了这一段不可思议的人间奇情。

3.举案齐眉乐融融

《士昏礼》说:“父亲送女儿出嫁,会告诉她:‘恭敬些,警惕些,早晚都不可违背命令。’母亲在给女儿着装时说:“勤勉些,恭敬些,早晚都不能误了房事。’庶母等在门内系腰带时,重申父母的嘱咐,说:‘恭敬听从公婆的话,早晚间不要有嫌隙,就象衣服和腰带一样。’”

《曹大家女诫》说:“古人生了女儿三天,让她睡在床下,是显示她的卑微、弱小、主人与下人的分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事不说,有恶名不辩,含辱忍垢,经常惧怕的样子,是卑微弱小的下人。因此我有一谚语:‘生个男孩猛如狼,还怕他身体不健康;生个女孩胆如鼠,还怕她行为如老虎。’然而修身不如恭敬,避开刚强不如顺从。所以说:‘恭敬顺从,是做妻子的根本。’恭敬不是别的,是说它能够持久;顺从不是别的,是说它能够宽裕。持久,必然知道休止和满足;宽裕,必然崇尚恭敬和谦卑。夫妇和好,终身离不开房室中的周旋,也就会有轻率淫荡的情形。这种情形一产生,语言就会不庄重;语言一不庄重,就会放纵狂荡,也就会产生侮辱丈夫的念头。这是由于不懂得休止和满足引起的。语言有对有错,道理有曲有直。道理对的不能不争辩,道理错的不能不诉讼。争讼一产生,随着就会出现忿怒的事情。这是由于不崇尚恭敬谦卑造成的。侮辱丈夫没礼节,喝斥责骂就跟着来了;双方忿怒不止,棒打就跟着来了。作为夫妇,情义上就要和睦亲爱,恩德上就要百年好合。棒打既来,说什么情义?责骂既出,谈什么恩爱?情义恩爱都失去,只有夫妻离散了事。《女宪》说:‘一人得意,那叫永远完毕;一人失意,那叫永远终结。’由此看来,丈夫,是不可以绑死他的心思的。”

汉朝鲍宣的妻子桓氏,名叫少君。鲍宣曾经跟着少君的父亲求学,少君的父亲认为他的清苦少有,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并送了他许多陪嫁的财物。鲍宣很不高兴地对妻子说:“你从小娇贵,习惯了华丽的装饰,而我实际上很贫穷,所以不敢答应这门亲事。”少君说:“我父亲因为你道德修养好,才把我嫁给你,既然人已嫁给了你,自然要一切听从你的安排。”鲍宣笑着说:“能够这样,就达到我的满意了。”于是少君就把服装饰物及使唤的人退给了娘家,穿上粗布衣衫,和鲍宣一起驾车回到乡下老家。拜见婆婆后,就提着水桶去打水,学习做妻子的窍门。很为乡里乡亲所称道。

女宗,是宋朝鲍苏的妻子。丈夫在外做官三年,又娶了一房媳妇,而女宗侍奉婆婆很勤谨。又让来往的人问候自己的丈夫,还给那个二房媳妇送了许多东西。她嫂子对她说:“你丈夫既然另有所爱,你还留下来干什么?”女宗答道:“妇人一嫁不再改变,给丈夫提供衣服,给公婆端茶送饭。以专一作为贞节,以顺从作为美德。妒忌丈夫的宠爱之人,是贪图淫乱,为妇德中的耻辱。况且嫉妒正是妇人‘七出’中的一条。现在嫂嫂不教我怎样去做家室中的善行,反而叫我成为要被休弃的人吗?”就没有听从。宋公听说了这件事,在乡里中表扬她,称为“女宗”。

吕氏说:“妇人无论美丽丑陋,在一家中互相嫉妒,是人之常情。女宗对丈夫的小妾,不仅不嫉妒,对她还非常好。用这样的作为来处理此事,如果说丈夫不念她的情,小妾不感她的恩,从而造成家中的一团和气,那是不可能的事。这可作为妇人学习的典范。”

小林是丽丽千挑万选的夫君,但蜜月里两人就闹了不愉快。那是在黄山的半山腰上,两人找到了一处旅馆刚放下行李,小林便笑嘻嘻地过来拥住丽丽,耳语道:“宝贝,让我们来个‘山上作业’吧!”

