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11571600000015

第15章 埃及金字塔

非洲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于北非地区,人们知道得比较多。比如,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埃及、库施和阿克苏姆都是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但是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由于地理和气候等因素,当地与外界很少交往,基本上处于封闭和隔绝状态,因而人们知之甚少。一些西方殖民主义者于是认为,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自古就是荒蛮之地,它的文明都是外来的。研究已经表明,非洲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独立自主地创造了古代文明。非洲,仿佛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书写着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人们创造的灿烂文明。这里不仅有最古老的人类,也有辉煌的文明古国,更有不同文化交融的结晶。走进非洲,走进历史的长河,让我们去探寻这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古老文明!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它们闪烁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

概述

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700~2500年,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文中,金字塔被称为“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埃及的金字塔区西面连接利比亚沙漠,东面靠近尼罗河西岸的绿洲,北面从吉萨起,向南经萨卡拉、阿布希尔直到达舒尔,在约80公里长的地带保存了近110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大部分建造于古王国时期。北部的吉萨位于开罗西南6公里处,从吉萨城再向西南10公里是利比亚沙漠,这里的金字塔规模最大也最著名,人们常说的大金字塔,指的就是这三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之所以能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是因为在没有先进科技的协助下,单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竟可建成如此宏伟的建筑。甚至现今最先进的科技也未能做到,那么古代埃及人到底是如何建造金字塔的呢?遗憾的是至今仍是一个谜。

建塔初衷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古代埃及的法老自认为是神明的子孙,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一生至少要建造三种建筑:大殿、陵墓和寺庙。埃及人相信,死后把尸体供养和保存,可获得永生。所以有人说:为了建造自己的永世之居,在人类文明初露曙光之际,古埃及把全部知识,都已显现在法老建造的金字塔之中了。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象征国王至高无上的神格化王权,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胡夫是斯奈福尔王和霍特普勒丝的儿子,是第一位在吉萨高原上兴建金字塔的国王。目前仅知胡夫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2543年~公元前2520年),对他的其他事迹,则所知甚少。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误差小于1度,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6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胡夫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的时间。

胡夫金字塔是巴黎埃菲尔铁塔未建成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而且历经三次地震依然屹立不倒。胡夫金字塔的四周,特别是南北两侧,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许多第四、五王朝的贵族平顶石墓,宛如众星拱月一般,衬托出胡夫金字塔无与伦比的威势。

考古学家还在胡夫金字塔中的一个封闭的坑洞内找到一艘表面斑驳的雪松木船,长43公尺,宽5公尺,是胡夫的继承人杰德夫勒王为其造的,目的是让它载送胡夫前往永生世界。

胡夫金字塔建造之谜

胡夫金字塔内由26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或灰浆之类的黏合物。据记载,胡夫金字塔表面本来还覆盖着一层磨光的覆面石,但在公元1301年大地震后,这些石片被当时的统治者拆下来充当重建开罗的石料。但就是在覆面石片没有了之后,胡夫金字塔内部石块之间的契合至今仍非常严密,连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那时的人们尚无金属工具,建造者们是怎样加工这些巨型石块的呢?

胡夫金字塔不是简单的石块堆积物,它内部有着复杂的房室和甬道等空间。为了保持底边周长与塔高度的2π关系,胡夫金字塔设定倾斜角度为52度。与之相对应的是,塔内部所有甬道的角度也都是26度,正好是52度的一半。这显然是根据地表动力学精心设计的角度,也非常符合建筑学原则。但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想处处符合这样的角度,却必须要依照三角函数的计算来进行。特别是通向王室的大甬道,长达47米,地面宽2.1米,采取悬臂式建筑,上下均维持着26度的角度。这在建筑工程学上,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胡夫金字塔尽管庞大,但它在建筑工艺上却极其细致和精确。它的底边平均长度为230.35米,其中最长的一边与最短的一边误差不足0.2米,也就是说误差率低于0.1%。而它的四个角的角度与理论上绝对的90度直角误差仅为2度之微。就是在使用了各种最先进仪器的现代建筑中,这几乎也是无法做到的。

还有,不管是在胡夫金字塔内的甬道、回廊还是在王室、后室等房间内,都没有任何使用过照明用具的痕迹。当时的建造者们在金字塔内部施工时是怎样照明的?要知道,在金字塔深处根本没有自然光线进入,不解决照明问题,施工就是一句空话。

哈夫拉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哈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哈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哈夫拉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其艺术风格的庄严与工程设计的精确,均可与胡夫金字塔相媲美。由于其建在一块较高的基台上,看上去仿佛比前者还要高。哈夫拉金字塔底边长215.7米,高143.6米,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砌成。它所遗存的附属建筑较为完整壮观,包括以巨石建成的两座庙宇:上庙和下庙。哈夫拉金字塔是继胡夫金字塔后在吉萨高原兴建的第二座金字塔。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哈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遭到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才全面修缮完毕。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哈夫拉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雄伟的狮身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岩石上就地雕凿而成的,高66呎、长240呎,它守卫着哈夫拉金字塔已达五千年之久,有人认为其面部是根据哈夫拉的容貌雕成的。终年咆哮的风沙不断侵蚀着这座庞大的石像,在这长达五千年的岁月中,狮身人面像多数时间都被数吨流沙深埋地底。古埃及人常用狮子代表法老,象征其无穷的力量和无边的权力,这种法老既是神又是人的观念,促使了狮身和人面混合体的产生。据说当时本来没有想到要雕凿狮身人面像,由于哈夫拉金字塔竣工时,附近采石场里的石块都被挖去建造其它金字塔,只剩下一块巨大的圆顶石灰石,挡住了哈夫拉金字塔。有一位不知名的雕刻家独排众议,把巨石雕刻成狮身人面像,用以纪念哈夫拉。可惜巨像雕成不久,即被流沙掩埋。1920年,来自欧洲的考古学家合力清除了巨像上的流沙,对其加以修葺,才使这座巨像重新雄踞于哈夫拉金字塔前,久久凝视着浩瀚的黄沙。

门卡乌拉金字塔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其实际体积仅及胡夫金字塔的十分之一。雕凿较粗糙,可能是在仓促下建成的。整座金字塔墓室入口离地面约27米,由花岗岩巨石垒成。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了大西洋。

金字塔的奇妙力量

20世纪初,热衷于超自然科学的法国人安东尼·伯毕在参观胡夫金字塔的“国王墓室”时,不经意间在当成垃圾箱的罐子内发现了猫和老鼠的尸体,尽管墓室内非常潮湿,但猫和老鼠的尸体却并未腐烂。安东尼·伯毕认为这与胡夫金字塔的几何图形有关,回国后他依据胡夫金字塔的设计原理用纸板做了一个底边为0.9公尺的模型,并也将模型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将一具刚死的猫的尸体放在胡夫金字塔墓室相同的距底部三分一的高度处。结果数日后,猫的尸体竟化成了木乃伊。接着,他又用肉片及鸡蛋等进行重复实验,结果确认不论放入什么,全都不会腐烂。因此他发表了有关金字塔神力的研究。这个消息由此传遍了整个世界,更多人不断反复实验,最后都认同金字塔确实具有能让酒或果汁香醇可口,且具有能保持蔬菜、水果鲜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