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产前营养与产后减肥
11569900000113

第113章 临床如何诊断肥胖

目前,肥胖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分布异常。诊断的基本条件是:①体重大于标准体重20%为肥胖。分度:大于20%为轻度肥胖,大于30%~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②体重指数(BMI)≥25为肥胖。分度:工度肥胖BMI为25.0~29.9,Ⅱ度肥胖BMI≥30.

诊断肥胖常用的几项指标:

(1)理想体重(也叫标准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或等于身高(cm)减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测得的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者为肥胖,超过理想体重10%但不到20%者为超重。

(2)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一体重(kg)/身高(m2)。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正常BMI为18.5~24.9;≥25为超重;25~29.9为肥胖前期;30.0~34.9为I度肥胖(中度);35.0~39.9为Ⅱ度肥胖(重度);≥40.0为Ⅲ度肥胖(极严重)。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18.5为体重过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为I度肥胖;≥30为Ⅱ度肥胖。

(3)腰臀比(WHR)

分别测量肋骨下缘至髂前上棘之间的中点的径线(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臀围),再算出其比值。正常成人WHR男性<0.90,女性d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肥胖。

(4)体重与腰围的比

一般来说,多余的脂肪,男性多沉积在腹部,女性主要沉积在臀部、腿部。因此,可测定腰围来估计男性是否肥胖,其标准是体重(千克)数不超过腰围(厘米)数,否则即是发胖。

(5)“捏指法”

女性肥胖除直接观察臀以下部位的丰满膨隆的程度外,可用“捏指法”测量,即用拇、食两指相距3厘米左右捏起皮褶,其皮褶厚度即为该处皮下脂肪厚度,若超过2.5厘米,即属肥胖。

肥胖患者应该进行的实验室检查

肥胖患者应该进行以下检查:①血脂测定,测一下血胆固醇和三酸甘油。②血糖测定。③血浆胰岛素基础值及血浆皮质醇基础值测定。④B超检查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