丽丽推开小林说:“现在不行,我们得先上天都峰锁‘同心锁’!”

小林只好不悦地跟着丽丽上了天都峰,因为憋着气,途中他一句话不说。这可惹恼了敏感的丽丽。她埋怨老公不是真心爱她,不然怎么对“同心锁”一点兴趣也没有?小林也埋怨丽丽不通情达理,不照顾他的情绪。两人在去天都峰的路上吵了起来,结果还没到天都峰便打道回府。

从黄山一回到家里,丽丽就喊不舒服,让小林把从外面提回的一大包脏衣服洗了,小林却懒得动。为此,丽丽跟他大吵了一架,为了惩罚他,一连好几天不给他床第之欢。

这次争吵最终以小林的让步而结束。后来,他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想做“床上功课”,小林下班回到家就得勤勤恳恳地干家务,温情脉脉地说情话。

一天,小林上班时遇到了烦心事,回来坐在沙发上不动,对妻子的唠叨也没在意。晚上,他突然想放纵一下以减轻心理压力。但当他去解妻子的衣扣时,妻子一把推开他:“刚才喊你做饭说累,现在就不累了?”

这以后,稍不如意,小林就会遭到这样的拒绝。屡受冷遇的小林渐渐变了,他的心情糟透了,每天一回家便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丽丽做饭他就吃,不做便用一包方便面对付了事。丽丽一气之下跑回娘家,喊着离婚算了。

一名学经济的朋友听丽丽道出原由后说:“你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颠倒了,当然婚姻大厦就危险了!”

丽丽听得云里雾里,朋友接着说:“具体讲,性爱是男人的经济基础,而情爱才是男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首先没有摆正性爱的位置,你错让上层建筑来决定经济基础,当然屡屡受挫了。女人与男人的区别在于,女人喜欢用心来感受爱,而男人却喜欢用身体来感受爱。你把男人的性爱满足了,他自然会满足你的情爱,不信你回家试试!”

在朋友的劝说下,丽丽当晚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主动向丈夫发出“性”息。妻子能回家,已让小林的气消了一大半,现在又“宠幸”他,这让他感动至极,也兴奋至极,两人一夜欢愉,胜似新婚。

第二天一大早,丽丽还沉浸在昨晚的柔情蜜意中。突然,她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这是一种久违的熟悉的味道。她看到丈夫正往餐桌上端恋爱时经常给她做的金黄色饼子。她一阵感动,正欲开口,丈夫用一个深情的吻堵住了她的嘴。她顿时感到自己被一股幸福的潮水浸得浑身酥软。

“喜欢吗?”是丈夫温柔的声音,“喜欢的话我每天早晨给你做!”

天哪!丈夫什么时候这么殷勤过?回顾结婚以来自己与丈夫在性爱与情爱上的对抗,她顿时茅塞顿开:自己过去拿性爱来要挟、甚至惩罚丈夫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啊!聪明的妻子应该善于“两手抓”——一手抓性爱,一手抓情爱好太太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懂得让寸得尺、以柔克刚;好太太不是那种动辄就把自己完全交待出去,只是更懂得到底怎样才是最爱自己;好太太从不姑息放纵丈夫的言行,只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好太太一定是那些懂得花力气去挣“爱”的女人,在她们眼里,婚姻只是一架提款机,一个空盒子,你从里面能取出什么、可以取多少,完全取决于你曾经在里面存过什么和存了多少?”

