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风雨雷电与气象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51900000034

第34章 “冰雪王国”

南极洲成为“世界寒极”,并非是从太阳那里获得的热量太少。据计算,南极夏季得到的光和热竟可与赤道一年里得到的相比。可是这里满山遍野都覆盖着平均厚度达2000米的冰雪,冰雪把90%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因此南极洲真正能获得的热量就少得可怜了。

严寒使南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冰库,地球上90%的淡水就冻结在这里。然而,异常寒冷的天气使得冰面蒸发量极小,空气十分干燥,降水量全年只有30多毫米,与戈壁滩差不多,因此人们称南极洲为“白色的沙漠”。

在这奇寒的冰雪王国里,各种物质会改变自己通常的性质:加过防冻剂的墨水在南极照样会冻结成冰;橡胶变得像岩石一样坚硬;防冻汽油变成黏泥;锡制品变成粉末;在-80℃的低温下,钢板脆得像玻璃,轻轻一敲,碎屑就会四处飞溅;钢锯对冰块无能为力;用斧头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盛燃料的厚铁桶击穿。

在南极,由于大气中水汽含量极少,人呼出的水汽多而吸进的很少,因而常常有干渴的感觉,就像生活在沙漠中一样;过去考察留下的火柴,二三十年后仍一擦就燃;南极降的雪不像雪花而呈粉末状,像沙子一样,不能捏成雪球打雪仗;在这种雪面上滑雪,感觉就像在沙子上滑行一样,因为滑雪板很难靠人体压力略微融化雪面以产生润滑作用;南极洲因海拔高度较高,空气稀薄,洁净透明,太阳即使位于地平线上也不可用肉眼直视,否则眼睛会受到严重伤害。极夜来临时,月亮格外明亮,整个天空的星星都不眨眼。严寒使细菌难以生存,1892年出版的杂志放在那里,纸质仍然很好。20世纪初,人们残留在那里的饼干,时隔六七十年居然不会霉变。美国探险家贝尔格再次去南极探险时,发现4年前他曾在那里吃剩的面包和牛奶仍冻结在餐桌上,而且食物还保持着原来的风味。漫长的极夜生活,使人感到单调、枯燥、乏味、抑郁。当“夏季”到来时,极夜变成了极昼,兴奋也取代了抑郁。这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年轻的科考队员们一丝不挂,只穿一双靴子,大声嚎叫着从基地亦身裸体狂奔到南极点标志处,然后再跑回来,可从来没有一个人患过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