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产前营养与产后减肥
11569900000135

第135章 吃就一定会肥胖吗

关于多吃与肥胖,目前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胖人之所以胖,是因为他们吃得多;持相反观点者则坚持,胖人吃得并不多,基础代谢率低是肥胖形成的原因。然而最新的一项新技术水双标记法的应用,揭穿了胖人吃得少的秘密,有力地说明了过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

(1)母亲多吃与胎儿肥胖研究表明,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常饮食过量,则会使饭后胰岛素分泌量大增,分泌高峰时间延长,这样母亲血液中的血糖水平会维持长时间的高水平,因而胎儿会获得大量葡萄糖,诱导胎儿脂肪细胞的形成。人体脂肪细胞的形成主要是在胎儿期完成的,因此到了青少年、成年以后,这些孩子所具有的肥胖倾向当然比其同龄人大得多。

(2)过量喂养与婴儿肥胖婴儿肥胖通常是与强制孩子进食,喂食谷类食物过早或喂奶粉浓度过高,食糖太多有关。1岁以内的婴儿如饮食过量,可促使脂肪细胞的过度增生,而脂肪细胞数不会因为以后的禁食而减少,所以肥胖的婴儿在成人后容易发胖。调查结果表明,1岁时体重就超过12公斤的婴儿,长大后发胖的可能性比低于此重量的婴儿大得多。长得快和长得好不是一回事。其他事实也证明,婴儿早期如果每半年就增长3.5公斤以上,今后发胖的可能性就会大增。婴儿发胖的原因涉及遗传、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就包括过量喂养这一不恰当的做法。

(3)成人过食与肥胖目前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多吃与肥胖关系不大,他们指出有些胖人吃得并不多,有时甚至比瘦人吃得还要少,但是他们评价进食量的方法多是依靠病人自己的汇报,缺乏客观性。水双标记法可以准确测量人体在自由活动时的热能消耗。用此方法表明,胖人的平均热能消耗远高于正常人。因此,肥胖者的基础代谢并不低,而且此基础代谢远远比肥胖者所汇报的进食热能高,说明胖人中存在着谎报进食量的问题。而且,越是那些屡次减肥失败者,谎报率越高。一项专为胖人设计的问卷调查也表明,胖人常常忽视他们进食的食物。

(4)引起多吃的原因分析多吃的原因,应首先了解人类的进食行为,要明确吃饭的目的,调节进食量,适时停止进食。

吃饭的目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为我饿了,寻找食物是身体热能代谢需要;二是因为我想吃,美味食物的诱惑或情感寄托;三是因为吃饭时间已到,进食是社会习俗所要求。

在食物供给充足的社会中,进食往往不只是满足生理饥饿的需要,更多情况下,是满足机体的社会与心理需要。

调节进食量:进食量的多少,取决于食物感观性状、人的认识因素和代谢因素。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常使你迫不及待,进食速度加快,食物越好吃,你吃进的也越多。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如果加以调换,往往影响胃口,这与文化习俗和认识因素有关。因此,食物越是可口,越符合你的口味,你吃得越多。单一的食物降低食欲,变换的饭食诱你多食。

适时停止进食:食物进入机体产生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产生饱腹感,停止进食。由于此作用产生迅速,又称即刻饱腹效应,它决定了进食的数量。第二,使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维持饱足状态,没有饥饿感,它决定着进食间隔,又称持续饱腹效应。即刻饱腹取决于对食物的感受,单调乏味的食物缩短进食时间,减少进食量,丰盛可口的饭菜延长进食时间、增加进食量,因此又有人称其为心理饱感。持续饱腹效应,则取决于食物消化、吸收后机体内代谢物质的变化,又称生理饱感。

但在人类社会,何时进食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极大,生理饱感所起作用不大。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机体防止摄入不足的机制十分强大,而阻止过食的机制微弱且不足。因此,过食是极为容易的。我们不应责问胖人为什么多吃,应该看到是因为多吃才导致了胖人的出现。为了自身健康和避免肥胖,应避免过食,做到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