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乱世仙侠
1163600000059

第59章

!#123311a283299

叶小龙、杜大才在王府旧宅住了两天,平安无事,晚上也没有任何怪异现象。

杜大才道:“朝庭中礼部侍郎李老爷与我父亲同在渝州做过官,很友好,并且曾许过愿,说今后到朝中当官,要帮我家一次忙。我们不如去拜会一下他吧!”

叶小龙道:“他与我家素无交往,我就不去了。”

杜大才道:“我们还是一起走吧,我们是结义兄弟,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可以请他一起帮忙。何况,这世道,许多事,不走后门就办不成事。”

叶小龙道:“好吧!我随你一道去。”

叶小龙、杜大才二人一起,顾了一架马车,径直来到李侍郎住宅。杜大才上前,向门卫递过名片,门卫说:“二位稍等,我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门卫上来道:“李老爷有请二位。”

叶小龙、杜大才穿过大门,跨进天井小院坝,进入府弟厅堂。五十多岁,衣冠楚楚的李老爷坐在厅堂中红漆交椅上,厅堂两边放有长椅,茶几。

叶小龙、杜大才上前,向李老侍郎叩首道:“晚生见过李老爷。”

李侍郎上前扶起叶小龙、杜大才道:“后生请起,两旁就坐,备茶。”伺从将两杯茶用盘托着,在叶小龙、杜大才茶几上分放一杯。

杜大才道:“晚生父亲与李世伯同过事,因此特派遣晚生前来问候,玉体安祺。”

李侍郎道:“难得贤侄这样循规蹈矩。你们是来京参与会试?”

杜大才道:“世伯说的极是,我与结义兄弟叶大哥苦读十年寒窗,也望一朝成名天下惊,因而前来请世伯赐教,我们好早日及弟。”说毕,将一封杜员外写与李侍郎的信上交与李侍郎。

李侍郎顺便将信放于袖中。问道:“不知二位后生文才如何,可否容世伯一试?”

叶小龙道:“请李老爷出题吧。”

李侍郎道:“叶后生,你既与杜后生结义为兄弟,就称我世伯好了。”

叶小龙改口道:“世伯尽管出题,晚生应答就是了。”

李侍郎道:“叶后生,你就以‘柏’、‘雪’、‘竹’‘柳’四种冬季景物各咏一首绝句吧!”

叶小龙略忍片刻道:“柏树,虽然不群生,可有傲然刚骨。‘枝枝翠笔绘苍天,傲然不群屹尘凡。朔风消得我憔悴,却留刚骨藐人间。’雪,虽然给人带来寒意,但给人带来美景。‘朔风呼拉卷屋顶,玉龙搅得周天凝。晓看前川开阔处,白铠白甲在练兵。’竹,在冬天不畏风霜,意志坚强,可歌可泣。‘宁愿腰斩不折腰,大雪压顶凌空傲。冻霜彻骨我勿怕,终迎春暖百花兴。’柳树,冬天虽然叶落待尽,但在风中不失为滑稽之态。‘一须发尽落得轻松,整妆屹立度严冬。朔风萧萧翻舞,众生笑我志顽童。’”

李侍郎道:“叶后生的诗虽然妙语连珠,意境开阔,可是锋芒未免太露,还是多一些韬晦为好。”

李侍郎道:“杜后生以花为题,同样咏道四首绝句。”

杜大才道:“好吧,我就将已成的四首咏花绝句奉上。第一首:凤凰山山花。‘霞映秀峦红烂漫,日照碧峰山花艳,凤凰不知何处去,春风绿波戏黛岩。’第二首:咏庭园桂花。‘八月挂花飘香暗,股股波郁袭庭园。秋风秋雨辗作泥,就留芳氛滋心因。’第三首:咏油菜花。‘二月百花数我艳,为保节揉傲苍天。骄阳一照胜烈火,蜂戏蝶拥视等闲。’第四首:咏桐树花。‘放牛孺童嘴葵跨,三月寒风乍桐花。粉白娇嫩堪称魁,春风翩跃更妖洒。’”