常见很多天生丽质、聪颖可爱的妻子,因为上帝的赐予使她们先天的资本丰厚,从来不缺爱慕、不乏追求者,她们被大把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宠爱冲昏了头脑,认定自己是至高无上、无法代替的,仿佛这个世界原本就欠了她们情分,所以她们对任何人的给予都肆意挥霍,对自己的爱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动辄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把控制丈夫让他匍匐在自己脚下当成荣耀,她们从没意识到:婚姻中,当所有的情感能量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的时候,肯定要导致库存和资源的枯竭。

好太太则是对婚姻的本质有关照和洞察的女人,她们比谁都明白。真正的婚姻本质上不是一种占有关系、也不是一种拯救关系,而是一种人际关系,再亲密,也是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世间没有哪样东西可以无偿地拥有到永久,就像我们总是在有条件地爱着别人一样,你也总是被别人有条件地爱着。好的婚姻一定不是“要”来的,也不是“挑”来的,而是靠自己花力气“挣”来的,靠一点一滴的真诚付出“赚”来的。终究,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你最有把握改进,那就是你自己。所以,爱只有从自己开始才可靠。

“好太太是有胸怀正视并尊重夫妻间的根本差异,并有情怀担待和超越这些差别的女人。她们始终具备一种机智:这是一门保证在与丈夫的相处中只是获得一份帮助而不是树立一个敌人的艺术,她们永远在对自己的丈夫做出评判前,做这样的心理暗示:也许上帝创造了这个人,只是为了让他以一种我从来未感受到的方式感受生活。”

大自然创造了男女,编排得并不一样,在真实的人类世界里,男女的绝对平等是个神话。著名的美国女性问题专家劳拉说:尽管我们很努力,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实现两个人完全平等的设想,甚至,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近过这个目标。马克吐温曾说:“上帝造就了一个人,就会给他一种脾性。我确信,一个人的脾性在我看来,显然是上帝的一项法则,胜过了人间的一切法则。我坚信,人类不应该成为苛刻议论的靶子,唯一正当的感情是对之表示怜悯。”好太太是对发生在丈夫身上的一切都有所准备且能够担待的女人,是具备破译和洞察男人的生命密码的慧质的女人——比如,她知道男人是坚硬的,但就是因为坚硬,碰到挫折就很容易折,所以,她在男人遭受挫折的时候,要贡献一份韧劲来给坚硬的他淬火——我们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比如,她知道男人是需要鼓励的,就不会在他落魄的时候轻易地把“你看看人家”之类的话说出口——而是让他明白,如果这世上还有一个人对你有信心,那一定是我!她们明白,只有在夫妻之间的差异得到彼此的正视和尊重甚至是欣赏,而不是受到否定和轻视的时候,她和丈夫之间的最大的默契、和睦与相融才会出现。

“好太太是对自己拥有一切随时准备感激和珍惜的女人。她们从不把爱人给予的关爱和体贴当成“该着”,而是对这一切充满感激之情;她们从不漠视和丈夫相处的日日夜夜,而是尽量把彼此相爱、相处的时光精打细算。”

一直喜欢从书里看来的这个故事;妻子是个能干但脾气急躁的人,那天下班,她嘱咐丈夫下班买几个馒头回来。可天都黑透了,丈夫才回来,两手空空。妻子火起:你怎么总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丈夫一直没有出声,等到妻子发泄完毕,才卷起衣袖,他的一条胳臂上缠满了纱布:下班的路上,我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兜里的钱全付了药费,没钱买馒头了。妻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捧起丈夫的胳膊轻声问:疼吗?丈夫摇头:其实,我一直很庆幸,庆幸撞我的只是一辆摩托车而不是一辆卡车,否则,我连听你骂的机会都没有了……真是一份难得的提醒!在平凡庸常的日子里,谁也不会意识到我们的某个小小的误会、随口发出的谴责将留下终生的遗憾。就像这个妻子在最后悟到的:不用说几个馒头,就是一桌佳肴、几千丽服,一幢华屋、满身金饰又有什么意义——假如没有了那个人!一个我认识的好太太说:“曾经。丈夫对我说过:‘我们仿佛是在异乡的屋檐下因为躲雨才偶然相遇,雨停了,我们又会各走各的路。人生不过像一场春雨那样短暂,我们要彼此珍惜’。一想到这句话,我就会像一个清贫的主妇安排家计那样,把我们相爱的日子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