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风雨雷电与气象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51900000001

第1章 观察世界

古代天气预报主要由农民、渔民、航海者和猎人做出。这是气象科学的萌芽时期。丰富多彩的天气谚语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看天经验中,包含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热极生风,闷极生雨”等。古代群众的看天经验是现代气象科学的摇篮,其中不少经验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时还在气象台站的预报业务中使用。美国是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国家,在1963年出版的《天气预报手册》中,仍把群众的看天经验写进书中,作为日常预报业务的参考。

观察世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能让我们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不过,群众的看天经验,仅限于人类感觉器官所能接受到的、孤立而粗糙的现象。一个地方的看天经验,往往仅适合当地或某个区域。人们观察的视野也只局限于头顶上的一块蓝天,看不出天气系统的移动情况,更不能了解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要了解大气的运动规律,仅靠肉眼观察和肌肤感觉是远远不够的。例如西伯利亚冷空气何时爆发,入侵我国后降温幅度有多大,会降雪吗,这一系列问题用谚语是无从回答的。显然,仅靠经验做预报还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用群众的看天经验做预报,只是一套民间技艺,还谈不上什么科学。