李侍郎道:“杜后生的诗虽然有拗句,但平实,隽永,合乎诗风。好吧,二位后生真是后浪推前浪,大有可为。世伯愿意为你们举荐。看茶!”说毕,端起了茶杯,这是送客之意。

杜大才、叶小龙于是进步向李侍郎施礼,告辞。

杜大才在回家途中道:“叶大哥,怎么样,我说收获不少嘛!”叶小龙道:“但愿能如愿以偿。”

待叶小龙、杜大才离开之后,李侍郎将袖中的信拆启,除了一封书信之外,还有一万两银票,书信上说这一万两银票由李侍郎和王尚书各得一半,每人五千两银票,确保杜大才此次高中金榜。

李侍郎心中暗喜,这礼部的官真当得着,每逢会试、殿试,收获不少呢!于是赶紧将五千两银票好,另五千两银票打算明天早朝后背地里邀至王尚书喝茶,交与他。因为这次会试,王尚书是主考官,李侍郎是阅卷选卷官。

第二天,早朝之后,李侍郎走至王尚书身边小声说:“王大人,下官请你到鸿运茶楼喝茶,有要事相商。”王尚书听有要事相商,自然愿意去,说道:“李老兄请本官,本官敢不从命吗”

一句玩笑,引得二人大笑。

他们二人来到京城闻名的鸿运茶楼三楼,订了一个小包间。小二走上来问道:“二位官长,是喝清茶,还是想请姑娘伴陪?”

王尚书道:“不用姑娘伴陪,本官虽是来喝茶,实则是要办公务。只是将上好贡茶沏来就是。”

“喏”,小二立即去茶房,不一会儿,小二给他二人端上好的一壶龙井茶,并用茶具沏好,一人一杯。他二人一面喝,一边慢慢地谈公事。

李侍郎道:“王大人,你老可知道有一个杜高山吗?”

“杜高山,我怎不知,当年我任渝州巡抚时,他与你二人均在我属下的府衙作知府,这个人嘛,不错,重仁义,懂尊卑,是一个好下属嘛!”

李侍郎道:“昨天,我在府上接见他的儿子杜大才,收到杜高山一封信,委托我俩帮他儿子高中的忙,你看,这个忙是帮与不帮,说毕,就手指比划一个一字。”

尚书不懂其意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李侍郎小声道:“一万两银票,你我各一半,如何?”

尚书道:“你说的这后生叫什么名字?”李侍郎道:“杜大才。”

“杜大才,怎么这个名字我有些熟悉,哦,我想起了,昨天,我那大舅子骆老爷的骆二公子也是上京赴考,拜会了我,也给我送了一封他老爷子的信。哎,这个忙,我实在帮不了呀!”尚书道。

“为什么呢?”

“你有所不晓,这个杜大才与叶小龙勾结妖道,把我大舅子的儿子打成重伤,把我大舅子的头发剪了,这简直是目无王法呀!你想,这样的人才,国家能用吗?”

“哎,我说王尚书,你别这样说嘛,年青人一时糊涂嘛,何况这件事应有区别,我想那叶小龙应该是主犯,杜大才是协从,我们何不给杜高山一个人情,把叶小龙重办,如何?”

“重办,重办什么,我大舅子也有不对之处,他不该纵容儿子抢人家姑娘,这件事我最好不插手,否则惹火烧身。”

“可这么办,我试过叶小龙、杜大才文才,都不错,假如杜大才和叶小龙会试成绩好,就让他们过会试关,反正过了会试也当不成官,无官无禄,只有清名。然后严把殿试选拔关,让杜大才参加进士选拔过关,这样你我可保一世情名。”

“也罢,这事就托你了。”

二人商议已定,付了茶钱,辞别鸿运茶楼,各自坐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