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乱世仙侠
1163600000060

第60章

又过了五六天,叶小龙于下午出街买笔和墨,走了两条小街,突听得一阵悦耳的琵琶声传来,前面有十几个文士,围着两个姑娘,小一点的姑娘用手拨弄着琵琶,坐在小凳子上,大一点的姑娘长得清秀隽俏,腰枝苗条,皮肤白嫩,挥动着月牙板在唱宋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骠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一曲唱完,余音未尽,浇梁三日,在场文士大多是来京赴考的,其中也有好几位是新来王府投宿的,这时小一点的姑娘举着一个盘说:“小女是从乡下来的,靠卖唱维生,还望哥哥给些赏赐”转了一圈,只有几个人给了些铜钱,其余的文士一拍走了。

叶小龙顿觉得这才是世道炎凉,人情冷暖。这些举子宁愿拿许多钱去贿赂当官的,为自己金榜题名打通关节,也不愿给这两个弱女子的钱。于是慷慨上前,给了十个铜钱,那个大姑娘立即一转腰:“谢谢大哥。”

叶小龙又逛了两条街,天色惭惭晚了,太阳快下出了。只好慢悠悠地转回王府。他大步大步地走着,不小心钱袋掉在地上。“大哥,你的钱袋。”后面一个声音传来。叶小龙回眸一看,那两个卖唱的姑娘在不远的身后。那个大姑娘手中还拿着一个钱袋。

“这正是我的钱袋,你看我怎么这样粗心大意。”叶小龙从大姑娘手中接过钱袋说。

“大哥,你别自责,人有失足,马有露蹄嘛!”大姑娘道。

叶小龙定睛一看大姑娘,目清眉秀,直逗人喜爱,便问:“敢问小姐住宿在哪儿?”

大姑娘道:“住在王府。”

“多久住进来的?”

“刚住进来一天多,京城会试时到了,我与小妹来此卖唱,挣点钱糊口。”

“你们的父母双亲呢?”

“父母双亲早亡,我们两姊妹相依为命。”

“敢问姑娘芳龄多少?”

“我年方十八,小妹十六。”

叶小龙拱手施礼道:“多谢大小姐拾到我的钱包,我也住在王府,有空我请二位小姐单独为我弹上一曲。”

“那就感谢大哥了!”两个姑娘同时拱手致谢。

刚走拢王府,那老仆人正在打扫庭院,见两个姑娘先进王府,便说:“你们两姊妹要出去晚一点,早一点归来,两个女娃娃,又没得男子汉保护,出门可要当心呀!”

两个姑娘道:“感谢老伯教诲。”

“姑娘告辞!”叶小龙道,便往东厢房方向去了。

“大哥,再见。”两个姑娘道,便往西厢房去了。

晚上,叶小龙读了一会书,心里总是惦记着那个大姑娘,时刻想着她的身影。于是放下书卷,走到天井方向阳台,这时从西厢房传来悠扬的琴声,叶小龙想呼出来:“大小姐,多么美妙的琴声呀!”可是毕竟自己楼上还住着杜大才和其他一些文士,因而没有喊出声来。

临考期越来越进了,可是叶小龙越来越思念那大姑娘,有时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做梦梦见自己在聆听两个姑娘的琴声,还抓了一大把钱赠与她们。

临考前一天下午,接近黄错,叶小龙和杜大才、书僮吃了晚饭回家,打算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准备第二天应考。

叶小龙坐在屋内读了几页书,思考了一些问题。突然从西厢房又传来琴声。这琴声对叶小龙来说,听起来特别美妙,于是不顾什么礼义廉耻,竟然大胆闯一回,他径直来到西厢房楼上,在大姑娘门前扣门,大姑娘停止弹琴,走上前开门,见到叶小龙,躬身道:“大哥来访,想必是欣赏小女子的琴声。”

“不错,大小姐的琴声太美妙了,曲曲扣着我的心弦,我今日有雅兴呢,特来听琴。”叶小龙道。

大姑娘将叶小龙让进屋,坐下,叶小龙见西厢房与东厢房一样,日用器具,样样齐全,便问:“二小姐在哪里去了?”

