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冯裤子,他老是哭。我羡慕他。
那厮虽然有恶劣影响,但,比起沉默又哀伤的内心生活,我宁愿喜欢他。看完电视剧以后,所有的人形象渐渐模糊,唯有冯裤子的姿势依旧生动着。他的声音像风一样,吹落内心里几片隐约又哀伤的叶子。
笑也是一样的,譬如周星驰,我什么时候想到他,都是在笑,还仰着头。发出声音,生活便马上生动起来。
声音。都是美好的。
我经常想和别人分享我所遇到的声音。我拼命地写字,描述,夸张,甚至故弄玄虚,不过是对周围声音的收集。
我要捕捉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次眨眼或者喘息的声音,包括隐秘的,潮湿的,甚至下落不明的,我相信可以。
有时候,我也会忽略这些声音。专心陷入一段又一段歌唱里。
我喜欢颜色暗淡的歌唱。她们是张悬。陈绮贞。小娟。苏打绿。曹方。是的,是有些懒惰的女人们,像邻居家的正在发育的小女孩们,一旦有亲戚来临,便表演起来。
这些颜色暗淡的声音是表演的,假装的,你看看他们歌曲的名字就知道了:《这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欲望把眼前的地板铺满》,《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百分之八十的完美生活》,《你喔》,《华丽的冒险》,《躺在你的衣柜》。
这些名字多想蛋糕房里的柔软的点心,由糖和牛奶组成,还有香气袭人的故事。
我的确倾向于往女人的声音里陷入。每每听这些声音,我都觉得自己年轻极了,甚至有些幼稚。
我喜欢这些安静的、懒惰的声音。像大雨,可以淋湿我的衣服,让我不能保持正常的走路姿势。我必须奔跑着向公交汽车、商场或者书店。我必须忽略掉身边的事物,必须忽略掉颜色、节奏、姿势,要忽略这些。
声音被声音区别,又被声音淹没。
我对被记忆挑选出来的这些或轻或淡的声音有大执著,经常喜欢一而二三地听。
现在。我博客上的音乐就是这样旋律轻淡的声音。有说此歌曲是陈绮贞的,也有说袁泉的,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宋慧乔的。
这枚歌曲的名字叫做《我在那个角落患过伤风》。这也是蛋糕一样的名字,小资情调十足。照理说,我并不喜欢这样甜腻的名字。但并不为此标榜自己什么,我依旧听,随后,被这个声音卷入。
我知道,每一句话,每一阵风,每一段奔跑,每一次咳嗽或者叫喊,都有可能成为音乐。
哭泣也是,狂笑也是。
我想到经典戏剧片断里的哭泣或者笑,后继者连哭泣和笑的字节都要一模一样地消化。
声音是交流或注释自己方法,而音乐是美好的声音。我常常想,把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声音集中起来,放在一起,应该就是音乐。
这样想,生活突然趣味起来,吃饭的百分之八十是音乐,坐公交车的百分之八十是音乐,打电话的百分之八十是音乐,即使是洗脚或者洗澡,那声音的百分之八十,也是音乐。
那么。摔倒的百分之八十会不会是捡到爱情。
所有窘迫的生活状态都是由声音构筑的,包括饥饿、孤单和自闭,我想到多年前的自己,我那个时候喜欢听说书,喜欢听马蹄声,喜欢听摔倒痛哭等粉碎的声音。
其实,我很少在当时总结自己,事后,我已经无法感知,那些声音究竟如何包围了我,塑造了我,又营养了我。
那么。我自己的百分之八十又是什么?
食物。深不可测的欲望。复杂而又单纯的思想。有局限的谅解。无法满足需要的财富。时刻都不甘平庸的内心。无法繁华的经历。
在我的身体里,视野里,可以打捞出来的,多是坚硬的物质和枯燥的目的。很少有柔软而单纯的声音。
正因为缺少这些,我才喜欢。
如果我永远缺少这些声音,那么,我相信,我会永远喜欢下去。
这样梳理自己,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