“小妹住在隔壁房间,她可能睡了吧!”大姑娘道。

“大哥,明天就要会试了,你还有兴听曲?”

“不瞒大小姐说,我的功课早以背得滚瓜烂熟,明天考一个好成绩,还不是手到擒拿的事,我想临考前轻松轻松,以免临考怯场。”叶小龙道。

“不知大哥姓甚名谁?”大姑娘问。“姓叶,名小龙。”叶小龙道。

“叶大哥,小女子姓吴,名秋菊,小妹叫秋华,你就叫我秋菊妹吧!”大姑娘十分大方,说话甜蜜蜜的。

“好,秋菊妹,你给我奏一曲宋词吧,我们读书人喜欢听宋词。”叶小龙道。

“好嘛,叶大哥,我给你弹奏一曲《斗百花》,宋代大词人柳永所作。”说毕,拨天琴声,清商动听。她一边弹,一边唱:“煦色韶光明媚。轻露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风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好呀,这首词写出了女性的生活和心态,词风比较雅丽温婉。”叶小龙道。“你能不能弹一首自己创作的新词来?”

“行呀,叶小哥,听小妹给你再弹一曲《采莲令》。”说毕,拨弄琴弦,边弹边唱:“月西厢,相顾情欢畅,秋波勾,玉容倔强。手执眸转,道苦衷,眼泪盈眶上。前夫袴,那堪负已,滔滔遣责,岂能地久天长。静夜深阁,作伴鸳鸯倚枕旁。柔肠叙,芙蓉苞放。蜜语风情,饮琼浆,脉脉二心网。更回首,窗含冷月,牛织星见,隐隐天河游逛。”

“秋菊妹,这首词是写你的身世吗?”叶小龙问。

“不错,叶大哥,我本出身贫寒。父母生活穷困,将小女子卖到官宦人家,后来大老爷的大公子看上了我,强小女子嫁与他作妾。我嫁与他后,他本是纨绔子弟,到处寻花问柳,家室连我共三个妻妾,可是还天天逛妓院,后来这官宦人家有一个侍卫,也是读书人,家里穷,到这儿来挣钱维持生计,我见这个侍卫,品貌端正,于是与他有染,被大公子发现了,将那侍卫毒打致死,将我撵出府第。我在街遇见秋华妹会弹奏,就与她一起在街上卖唱为生。

“啊,原来是这样的一个身世,你既卖唱,父母就不知道吗?”叶小龙道。

“我曾给你说过,父母已亡,我被卖到官宦人家不到三年,他二老先后去世。”说毕,流下眼泪。

叶小龙扯出手帕,给秋菊抹干眼泪,秋菊顺势倚在叶小龙身上,叶小龙双手抱住秋菊,正想用嘴吻她脸肤,秋菊突然推开叶小龙道:“叶大哥,儿女之事,来日方长,你目前还考功名,小妹不奉陪了,你还是回卧室复习功课吧!”

叶小龙被她这么一说,脸刷的一下红了,赶紧说:“秋菊妹说得有理,改日再念。”说罢,拱手,告辞而去。

第二天会试,考场设在礼部科考院,考生走进门口便要搜身,看是否夹带,然后进场,一个人坐一个小屋,只备有纸笔墨砚。

监考人员发下来试题为:“鱼我所欲也,”然后就轮流巡查监考,一个考场四个监考,即使作弊,岂能逃出监考人员眼睛。

叶小龙将试题一看是《孟子》里的一句话,他早已将《孟子》这部书读得熟透了,于是按照当朝八股文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程式依次写去,得心应手。

叶小龙用了约两个时辰,试卷便写成了,他又反复检查,因为当时规定要考三个时辰(约六个小时),中午,由考官供一顿饭。直到离结束半个时辰,叶小龙便交卷离场,这时杜大才还在挥笔急书呢!

叶小龙交了卷,这时副主考官杨尚书见叶小龙提前交卷,于是将试卷研读,因为试卷姓名密封,只有编号,杨尚书读完试卷,惊讶道:“这个举子,才真是国家栋梁人才,于是默默记住试卷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